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凯 《新农业》2006,(9):4-5
一、辽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1.生产现状2005年通过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苹果生产从调整阶段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栽培面积为336万亩,产量139万吨。苹果栽培面积占果树总栽培面积的33.6%,产量占果树总产量的34.8%。苹果质量逐步改善,优质果率达30%以上,示范园区的优质果率达  相似文献   

2.
<正>苹果是平山县的主要果树品种之一,全县种植面积3万亩左右,占全县果树面积和产量的70%以上,对提高全县的果品产值和果农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苹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提高苹果的商品率、质量和市场价格,从而提高生产效益,是目前苹果生产的最终目的。但是,全县苹果生产在施肥方面存在着氮肥过量、重氮轻钾的问题,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影响果农收入。为提高全县  相似文献   

3.
苹果生产稳步发展辽宁省苹果生产大体上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平稳发展期、面积迅速发展期.产量迅速发展期和生产调整期。从面积和产量上看,1952年苹果面积、产量为367万亩.843万吨:1993年产量突破百万吨大关。1999年,全省苹果面积630万亩、产量210万吨,达历史最高水平。由于1999年冻害和果农对苹果适地适栽认识的逐渐提高,苹果栽培逐渐向优势区域集中。  相似文献   

4.
寒富苹果是沈阳农业大学培育的抗寒性较强的苹果品种,其短枝性状明显,枝组紧凑健壮,果实个大,着色全红,高桩形正,品质优良。鞍山市台安县西平林场1月份平均气温在-11℃~12℃,是大苹果栽培的北部边缘,2002年开始栽植寒富苹果,长势良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林场总栽培面积达1.7万亩,产量达500万千克,产值达1500万元,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在生产中,我们总结了一整套的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1无公害果品呼唤套袋栽培 1.1苹果套袋的目的是生产高档无公害产品中宁县现有苹果面积3.3万亩。2004年,全县套袋300万只。在白马乡、宁安镇、清水河林场等苹果主产区(乡),果农对苹果套袋没有不说好的。他们清楚地看到,今后,不是套袋苹果,难以卖上好价钱。  相似文献   

6.
遵化市境内三山两川,自然条件优越,适宜栽培果树,现已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全市苹果栽培面积12万亩,主栽品种为红富士系列。近年来由于采用苹果套袋、高效低毒及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等无公害生产技术,苹果生产的质量和效益都有了显著提高。现将遵化市苹果无  相似文献   

7.
随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我县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和效益也不断提高,同时在全县实施区域布局,优化品种结构,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冬瓜是我县河东地区的主要瓜类作物,常年种植2万亩左右,集中在李堡、角斜、大公等乡镇,主要栽培方式有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在病虫防治上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推广应用高效低毒农药。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是我国北方果树之乡、全国山楂基地县之一.到2000年底,全县果树栽培面积62万亩,其中苹果、犁、山楂的栽培面积为45万亩,果品产量2亿kg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葡萄在辽宁省是仅次于苹果和梨的树种。1990年到1996年,全省葡萄栽培面积基本维持在40万亩左右;1997年到2000年,栽培面积快速增加,出现一个高峰,达到85万亩;2001年到2005年出现小幅波动,栽培面积下滑后增长缓慢;2006年到2009年栽培面积又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水平,拜泉县于2005年开始进行了玉米通透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4年来在全县示范推广面积达1.44万hm2,总增产达4508.9万kg,总增收实现6763.35万元,有效的带动了全县玉米生产水平的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为进一步完善玉米偏垄通透栽培模式,针对适宜偏垄通透栽培的品种鑫鑫1进行了密度筛选试验,以筛选出最佳的偏垄通透栽培密度为4760株/667m2,产量达到728.48 kg/667m2.  相似文献   

11.
桐庐县地处浙西半山区,西瓜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全县西瓜种植面积均稳定在2万亩左右,是我县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西瓜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途径。前几年我县西瓜品种复杂,主打品种不突出,并且大都以传统的露天粗放栽培为主,受气候条件抑制,上市时间集中,其产量、产值、商品性起伏较大,经济效益不稳定。为了改善我县西瓜生产的不利因素,提高瓜农经济效益,从而整体提高我县西瓜生产知名度。近年来借鉴外地生产经验,县农技部门于2005年引进新疆生产的“天山”牌早佳84-24西瓜新品种进行试种、示范,并采用大棚全程覆膜栽培新技术,1月…  相似文献   

12.
王巍 《新农业》2011,(2):16-17
一、辽宁果业现状 2010年是辽宁省果业生产成绩显著的一年,全省水果栽培面积920万亩,产量600万吨,产值135亿元,面积、产量和产值较2009年分别增长1.1%、7.1%和7.1%,产量和产值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苹果365万卣,产量20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5%和9.3%;梨270万亩,与2009年基本持平,产量140万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为适应果品市场的急剧变化,辽宁建平县对果树树种结构做了系统的调整,规划总体在2010年前,使全县苹果面积由原来的7万亩压缩到3万亩,使梨栽培面积由原来的3万亩扩大到7万亩,建设产业稳定、效益较高的梨果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4.
正河北省临城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全县总面积119.36万亩,其中宜林地80万亩。属热带季风气候,是苹果的适生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全县有绿森牌苹果、三秋苹果等著名品牌,截止目前全县共有苹果树面积1.2万亩,产量850吨。然而果农在施肥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苹果生产的优质、高效和苹果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果树整形修剪是果树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是关系到果树能否优质丰产的关键环节。北镇市果树栽培面积43万亩,其中苹果栽培面积1.6万亩;梨栽培面积16.5万亩;葡萄栽培面积21万亩;桃栽培面积0.6万亩;其它水果栽培面积3.3万亩。水果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果树的整形修剪技术也是影响果树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掌握果树的整形修剪技术对提高果实产量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桃源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12.5万公顷以上,居湖南省之首,也是双季稻的适宜区域.为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实现粮食超高产,2005年~2011年,桃源县每年被国家农业部和湖南省农业厅定为双季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县,开展双季稻高产创建.随着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早稻单产、总产不断提高,并为提高区域面积产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全县早稻由2004年的种植面积2.96万公顷、总产稻谷13.7万吨、单产310公斤/亩,上升到2011年的种植面积4.9万公顷、总产稻谷26.39万吨、单产444.80公斤/亩,分别增加了1.94万公顷、12.63万吨、138.80公斤/亩.七年来,全县每年设立农业部、省农业厅双季早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3个,形成了"稻稻油"优势产业带,示范片平均产量425.95公斤/亩,较示范片外平均产量351公斤/亩增产74.95公斤/亩,增产率达21.4%,现将桃源县双季稻高产创建早稻栽培配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因前几年苹果大发展,苹果面积最高达到4430万亩,1997年苹果产量达1720多万吨,人均计为14.4公斤,超过世界人均9.4公斤水平5公斤.在苹果发展中,注重品种结构的优化,如:全国红富士苹果面积已发展到1928万亩,产量达600余万吨,已分别占苹果面积、产量的39.4%和35.9%,在一些新果区,新优品种比例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大豆是庆安县的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在80万亩左右,占总耕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栽培面积较大和农民对品种认识不足等原因,在栽培品种的选用上常出现杂的问题。全县大豆栽培品种达到60多个,即有品种审定部门审定的品种,也有未经审定的品系,黑农系列品种、垦丰系列品种、北安系列品种栽培多一些,但主栽品种并不明确。  相似文献   

19.
<正> 鲁玉10号是莱阳农学院育成的夏玉米高产品种。该品种抗倒伏,抗大小叶斑病和黑粉病,较抗青枯病,在山东省中早熟组区试中产量居首位。桓台县1989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1990年种植面积为2.74万亩,1991年为6.93万亩,1992年夏玉米套种,全县以鲁玉10号为当家品种,面积达22.48万亩。几年来,为充分发挥鲁玉10号的增产潜力,我们结合桓台县的实际情况和该品种的特性,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不断提高,丰产优质无公害已成为今后大葱生产的方向。我县自1997年开始引种日本大葱以来,经过6年的试验对比、示范推广,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县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业产业效益的一个特色品种。2002年全县种植1.6万多亩,以沿海乡镇沙壤地为主,品质优,产量稳,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