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甘薯黑斑病又叫黑疤病,是甘薯的主要病害,此病从育苗期、生长期和收获贮藏期都能发生,引起死苗、烂床、烂窖,造成严重损失。病菌深入薯肉下层,使薯肉变成黑绿色,味苦。病部木质化、坚硬、干腐,且病薯含有毒物质,牲畜误食较多则可引起中毒,严重的可致死。因此,对于甘薯黑斑病要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一、危害症状  相似文献   

2.
曹涤环 《新农村》2022,(1):23-24
红薯又名甘薯、番薯、地瓜、红苕等,可用作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但因薯块大、含水量多、皮薄,容易破皮损伤而感病,在贮藏期易遭受病害的侵染而出现大量烂薯,造成损失.现将红薯贮藏期发生烂窖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红薯在收藏过程中,各地都有程度不同的烂薯现象,群众习惯称为“烂窖”。引起红薯烂窖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有以下四种。一是病菌的感染:红薯贮藏期的主要病害有软腐病、黑斑病、干腐病、青霉病、紫纹羽病、红薯瘟等。其中软腐病、黑斑病最为普遍,这些有的在大田已发病,...  相似文献   

4.
红薯茎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薯茎线虫病(Ditylenchus detructor Thorne)又叫空心病、糠心病、黑梆子、浊皮病等.该病可寄生为害地下薯块和地上茎蔓,造成烂种、死苗、烂床、烂窖,对产量影响很大,严重的可造成绝产.  相似文献   

5.
甘薯茎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在红薯种植区普遍发生,造成严重产量损失。症状甘薯茎线虫病主要危害薯块,其次是薯苗、薯蔓基部和粗根,不仅在田间危害,还造成储藏期烂窖和育苗期烂床。薯块受害后表皮龟裂,内部糠腐。苗期受害,  相似文献   

6.
<正> 红薯茎线虫病,又叫红薯糠心病、空心病,是红薯一种毁灭性病害,也是国家检疫对象之一。近年来由于乱引乱调薯苗、薯种,红薯茎线虫病发生呈上升趋势,发生面积有所扩大,在局部地区已造成严重为害,因此搞好红薯茎线虫病防治是保证红薯生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1 发生症状与为害 1.1 症状。红薯在生长期和贮藏期间均可表现两种症状类型:一种是因薯苗带病或线虫经薯拐侵入形成“糠心型”,病部由上而下、由内向外扩展,薯肉被线虫为害后形成不规则的孔洞,加之其它微生物侵  相似文献   

7.
红薯茎线虫病(Ditylenchus detructor Thorne)又叫空心病、糠心病、黑梆子、浊皮病等。该病可寄生为害地下薯块和地上茎蔓。造成烂种、死苗、烂床、烂窖,对产量影响很大,严重的可造成绝产。它是我国主要检疫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近两年红薯价格较高,极大提高了农民种植红薯的积极性,如能很好地进行红薯保鲜储藏,不仅能分批次、分时间段出售供应,还可以提高红薯的价格,进而增加薯农收入。因此,红薯的储藏保鲜也是薯农们比较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薯农们常说:"红薯丰收喜洋洋,就是发愁不好藏;薯烂影响催肥疏,当误生产耗钱粮。"要想对红薯进行保鲜储藏首先要了解红薯的特性,在科学收获红  相似文献   

9.
由于近两年红薯价格较高,极大提高了农民种植红薯的积极性,如能很好地进行红薯保鲜储藏,不仅能分批次、分时间段出售供应,还可以提高红薯的价格,进而增加薯农收入.因此,红薯的储藏保鲜也是薯农们比较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薯农们常说:“红薯丰收喜洋洋,就是发愁不好藏;薯烂影响催肥疏,当误生产耗钱粮.”要想对红薯进行保鲜储藏首先要了解红薯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正>红薯在贮藏期间常发生烂窖,造成很大损失。引起烂窖的主要原因是: 1.收藏偏迟和薯皮损伤。红薯是一种喜温作物,在14℃以下就停止生长,如果收获时大量挖伤或擦伤薯皮,就为病菌入侵打开了方便之门,这样的红薯入窖后就容易腐烂。  相似文献   

11.
<正> (六)红薯蜜薯干 以红薯为主要原料,配以少量红糖制成的蜜薯干,外形金黄透红,干质柔软爽口,口味香甜美似蜜枣,胜于蜜枣。其加工技术如下: 1、选薯煮熟 剔除虫薯、烂薯,取  相似文献   

12.
<正>红薯储藏期间常发生冷害、干害、黑斑病、软腐病等病害,应根据商品红薯的储藏特性,针对窖藏期常出现的各种症状作出准确诊断,及时有效地进行预防。一、冷害薯皮点片色发暗,薯肉呈水浸状、发软,不流乳汁,薯肉出现褐色点,称"串皮",蒸煮时薯块里面有黑筋硬心,薯块在入窖前后长时间低于-10℃会遭受冷害。预防办法是适时收获入窖,天气转冷后,保持窖温在10~13℃。  相似文献   

13.
甘薯黑斑病是甘薯的主要病害,该病为害薯苗、薯块,以薯块受害最重。薯块发病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黑褐色病斑,病部中央稍凹陷,病健界分明,轮廓明显,上生灰色霉层,在湿度适宜时病部长出黑色的刺毛状物。病菌侵入薯肉下层,使薯肉变为墨绿色。薯苗发病,一般在幼苗基部白嫩部分产生梭形或长圆形的黑色病斑,严重时种薯和幼茎部变黑腐烂,造成烂床死苗。  相似文献   

14.
红薯佳品——紫红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红薯又叫黑红薯,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它除了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近年来,紫红薯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十分走俏,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5.
<正> 红薯茎线虫病是红薯生产上的一种危险性病害。其病原线虫(Ditylenchus dipsaci Kuehn)是适应性强,繁殖快,传播途径多,在红薯全生育期都能为害的内寄生线虫。此病害不仅直接造成减产,而且还能引起贮藏期烂窖。七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种薯、薯苗的频繁调运,致使该病迅速扩  相似文献   

16.
一、红薯病虫害为害症状的识别(一)红薯黑斑病。黑斑病是由红薯长喙壳菌侵染引起的,在幼苗期、生长期和贮藏期均能发病受到侵染,主要为害红薯的块根与幼虫茎基部,不侵染地上部分。育苗期表现出病苗生长不旺叶色淡、茎基部长出黑褐色椭圆形或菱形病斑,严重时病苗逐渐死亡,当被侵染薯苗移栽后,在大田中表现出基部叶片变黄脱落,生长缓慢,在收获前后发病病斑黑褐色,薯块变苦,不能食用,一般地势低洼、阴湿、排水不良、土质黏重的地块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17.
红薯贮藏烂薯原因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建平  严瑾 《吉林农业》2011,(2):119-120
乡文章阐述了红薯贮藏发生烂窖的原因。大棚窖对红薯种薯、商品薯贮藏的关键技术,收挖、入窖、窖内管理的整个过程,以及注意事项,贮藏期监测,病虫鼠防治等。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广西红薯主要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对收集的25份广西红薯主要育成品种的14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2.5%,第一主成分反映叶脉色,第二主成分反映叶色,第三主成分反映株型,第四、五、六主成分分别反映顶叶色、薯皮色。聚类分析可将25份红薯育成品种分为4大类群,第I类群包括7份材料,主要特点是最长蔓长170.8 cm,分枝数8.9个,薯形为短纺缍形,薯皮红色或紫色,薯肉为黄色或紫色,干物率和食味评分最高,平均产量28.30 t/hm2;第II类群包括13份材料,主要特点是叶形为心形或缺刻,顶叶色、叶色均为绿色或褐绿色,叶脉紫色,茎绿色,薯形为中纺缍形,薯皮黄色或紫红色,薯肉为黄色;第III类群包括2份材料,主要特点是分枝数5.8个,叶形为肾形,顶叶色、叶色、茎色均为绿色,叶脉紫红色,薯形不规则,薯皮紫红色,薯肉为奶油色,平均亩产24.00 t/hm2;第IV类群包括3份材料,主要特点是株型半直立,最长蔓长150.4 cm,薯形为长纺缍形,薯皮紫红色,薯肉为浅黄色,干物率和食味评分最低。广西红薯主要育成品种间农艺性状差异明显,在高产红薯品种选育中应注重对叶色、叶脉色、株型、顶叶色和薯皮色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王友 《农家顾问》2009,(12):37-38
用谷壳保鲜贮藏红薯,具有方法简便、易行、安全等优点,一般贮藏到春节前后不会烂薯,管理得好,有的还具有很强的萌芽能力,可作留种用。用这一方法保鲜贮藏红薯,期间取薯食用方便,适合中、小批量红薯保鲜贮藏。现将红薯谷壳保鲜贮藏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危害症状 甘薯茎线虫病俗称"糠心病""空心病""空梆子",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主要危害薯块,其次是薯苗和薯蔓,还可以在窖藏期引起烂窖,育苗时导致烂床,一般对薯蔓伸长和薯块发育无明显影响.病薯症状分为糠心型和裂皮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