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广亲和品种与灿稻或粳稻的杂交组合中选育了120个高代稳定品系,以其作母本,分别与2 ̄4个灿或粳测验杂交配组,共配制约600个组合,以鉴定它们的亲和性,通过检测F1的小穗育性,从这120个稳定的品系中筛选出47个广亲和品系。另外,其它15个品系也实步鉴定为广亲和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的评价表明这17个广亲和品系绝大多数在亚种间F1杂种优势利用中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2.
水稻广亲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对5个水稻广亲和品种进行亲和性与亲和谱的研究结果表明:CA529的亲和谱最广,02428的亲和谱最窄,其亲和范围:CA529〉8504〉029〉W.L.1312〉02428。籼粳交F1结实率与F2平均结实率密切相关,WCV参与籼粳交能提高杂种后代结实率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4.
JW系列水稻广亲和品系除了具有较高的籼、粳杂交亲和性外,在产量性状、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开花习性等方面较之02428等广亲和质源亦有不同程度的改良。有的品系与籼稻配制杂交F_1,未出现生育期超长现象。部分广亲和系还对核质互作不育系具有良好的育性恢复功能。用JW系列广亲和品系配制的业种间杂交F_1大多表现出较强的优势现象。  相似文献   

5.
6.
1997~ 1998年对不同地区送鉴水稻广亲和材料进行了亲和性鉴定、分类与亲和谱分析。经鉴定广亲和性为“中”级以上的材料共 12份 ,其中 :T46 1、16 11、6 30 0 4、零轮、86 7s-15份材料的广亲和性为“优”级。作亲和谱测验的 4份广亲和性“优”级材料 ,其中 3份亲和谱等级为“宽广” ,1份为“中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水稻广亲和品种主要经济性状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的综合差异.结果表明,24个广亲和品种依11个主要经济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可分为4类,并分析了各类品种的一般配合力特点.  相似文献   

8.
水稻广亲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抗病虫性的鉴定与评价吴俊生(山东省水稻研究所济宁272177)水稻籼粳杂交,F1代不但表现出根系发达,分蘖力强,而且穗大粒多,但结实率太低,生育期过长,植株偏高,限制了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而广亲和品种的发现、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10.
部分广亲和品种亲和性表达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6个水稻产格性测验品种进行统一测交鉴定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杂种育种的影响,试验重复2 ̄3a。结果表明:多数广亲和品种的亲和性具有明显的籼粳倾向性;亚种间杂交F1的小穗育性在组合间的变异较品种间杂产组合间的变异大;亚种间杂交F1的育性比品种间杂交F1更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相对而言,密矮64S、培矮64S、02428、Dular等4个广亲和品种所配杂种F1的育性在不同组合间的变异较小,并且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6个广亲和品种(WCVs)与4个测验种和7个籼稻温敏核雄性不育系(TGMS)杂交F1、WCVs间杂交F1及F2的小穗育性.结果表明;6个WCVs与测验种IR36、南京11号、秋光、巴利拉杂交F1的小穗育性都在70%以上,表现亲和;而对7个TGMS的亲和性表现明显差异,不同组合F1的小穗育性为43.1%-88.6%.6个WCVs杂交的15个F1中,有14个F1的小穗育性在75%以上,表现正常,但其F2都分离出不同数量的少数半不育株.组合Varylava1312/轮回422F1的小穗育性为55.2%,F2群体中可育株与半不育株明显分离,表明这两个WCVs具有非等位的广亲和性基因.  相似文献   

12.
水稻籼粳型品系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3个籼粳型品系与6个籼型光温敏不育系杂交杂种一代9个农艺性状在早,晚季环境下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3个籼粳型品系杂种F1在株高,千粒重和单株产量3个性状上均表现显著或极显著的正身超亲优势,在抽穗日数性状上均表现负向或显著的负向超亲优势,而在其余各性状上的超亲优势或未达显著水平,或其显著性随籼粳型品系及季别的不同而不同;西胜217S/G2417-1,蜀光612S/G2417-1,穗35S/G3005-4-1和海3S/G3005-4-1等组合在晚季的单株产量正向竞争优势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3个籼粳型品系与籼稻的遗传差异较大,其中,G2417-1和G3005-4-1两品系的多数杂种F1在晚季存在较强的单株产量正向竞争优势,表明G2417-1及G3005-4-1在两系杂交稻育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而G2123的杂种F1在晚季的单株产量竞争优势不强,限于该研究的局限,可对其扩大杂交范围以作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13.
报道最近十多年来水稻广亲和基因理论的发展以及广亲和品种研究、改良利用的进展概况。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3个籼粳型品系与籼型光温敏不育系杂交9个农艺性状在早、晚季环境下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G2417—1的单株有效穗数、穗长、结实率和单株产量,G3005-4-1的抽穗日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和单株产量以及G2123的千粒重(质量)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在早、晚两季环境下均表现较好;总体上,一般配合力效应以G2417—1表现较好,G3005-4-1次之,而特殊配合力效应以G3005-4-1表现较好,G2123次之;海3S/G3005-4-1和培矮64S/G3005-4-1等组合的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在早、晚季环境下均表现较好;3个籼粳型品系与籼稻具有较大的遗传距离,从9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看,G2417—1和G3005-4-1在两系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5.
在对6个水稻亲和性测验品种进行统一测交鉴定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杂种育性的影响。试验重复2~3a。结果表明:多数广亲和品种的亲和性具有明显的籼粳倾向性;亚种间杂交F_1的小穗育性在组合间的变异较品种间杂交组合间的变异大;亚种间杂交F_1的育性比品种间杂交F_1更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相对而言,密矮64S、培矮64S、02428、Dular等4个广亲和品种所配杂种F_1的育性在不同组合间的变异较小,并且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也较小,表明其余和性表达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17.
以籼型南京11、IR36、中灿3037和粳型Balilla、秋光为测验种,研究云南稻品种矮嘎的广亲和特性。结果表明:在矮嘎与籼粳测验种的三交F1群体中,小穗育性发生明显的分离;在3个三交群体中稃尖有色株的平均小穗育性均极显著地高于稃尖无色株,说明控制矮嘎的广亲和性基因与色素原因C存在连锁关系,推测矮嘎中也带有广亲和基因S5^n。不同来源的广亲和品种均携带有的S5^n基因,与水稻品质起源、进化、选育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6个水稻品种广亲和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6个广亲和品种(WCVs)与4个测验种和7个籼稻温敏核雄性不育系(TGMS)杂交F1、WCVs间杂交F1及F2的小穗育性,结果表明:6个WCV与测验种IR36、南京11号、秋光、巴利拉杂交F1的小穗育性都在70%以上,表现亲和;而对7个TGMS的亲和性表现明显差异,不同组合F1的小穗育性为43.1%-88.6%,6个WCVS杂交的15个F1中,有14个F1的小穗育性在75%以上,表现正常,但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3个籼粳型品系与6个籼型光温敏不育系杂交杂种一代9个农艺性状在早、晚季环境下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3个籼粳型品系杂种F1在株高、千粒重和单株产量3个性状上均表现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超亲优势,在抽穗日数性状上均表现负向或显著的负向超亲优势,而在其余各性状上的超亲优势或未达显著水平,或其显著性随籼粳型品系及季别的不同而不同;西胜217 S/G 2417-1、蜀光612 S/G 2417-1、穗35 S/G 3005-4-1和海3 S/G 3005-4-1等组合在晚季的单株产量正向竞争优势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3个籼粳型品系与籼稻的遗传差异较大,其中,G 2417-1和G 3005-4-1两品系的多数杂种F1在晚季存在较强的单株产量正向竞争优势,表明G 2417-1及G 3005-4-1在两系杂交稻育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而G 2123的杂种F1在晚季的单株产量竞争优势不强,限于该研究的局限,可对其扩大杂交范围以作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