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长期从事盆景创作的人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共识:一个盆景流派的形成是由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水平、社会经济等主要因素决定的。香港盆景创作从属于岭南盆景,但又特别注重创新,这与其既邻接大陆,又接受日本、台湾盆景影响较早的原因分不开的。日本是盆景大国,在盆景的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育桩到成型都有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全世界盆景界影响极深。台湾盆景深受日本盆景的薰陶,早期作品造型多模仿日本,近期作品力求创新,较为自由、随意,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香港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其盆景作品  相似文献   

3.
中州盆景应具有古雅风格。在制作山水盆景时力争表现秀、壮、险、叠、广的山势磅礴,平原广阔,神韵丰富、气象万千的中原地理风貌特点。在制作树桩盆景时,要充分利用河南省丰富的树种资源如柽柳、野山楂以及松、柏、榆、槐、黄荆、女贞、雀梅等,凝炼出中州大地的风姿神采。相材立意,寓情于景,制造出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4.
盆景,在香港这个有着六百万人口的商业城市,虽然不为大多数人所认识,但亦有了几个群众性的盆景会和有数百名会员去从事盆景的栽培和进行盆景艺术的研究。玩盆景的风气也是从中国大陆传播过来的。自从六十年代开始,香港人玩盆景的风气就逐渐热起来,有些人还达到了疯狂的程度! 由于香港毗邻广东省,因此广州市早已盛行的岭南派盆景风格也传到了香港。不过,香港人天天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每天的楼价、每分钟的股市在变,每时每刻的高科技在变……),人们的头脑对每一样事物也  相似文献   

5.
岭南盆景是中国盆景中最受欢迎的一大流派,得到了海内外盆景界的肯定和赞赏。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是经岭南盆景界几代人艰辛努力,奋斗而取得的。艺术贵在创新。一个盆景流派的繁荣,是要经过不断改革创新的,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适应人们不断提高的审美要求。现就香港岭南盆景在继承发扬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做法特色谈一点粗浅体会。 岭南盆景在传统造型技艺方面,比较重视以树桩盆景枝法塑造神韵,优点很多。但从整体而言,作品盆面较为单调,泥土裸露,缺少苔藓覆盖和必要的配件点缀,在表现诗情画意方面,主题不够突出。在选材方面,缺  相似文献   

6.
盆景,分中之景,它是我国传统的园林艺术珍品。盆景取材于植物、山石,配以素雅的盆座,经过艺术构思和技术造型,能在咫尺之内展现旷野林木之美,再呈奇峰异石之趣。盆景艺术的最大特点是运用“小中见大”、“缩龙成寸”的艺术手法,可以把大自然的优美景色浓缩于咫尺之中,聚名山大川的花果幽草于一盆,  相似文献   

7.
1.观花、赏果盆景植物。集观花、赏果和食用为一体的水果植株,如红月季石榴,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株高50cm~70cm,常年花期不断,硕果累累,花果满树,十分壮观,是花卉盆景中难得的珍品,而且一次种植,受益十几年。此外,黑月季石榴、珊瑚樱等也是既开花又结果的盆景植物。  相似文献   

8.
9.
广西山水盆景,是广西盆景艺术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它包括桂林山水盆景、南宁山水盆景和北海山水盆景。其中以桂林山水盆景最负盛名。著名山水盆景艺术家秦翥翊先生主持创作的大型山水盆景《漓江百里图》,将漓江之名山美景,集于一盆,峰回江转,起伏流畅,层次深远,形象而概括地展示了漓江风光,1985年代表广西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盆景艺术评比展览,荣获山水盆景一等奖,标志广西山水盆景发展到一个新  相似文献   

10.
石树盆景,又名附石盆景,是岭南盆景艺术之一,以英石(石灰石)、透水石(汲水石)为石景,以榕树、榆树、福建茶和满天星为树景,使树根附生石上,石材交融,富含诗情画意。石材盆景,是由山水盆景和树桩盆景演化而成的艺术品,它纳山野的石树景观于盆中,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品种。石材盆景,在广西早已有之,只是偶有所见,不成特色,其大量出现,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还是近数年来的事情。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开始重视用石材佳景来美化环境,如桂林、柳州等城市,除了进一步充实完善在城内的天然石山树景之外,园林界的有识之士,还从山野选取天然成趣的孤石装点景区,后来又发展为在孤石之上植以榕树,使树根随石缝附生而下,这种意趣高雅的艺术造型,把生成于广西石山区的青石孤树之佳景胜境,移到城市,使城市添色增辉,为城镇居民倍加赏识。于是城乡盆景爱好者,纷纷仿效,用夸张的艺术手法,以石树为素材,创作出大小不一的石材盆景。大景置于宾馆,中景置于庭院,小景则进入阳台居室,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1.
香港地处岭南,香港盆景的风格是典型的岭南盆景风格。 香港盆景艺术向高精发展约在60年代中期,因为起点高,盆景创作人士文化基础、经济基础、艺德思想都比较厚实,很快就形成了气势。加上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贸易中心,对外交流方便,使香港的盆景创作人士能有更多机会走向世界,开阔视野,让作品注入时代精神,从而使香港盆景既继承了岭南盆景的优秀传统,又能在岭南派里独树一帜。 1990年10月广东省盆景协会在广州起  相似文献   

12.
榔榆UlmusparuifoliaJacq。用作岭南盆景树种已久,具有许多优点,是其它中所莫及,但盆景界至今仍误把榔榆当作榆UlumspumilaL.,现与共商榷。  相似文献   

13.
石榴盆景制作正在全国各地得到普及,逐渐进入千家万户,形成的很多现成理论和经验可以参考和借鉴。石榴盆景生产占地少,适合庭院经营,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可以作为我区广大果农、花农致富的理想之路。下面谈谈石榴盆景制作的几点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盆景以千姿百态的形象和各具特色的风韵受到人们的青睐,而汇集诸多盆景作品于一炉的盆景展览,更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布置盆景展览,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一般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林森 《新疆林业》2001,(4):24-24
“叠石作小山 ,埋瓷成小潭 ,旁为负薪径 ,中开钓鱼庵 ;谷声应钟鼓 ,波影成松楠 ,借问此何许 ?恐是庐山南”,这是陆游写盆景的诗 :高山碧潭 ,隐现着樵夫出入的踪迹 ,渔翁垂钓的芳亭 ;谷声波影 ,回响着钟鼓声声 ,松涛阵阵 ,好一幅山川胜景图。这里介绍山石盆景与树桩盆景。山石盆景以其“缩龙成寸”、“寓大于小”的艺术手法 ,再现大自然的风貌 ,所谓“一勺水涵江湖胜 ,咫尺山藏天地秋”。因此 ,制作山石盆景 ,首先要注意选景 ,“搜尽奇峰打草稿”,从大自然吸取营养 ,才可能达到“搜妙创真”的艺术境界。制作时 ,一般要做到山高耸秀 ,林密不乱…  相似文献   

16.
廖崇明 《广东园林》1998,(3):14-14,16
关于岭南盆景的制作手法及评价等问题,很多介绍盆景制作的文章中已有论述。但是,我们觉得这些文章中的一些观点过于绝对化,联系到一些盆景爱好者还在据此指导自己的制作实践这一情况,那就很有必要进行商榷。笔者根据十多年来制作盆景的一点心得,特提出来与同好者讨论,管中之见,如有不当之处,权作引玉之砖。 一、部分树桩在花芽分化时应进行适度剪裁 当我们把树桩种下后,总希望将它尽快地培育成一盆成熟的盆景。在介绍岭南盆景制作技法的一些资料中,作者往往主张在截  相似文献   

17.
《广东园林》2009,(1):F0003-F0003
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江苏省建设厅、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南京市园林局、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盆景展览会于2008年9月29日-10月6日在南京玄武湖公园举行。本次展览会参展城市达109个(包括港、澳、台地区)包涵了岭南派盆景、苏派盆景、扬派盆景、川派盆景、海派盆景、通派盆景、徽派盆景、浙江盆景、湖北盆景、福建盆景、河南盆景等各种流派。  相似文献   

18.
盆景艺术源于我国,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它始于六朝,兴于唐宋,盛于明清。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盆景艺术发展得相当迅速。盆景创作队伍越来越大,分布地域越来越广,盆景艺术的各个流派、各种风格不断完善,不断改革创新,形成了百花竞放,异彩纷呈的局面。盆景,不再是皇宫豪门所独钟,它已经走上社会,走近百姓,成为世人雅俗共赏的艺术。日本、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都分别建有规模宏大的盆景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门高雅艺术将以其特有的魔力,风…  相似文献   

19.
小石积(Osteomeles subrotunda),属蔷薇科小石积属,我国有三种;本种在粤北仅见小片散生于仁化县丹霞山附近的丹霞地貌区内.常绿丛生灌木,高可达3米,小枝细弱稠密,自然弯垂;奇数羽状复叶,总长5~7cm,叶轴有狭翅;小叶5~13对对生,椭圆形,近无柄,长0.5~O.7 cm,宽0.2~0.4cm,叶端急尖或微凹,基部宽楔形,全缘,主脉在背部隆起,两面被疏柔毛.顶生伞房花序具花3—5朵,4—5月开花;花径约1—1.5cm,总梗,花梗及花萼均被灰白色柔毛,花梗长3—8毫米,萼片反卷,花瓣5枚,白色,圆匙形,雄蕊17—20枚,花柱5,子房下位.梨果卵形,黑色坚硬;果期6—7月.  相似文献   

20.
林凤书 《湖南林业》2006,(11):29-29
在扬州市“扬派盆景博物馆”(原扬州市盆景园,2005年更名为“扬派盆景博物馆”冲,除了拥有大批巧夺天工的扬派盆景外,还收藏了许多不同流派优秀的盆景作品。如“滚龙抱柱”和“将军树”,便分别是“川派”和“岭南派”盆景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