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稚鳖饲养是人工养鳖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亲鳖的繁殖期较长,在鳖人工繁殖过程中,当年稚鳖孵出的时间不一,个体差异很大。在我国北方地区,一般稚鳖孵出后不久,往往气温就逐渐下降,适宜鳖的生长期较短,通常只有2-3个月,有的甚至等不到摄食生长就已进入冬眠期。刚孵出的稚鳖个体小(约4克左右),幼嫩,觅食能力差,抗病能力弱,稚鳖养殖死亡率较高。为提高稚鳖养殖的成活率,在饲养管理上应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稚鳖饲养是人工养鳖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亲鳖的繁殖期较长,在鳖人工繁殖过程中,当年稚鳖孵出的时间不一,个体差异很大.在我国北方地区,一般稚鳖孵出后不久,往往气温就逐渐下降,适宜鳖的生长期较短,通常只有2~3个月,有的甚至等不到摄食生长就已进入冬眠期.刚孵出的稚鳖个体小(约4克左右),幼嫩,觅食能力差,抗病能力弱,稚鳖养殖死亡率较高.为提高稚鳖养殖的成活率,在饲养管理上应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正> 稚鳖个体生长发育良好是安全越冬与提高幼鳖成活率的先决条件,也是保证人工养鳖经济收益的关键技术。稚鳖生长发育不但取决于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而且也取决于稚鳖出壳前卵子的状况及母鳖的体质。为了探讨人工养鳖高产技术,我们进行了母鳖个体大小对产卵及稚鳖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观察。试验亲鳖均是1987年5月12日捕捉的野生鳖,经过挑选而得。按其个体大小分为三  相似文献   

4.
稚鳖的饲养是人工养鳖的关键一环。由于鳖繁殖期较长,致使稚鳖孵出的时间不一致,个体大小也不同。有些稚鳖孵出后不久.气温就逐渐下降,适宜鳖的摄食生长期通常只有2~3个月,有的甚至来不及摄食生长就已进入冬眠期。刚孵出的稚鳖体小(约4克左右),幼嫩,觅食能力差,抗病能力弱,因此,当年稚鳖往往死亡率比较高。要提高稚鳖的成活率,就必须在稚鳖的饲养管理中采取下列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华鳖是我地的重要水产品。本文从中华鳖的稚鳖的养殖温室建造、温室消毒、稚鳖的饲养管理、水质的调控、稚鳖疾病防治等方面论述了稚鳖的养殖的配套技术,并对稚鳖的养殖的“温室水质的调控”等瓶颈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1.1新孵化的稚鳖,身体嫩弱,应在木箱中暂养几天,木箱底部要铺上稻草或薄薄一层细砂土,箱子上面加网罩。待稚鳖活动能力增强后,再投入稚鳖池中饲养。  相似文献   

7.
<正> 稚鳖的越冬管理是养鳖生产上很重要的一环,要保证稚鳖安全越冬,提高成活率,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抓好越冬前强化培育 稚鳖一般在每年  相似文献   

8.
鳄鱼龟是1996年从美国引进的,首先在广东和浙江人工驯养繁殖,浙江海宁市袁花名贵动物养殖场于1997年繁殖成功,在稚龟饲养上,人们一直沿用养稚鳖的方式去喂饲,开口饵料常用少量熟蛋黄末加3%浓度的粉状饲料浆,投入盆内放入稚龟浸泡3小时,其目的是为了让鳄龟苗在正式入池放养前驯诱吞食饵料和嗅饲料气味,以利正式饲养放入稚龟池后能很快识别饲料吃食.  相似文献   

9.
李克玉 《云南农业》2005,(10):15-15
稚鳖饲养要求技术管理水平高,必须采取一套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稚鳖的成活率。由于鳖的繁殖期较长、稚鳖的出壳时间也不一致、个体大小不一,每年秋后稚鳖孵出不久,有的还没能摄食生长就已进入冬眠期。由于刚出壳的稚鳖体小(一般4g左右)幼嫩、觅食能力差、抗病较弱,不少养殖  相似文献   

10.
<正> 鳄鱼龟是1996年从美国引进的,首先在广东和浙江人工驯养繁殖。浙江海宁市袁花名贵动物养殖场于1997年繁殖成功。在稚龟饲养上,人们一宜沿用养稚鳖的方式去喂饲,开口饵料常用少量熟蛋黄末加3%浓度的粉状饲料浆,投入盆内放入稚龟浸泡3小时,其目的是为了让鳄龟苗在  相似文献   

11.
如何快速高效养鳖 ?我们借鉴他人经验,摸索出两头控温养鳖新法,只需 14~ 16个月,便可将稚鳖养成体重达 350~ 400克的商品鳖,效益可观。现将该法介绍如下:   1.基本原理。两头控温养鳖,是在鳖池上加盖塑料薄膜,利用太阳能增温、保温,从而推迟冬眠和提早结束休眠,达到延长有效生长期的目的。一般在 8月上、中旬投放稚鳖, 9月中旬水温低于 27℃时开始控温饲养。鳖池顶部加盖双层薄膜,水温保持在 25~ 30℃ (鳖生长最适温度 )。 10月份以后,保持池内水温不低于 22℃。待 12月份外界水温低于 12℃时,逐渐揭去薄膜,使池水温度在…  相似文献   

12.
1.稚鳖期鳖从出壳到当年底越冬为稚鳖期。这一阶段由于鳖体幼嫩,活动力不强,容易大批死亡,必须精心饲养。一般孵化后2~3天,当卵黄囊吸收完后,稚鳖开始摄食,就要进行人工投饵。起初可投喂水蚤、蚯蚓等,每天投喂量为鳖体重的10%左右。稍后即可投喂蛋黄、鱼肉、螺肉、猪肝等,每天投  相似文献   

13.
从稚鳖到成鳖的各个阶段中,其食性基本保持不变,喜食动物性饲料,各种动物内脏、鱼虾、蚯蚓、害虫、鱼粉、蝇蛆及瓜、菜、黄豆等含蛋白质较丰富的饵料都是鳖喜爱吃的食物。根据饲养实践发现鳖的饵料系数并不高,用废鱼投喂,一般消耗废鱼约6kg即可生产1kg的商品鳖。  相似文献   

14.
鳖人工繁殖有关技术及影响鳖卵受精率、孵化率及稚鳖越冬成活率的研究表明,2a供试亲鳖8100只,产卵172229粒,受精率88.83%,孵化稚鳖141852只,孵化率为92.72%,其中利用自制亲鳖促性腺发育配合饲料投喂比天然饲料投喂的雌亲鳖产卵量提高23.32%;利用LRH-A对亲鳖进行人工催产的受精率为91.82%,比自然产卵受精率(85.13%)提高6.69%;保温越冬稚鳖4800只,成活率95.3%,比常温越冬成活率(81.75%)提高13.55%;平均饲养稚鳖229d,增重倍数为5.14,饲养幼鳖3400只,成活率97.01%,增重倍数为7.63。  相似文献   

15.
1培育孵化消毒防病 7月至8月是中华鳖的繁殖旺季,将有大量的稚鳖孵出。因此,管理应注意及时做好孵化收集工作;加强稚鳖的强化培育和防病措施。稚鳖入池前必须用高锰酸钾和食盐等药浴消毒,以防病菌感染。积极提倡养鳖户自繁自育,如果到外地购入鳖鱼或稚鳖时,应加强检验检疫,选购体质健壮、健康无病的鳖种,并在放养入池前严格消毒,避免带入病菌:  相似文献   

16.
<正>健康养殖是根据中华鳖的生物学特性,模拟自然界中华鳖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以投喂鲜活饵料为主,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式,生产出接近野生的、高品质的商品鳖来满足市场的需求,达到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目的。一、养鳖场地的选择和设计建造1.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环境安静、交通方便处建场,水源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NY5051~2001)要求。2.养鳖场应建有亲鳖池、成鳖池、孵化房、稚鳖池、幼鳖池和生活用房。亲鳖池、成鳖池要求是土池池底,土质以沙壤土为宜,淤泥厚  相似文献   

17.
乌海市日光温室人工快速养鳖技术项目在市水产站建成的600m^2配有加温设施日光温室中进行了技术攻关试验。主要试验内容有:亲鳖人工培育,人工繁殖,稚幼鳖强化培育,人工饲料配制等,目的在于寻找日光温室养鳖的适合技术,试验取得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01,(7)
鳄鱼龟从美国引进,首先在广东和浙江人工驯养繁殖。在稚龟饲养上,人们一直沿用养稚鳖的方式进行喂饲,开口饵料常用少量熟蛋黄加3%浓度的粉状饲料浆,投入盆内放入稚龟适应3小时,其目的是为了让鳄龟苗在入池放养前驯诱吞食饵料和嗅闻饲料气味,以利放入稚龟池后能很快摄食饲料。海宁市袁花动物养殖场经多年实践,发现上述开食法弊多利少。其原因:一是饲料香味淡且硬,不适口,稚龟无法吞食,起不到理想的开食作用,反而浪费了饲料;二是鳄龟是潜伏性龟类,不爱动,稚龟鼻孔中  相似文献   

19.
稚甲鱼“白点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阳市郊几个大型养鳖场两次流行的稚鳖“白点病”进行了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病原分离鉴定等项检查,证明该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和假单胞杆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如何快速高效养鳖?我们借鉴他人经验,摸索出两头控温养鳖新法,只需14-16个月,便可将稚鳖养成体重达350-400克的商品鳖,效益可观。现将该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