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气吸式打瓜精量穴播器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打瓜铺膜播种机机械式半精量穴播器的排种精度低、播种稳定性差的问题,基于现有的气吸式棉花精量穴播器,设计适合打瓜播种的气吸式精量穴播器。阐述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设计确定主要作业部件结构参数。试验表明:在作业速度4.5km·h-1,真空室压力4.0kPa时排种效果最好,单粒合格率93.7%,重播率3.4%,漏播率2.9%,满足打瓜精量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机械式棉花精量穴播器工作过程中的起拱问题,基于现有的型孔式穴播器,设计了一种新型取种器。该取种器利用排队充种思想,由左右两个平行腔体组成,工作过程包括充种、刮种和侧充。台架试验表明:对于新型取种器,当穴播器的线速度在3.5~4.0 km/h时排种质量良好,穴播器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新疆地区棉花膜上精量穴播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夹持式棉花膜上精量穴播器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夹持原理运用于传统鸭嘴式滚筒穴播器的取种,研制出新型棉花膜上穴播装置。介绍了夹持式棉花膜上精量点播器的结构、工作过程及性能指标。台架试验测定表明,能满足棉花膜上精量点播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新疆是农业大省,棉花是新疆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随着近几年提出精准农业的要求,实现精准农业必须依靠农业机械作业和其它辅助的方式完成。棉花精量播种,一是节省种子,二是减少农工定苗的劳动强度,并可节省成本。2005年首先由石河子农机推广中心研制了气吸式精量穴播机,实现了棉花精  相似文献   

5.
几种精量膜上穴播机的初步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棉花播种要求的精量播种机包含的技术关键:一是精确取种,二是准确定位。对于“精确取种”的实现,目前采取最广的是气吸取种技术;种子的“准确定位”,一般采用较为成熟的鸭嘴穴播器。符合精准播种要求的3种气吸式精量膜上穴播机于2002年已初步研制成功,并在兵团春耕春播新科技推广现场会上进行了演示。通过调查测定,下面对这3类机型的结构及性能做一个分析比较。1农七师125团研制的气吸式精量膜上穴播机该播种器采用气吸盘取种和鸭嘴成穴技术相结合,这种结构比较方便地实现了精确取种和种子的精确定位的有机结合。为确…  相似文献   

6.
棉花1膜8行超宽精量播种机械作业技术试验、示范,是通过示范、引进新疆石河子科神农业装备科技开有限公司研制的2BMJ-8型气吸式(机械式)棉花超宽膜机精量播种机,一次完成平地、种床镇压、铺管、铺设宽膜、膜上打孔、精量穴播和膜孔覆土等多种工序的联合作业。探讨新疆乌苏市棉花种植采用超宽膜及更高密度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新疆地区现有的机械式棉花穴播器高速播种过程中播种精度不高等问题,在原有的型孔式穴播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前后双腔穴播器。该穴播器的主要零部件为取种器,由前后两部分腔体组成,利用两次充种的原理,达到高速精量播种。同时,对前后双腔取种器的结构参数进行设计,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以穴播器的单粒率为精量排种性能评价指标,在JPS-12排种器试验台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前腔宽度12 mm、V型槽宽度7 mm、后腔长度7 mm时,穴播器在高速状态下排种效果最好;设计的前后双腔穴播器在60 r/min(7.1 km/h)时单粒率依然在94%以上,完全能够满足新疆地区高速状态下的棉花精量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8.
机械式棉花精量穴播器是一种无需外部动力传动和风管的点播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原理合理可靠、使用维护方便、下种精确度高、用工成本低及工作效率高等特点。1结构机械式棉花精量穴播器主要由种圈总成、动盘总成、芯盘  相似文献   

9.
精量播种机一般可分为机械式和气吸式两大类。机械式穴播器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但其最突出的问题是难以实现精量穴播。气吸式取种穴播器能实现精量穴播,但其弊病是风机功耗大,吸气管路、风机、传动系统等零部件易发生故障,制造成本高,机车负荷大。为了实现兵团农业六大精  相似文献   

10.
新湖农场自2002年春季引进兵团农机推广中心的2BMJ型气吸式棉花膜上点播机进行大面积精量播种试验,两年共完成播种面积1177.7hm2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2002~2003年棉花精量播种情况2002年引进2BMJ型气吸式棉花膜上精量点播机4台,主要用于棉花新品种系—9的种子扩繁,当年完成作业面积335.5hm2。由于是首次使用精量播种并且选择单粒下种,我们组织人工对种子百分之百进行粒选,播前全部进行包衣、电场处理和晒种。在播种过程中实行连队领导跟车负责制并安排实习大学生逐块条田进行下种情况调查,确保了播种质量。根据田间调查,单粒下种播种…  相似文献   

11.
氯化锂转轮除湿干燥机在种子超干燥方面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利用氯化锂转轮除湿干燥机对种子进行超干燥(水分含量5%以下)处理的试验。得出了耗能低、干燥速率高、对发芽率基本没有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气送式玉米高速精量排种器进行高速精量播种时排种器内存种量波动较大,无法维持最佳作业状态的问题,提出通过改进供种装置结构、优化供种控制模型的技术思路。设计了一种智能供种系统,采用可替换轮片的新型供种轮结构和以正弦函数为基础的波动变量供种方式,根据供种效果实时调节供种速度波动幅度,从而使排种器内的存种量保持在较好区间,确保排种器在较高作业性能下进行持续性工作。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了结构参数设计,通过离散元仿真和台架试验获取并验证了不同结构的供种轮较优工作区间,同时对波动变量供种模型性能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新型供种轮能够通过改变自身结构在供种速度250~1500g/min范围内将供种速度变异系数保持在20%以下。优化后新型波动变量供种控制模型将使供种速度以波动变量供种的方式进行平滑变化,在供种速度500~1500g/min范围内围绕供种需求进行100g/min左右幅度的波动供种,满足玉米精量播种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车辆转向时牵引力控制系统前轮滑转率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车辆转向时.用后轮轮速作为参考车速计算驱动轮滑转率会造成计算偏差,造成牵引力控制系统的误干涉.为此利用前轮参考轮速计算转弯时的前驱动轮滑转率.并提出了利用横摆角速度信号的直接开方法以及利用前轮转角信号的前轮转角补偿法进行滑转率计算.试验表明2种算法都有效,前者运算时间为0.8 ms,后者运算时间为0.3 ms,因而选用后者.利用该算法修正后牵引力控制系统没有出现误干涉.  相似文献   

14.
水稻排种器播量调整多采用排种槽有效长度调节或排种轮与机具前进速比调节,播量调整精度有限。为了提高气力集排式排种系统播量调节精度,针对生产中常用的4种不同含水率稻种状态,以种层高度、排种轮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排种轮单圈排量为试验指标开展试验研究,分析各作业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参数对排种轮单圈排量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不同稻种状态下单圈排量均随着排种轮转速的升高而降低,当种层高度一定时,二者成反比关系;单圈排量随种层高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变化,不同稻种状态下的单圈排量最大值出现在种层高度为25.35~31.55cm处;4种不同稻种状态下,单圈排量由大到小依次是干稻种、晾干2d、晾干1d、湿稻种,单圈排量随种子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通过二元回归分析拟合出4种常见稻种状态下单圈排量与种层高度、排种轮转速的回归模型,并构建了基于排种轮转速调控的播量控制模型。在室内搭建了控制系统试验平台对播量控制模型进行了验证试验,试验显示构建的播量控制模型平均误差2.07%,实际播量变异系数为2.59%,验证结果与播量控制模型基本一致。本文建立了多因素影响下的水稻播量控制模型,明确了种层高度、排种轮转速、稻种含水率对单圈排量的影响规律,可为水稻直播机播量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倾斜抛物线型孔轮式小麦供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淮北平原玉米秸秆覆盖地小麦播量较大且难以精量控制以及现有小麦集排供种装置结构较复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倾斜抛物线型孔轮式小麦精量供种装置。阐述了该供种装置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并确定了主要相关参数,建立了型孔截面曲线限制方程,构建了小麦充种过程的力学模型,以型孔锥角、型孔轮转速和供种轮数量为试验因素,以供种速率、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和种子破损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了供种性能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倾角为40°抛物线型孔的供种稳定性较优,其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小于1.8%,种子破损率低于0.2%;在型孔轮数量1~5、工作转速10~100 r/min条件下,小麦供种速率随型孔轮数目和转速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供种速率范围为30~1 500 g/min,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随型孔轮数量增加呈下降趋势、随转速增加呈先降后升趋势,其稳定性变异系数均小于2.0%,种子破损率均不大于0.2%;以安装5个抛物线型孔轮供种机构建立单位面积播种量数学模型进行的主动供种匹配试验得出,模拟机组前进速度不大于9.8 km/h时,可实现较大范围的主动供种,其稳定性变异系数均小于2.0%;田间试验得出直播小麦种植密度为230~270株/m2,均匀性变异系数为21.97%。倾斜抛物线型孔轮可实现小麦高速供种并简化供种装置结构。  相似文献   

16.
北方春油菜多数以条播为主,但此播种方法浪费种子,不能达到油菜的播种要求。为此,以北方油菜种子杂303号油菜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油菜种子物理特性的研究,设计了窝眼轮式排种器,并对排种器进行静态试验,研究了转速、种子盒内种子容积对排量和破损率的影响。试验表明:窝眼轮转速和种子盒内种子容积对排量和破损率影响显著;窝眼轮转速为35.73r/min时,窝眼轮的排种量随种子盒内种子容积的增加而增大,种子的破损率随种子盒内种子容积的增加而增大;当种子盒内种子的容积占种子盒容积的2/3时,窝眼轮的排种量随窝眼轮转速的增大而减少,种子的破损率随窝眼轮转速的增大而增大。该排种器播种精度高,可满足春油菜的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玉米在高速(12~16 km/h)播种时籽粒脱离种盘初速度大,与带式导种装置种腔内壁碰撞弹跳,发生碰撞异位,导致籽粒进入种腔精准度低等问题,以具有纳种机构的带式玉米高速导种装置为研究对象,建立籽粒夹取、转运和排放动力学模型,提出在拨指表面添加人字形纹路的改进方法,明确影响纳种稳定性与籽粒进入种腔精准度的主要因素。利用高速摄像与图像目标追踪技术进行单因素对比试验及多因素优化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速度较快时,有人字形纹路拨指轮纳种合格指数和种腔间隔变异系数均明显优于无人字形纹路拨指轮。为获得拨指轮改进后的纳种机构最佳性能参数,以轮心距、拨指轮转速及拨指长度为试验因素,以纳种合格指数与种腔间隔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确定当轮心距为36.8 mm,拨指轮转速为584.97 r/min,拨指长度为10.8 mm时,纳种合格指数为98.23%,种腔间隔变异系数为0.24%。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试验,验证结果与优化结果基本一致。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台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有带式玉米高速导种装置的作业性能远优于不安装带式玉米高速导种装置的作业...  相似文献   

18.
排种器作为播种机关键部件,其工作性能与可靠性直接影响播种机整体作业质量。机械式排种器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维修方便等优点,勺轮式排种器作为机械式排种器的一种,在硬度较大、较规则种子播种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此,应用Solid Works软件设计了一种勺轮式排种器,应用离散元软件对排种器排种大豆种子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得到了排种器工作性能较好的工作参数。由离散元软件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得到:勺轮组合转速为10~13 r/min,排种器种子室内种子数量在1 800~2 100粒时,排种器整体工作性能较好;且适当的振动可提高本设计的排种器的工作性能。该研究为勺轮式排种器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机械式多功能精密排种器的设计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张宇文 《农业机械学报》2005,36(3):51-53,50
针对窝眼轮式排种机构,因种子受挤压堵塞窝孔,易造成缺苗断垄的问题,采用下种时在排种孔底部给以机械推力,克服窝孔堵塞的问题。研究推导出能平稳啮合于排种孔中的推种齿曲面方程。将精密排种与外槽轮常规排种组合在一个排种盒中,一机多用。能精密播种大、中、小粒种子和常量播种大、中粒种子。台架测定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及种子破损率符合标准要求。田间试验,对油菜播量控制达1.5kg/hm^2,出苗均匀整齐。  相似文献   

20.
集成式舵轮槽轮穴播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成式舵轮槽轮穴播器将槽轮排种器与杠杆式舵轮穴播器进行集成,缩短种子从分种到播种入土的时间和距离.入土成穴器采用动定两瓣结构,动瓣采用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结构,从动件由复位弹簧复位,非打开状态常闭,动瓣在达到最大入土深度后在凸轮切向力作用下按杠杆原理的方式打开,将预先存放在活动鸭嘴中的种子播入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