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一)选择合适的良种是提高鹅生产效益的基础1.羽绒用型。在各品种鹅中,以皖西白鹅产毛量高、羽绒洁白、绒朵大、羽绒蓬松质佳,一只鹅每年能拔绒300~500克。养鹅进行活鹅拔毛时,应选择这一品种。但皖西白鹅的缺点是产蛋较少,繁殖性能差,如以肉毛兼用为主,可引  相似文献   

2.
活拔鹅、鸭毛绒就是利用人工技术拔取活体鹅、鸭的毛绒,这是羽绒生产上一次大的技术改革。活拔毛绒产量高。试验证明,成年鹅、鸭每只每年可拔取毛绒700-1000克。活拔毛绒质量好,毛绒中飞丝少,色泽同一,不含杂质,可分色存放,制成羽绒服无印花现象;蓬松度好,活拔不同于烫褪拔毛,它既减少了烫褪、烘干两道工序,又节省了能源开支,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活鸭拔毛是根据羽毛自然脱落和再生的生物学特征,在不影响其生产性能的情况下,采用人工强制拔毛的方法从活鸭身上拔毛。活体拔毛具有许多优点,如羽绒质量好、杂质少、产毛量多,比1次性屠宰烫煺毛增加3—4倍。经屠宰烫煺毛的羽绒,由于受高温水烫,破坏了羽绒内的脂肪,降低了羽绒的弹性和保温性,所以鸭经活体拔毛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秦四海 《中国家禽》2003,25(7):41-42
鸭活体拔羽是根据羽绒具有自然脱落和再生的生物学特性,在不影响其生产性能的情况下,采用人工强制的方法,从活鸭身上直接拔取羽绒的技术。蛋用后备鸭在产蛋前可进行多次活体拔羽,能进一步的提高鸭的利用价值。1拔羽时期后备鸭在90日龄左右肌肉组织长定、羽绒长齐,可进行第一次拔羽。由于饲养管理对羽绒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饲养中要随时观察鸭身体恢复和羽绒生长的情况,根据羽绒的生长情况来确定下次拔羽的时间,一般间隔40~45天拔一次。但最后一次活拔羽绒的时间要与母鸭开始进入产蛋期之间有40~45天的时间间隔,以便让母鸭有充分的时…  相似文献   

5.
活拔羽绒技术是在不影响产肉、产蛋性能的前提下,拔取鹅、鸭活体的羽绒,采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6.
活拔鸭、鹅毛绒,就是人工把活体鸭、鹅的毛绒采拔下来,过一段时间毛绒重新长出后再拔,以达到增加羽绒产量、提高羽绒质量的目的。有人称这一技术为羽绒生产上的一次革命。实践证明,活拔鸭、鹅毛绒是一项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大、群众易掌握的技术,为广大农民勤劳致富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应当尽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活拔鹅、鸭毛绒就是利用人工技术拔取活体鹅、鸭的毛绒,这是羽绒生产上的一次大的技术改革。活拔毛绒:产量高,试验证明,成年鹅、鸭每只每年可拔取毛绒 700- 1000克。质量好,毛绒中飞丝少,色泽同一,不含杂质,可分色存放,制成羽绒服无印花现象。蓬松度好,活拔不同于烫褪拔毛,它既减少了烫褪、烘干两道工序,又节省了能源费开支。   一.准备工作   (1)选择不通风的房间,准备好清洁干燥的盛具 (如搪瓷盆、塑料盆 )和塑料袋,在打扫干净的地上铺垫塑料布或纸张,防止毛绒飞散到地面受尘土污染。拔取时先将拔下的毛绒放入搪瓷盆…  相似文献   

8.
(一)活拔羽绒的好处利用活拔羽绒技术,可以从鹅身上反复多次拔取羽绒,羽绒产量成倍增加。如成年公鹅常年可拔羽绒7~8次,共产羽绒0.6~l千克。活拔的羽绒纯净柔软,蓬松度高,色泽一致,不含杂质,尤其适合加工高级羽绒制品。(二)活拔羽绒鹅的选择1.中型鹅种如皖西白鹅、四川白鹅、浙东白鹅等,这些品种体型较大,产鹅绒量多,拔羽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9.
高本刚 《北方牧业》2003,(21):28-28
人工活拔鹅羽绒能有效地提高鹅的产羽量,一般可连续采3年羽绒再淘汰。成年鹅1年可拔7~8次羽绒.当年鹅可拔3~4次羽绒。同时人工活拔的羽绒没有杂质和其他羽毛的混杂。因此人工活拔羽绒量至少要高于宰杀烫煺取羽绒量的3%以上,且羽绒质量也显著优于烫羽,其经济效益超过了鹅肉的经济价值。因此说,人工活拔鹅羽绒是提高羽绒的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鸭羽绒是养鸭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副产品,鸭绒具有柔软、轻松、弹性好以及保暖性能好等优点,其用途十分广泛,多年来鸭绒一直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出口商品,并且国内市场的需求量也相当巨大。活拔鸭羽绒是一项以生产羽绒为主的新的养鸭生产技术。该技术是根据鸭具有自然换羽和羽绒再生能力的生物学特性,人工拔取活鸭的羽绒。此项技术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1.
养鹅活拔毛是一项投资少、见效怏、收入多简便易行的的致富门路。 通常所说的羽绒一股指水禽毛。羽绒包括绒毛和片毛,因此活拔毛有两种:一是只拔绒毛;二是拔绒毛和小片毛(三公分左右)。通常所说活拔毛一般指后一种,也是近几年较普遍应用的  相似文献   

12.
鹅活拔羽绒,是根据禽类具有自然换羽和羽毛再生能力的生物学特性,人工拔取活鹅羽绒的技术。鹅的羽绒是养鹅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副产品,我国以往只在屠宰时才把鹅毛收集起来出售或使用,但在欧洲历来就有活鹅人工拔毛的习惯。此项技术改变了过去那种宰杀后只拔一次羽绒的传统习惯,可增产1~3倍的优质羽绒,并且采用此项技术时,不需要消耗大量的饲料,就能大大地提高养鹅生产的经济效益。活拔的鹅绒不经过热水浸烫和干燥两道工序,所以绒毛结构完整、蓬松度好,柔软干净,提高了羽绒的质量,并可大大增加使用年限。因为鹅活拔羽绒技术具有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设施简单、周期短、投资少和见效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的羽毛生产,历来沿袭宰后拨毛,在鹅的一生中,只能采一次毛,这就限制了羽毛的产量,为了有效的提高羽绒的产量和质最,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活拔鹅鸭毛绒的方法,并称这种方法是我国“羽绒生产上的一项革命”。一、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活拔鹅毛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肉用仔鹅饲养到80—90日龄,羽毛长足,两翅的主翼羽已经交叉,此时习惯上均上市出售。但  相似文献   

14.
人工活拔鹅羽绒能有效地提高鹅的产羽量,一般可连续采3年羽绒再淘汰。成年鹅1年可拔7-8次羽绒,当年鹅可拔3~4次羽绒。同时人工活拔的羽绒没有杂质和其他羽毛的混杂。因此人工活拔羽绒量至少要高于宰杀烫煺取羽绒量的3%以上,且羽绒质量也显著优于烫羽,其经济效益超过了鹅肉的经济价值。因此说,人工活拔鹅羽绒是提高羽绒的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羽绒生产大多采用一次性宰杀烫脱取毛的方法,其产量和质量都受到影响。人工活体拔羽绒就是利用人工技术把活鹅身上的毛绒采拔下来,过一段时间毛绒重新长成以后再拔。这是一项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大、比较容易掌握普及的新技术。一、适宜活拔羽绒鹅的选择1.一般雏鹅长到3月龄后,翅膀羽毛全部长齐并拢,全身毛绒丰满,就可以第一次人工活体拔羽绒,待毛绒重新长齐后可再次拔取,在宰杀前一个月停止拔毛,以便育肥。2.公鹅和淘汰的种鹅都可以用于人工活体拔羽绒,拔毛几年后淘汰食用。产蛋鹅可利用休产期活拔羽绒。一年可拔l~…  相似文献   

16.
活拔羽绒是在不影响产肉、产蛋性能的前提下,拔取鹅活体的羽绒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生产技术。1活拔羽绒的优点活拔羽绒是根据鹅羽绒的再生性和自然脱落性,利用人工技术从活鹅身上拔取羽绒,以改变过去一次性宰杀烫褪取毛的方法,使羽绒产量成倍增长。人工活拔的羽绒飞丝少、含杂质少、蓬松度高、无硬梗、柔软性好、色泽纯正、品质优良,最适合加工制作高级羽绒制品。2活拔羽绒的适宜时期后备鹅90~120日龄羽绒长齐,  相似文献   

17.
(一)改善饲养环境 长毛兔适宜的环境温度为5~25℃,气温超过30℃时,采食量减少,产毛量下降,0℃以下营养消耗多,也影响产毛量。兔舍要做到冬季保温,夏季防暑,清洁卫生,空气清新。 (二)剪毛后加强饲养管理 剪毛后第2天,每只兔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0.1克,产毛周期可缩短10天,或者用育肥灵1毫升、维生素B12 0.07克混合肌肉注射。 (三)加喂微量元素添加剂 每只成年兔每天加喂微量元素添加剂10毫克,连续喂4个月,可使产毛量提高27%。 (四)喂韭菜和大豆 在采毛前,适当喂些韭菜和大豆,能使被毛增多,毛色光润。 (五)喂蚯蚓 每只母兔每天加喂7克…  相似文献   

18.
安新县自1986年引进活拔鹅、鸭毛技术以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验和推广,特别是1988年7月地区畜牧局在白洋淀召开活拔鸭毛技术培训现场会后,使这一新技术得到进一步普及和推广,至目前止全县已有20万只鸭利用休产期拔毛一至二次,全县增加效益80万元。笔者对安新县12个鸭场11476只种鸭的不同日龄、间隔天数活拔毛产毛量、含绒量等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有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9.
羽绒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占世界羽绒贸易量的1/3以上,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我国养鹅业蓬勃发展,为发展我国的羽绒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活拔羽绒技术是在基本上不影响产肉、产蛋性能的前提下拔取活体羽绒的生产技术,其优点有三:一是产量高,成鹅每只每年可拔毛绒  相似文献   

20.
<正>鹅活拔羽绒是根据禽类自然换羽和羽毛再生能力的生物学特性,利用人工技术拔取活鹅的羽绒。活拔羽绒改变了过去那种宰杀后才拔1次毛的习惯,而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