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同县地处湘西南边陲,林业资源丰富,是我国南方三大杉木中心产区之一,有“广木之乡”的美誉。而比广木之乡更富盛名的,当“会同县国家杉木良种基地”的桂冠莫属了。该基地上世纪50年代即开始采种,70年代着手一代种子园建设,2002年开始建设二代种子园,今年已着手三代种子园建设,现已建成一、二代种子园120公顷,年产良种2000多公斤。半个世纪以来,该基地创造了供种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记录,2009年批准为全国首批重点林木良种基地,2010年成为享受国家林木良种补贴数额最大的基地。  相似文献   

2.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高世代杉木种子园建立技术研究”,根据轮回选择、多世代遗传改良原理,经过10年的努力.选出初级化树52株、2代化树46株;建立来穗困4公顷;评选出优良全同胞家系31个,半同胞家系120个,双系种子园亲本8组;改建1.5代种子园118.5公顷,新建1.5代种子园100公顷,双系种子园10.67公顷,2代种子园13.33公顷。该项成果已在湖南及周边省份推广应用,其前景十分广阔。专家鉴定认为:按20年为一个周期,1.5代种子园后代材积增益20%,双系种子园后代材积增益30%.种子利润每千克20元,木材每立方500元,折现率12%计算…  相似文献   

3.
横畈林场杉木1.5代种子园1985年嫁接建成,由于采取综合技术措施,1991年平均每公顷产种子105kg,球果出籽率5.7%,进入盛果期的1995年平均每公顷产种子241.5kg,球果出籽率6.3%,创全国同类种子园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4.
城步苗族自治县林木良种场成立于1979年,1984年列入部省联营林木良种基地。历经30年风雨耕耘。现建成有马尾松种子园89.4公顷,采穗圃3公顷,种质资源库3.2公顷,试验林68.4公顷,累计提供林木良种71000公斤,是目前中南地区最具规模和技术力量的马尾松种子园。2009年被授予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相似文献   

5.
良种推广使用现状  “九五”期间,我省林木良种推广使用工作有了较大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至2000年底,全省已建种子园、采穗圃1134公顷,年产良种11950公斤,优良无性系接穗7750万枝,选育认定90多个优良家系和无性系,全省重点造林绿化工程的主要林木良种壮苗率已达80%。但与一些兄弟省市比,特别是林业发达国家比,我省林木良种推广使用工作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良种意识不强。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良种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不容易在短时期内被人们所认识,因此部分群众乃至少数领导同志对良种的使用缺乏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油松第二代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选优建园是国内外针叶树良种化的主要途径。2 0世纪 30年代瑞典首开建立无性系种子园 ,生产林木良种的先河 ,随后美国、芬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也应用这一技术 ,纷纷建立种子园。目前世界上已有 50多个国家对近百个树种开展了选优和建园工作 ,其中我国建立种子园的树种约 4 0个 [1 ] ,跨入世界先进行列。随着林木遗传改良研究的深入 ,建立高世代种子园已成为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美国对湿地松、火距松的改良正由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在国内杉木已率先建立了第二代种子园 ,走在了其它树种的前面。2 0世纪 70年代开展了对油松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一代无性系种子园营建与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历经“六五”选优,“七五”建园与“八五”投产,长达工5年之久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尾松一代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管理与种子丰产技术。“八五”期间种子园开始生产种子,产量逐年上升,1995年大面积平均每公顷产量为9.375kg,最高小区平均每公顷产量达27.825kg,属于马尾松投产初期高产种子园之列。种子园混系种子质量优异,5年生子代林材积增益比对照大41.4%。种子园的建成与投产,可为速丰林建设提供优质良种。  相似文献   

8.
根据子代测定结果和当代表现等因子对湿地松种子国进行疏伐,使种子园的结实量成倍增加,强度伐的结实株百分率为62%;中度伐的为39%,轻度代的为28%,不疏伐的为22%,单株产种量的比例为:不疏伐100%:轻度伐120%:中度伐200%:强度代400%;每公顷产种子量的比例为:不疏伐100%:轻度代119%:中度伐208%:强度伐411%。当种子园进入结实盛期时,每公顷保留120—150株是合理的,如果无性系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能力特别强,每公顷保留90—120株即可。当具有结实能力的母树直径达30cm以上,冠幅达8—10米时,每株年产种子0.5—1.5公斤,每公顷年产种子60—150公斤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相似文献   

9.
我区的林木良种基地,自80年代正式纳入国家林业生产建设规划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现已初具规模,大部分进入结实期.截止1996年底全区共建成林木良种基地26处,总面积7018.33公顷,年产种量1734.95公斤,其中:种子园541.1公顷,产种量949.5公斤,母树林6351.5公顷,产种量16400公斤,采穗圃13.63公顷,产条量34.5万条,无性繁殖圃54.4公顷,产苗量388.3万株,试验林109.1公顷,示范林32.8公顷.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这些良种,将为我区造林绿化,实现“两高一优”林业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杉木改良代种子园遗传组成及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应用杉木优良种源和优良家系对杉木第一代(初级)种子园作遗传疏伐建成改良代种子园,能有效地改变种子园的遗传组成,并使遗传加性效应得到更大的提高。建成的改良代种子园优良无性系及其母株占有率达90%以上,同时保留有较宽的遗传基础。改良代种子园生产的良种增产效益比第一代种子园提高一倍多,达20.6%~28.9%。  相似文献   

11.
一、林木良种化的基本形势林木良种化是林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长远的建设,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把良种化作为科学营林、集约管理、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北欧的一些国家,早在40年代就开始选择优树,建立种子园。美国、苏联、日本、澳大利亚也在50年代相继开展了这项工作。有些国家生产上已广泛使用种子园、采穗(条)圃生产的种子和穗条造林,少数树种造林用种开始向使用第二代种子园的种子过渡,林木良种化工作已经取得了明  相似文献   

12.
在葡萄牙的西贝,发展兰桉种子园的研究开始于60年代。目的是为了在单位面积上年年获得高产纸桨材。研究包含以下步骤: 加号树的选择;嫁接;栽植第一代种子园;子代测定;在第一代种子园内淘汰不适合的无性系;栽植第二代种子园。根据材积生长量和树形,最初选择了260株加号树,其中选出约50个无性系供建立种子园之用,用所谓的瓶接法进行嫁接。不久,在总面积27公顷的土地上已建立4个种子园。嫁接后的保存率达75%,最初几年内,种子园每年损失10%。蒴果产量尚未到达预期的水平。1979年收种子2.5公斤并可指望有相当的增产。用种子园的种子造林,在生长量和一致性似乎比普通造林优越。当年建立子代测定。为了刺激开花和改进授粉作用,将采取不同措施。种子园种子的成本将比商业上种子高许多倍,但仍不大于总设备成本的1%。按预期每公顷纸桨产量至少增加15%来计算,前途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3.
去年秋冬,常德市不少地方出现了柑桔无人采的现象。产桔大县石门,采取了拆关撤卡、减免税费、鼓励销售等一系列应急措施,但收效仍然不大。那么,是水果市场饱和了?是销售渠道不畅?还是人们购买力下降了呢?常德市有610多万人。全市丘岗山地102万公顷,占总面积的56.1%。全市柑桔面积达到了3067万公顷,分别占丘岗山地面积的3%和林业用地面积的4.2%。全市常年柑桔产量为15000万公斤左右。当年销售9000万公斤左右,外地销售和出口6000万公斤左右。去年,全市山上有133.33公顷约70万公斤柑桔无人搞卿使用回家的柑桔,也因品质差而卖…  相似文献   

14.
曾创造世界杂交水稻奇迹的湖南,又悄然书写另一项奇迹:将茶油产量从每公顷45公斤左右提高到1125公斤,最高达到1440公斤。维护国家粮油安全,让金色茶油香飘世界,正成为湖南油茶产业的光荣与梦想……  相似文献   

15.
经历了30余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收集优良种质资源材料800余份,研究工作从群体选择到个体选择及优良群体建立,至今已建成133公顷第一代种子园,并获国家级良种审定,目前已进入第二,代育种群体建立阶段。  相似文献   

16.
汨罗市桃林林场湿地松种子园是部省合建的林木良种基地。1975年开始规划,总面积84公顷,1981年列为部省合建基地。1981年开始产种,产量逐年提高,1995年产量过2000公斤。种子播种品质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种子遗传品质达到美国同类种子园的标准,是湖南省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等重点林业项目的指定用种,基本上满足了全省湿地松造林良种的需求,为湖南省高效林业建设奠定了一定的良种基础。1992年基地被评为全国林木良种基地先进单位。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从建园开始,我们就积极向泪罗市委、市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宣传建设良种基地的重…  相似文献   

17.
树木种子园经营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抚顺县哈达林场于1964年开始营建树木种子园,截至1998年末,已建成长白落叶松初级无性系种子园22.6hm2,1.5代无性系种子园3.4hm2,总建设规模26.0hm2。定植建园以后,经过近40年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出一套较完整的种子园经营管理技术,大体包括树体、地面、土壤、密度、花粉、种子采收加工、技术档案、基础设施及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的管理。在这些经营管理技术中,以树体、密度、花粉及种子采收加工管理,对种子园的建设质量、良种产量及其遗传品质的影响最大、最关键。现将树木种子园的几项主要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8.
杉木种子园种子产量稳产高产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黎平、天柱杉木种子园开展了杉木开花结实习性的研究,并对天柱杉木种子园进行了气象观测,提出了第一代和第二代杉木种子园稳产高产模式流程图,研究结果表明种源内杉木无性系间的开花结实差异大于种源间的;气候条件对种子园影响最大的时期是散粉期和球果发育中期,降雨量是其主导因子;根际嫁接比低砧嫁接每公顷产量大169%,喷施满果粉MG种了播种品质得到明显提高,增产鲜果16.8%~34.9%。  相似文献   

19.
一、林木种子园的目的当林木种子园初次被提出来时,营林学者们积极性相当高,理由有二:第一理由是明显的——会使更佳遗传品质的种子成为有效的;第二理由实际上是有助于从事种子园计划的决定。其它理由是期望林木种子园较易有效、丰产,又易采种。尤其某些国家的林学家一般满足于森林质量而没有更换土生树种的意图。后者是重要的,当然波兰属这种情况。遗传改良是可能的和种子园计划是有效的途径,两者均可实现,但为获得所期望的种子供应简便的希望则已普遍失败了,特别是世界主要木材市场北温带森林。在某种程度上对种子园不抱幻想的理由是急躁的。我们过早地期望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确得以改善。种子园开始生产,但树木较高大,球果难于采集,而成为和现实林分一样多的问题。攀登嫁接是危险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我国近50个已形成商品生产力的杉木种子园,种子遗传品质的大田测验幼林结果。试验表明:①各地种子园的种子与未经改良的种子一样,均有不同的遗传品质,说明非所有种子园种子都有同等使用价值;②不少种子园的种子比当地一般种子的遗传品质要高,说明具有一定的改良效果,但比优良种源区的种子的种用价值又低了些,可见,不经实地试验,推广杉木种子园种子,应取慎重态度,为了提高初级种子园的遗传品质极需要做种子园的去劣淘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