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瓜幼苗出土时,连同种皮一起带出地面,致使子叶不能及时伸展的现象称为“带壳出土”(瓜农称之为“带帽”)。西瓜幼苗带壳出土,轻者影响子叶的光合作用,严重时子叶黄化、枯萎或形成“高脚苗”,对培育壮苗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2.
<正>西瓜幼苗出土时,连同种皮一起带出地面,致使子叶不能及时伸展的现象称为出苗障碍(瓜农称之为"带壳出土"或"带帽")。西瓜幼苗带壳出土,轻者影响子叶的光合作用,严重时子叶黄化、枯萎或形成"高脚苗",对培育壮苗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3.
杨秋书 《河北农业》2014,(11):40-41
一、幼苗“戴帽”出土症状:黄瓜幼苗出土后子叶上的种皮不能脱落,俗称“戴帽”(或带帽)。“戴帽”苗的子叶被种皮夹住不能及时正常伸开,甚至造成子叶损坏,影响子叶的光合作用,导致幼苗生长不良或形成弱苗。  相似文献   

4.
带帽苗:幼苗带帽有两种情况,一是表土过干,使种皮干燥发硬,不易脱落而带帽;二是盖土太薄,种皮受压太轻而使子叶带壳出土。防治带帽措施:播种时盖土1厘米左右;播种后,保持苗床湿润;刚出土幼苗有带帽现象,可洒些清水或撒湿润细土,以增加温度,帮助脱壳,对少量带帽苗进行人工挑帽。  相似文献   

5.
"带帽苗"是指种子出苗时没有将种壳留在土内,种壳夹着子叶一起出土,这种子叶带着种壳一起出土的苗叫"带帽苗"。"带帽苗"属于不良苗,这种幼苗的子叶不能正常伸展,降低了  相似文献   

6.
王景生 《现代农业》2008,(10):24-24
一、幼苗戴帽出土 幼苗出土后子叶上的种皮不脱落,俗称戴帽。戴帽幼苗子叶被种皮夹住不能张开,直接影响子叶的光合作用,导致幼苗生长不良或形成弱苗。  相似文献   

7.
西瓜蔓枯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蔓枯病又称黑腐病、黑斑病。病菌在有性世代为子囊菌瓜类球腔菌属真菌,无性世代为半知菌西瓜二壳孢属真菌。在西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是我国西瓜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一、为害症状在西瓜全生育期地上部分均可受到蔓枯病为害,主要为害西瓜叶片、叶柄、瓜蔓和果实。1.幼苗发病:主要在幼苗子叶茎部即子叶分叉处发病,初期呈水渍状小斑,随着病害加重病斑扩大为黄褐色不规则形状,并向上、下扩展,向上最终引起子叶枯死,向下至幼苗茎基处,呈环状棕黄色或黑色,最终幼苗枯死。  相似文献   

8.
<正>蔬菜穴盘育苗中,很多农民不易辨别菜苗出现子叶带壳出苗、徒长苗、老化苗、及烧根等生理病害,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蔬菜生理病害诊断,预测发展趋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是保障高质量蔬菜穴盘育苗的重要环节。一、秧苗子叶戴壳出土1.诊断幼苗出土以后,种皮不脱落,子叶被种皮包裹着,不能自由展开,影响子叶的生长及心叶的抽出,妨碍光合作用,致使幼苗营养不良,生长缓慢。老乡称"戴帽"。2.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9.
一、病害(一)猝倒病1、症状这是西瓜苗期的主要病害,一般发生在幼苗前期,刚出土的幼苗发病较多,西瓜的根基部和子叶呈水浸状软腐,幼苗成片倒伏,变褐死亡。2、防治方法前期采用苗床消毒,每m2用40%五氯硝基酚9g,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g,均匀处理土壤,可消灭土壤中大部分病原菌。  相似文献   

10.
幼苗带帽有两种情况:一是表土过干,使种皮干燥发硬,不易脱落而带帽;二是盖土太薄,种皮受压太轻而使子叶带壳出苗。防止措施:播种时盖土1厘米左右;播后保持苗床湿润。发现幼苗有带帽现象,可洒些清水或撒湿润细土,以帮助脱壳;或对少量带帽苗人工挑帽。  相似文献   

11.
棉花种子和幼苗一些形态学特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一些观察,发现棉子和幼苗在发生形态上有若干未被人引起注意的特征特性,主要是:棉属四个栽培种的胚在种壳中都有一定位置,即呈W形卷曲子叶的上口正对着种壳上的种脊;棉子发芽膨胀时,绝大多数种壳的裂缝发生在种脊近旁;棉子入土状态不同,其发芽、出苗状况有别。种子珠孔端向下者,发芽出土较快而子叶带壳的现象较多,种子珠孔端向上者,发芽较慢而子叶带壳的情况较少;出土不久的幼苗,子叶以幼茎为轴心随着生长而缓慢旋转,多数为顺时针转向;同一棉苗的两片子叶一大一小,大子叶发生形态上在先,而小子叶在后;棉苗第一片真叶出现后,就可推断该株棉花的叶序转向,即第一片真叶、小子叶与大子叶在一个平面上三者连线构成的弧形旋向,即为叶序转向;根据叶序转向,可以推知该棉株任何一个果枝每一节位花朵的花瓣旋向。对以上一些发生形态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将会对棉花育种和栽培的实践以及有关理论研究产生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西瓜种植期来临,现将识别西瓜病害和防治办法介绍给农民朋友。一、立枯病、猝倒病西瓜在出菌期,发现植株子叶调萎时,拔出病苗可见茎部有黄褐色水渍凹陷斑,缢缩病株矮小,为"立枯病"。幼苗茎部产生水渍状黄褐色病斑,缢缩为线状,子叶未调萎前幼苗倒伏,为"猝倒病"。发生这种病症多为遇雨、连阴天。猝倒病菌的寄生性都是比较弱的,只有在幼苗生长衰弱或其幼茎尚未木栓化时,才能侵入为害。苗期发病,幼苗茎基部产生水渍状病斑,接着病部变黄褐色,缢缩成线状。病害发展迅速,在子叶尚未凋萎之前幼苗即猝倒,拔出后接  相似文献   

13.
<正>为提高西瓜的产量和品质,综合柘城县近几年来西瓜主要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猝倒病(一)症状猝倒病是西瓜苗期的主要病害。种芽感病,苗未出土,种芽和胚茎、子叶等腐烂。幼苗受害后,接近地面的胚茎基部开始有黄色水渍状病斑,随后变为黄褐色,干枯收缩成线状,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已猝倒。幼苗发病后在苗床内迅速蔓延。当苗床湿度  相似文献   

14.
一、西瓜苗期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1猝倒病:猝倒病是西瓜苗期的一种主要病害,特别是苗床育苗的幼苗最容易发病. 发病症状:猝倒病菌的寄生性都是比较弱的,只有在幼苗生长衰弱或其幼茎尚未木栓化时,才能浸入为害.苗期发病,幼苗茎基部产生水渍状病斑,接着病部变黄褐色,缢缩成线状.病害发展迅速,在子叶尚未凋萎之前幼苗即猝倒,拔出后接触病部的表面极易脱落,在子叶下发病的成为卡脖子.有时幼苗尚未出土,胚茎和子叶已普遍腐烂.  相似文献   

15.
李兆伟 《现代农业》2013,(11):29-29
一、幼苗戴帽出土幼苗出土后子叶上的种皮不脱落,俗称戴帽。戴帽幼苗子叶被种皮夹住不能张开,直接影响子叶的光合作用,导致幼苗生长不良或形成弱苗。发病原因:①种皮干燥,播种后覆盖的土太干,致使种皮变干。②覆土过薄,土壤挤压力小。③出土后过早揭掉覆盖物。④低温过低。⑤种子质量差,生活力弱。防治方法:①精细播种,营养土捣细碎,播种后浇足底水。②播种后覆盖无纺布,碎草等物保温。③早晨湿度大或喷水后用手摘除。  相似文献   

16.
张青军 《河北农业》2014,(11):42-43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上最常发生的病害,俗称“跑马干”、“黑毛病“,一旦发生,防治不及时,病情可迅速发展,短时间造成大量叶片枯死,严重时,甚至造成绝收。黄瓜霜霉病主要危害黄瓜幼苗和成株叶片。幼苗子叶感病时,在子叶正面产生不规则形褪绿枯黄斑。潮湿时,  相似文献   

17.
稻纵卷叶螟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几种病害1.1猝倒病苗期重要的病害。幼苗出土以后,子叶基部受病菌侵染呈水渍状,淡黄褐色,无明显边缘,逐渐失水变细,成为线状,猝然折倒。湿度大时,病苗及其附近床面可见到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早春苗床温度低、湿度大、连雨天、光照不足、幼苗生长衰弱时易发生猝倒病。  相似文献   

18.
西瓜常见的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蔓枯病、病毒病,严重影响西瓜产量和品质,现将其发生危害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枯萎病 1 为害症状 幼苗受害,不能出土而腐烂,或出土后受害子叶萎蔫,真叶黄化,茎部收缩变褐而猝倒。成株发病,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发黄逐渐向上发展,新发病时,在中午气温升高从下部叶片开始似失水状萎蔫,傍晚逐渐恢复,次日中午又表现萎  相似文献   

19.
<正>常发生的几种番茄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晚疫病等。为减轻各类病害的发生及危害,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病情发展,减轻危害。以下分别说明。一、猝倒病1、症状猝倒病发生于苗期。幼苗受害后,茎基部呈水浸状病斑,病部很快变黄褐色,并缢缩呈线状,由于病情的迅速发展,可在子叶尚未凋萎之前,幼苗即折倒。有时幼苗尚未出土,胚茎和子叶就已经腐烂。苗床开始发病仅个别幼苗表现病症,并以此中心向周围扩展,湿度大时,幼苗成片猝倒。病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芸薹素内酯、丰必灵和恩益碧(NEB)在西瓜育苗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芸薹素内酯、丰必灵和NEB浸种对西瓜种子发芽以及幼苗出土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丰必灵浸种促进发芽和出苗作用最大;3种药剂浸种处理对西瓜幼苗生长也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丰必灵对地上部生长促进作用最大,NEB对根系生长促进作用最大.芸薹素内酯、丰必灵和NEB苗期处理对西瓜幼苗生长也具有相同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