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2006年,从南京农业大学引进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结合云南典型的立体生态稻作环境和品种多样性的特点,集成了云南立体生态条件下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创立了均衡施氮法和以"干湿交替"为主的节水灌溉模式,实现了技术的本地化。  相似文献   

2.
大棚三茄瓜类三维立体栽培技术查玫肖荷英为了充分利用大棚早春增湿、保温功能,巧妙安排间套种,谏壁镇农业科学试验场从1996年开始经过连续两年的试验,摸索了一套大棚内、棚边、棚上三茄、瓜类三维立体栽培模式。该三维立体栽培模式由于早春各植株营养体较小,在一...  相似文献   

3.
从技术过程、技术特点分析、关键栽培措施三方面,对榆次区小麦垄作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小麦节水高效立体栽培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的要求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有限的土地上,稳粮增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已是摆在农技推广人员面前的重要新课题。为此,作者3年来在平顺县北社乡常家村对玉米、花生立体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和组装配套,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玉米、花生立体间套,良好地实现了互惠互利。立体间套对玉米来说,  相似文献   

5.
针对晋中市小麦生产成本高、效益低和一年一作有余、两作不足等制约小麦生产发展的问题,晋中市技术站近年从山东省农科院引进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栽培技术并进行试验示范,通过试验示范对该技术进行了重新组装,形成了适宜晋中市种植的小麦间作菠菜、套种玉米的一年三作三收的立体栽培新模式。详细阐述了小麦垄作栽培试验的过程及技术要点,并通过对比总结,得出节本增效、利于推广的利民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6.
段斌  余永昌 《农业工程》2013,3(6):14-16
对玉米、大豆密植套种栽培技术模式及配套机械化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该种植模式的特点,为玉米、大豆密植套种栽培技术配备了机械化作业系统。根据实际试验情况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为推广该种植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对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进行的改进试验,采取垄作覆膜压土栽培技术模式,对该栽培技术在增产效果、防病效果等方面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的要求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有限的土地上,稳粮增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已是摆在农技推广人员面前的重要新课题。为此,作者3年来在平顺县北社乡常家村对玉米、花生立体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和组装配套,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玉米、花生立体间套,良好地实现了互惠互利。立体间套对玉米来说,不仅改善了其通风透光条件,发挥了边行优势,而且花生产生的根瘤菌也给玉米后  相似文献   

9.
1.主要优质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2.水稻旱育稀植技术3.主要农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4.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5.双低油菜高产保优栽培技术6.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7.优质水果高效生产技术8.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9.种草养畜技术10.新饲料原料开发应用技术11.畜禽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添加剂预混料应用技术12.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13.网箱养鱼技术14.南方农田高效立体农业生产技术15.名特农产品栽培技术16.脱毒薯(马铃薯、甘薯)高产栽培 技术17.果实套袋与高接换种技术18.设施农业节本增效技…  相似文献   

10.
植物工厂作为目前最高水平的设施农业生产方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多层式立体栽培种植模式最为常见,主要输送方式为人工搬运种植板输送,由于人工搬运效率低、成本高,存在高空作业安全隐患,严重制约了植物工厂作业效率的提高。为此,研发了一种种植板物流输送系统,以立体栽培种植模式为基础,包含地面输送系统、提升车系统及栽培架内无线引导车系统。同时,运用Flexsim软件对该种植板物流输送模式进行仿真,并进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植物工厂立体栽培模式下种植板的自动化运输作业,作业效率达到500穴盘/h,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可为相关植物工厂立体物流输送模式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玉米、大白菜高效立体种植实现了一年三种三收,是临汾市蒲县根据当地实际自主研发的沿川高效立体种植模式。从品种选择、播期的确定、套种方式,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早熟马铃薯立体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从闻喜县实施机械化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入手,论述了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旱地小麦生产中的作用,阐明了机械化地膜垄盖膜际精播栽培技术的模式、配套机具及其增产机理,提出了该技术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四川农机》2012,(5):45-45
1技术概述该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是一项新型的茶叶生产安全、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其中心理论是集成茶树优良品种、"茶-林-果(药、桑)"立体种植、"畜(禽)-沼-茶"循环模式、修剪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覆盖、质量安全控制等七项技术,提出了以复合生态茶园组配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技术,实现茶叶生产安全、优质、高效。该技术是多项先进创新应用技术的优化组合,已在乐山市11个产茶区县全面推广应用,2008年该技术获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立草莓立体基质栽培生产模式,严格按照《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定期监测示范基地环境、营养和水源条件,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微灌施肥条件,制定立体栽培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管理方案、节水灌溉制度和兼作套种、立体栽培  相似文献   

15.
现代设施种植模式中有一种立体多层种植模式,可以将许多不可耕地如室内、集装箱等加以开发利用,使得不能再生的耕地资源得到扩展和补充,这对于缓和及解决地球上日益严重的耕地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在此种植模式中经常会用到一种立体种植架,目前绝大部分都是一体式或拼装式的,文章提出一种折叠式模块化设计的种植架,对其设计过程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6.
可控微环境气雾立体栽培监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南、北极地以及边防哨所等恶劣环境新鲜蔬菜供应困难问题,设计了一套新型气雾立体栽培装置,开发出基于STC15F60S2单片机的成套监控系统,并利用模糊控制算法,实现对微环境下温湿度参数的解耦控制。利用LABVIEW编程软件设计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对温度、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以及营养液p H值等参数的实时采集、显示及辅助设备的控制,并提供历史数据查询功能,为气雾立体栽培技术提供数据参考。该系统经过调试和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强、运行稳定,且充分发挥出了气雾立体栽培的优势,达到了病虫害发病率低、高产、高效等目的,在恶劣环境下,为蔬菜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7.
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雨水资源利用的特点,研究和筛选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旱地农业配套栽培技术,形成集雨节灌工程技术应用模式、旱地农业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提出适合彭阳县乃至宁南山区集雨补灌的高效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并在彭阳县王洼镇集雨利用技术集成示范区进行示范.  相似文献   

18.
一、技术原理 垄作沟灌节水栽培技术是有别于传统栽培技术的一项全新栽培技术。它革新了传统的耕作及灌溉方式,将传统的大田平作栽培模式改为起垄栽培模式,扩大了土壤表面积,提高了苗期地温。该技术是在田间起垄开沟,根据缓坡地和平地的不同,垄宽为30~50cm,垄上种3~4行小麦,沟深15~20cm,  相似文献   

19.
绿豆在万荣县这个雨养农业大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万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站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总结摸索出一套小麦一绿豆轮作种植模式配套高产栽培技术。2008年在汉薛、西村2个乡镇分别设了13.4hm^2小麦一绿豆种植模式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点。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水稻钵体毯苗机插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机插秧模式之一,详细介绍了水稻钵体毯苗机插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