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月6日大疆农业发布了2019中国区植保无人机的作业面积已达2 亿亩次的消息,作为一个深度参与植保无人机行业发展的业内人,不免心中感慨,短短4 年时间植保无人机作业量已从千万亩次跨入到单品牌2 亿亩次的级别。现对植保无人机行业几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情况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飞防从业者。  相似文献   

2.
数字     
《中国农资》2019,(2):1-1
3亿亩次2018年,我国飞防总作业面积突破3亿亩次,这预示着我国航空植保发展已进入全新时代。目前,植保无人机技术水平明显提升,整机性能趋于稳定,大部分无人机喷洒系统向更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合适的亩施药量都能取得良好的防效,并且在省工、省水、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人员中毒等方面的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正一、农业植保无人飞机的发展现状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拥有将近18亿亩基本农田,每年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农药喷洒作业,为了解决我国农业现状的困境,植保无人机应运而生。植保无人机喷洒一亩农田仅需一两分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若是按2015年植保无人机总作业面积共计1152.8万亩次计算,无人机植保比例不到总耕种面积的百分之一,反观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农用航空作业占耕地面积比例分别达到了百分之五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我国植保无人机呈爆发式增长。因其施药作业效率高、成本低、农田适应性强等特点,受到了不少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欢迎。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已经达到1.4万台,作业面积超1亿亩次。但是,植保无人机标准化工作却严重滞后,导致行业鱼龙混杂,无人机质量得不到保证,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制约了植保无人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植保无人机生产企业、科研机构、推广单位、农  相似文献   

5.
炼晨 《中国农资》2021,(8):F0003-F0003
植保无人机是中国科技发展的缩影,代表了国人上下求索、敢于创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星空中的一个亮点。在2020年特殊大环境下,全国整个植保行业实现了翻倍的发展速度。2020年度植保无人机具有四个行业发展动态和五个产品技术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6.
黄山市植保无人机应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黄山市不断加快新型植保机械更新,推进植保装备水平提升,全面提高农药利用率,其中无人机便是新型植保机械的代表.自2015年黟县首次购买无人机以来,无人机的应用呈现出较快发展态势,2020年全市已拥有植保无人机38台、植保无人机生产企业1家.植保无人机作业领域已覆盖茶叶、水稻、油菜、菊花等作物,在全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该文介绍了黄山市植保无人机保有现状,分析了无人机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近4年的试验、示范、推广,植保无人机在无为县推广应用已达50台,日作业面积667 hm~2以上,病虫草害防控效果显著,飞防服务市场初具规模,广大农户已接受这种防治模式。本文介绍了无为县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其应用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无人机植保起源于1987年的日本,采用低空低量技术进行农药喷洒,经过30年的发展,其技术和药剂配套已经完全成熟,每亩喷洒农药药液仅500mI。日本的实践已证明其有效性和实用性。2012年后,在我国正式推广,由于技术等制约,目前每亩喷洒药液为1000ml,作业能力1分钟1~3亩,一架10L药箱的无人机每天作业面积约在300亩左右。到2017年,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到1,4万台。随  相似文献   

9.
<正>1植保专业化防治现状1.1防治能力抚顺县现有植保机防队15个,有背负式机动喷雾器120台,日作业能力5000亩。2016年统防统治覆盖面积2.57万亩,承包防治面积2.37万亩,总实施面积4.2万亩次。其中水稻专业化防治平均2.5次,实施面积1.5万亩次,占防治面积比例为15.6%,比上年增加6.1个百分点;玉米专业化防治平均1.3次,实施面积2.7万亩次,占防治面积比例为7%,比上年增加4.3个  相似文献   

10.
经近4年的试验、示范、推广,植保无人机在我县推广应用已达50台,日作业面积667hm2以上,病、虫、草害防控效果显著,飞防服务市场初具规模,广大农户已接受这种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记者从湖北省绿色农机化生产技术培训班上获悉,当前湖北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突破68%,但植保机械化率仅为7%左右。为此,湖北省2018年从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统筹安排1000万元,对植保无人机实行定额补贴。据了解,截至目前,湖北省植保机械总保有量71万台,其中,农用植保无人机保有量1000余架,机械植保年作业面积达7330万亩。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应用,不断推进植保机械装备的现代化,有效提升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控能力和水平。西华县委、县政府自2015年以来,大力发展无人机植保服务工作,引进国内先进技术企业,组建西华县高新技术无人机产业园。目前无人机产业园入驻主要企业有广州极飞、无锡汉和、河南酷农等6家,就业人员600余人,带动就业1000余人,飞防作业面积300多万亩次,跨区作业15个省市。去年成功申报了省  相似文献   

13.
梨榭县是国家重董商品粮基地县和玉米出口基地县,全县耕地面积在40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常年稳定在40亿斤以上,每年病虫草鼠危害面积达到1200万亩次,因此损失粮食在2亿斤以上。为了加强公共植保体系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理念,我县在植保体系建设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做法是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植保机构,县植保站负责远程规划,宣传农业政策及法规,组织科技培训,引进与发展植保新技术、新技能,做好新农药、药械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植保无人机是中国科技发展的缩影,代表了国人上下求索、敢于创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星空中的一个亮点。在2020年特殊大环境下,全国整个植保行业实现了翻倍的发展速度。2020年度植保无人机具有四个行业发展动态和五个产品技术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5.
<正>本报讯农业部办公厅近日印发《2012年全国植物保护工作要点》,明确今年植保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确保重大病虫害不暴发成灾,重大疫情不恶性蔓延,飞蝗不起飞危害,小麦、水稻、玉米主要作物病虫危害总体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根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会商预测,受异常气候、耕作方式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将受到多种病虫草鼠害的威胁,预计全年累计发生病虫草鼠害75亿亩次,比2011年增加3亿亩次。为了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今年植保工作将以主要作物防灾减灾为主线,大力推进病虫专业化统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技推广》2019,(3):74-75
2018年12月6~7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全国植保体系和科研、教学单位有关专家,对2019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综合分析病虫害发生基数、作物布局、种植制度和气候趋势等因素,预计2019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发生将重于2018年,累计发生面积约45亿亩次。  相似文献   

17.
植保无人机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施药效率,省工、省力、节约人力成本,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无人机作业质量需要考虑作业环境、作业条件、作业参数、药液配方、药液浓度、无人机参数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无人机作业条件和参数以及合理的药液,结合现代精准农业技术优化无人机性能,可提高植保无人机的作业质量,促进植保无人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植保无人机超低空超低量航空施药作业效率高、节约成本、环保安全、智能精准、适合丘陵地区等特点,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问题。自2015年以来,我县在全国植保无人机推广应用步入快车道的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通过走访调研我县植保无人机应用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合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植保器械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单旋翼植保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3种不同植保器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施药后7 d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均达88%左右,药后10 d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达80%左右,而药后14 d对小麦条锈病和药后20 d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分别达80%和85%左右.不同施药方式防治效果并无显著差异,植保无人机可用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能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高,操作更简单,安全性更强,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用植保无人机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制于特殊的土地资源类型和土地经营模式,我国植保行业一直处于严重依赖人力、缺少先进机械的落后局面。因此,农用植保无人机应运而生。简要介绍植保无人机及其在植保作业上的优势,指出当前我国植保无人机应用推广所面临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关应用推广的几点建议,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