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多伦县累计投入林业建设资金43437万元,完成京滓风沙源治理工程43万亩(其中人丁造林10.5万亩,飞播造林2万亩,封山育林30.5万亩);退耕还林74.8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6.3万亩,荒山荒地造林28.5万亩);退耕还林后续产业0.8万亩;义务植树174万株,“四旁”植树129万株;以“治还工程”为重点的社会造林17.9万亩;纳入公益林76.97万亩。  相似文献   

2.
2014年,突泉县将按照“城中建花园、城郊建菜园、乡村建果园”的思路,继续巩固扩大生态建设成果。全县计划完成造林绿化7.75万亩,其中国家重点工程造林绿化4.1万亩(退耕还林工程1.5万亩、“三北”防护林工程2.3万亩、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示范项目造林0.3万亩),非重点工程造林2.45万亩(义务植树0.85万亩、“四旁”植树0.6万甫、其它1万亩);  相似文献   

3.
开发退耕还林后续产业 探索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以来,清水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坚持把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按照“沿梁设带、见坡退耕、逢沟治理、顺路植树”的原则,累计造林面积31.8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8.35万亩,配套荒山造林13.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吴键 《新疆林业》2014,(3):13-14
自2002年以来,吐鲁番市依靠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紧紧围绕“生态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经济效益为重点,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截止2012年底,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1.31万公顷(19.67万亩),其中退耕造林0.51万公顷(7.7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0.53万公顷(7.87万亩),封育0.27万公顷(4.1万亩)。  相似文献   

5.
镇安县自1999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有关政策,采取得力措施,稳步实施,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发展,先后被国家授于“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先进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板栗之乡”等荣誉称号。截止2004年底,全县共计退耕还林40.64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3.7万亩,配套荒山造林16.94万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王益区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退耕还林政策,加强工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积极发动全区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截止2003年底,共完成退耕还林4.1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46万亩,荒山造林1.7万亩,全区植被覆盖率达到40%,比1999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旬阳县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项目计划58.2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造林34.67万亩,荒山造林23.11万亩,封山育林0.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为保证退耕还林工程扎实有效地开展,旬阳县大力实施农林复合经营的模式,增加林农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已成为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月祥  张辛  杨阳 《中国林业》2009,(17):24-25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自1999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区上下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强势推进,10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2.54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9.26万亩,荒山造林13.28万亩,完成封山育林0.5万亩,累计兑现资金8528.9万元。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等一批林业重点工程,使全区绿化覆盖率由37.3%提高到40.2%。农民群众依托退耕还林工程,每年人均增加收入400多元。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已经成为全区助农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9.
承德县自实施生态工程建设以来,县委、县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林业建设步入建国以来发展最快、质量最好时期。累计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150万亩;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60.305万亩,其中荒山人工造林8.0万亩,飞播造林21.0万亩,封山育林29.15万亩,农田林网人工造林1万亩,采种基地1万亩,种苗基地建设0.1万亩;完成退耕还林60.3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0.3万亩,匹配荒山荒滩30万亩。河北省2005年森林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承德县有林地达到328.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4.89%,  相似文献   

10.
浅议旬阳县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旬阳县自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累计完成项目造林62.4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34.67万亩,荒山荒地造林27.31万亩,封山育林0.5万亩。截止2009年底,国家累计投资6.46亿元.经过10年坚持不懈地努力,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1.
白河县抓住国家退耕还林机遇,狠抓退耕还林工程,全力经营这一富民的重点项目,收到良好效果。五年来,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36.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0.5万亩,荒山地造林16.09万亩;完成人工造林0.3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落实集体管护80.1万亩,成立了15个乡镇林业站,投资120万元建立了县级中心苗圃。4.3万退耕户领取粮食5929.5万公斤,  相似文献   

12.
《四川林业科技》2010,31(4):I0002-I0003
四川宜宾市筠连县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到2009年底,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17.7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9.65万亩、荒山造林7.9万亩、封山育林0.2万亩,涉及全区18个镇(乡)、243个行政村、3.1万户农户。通过实施10年的退耕还林工程,有力地促进了筠连林业大发展,带来了“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定西县凤翔镇北廿铺村2002年被县政府列为全县生态建设整体推进示范村,该村按照凤翔镇实施“治二退六进万”的生态建设总体工作思路(治理2个小流域,退出耕地6000亩,发展林草1.2万亩),结合本村实际,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增加收入”的原则,规划实施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工程建设3500亩,其中退耕还林1000亩,配套荒山工程造林2500亩。截至目前,退耕还林已全面完成,共栽植山杏、沙棘、侧柏等苗木16.5万株。荒山工程造林完成整地2500亩,栽植侧柏等苗木3.2万株。计划雨…  相似文献   

14.
张廉 《内蒙古林业》2008,(12):60-60
2008年,杭锦旗林业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目前,该旗共完成造林作业面积90.4万亩,其中天保工程完成飞播造林5万亩,封沙育林3万亩;退耕还林完成人工造林3万亩,封育1.5万亩;三北四期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12万亩;  相似文献   

15.
澄城县自1999年以来,紧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走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之路,陆续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日元贷款植树造林等五大林业重点工程,突出“十抓”,实现了“五个新转变”,促使全县林业建设步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4年多时间累计人工造林26.5万亩,封山育林1.1万亩,实施飞播造林1.05万亩.管护现有森林资源26.4万亩.全县森林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我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国家下达建设任务2129.4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00.2万亩,飞播造林166万亩,封山育林514.1万亩,农田林网29.12万亩,退耕还林610万亩,匹配造林610万亩,完成国家投资40.69亿元。2005年,工程区克服了计划下达晚、造林难度大等不利因素,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造林绿化任务395.7万亩,其中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140.7万亩,  相似文献   

17.
据悉,今年沈阳实施了规模空前的七大造林工程,打造绿色大沈阳。计划35万亩的造林作业面积,创下了沈阳市年造林面积之最。 ——退耕还林工程。总任务为27万亩,其中退耕还林为14万亩,荒山荒地造林为13万亩。其地区分布是:康平为9万亩,法库为10万亩,新民为5万亩,辽中为3万亩。国家对退耕还林农民实施相应的补助政策。 ——国家“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 ——防沙治沙工程。今年治沙造林任务为6万  相似文献   

18.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林业局紧紧抓住“重点工程与基地建设.国有林业单位脱贫解困与结构调整、森林资源保护、林业队伍建设”四条工作主线,全力抓好重点工程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10万亩,其中:封山育林7万亩,飞播造林2.5万亩.农田牧场防护林0.5万亩;柠条采种基地续建工程0.5万亩:文冠果采种基地建设0.5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302.61万亩,四旁植树、义务植树1.69万亩。林业建设与保护工程人工造林0.7万亩。完成上级下达的退耕还林工程任务,确保2005年林业建设总规模达到330万亩。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0月,朱口基总理视察我省之后,我省41个县迅速启动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完成退耕还林(草)和荒山造林面积121万亩。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核实面积为107.1l万亩,其中成活率在85%以上的面积57.16万亩,成活率在41%~84%的面积14.41万亩,小于40%的面积35.54万亩。  相似文献   

20.
回顾过去的五年,包头市林业战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胆构筑、锐意进取,使全市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十五”期间,包头市共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287.75万亩,其中天保工程完成119.89万亩,风沙源工程完成41.33万亩(不含退耕还林和人工种草面积),退耕还林工程完成96.1万亩,“三北”四期工程完成4.1万亩,一般造林完成26.33万亩建设规模是西部大开发前三十年的总和;年均完成林业建设任务50万亩,是“九五”年均建设面积的三倍;国家投资4.9亿元,是“九五”建设投资的几十倍。其中退耕还林工程使退耕农户年人均增收360元。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森林覆盖率年递增一个百分点,截至2005年底,全市森林面积达到356.1万亩,比“九五”期末增加了13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41%,比“九五”期末增加3.13个百分点,是“九五”增加值的3.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