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紫色甘薯茎叶色素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醇萃取法从紫色甘薯茎叶中提取色素,并采用常规分析方法,研究了色素在不同理化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pH对色素的色泽影响明显,在酸性条件下色泽稳定,适宜低温储藏;光照加快色素分解,宜在黑暗处保藏;金属离子Ca2+、Mg2+、Zn2+、Cu2+、Na+对色素稳定性无显著影响,增加Fe3+和Sn4+含量可使溶液的吸光度值减小,颜色变淡,因此在甘薯茎叶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要避免与Sn4+、Fe3+接触。蔗糖、山梨酸钾和维生素C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以红蓝草(Peristrophe baphica Bremk)茎叶为原料,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紫色素,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紫色素,进而探讨红蓝草紫色素的吸附与分离条件。结果表明,根据吸附前后溶液吸光度和颜色的变化,选择X-5、D4020、D101、S-8作为红蓝草紫色素的吸附树脂;洗脱溶剂以乙醇为佳,且乙醇体积分数以75%为宜;乙醇洗脱效果为D101X-5D4020,而S-8吸附的色素很难被乙醇洗脱。进行色素柱层析分离时,X-5和D101大孔树脂分离富集红蓝草紫色素的效果优于D4020大孔树脂。  相似文献   

3.
紫色地瓜繁育与示范,是青岛市和即墨市两级科委为在全市范围内适用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外向型经济的需要,下达给本校的新课题。经两年的繁育与示范,该品种的独特优点是: 1有食用价值。经品尝,该品种味清香、面沙、甘甜,其茎叶还是营养丰富的蔬菜。 2可以深加工。据青岛大学天然色素研究所化验分析,该品种紫色素的含量为 2.31%左右,高出目前用于紫色素生产的紫萝卜、紫色甘兰的 1倍以上。该品种出干率达到 30%以上,是提取色素和淀粉的一个稀有品种。 一、主要特征及特性   紫色地瓜是一个富含紫色素和淀…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光质对苋菜愈伤组织中甜菜色素及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影响,研究蓝光、白光、绿光、红光、远红光、黑暗对苋菜愈伤组织生长状态及类胡萝卜素和甜菜色素含量的影响,并将苋菜愈伤组织中类胡萝卜素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只有蓝光和白光可以诱导分化出红色愈伤组织,其他光质下苋菜愈伤组织呈黄色或白色;与黑暗相比,蓝光最有利于苋菜愈伤组织中甜菜色素、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白光次之,其他光质无法合成甜菜色素;筛选出类胡萝卜素最佳提取条件是:采用丙酮与石油醚比为1∶1混合提取液,苋菜愈伤组织与提取液比为1∶100,提取时间8 h。  相似文献   

5.
天然食用色素是从动物或植物色素中直接提取的,培养基通常是无害的,如红曲色素、姜黄素、叶绿素、苋菜红、胡萝卜素、骆驼等,是其中的一部分。该研究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在制作过程中分别加入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与普通培养基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彩色培养基更具有观赏价值,通过定期观察可以发现不同颜色的彩色培养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加入粉色食用色素的培养基的褪色情况最为显著,而绿色、紫色、蓝色的培养基有稍微褪色,红色和橘色的培养基几乎没有褪色变化,由此可知,最适宜作为彩色培养基原料的有红色和橘色。  相似文献   

6.
苋菜(Amaranthus mangostanus L.)属苋科一年生植物,原产我国。其突出特点是耐热,适应性强,适于夏季栽培,且丰产稳收。苋菜以幼苗或嫩茎叶供炒食、做汤、凉拌或做馅,别具风味,营养丰富。苋菜是有推广价值的夏、秋季绿叶蔬菜。目前,北方各地栽培苋菜,种子多从南方引进。我国南方苋菜品种很多,依照叶色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紫色玉米穗轴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比色法确定了紫色玉米花色苷色素的最大吸收峰,并对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紫色玉米花色苷色素最大吸收峰为526 nm紫色玉米色素对食盐、蔗糖、葡萄糖、维生素C、柠檬酸、乙酸以及Cu2+,Mg2+,Ca2+,K+,Al3+均表现稳定.紫色玉米色素对光、氧化剂(H2O2)、还原剂(Na2SO3)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8.
紫色甘薯色素是从紫色甘薯块根中浸提出来的一种天然食用花青素类色素。采用酸性溶剂法对紫色甘薯共14个品种(品系)的色素含量进行了检测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紫色甘薯的色素含量差异较大,其中A1、A2、A5、A7及B1、B2、B3、B7、B8等品种(系)色素含量较高,是值得进一步选择和培育的群体。  相似文献   

9.
紫色甘薯花青素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紫色甘薯色素是从紫色甘薯块根中浸提出来的一种天然食用花青素类色素。紫色甘薯色素的光和热稳定性较好,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改善肝机能等多种生理功能。针对紫甘薯色素的来源、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行业的应用及前景作概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张永生  魏新军  侯振雨  彭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41-18642,18653
[目的]建立支持向量回归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苋菜红和果绿的模型。[方法]在波长300.0600.0 nm,测定了苋菜红和果绿2种色素混合溶液的吸光度,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进行建模,建立了支持向量回归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苋菜红和果绿的方法,并对模拟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光谱扫描结果表明,2种色素的吸收光谱相互重叠且有较大差异。在300.0-600.0 nm,苋菜红和果绿均有较大吸收。苋菜红和果绿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96%和99.263%,说明该方法的加和性良好。模拟样品中2种色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97%和99.676%。[结论]该试验建立了支持向量回归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苋菜红和果绿的模型,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铜胁迫对苋菜生理过程的影响。[方法]用土培的方法,研究铜对苋菜幼苗气孔气体交换和光合色素的影响及铜在植物体的分布。[结果]0.5 mmol/kg铜处理对苋菜生长有利;随着铜浓度的增加,苋菜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主要归因于非气孔限制;蒸腾速率、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和光合色素含量下降,光补偿点升高;暗呼吸速率在0.5~2.0 mmol/kg下升高,在4.0 mmol/kg下降低;苋菜根系铜含量远高于叶片,且随着铜处理浓度的升高,根系和叶片铜含量明显增加。[结论]该研究为苋菜种植和探讨铜对植物毒害的生理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苋菜在上海地区一般称为米苋,有红色、绿色、彩色3种,近年来春播以红色品种为主,夏、秋播以绿色品种为主.苋菜茎叶鲜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现已成为市民最受欢迎的绿叶菜,因此在上海郊区种植面积逐年上升,保护地栽培面积以每年10%的比例递增.现将春播苋菜保护地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苋菜栽培四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苋菜属苋科苋属1年生草本植物,以幼嫩的植株或嫩梢供食,其嫩茎叶含水分90.1%、蛋白质1.8%、碳水化合物5.4%;每百克含钙180毫克、磷46毫克、胡萝卜素1.95毫克、维生素C28毫克,营养价值高,中医认为苋菜性凉,能清热明目、通利二便,可用于肝火旺、目赤肿痛,另外苋菜对肠炎、便秘、甲状腺肿大、缺铁性贫血等有食疗功效。  相似文献   

14.
紫色甘薯色素是从紫色甘薯块根中浸提出来的一种天然食用花青素类色素。在块根内,紫色甘薯色素的分布通常为外层的含量高于内层,其生物合成主要决定于甘薯的基因型,而栽培条件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该色素主要采用酸性溶剂法直接提取,其主要成分为被咖啡酸、阿魏酸或对羟基苯甲酸等芳香酸酰化的矢车菊素和芍药素等花色苷。紫色甘薯色素的光和热稳定性较好,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改善肝机能等多种生理功能,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行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小麦花青素苷色素基因对小麦抗性提升意义重大。以170份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并利用已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对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SHW-L1的生长后期紫色茎叶目标性状进行遗传定位。结果表明,该目标性状为单基因遗传,且被定位于染色体7D,与Rc-D1、Pls-D1、Plb-D1、Pan-D1等基因毗邻或具有等位性。  相似文献   

16.
以苋菜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光质、光周期、温度和pH等条件对苋菜光合色素、苋菜红色素以及花色素苷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20±1)℃、pH 5.4、白光照射以及光照24 h·d-1均可促进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在20~32℃范围内,温度对苋菜花色素苷累积影响不大;pH 5.4和5.8时,花色苷含量均较高;白光...  相似文献   

17.
通过特征颜色反应、紫外-可见光谱、薄层层析和纸层析初步研究了云南紫薯蓣块根紫色素的化学本质和含量.结果表明:紫薯蓣块根紫色素属于花色苷类;块根皮和肉的色素可能均为飞燕草色素3,5-二葡萄糖苷和矢车菊色素3-(2葡萄糖-葡萄糖鼠李糖苷);皮的色素含量低于肉的,但总黄酮含量高于肉的.研究结果可为紫薯蓣块根紫色性状的机理探索及紫色素的分子结构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蓝靛果学名蓝靛果忍冬(Lonicera edulis Turcz),又名黑瞎子果、羊奶子、山茄子等,是一种新兴的野生浆果资源,果实富含糖类、有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可鲜食,也可加工成饮料、果酱、果糕和果酒,具有很强的营养保健价值;茎叶和果实可提取天然紫红色素,是天然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来源,可以入药;植株可作园林绿化和观赏树种。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重要的饲料作物,不仅籽粒是优质的精饲料,而且茎叶也可作粗饲料.玉米新鲜茎叶富含维生索,是多汁的青饲料,特别是抽穗至乳熟期收获的新鲜茎叶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20.
苋菜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特性与分布.苋菜又名苋、米苋、红苋等.其柔嫩茎叶可食用,清香爽口,别具风味,营养丰富.据测定,苋菜的钙含量是茴香的1.2倍,菠菜的2.5倍,油菜的1.3倍;磷含量是茴香的1.4倍,油菜的1.5倍;铁含量是茴香的2.8倍,菠菜的1.9倍,油菜的2.4倍;维生素含量也较高.苋菜在我国南方普遍栽培,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