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高寒山区"超级稻-再生稻-大蒜"免耕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河池市高寒山区一年三熟免耕丰产栽培模式,近年来在东兰、南丹、天峨、凤山等县实施"超级稻-再生稻-大蒜"免耕丰产栽培试验研究与示范,一年三熟每666.7m2产值达3291.7元,比传统单季稻每666.7m2增收2556.4元。为河池市山区农民探索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玉米、黄豆是我市喀斯特山区主栽的粮经作物品种.2004年以来,我市在大化、都安、东兰、巴马、凤山、金城江等6县(区)进行2545公顷的玉米-黄豆免耕丰产栽培试验、示范,其中免耕春玉米平均每667平方米产506.7千克,比传统常耕玉米增产1 57.8千克,增产45.2%;免耕套种夏黄豆平均每667平方米产132.8千克,比传统栽培增产45.6千克,增产52.2%.  相似文献   

3.
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边陲、云贵高原南麓,境内岩溶面积大、分布广。为探讨岩溶山区一年多熟、粮经增收的新模式,2004年以来,河池市农技站根据当地自然光、温、水、气资源的潜在优势,组织南丹、天峨县农技站在喀斯特山区实施春烤烟-超级稻-冬蒜丰产栽培试验示范。经过3年实践,该模式全部获得成功,2005~2006年两县累计推广应用面积1359公顷。经测产验收13个点,春烤烟平均每667平方米产干烟146千克,产值1877元;超级稻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23千克,产值998元;冬蒜每667平方米产蒜头356千克,产值1603元。  相似文献   

4.
中浙优8号是再生力较强的优质超级稻品种。采用早稻—再生稻—大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进行栽培,头季稻平均产量573.8kg/667m2、再生稻产量267.2kg/667m2、大蒜产量426.1kg/667m2,一年三熟产值达5595.3元/667m2,比当地双季稻年产量850kg/667m2(产值2210元)增收3385.3元,实现稻田一年三熟、稻菜增收,可提高农田种植效益,有效解决山区农田结构调整难等问题。文章详细介绍了中浙优8号早稻—再生稻—大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5.
《农家顾问》2008,(2):33-34
“冬瓜-大白菜-藜蒿”周年三茬三熟,一般情况下:冬瓜667平方米产5500千克.收入1650元;大白菜667平方米产5000千克,收入1200元;藜蒿667平方米产1500千克,收入3000元。全年三茬合计667平方米产12000千克,收入5850元。  相似文献   

6.
中稻实行机械化收割可节省中稻收割成本,提高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的种植效益。研究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对解决在目前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发展粮食生产意义重大。2014-2015年在我县九龙镇、袁市镇、丰禾镇等地对再生稻测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稻实行机械化收割对中稻产量无影响,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与中稻人工收割蓄留再生稻每667平方米节省支出300元,节支增效195元以上。2014年对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9块稻田(上、中、下等田各3块)进行再生稻测产,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130千克,较中稻人工收割蓄留的再生稻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低35千克;2015年对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9块稻田进行再生稻测产,平均667平方米产量135千克,较中稻人工收割蓄留再生稻平均667平方米产低35千克;按再生稻谷3元/千克计算,2年平均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产量较中稻人工收割减少35千克,减少产值105元/667平方米。中稻机收每667平方米节约了成本300元。机收中稻成本200元/667平方米,其中机收作业费100元(因交通便利情况,作业面积大小等因素而定),雇工搬运稻谷费用100元;而中稻人工收割中稻的成本在每667平方米500元。  相似文献   

7.
董兴囤  康伟 《油气储运》2006,(12):12-13
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一手抓促长,一手抓促花,就能够实现葡萄早期结果、早期丰产的目标。如果采取前密后疏的栽培方式,前期采用蓠架整形,栽植密度按每667平方米(1亩)666株计算,一年生葡萄初见果,产700千克以上;二年生葡萄大量结果,产1300千克以上;三年生葡萄实现丰产,产量可达25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喀斯特山区旱粮一年多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我们在广西东兰、南丹等县岩溶山地开展“地膜玉米 珍珠高粱“高产示范栽培研究35公顷.经2年实地测产验收,早玉米平均每667平方米产497.6千克,秋高粱667平方米产356.8千克.每667平方米年产值达1752元,比传统栽培单季露地玉米或“玉米 黄豆“、“玉米 红薯“等模式增收620~760元.该模式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农村新技术》2022,(1):8-11
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前提下,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引导农民调结构稳增收,在原有"早稻-再生稻-莴苣""烟叶-晚稻-莴苣"种植模式的基础上,推广"甜玉米-中稻-莴苣"种植模式.该模式在2020年高产示范种植中,每667平方米(1亩)甜玉米产量1485千克、中稻产量760千克、莴苣产量4050千克,每667平方米年产值达13088元."甜玉米-中稻-莴苣"一年三茬水旱轮作高效种植模式的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以春葱栽培为主的春葱—夏玉米—架菜豆模式易于操作,经济效益高,每667平方米产值可达5342元。近几年产量、产值平均为春葱每667平方米产量5500千克,产值3910元;玉米每667平方米产量670千克,产值536元;架菜豆每667平方米产量640千克,产值896元。合计总产值5342元,去掉投资,每66  相似文献   

11.
岩溶山区“超级稻—秋油葵—冬萝卜”高效栽培模式,主要优点是能充分利用山区土地、光、温、水、气资源并合理搭配,实现一年三熟,每667平方米产值达3000元以上。该模式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江苏丰县凤城镇周新庄村采用"包菜-红薯苗-茄子-花菜"一年四种四收的优化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可观.每667平方米(1亩)产包菜约5000千克、红薯苗8万棵、茄子3500千克、花菜3000千克,总收入8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曲阜市推广的舂马铃薯、夏玉米、秋白菜、越冬菠菜一年四作栽培模式,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马铃薯2000千克、玉米600千克、白菜3500千克、菠菜1500千克,每667平方米收入5190元,比单纯的小麦玉米复种模式增收3830元。  相似文献   

14.
我地推广利用水田春种莲藕、秋植荸荠套养泥鳅、冬栽油菜的一年四熟栽培模式,一般年均每667平方米可收获鲜藕600~700千克,荸荠1 000~1 200千克,商品泥鳅150千克左右,油菜籽150~200千克,累计667平方米产值超过4000元、增收2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 响水县在小尖、响南等乡镇推广应用“大棚浅水藕—青菜秧—秋延后番茄—冬芹莱”丰产高效栽培模式,一般每667米~2产浅水藕1300~1500千克,青菜1200~1500千克,番茄4500~5000千克,芹菜5000~6000千克,合计收入达1.8万元左右,且实现了水旱轮作,改良土壤的目的。大棚浅水藕栽培 1.精整藕池。3月上旬,选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沙壤土田块,每  相似文献   

16.
2005~2006年,我市通过推广舂马铃薯、夏王米、秋白菜、越冬菠菜一年四作栽培模式,平均667平方米产马铃薯2000千克、玉米600千克、白菜3500千克、菠菜1500千克,收入5190元以上,比单纯的小麦、玉米每667平方米增收3830元。  相似文献   

17.
正闽北地区采取早稻一荸荠一年两熟的栽培模式有多年的历史,取得粮经双丰收,荸荠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1100千克,产值5500元;早稻每667平方米产量500千克,产值1500元。合计年每667平方米产值7000元,扣除每667平方米生产成本2000元,纯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8.
沈瑞 《农家顾问》2008,(4):35-35
一.模式特点与经济效益分析该模式是以大蒜、大白菜为主体兼收菠菜和黄瓜。一般每667平方米产大蒜1300千克,蒜薹300千克,菠菜500千克,春节前后上市,价格高。黄瓜667平方米产4200千克,大白菜产3000千克。投入产出为1∶15。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日前,超级稻每667平方米产量世界新纪录在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嘴村诞生:经过测产,超级稻百亩片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达988.1千克,其中一类田每667平方米产量破千千克。这项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攻关的国家第四期超级稻苗头组合Y两优900续写了新的奇迹,创造世界水稻百亩连片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20.
正超级稻、超级玉米产量屡创纪录,但实际单产增幅甚微,中国玉米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与美国相差280千克之多。中国超级稻研究举世闻名,但查询《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并统计发现,1995年水稻平均单产402千克/667平方米,2009年为440千克/667平方米,年均增幅仅为0.63%。在玉米行业同样如此,李登海在2005年创每667平方米产1402.86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