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解析标准木的方法,2013年对1984年栽植的长白松人工林树木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为29年生长白松平均胸径、树高分别为17.1cm、22.1m,树木生长正常;长白松胸径生长的速生期出现在树龄15a时,树高连年生长量在树龄10a(达最大值0.65)和25a都是旺盛时期,材积生长量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未出现峰值;长白松适于长春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合沿黄土石山区的优良造林树种,在府谷县郝家寨村进行彰武松、班克松、长白落叶松、油松、侧柏等5个树种的造林试验,调查分析不同树种的存活率及相关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除长白落叶松存活率极低外,其他树种的存活率均达到70%以上,坡中位置彰武松成活率最高(86.47%);株高数据中,彰武松>班克松>油松>侧柏;地径数据中,彰武松>油松>班克松>侧柏;新梢生长数据中,彰武松与班克松相近,均高于油松。无论存活率、株高还是地径,不同树种生长指标均为坡中位置的高于坡上位置。整体而言,彰武松在沿黄土石山区很适合栽植,班克松更适合在沿黄土石山区的坡中位置栽植,油松、侧柏生长也较好,不建议栽植长白落叶松。  相似文献   

3.
长白松分布区的土壤特性与林木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表明,长白松是一个对生态环境适应能力颇强的树种。可以生活在许多土类上,甚至在某些土壤因素的分布超过其它许多树木生活极限的情况下,也能正常生长。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探明了影响长白松树高、直径生长土壤因素,证明在栗钙士上,初期长白松长势尚好,但十几年后明显不如樟子松。  相似文献   

4.
长白松(Pinus sylveshris var·sylveshriformis(Takenouehi)Cheng ehC.D.Chu)又叫美人松,为我国长白山特有的珍贵针叶树种。原产长白山北侧,在海拔690—1000米分布较多,并有纯林分布,面积不广;海拔1000—1300米与红松、鱼鳞云杉,长白落叶松和岳桦等树种混生,随海拔增高而显著减少;海拔1500米以上几乎绝迹。长白松是常绿高大的乔木,具有干形园满通直,树枝弯曲俊俏,单位面积产量高和木材用途广等优点。此外,在天然更新方面具有明显的两个世代分布特点。在残留的散生高大母树附近都有繁茂的天然幼树,而无其它树种侵入和更替的迹象。  相似文献   

5.
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防林树种较为单一的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按照气候相似论及品种同源性理论先后从国内外引进常绿针叶树品种17个,历经40余a定点试验,从生长发育、抗逆性及适宜性等方面进行了长期观测。结果表明:国外引进的10个品种先后3次在6个地点试验,因不能适应该区严寒、干旱的气候条件而在苗期即被淘汰。国内的7个品种中东宁赤松、长白松、兴凯湖松、红松在该区从播种育苗到试验造林获得成功。从生长特性看,其生长速度为兴凯湖松>樟子松≥红松>长白松>东宁赤松;抗逆性上,东宁赤松最弱,其余3个品种与樟子松稍有差异;从生长特性及树种特性上看,兴凯湖松、长白松较适宜作为农防林树种,红松作为农防林则还需进一步驯化。  相似文献   

6.
长白落叶松、红松是辽东山区的乡土树种。根据对新宾县关家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与红松混交林的林分生长调查,红松与长白落叶松混交形成的林分较稳定且长势较好,在生长过程中,林分内侵入一部分阔叶树种。林龄24a生时,树种组成为5长白落叶松4红松1杂,进行第1次抚育间伐,抚育后,林分蓄积年均增长6 63 hm2·a。林龄38a生时,树种组成为6红松3落叶松1杂,与同龄、立地条件相似的长白落叶松、红松纯林相比,林分蓄积量增加20 6805 hm2和38 3730 hm2。  相似文献   

7.
长白松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松(Pinus sylvestris L.var.sylvestrformis(Takenouchi)Cheng et C.D.Chu)又名“美人松”,为我国东北长白山特有的珍贵针叶树种。原产在长白山北侧海拔约1000—1300米处的长白松,多与红松、鱼鳞松、长白落叶松和桦树等树种混生。长白山自然保护局附近东北向尚存小片长白松天然纯林。据1964年调查,树龄119年平均胸径40厘米,平均高27.3米,每公顷410株,立木蓄积645立方米,这样高产林在东北林区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8.
以樟子松7个种子源的种子和长白松,赤松和黑松的种子在北京地区做引种试验,并以油松做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长白松生长的表现较好,优于油松。赤松和黑松表现一致,不如油松。樟子松生长表现更差。但从樟子松不同种源来看,呼伦贝尔、大兴安岭南部和小兴安岭的种源生长表现要优于大兴安岭北部的种源。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5个树种在干旱--补水循环条件下各器官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各权种间的生长率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杨树、樟子松、长白松和沙棘补水后短期内生长明显加快,其生长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沙棘〉杨树〉长白松〉樟子松。而经济树种枸杞反映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丰富辽西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树种,进行了长白松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引种地长白松自14年生时开花结实,与当地栽培的樟子松相比,初期生长速度较慢,10年生以后逐渐超越樟子松,年高生长量可达95 cm,且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正> 美人松(Pinus sylvestris var. sylvestrif-ormis (Takenouehi) Cheng et C. D. chu)又叫长白山松,为我国东北长白山特有的珍贵针叶树种。原产在长白山北侧,海拔约1,000-3,000米,与红松、鱼鳞松、长白落叶松和岳桦等树种混生。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局附近尚存小片美人松原始纯林。据资料记载,树龄119年平均胸径40厘米,平均高27.3米,每公顷410株,立木蓄积645立方米。目前这样高产林在东北天然林区是罕见的。美人松是欧洲松的地理变种,二针一束,主干笔直,高大(树高可达30米以上)挺拔,  相似文献   

12.
14年生长白松无性系搜集圃的球果、种子产量较低。本文从不同长白松无性系,以及其开花物候期、无性系内植株生长优劣和进行人工授粉四个方面对其球困种子产量进行探讨后,提出了选择优良无性系,培育整齐二菌,进行集约经营和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等三项营建优质优势高产长白松无性系种子园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树木引种驯化在林业发展中,始终具有较强的魅力。这是由于一个优良的树种,理性地引入一个地区后,所带来的良性变化决定的。从80年代即开始了国内外松属植物的引种工作,其中,长白松是较为成功的一例。长白松生长快、抗性强、耐干旱瘠薄、耐高寒。重点介绍20余年长白松引种驯化情况,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树种结构,提高生物多样性,在北镇市五峰林场开展了长白松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在苗期,当年有41.2%的比例不能正常封顶,2年生封顶率达98.5%;其生长速度低于樟子松,苗高、地径分别比樟子松低19.75%和6.08%;造林成活和保存率与樟子松相当,分别达到77.0%和65.0%,15年生幼树与樟子松相比,高径生长略高于樟子松;长白松的物候期与樟子松相似,只是高生长停止期较樟子松晚5~8d,初现雄花年限较樟子松晚1年。  相似文献   

15.
樟子松在我省发展较快,已成为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之一。长白松俗称美人松,仅见于长白山二道白河及和龙境内中部山脊上有零星小片天然林。长白松外形挺拔秀丽、娇娆多姿,是我省很有希望的造林绿化树种,应当有计划的进行扩大引种试验。因此,本文就两个树种的苗期生长特性及有关问题,做一初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孔雀松     
<正>山西省和顺县义兴镇岩庄村西的石崖上生长着一株奇松,冠形似一只拖着长尾举头观望的孔雀。远眺形象逼真,近看栩栩如生。"孔雀松"树龄300年,树高7米,胸径75厘米,冠幅东西15米,南北17米,长势旺盛。  相似文献   

17.
太子山林管局引种广东的马尾松已有18年,现保存中幼林4.2万亩,一般生长良好。据1975年12月29日调查,1958年栽的广东马尾松平均高7.78米,平均胸径17.46厘米;优势木高10.5米,胸径24厘米。与湖北马尾松比较,广东马尾松不仅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而且具有生长迅速、树干通直圆满、抗虫力强等  相似文献   

18.
长自松[Pinus Sylyestris Linn·var·Sylvestriformis(Takenouchi)Cheng et C.D.Chu]为我国东北长白山区特有的珍稀针叶树种。自然分布于长白山北坡海拔800—1600米之间。树干笔直,树姿优美,不仅是速生的用材树种。也是优良的园怵绿化树种。鉴于长自松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较高,因而改变其自然分布现状,迅速扩大其栽培面积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于1986年对长白松  相似文献   

19.
长白松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松是长白山特产的珍贵、稀有树种。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优良,树形美观,誉称“美人松”。由于过去对它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此,我们根据观察和搜集的有关资料,作一综合性介绍,以期引起重视,推动对长白松的研究和发展。一名称沿革及形态特征 (一) 名称沿革: 长白松(Pinus sylvestris L. var. sglvestriformis Cheng et. C.D.Chu.),关于它的名称,多年来一直存在分歧。早于1942年日本学者竹内亮曾定名为赤松变型,即长果赤松  相似文献   

20.
长白松是我省长白山林区的稀有珍贵树种,主要分布在白河一带。为大量发展长白松造林,于1976年开始对长白松进行全光育苗。一年出圃的长白松苗平均高10厘米,地径0.3厘米,选部分苗上山造林成活率很高。现将全光育苗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