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效唑对波斯菊和孔雀草种苗矮化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斯菊和孔雀草是两种常用的园林花卉。为解决其种苗生产中常因下胚轴伸长等因素造成的种苗过高,株型散乱问题,本文研究了不同品牌的多效唑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施用方式的条件下对种苗矮化效果的影响,以期找到调控的最佳品牌、最佳施用方式和最佳浓度,为种苗的高质量、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的指导参考。研究发现:七洲牌多效唑溶液对波斯菊和孔雀草的矮化效果最好,矮化效果最好的处理都是以2mg/L的七洲牌多效唑溶液采用低浓度多次施用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桉树为纸浆材重要树种,其新品种培育已成为研究热点,韦塔桉作为桉树中的速生和适生种而备受育种家的关注.总结了韦塔桉常规育种程序和技术,内容包括选择韦塔桉为亲本的原因,亲本选择原则,亲本物候观察,亲本育种前高度控制方法,花粉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用于授粉的花粉活力测定、控制授粉中去雄处理及套袋授粉方法,割柱授粉法,种子的采收和贮藏方法等.韦塔桉育种总结可为其它桉树人工杂交及乔木树种的控制授粉提供技术及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设立3种根系隔离方式,即尾叶桉和黑木相思的幼苗根系完全隔离、部分隔离和无隔离,研究根系隔离方式对其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树种混合种植6个月后,各处理下的尾叶桉生长速度要快于黑木相思,其生物量是黑木相思的1.14.7倍;而黑木相思氮含量高于尾叶桉1.14.7倍;而黑木相思氮含量高于尾叶桉1.12.6倍;无隔离处理的尾叶桉苗高、地径、生物量等生长指标显著高于部分隔离和完全隔离处理1.12.6倍;无隔离处理的尾叶桉苗高、地径、生物量等生长指标显著高于部分隔离和完全隔离处理1.12.2倍,而部分隔离处理的尾叶桉的生长指标显著高于完全隔离处理1.22.2倍,而部分隔离处理的尾叶桉的生长指标显著高于完全隔离处理1.21.8倍;黑木相思在完全隔离的情况下,其地径、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余2种处理1.31.8倍;黑木相思在完全隔离的情况下,其地径、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余2种处理1.32.0倍。  相似文献   

4.
桉树杂交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尾叶桉为母本,细叶桉、赤桉、窿缘桉、柳桉、巨桉、雷林一号桉、巨桉×尾叶桉和粗皮桉为父本,进行了201个组合的人工控制授粉,已掌握各亲本树种的开花物候。改进花粉处理和贮藏以及人工授粉技术,经干燥处理的花粉,在低温(-18~22℃)下贮藏42个月,发芽率保持在60%以上。建有72个杂种桉参试的试验林7块。3年生杂种桉的材积生长大部分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强的尾叶桉×细叶桉和尾叶桉×赤桉,单株材积的实际增益分别为120.73%和89.40%。  相似文献   

5.
桉树纸浆材树种持续育种与改良性状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华南地区发展桉树纸浆林对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需求的急紧迫性出发,分析了桉树引种成功之后改良育种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要实现华南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必须建立和完善桉树长期可持续改良育种体系,坚持以多世代群体遗传改良为基础,种间杂交无性转化利用为突破,加快育种增益转化为生产力的育种思路;强调桉树育种要重视常规育种与现代生物育种新技术相衔接,通过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多层次多育种方式的相互交叉,充分利用各层次的遗传变异,提高育种效率。同时,通过对尾叶桉家系生长、形质、材性、化学组分、制浆性能等指标进行了遗传变异研究,结合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纸浆产量的关键因素是材积、木材基本密度、纸浆得率和树皮率。  相似文献   

6.
桉树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的利用简介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介绍了桉树杂交育种工作的情况及成果。在育种目标和育种策略的指导下,选择31株尾叶桉优树作母本,选择细叶桉、赤桉和刚果12号桉等13个树种72株优树以及3个杂种的5株优树和尾叶桉6株树作父本,通过人工控制授粉已获得种间杂种405个组合,尾叶桉全同胞家系20个。建立杂种比较试验林23片计12.53hm^2,参试杂种186个组合,尾叶桉全同胞家系4个。已选育出优良杂种组合51个、优良尾叶桉全同胞家系3个,优良杂种单株141株、优良尾叶桉单株7株,部分优良单株已作为无性系进行鉴定,初步选育出优良杂种无性系21个。同时,还选育出3株尾叶桉雄性不育株。试验为桉树生产用种的良种化和更高世代的育种提供了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7.
多效唑对无患子的矮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无患子进行矮化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多效唑可使无患子高生长减缓、茎杆加粗、叶面积降低、叶绿素含量增高,以多效唑1g·L-1处理对无患子的矮化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桉树扦插生根和生长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1个尾叶桉×细叶桉F1谱系为材料,在亲本遗传图谱上对扦插穗条的根数、最长根长、生根率和根干质量4个扦插生根性状及13、18、46个月生的树高和胸径2个生长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进行了定位,结果表明:在母本尾叶桉和父本细叶桉上分别检测到6个和7个扦插生根相关的QTL,似然函数比值的对数值(LOD)2.0~3...  相似文献   

9.
本文评述了尾叶桉、巨尾桉二树种在两广的生长表现,造纸制浆性能、理化质量指标及其对抗病抗风能力等存在问题,提出了尾叶桉、巨尾桉纸浆材的选育和对策。近年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巨尾桉(E. gandisXE. urophylla)这两个桉树种在华南各地发展很快,尾叶桉人工林已达八万多亩,巨尾桉人工林约5000亩左右。但各试种点和人工林种植点发展在生产上也暴露了这二个树种的一些缺点,表现为1、抗青枯病能力差;2、抗台风能力较当地沿用的雷林1号桉(E. leizheuNo.1)赤桉(E. camaldulellsis)、园角桉(E. tereticornis)、刚果12号(E. 12ABL)等桉类差,因此从林木改良和遗传育种的角度出发,有目的地选育出速生、抗逆性强(抗青枯病抗风)和筛选出符合纸浆材经济性状要求及高质量指标的种源、品种、家系、无性系很有必要,现就几年来华南各地尾叶桉、巨尾桉生长特性,对青枯病及风害抵抗能力以及制浆造纸质量等情况综合,提出有关这二个树种的选育措施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 13个尾叶桉×细叶桉杂种、10个尾叶桉×赤桉杂种、1个尾叶桉× (尾叶桉×细叶桉 )杂种、1个尾叶桉种内控制授粉子代、5个尾叶桉母本的自由授粉子代和 1个尾叶桉×细叶桉F1自由授粉子代的比较研究表明 ,家系间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差异均达 0 0 1显著水平。选择出优良杂种和子代 14个以及优良单株 12株。优良单株可以作为无性系比较试验的材料 ,优良杂种的优良单株可以用于建立下一世代的育种群体。这为优良杂种单株的无性系化和进一步的桉树杂交育种提供了有效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