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质丰产糯性黍稷新品种品黍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西省黍稷生产中优良品种短缺的现状,2003年由山西省农科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对从众多黍稷种质资源中筛选出的优异种质大红黍,以等离子6×1016Ar+/cm2剂量诱变处理后,对穗大、粒大、抗逆性强的变异株进行逐年穗行圃选择,从中选择出综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黍稷(糜)品种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黍稷(糜) (Panicum miliaceum L.)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作物之一。在山西省万荣县荆村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曾经发现烧焦的黍穗。由此推断,山西种植黍稷的历史至少已有五、六千年了。在漫长的农耕历史中,形成的黍稷品种资源也极其丰富,据1956~1957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征集统  相似文献   

3.
徐麦856由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1998年育成.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200401),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麦2006012)。该品种由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占许可生产经营。2004—2007年在宿迁及苏北地区推广迅速.示范推广面积累计达15万hm2左右.表现出穗大、粒大、适应性强的特点,在小麦生产上具有明显的高产稳产优势。  相似文献   

4.
黍子晋黍4号     
黍子晋黍4号晋黍4号黍子是山西省农科院高寒作物所1988年从内蒙古、伊盟农科所交换的杂交后代低氏材料中选育而成,其杂交组合为内黍2号×伊黍1号。1996年4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95天左右,属中早熟种,株高123.2cm,穗……  相似文献   

5.
晋黍2号     
晋黍2号由山西省农科院品种资源所从天镇黍子的农家种系选而成。原名太原55。1989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15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晋黍2号。 特征特性 株高150厘米左右,茎秆粗,主  相似文献   

6.
品种来源由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用山前麦作母本,长治620作父本,于1982年杂交选育而成。原名“长治6406”,1987年5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定,定名为“晋麦24号”。特征特性芽鞘白色,幼苗半直立,分蘖中等。株高90厘米左右,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穗大粒多,每穗着粒30粒以上。粒  相似文献   

7.
中麦175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育成,2007年通过北京市、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2009年通过河北省审定,2011年通过青海省审定。该品种冬性,抗寒性强,中早熟。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和成穗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东优13在试验、示范试种和大田生产中均表现出穗大粒多,高产稳产,生长势旺,抗病、抗倒性强,适应性广.2005年经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为先农40号).本文介绍了该组合在试验、示范试种和大田生产中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龙春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利用人工合成小麦资源与普通小麦杂交选育的品种,整合了小麦近缘物种和普通小麦品种的优异性状,具有产量潜力大、抗旱性强、品质优良、穗发芽抗性强等特点,2015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龙春2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为小麦育种和优质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黍稷品种的生态特点,山西省分为三个生态区,即晋北特早熟生态区、晋中早熟生态区、晋南中早熟生态区、各个生态区内黍稷品种的生育期、穗型、茎秆高度、花序色、粒色、单株粒重、千粒重、茎叶茸毛、粒色等各有差异。通过对黍稷品种生态型的研究,可以了解黍稷品种生长发育和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的规律性,从而为黍稷高产栽培、引种、调种、杂种优势利用和创造黍稷品种新类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海  谷茂 《作物杂志》2002,18(2):44-44
晋黍4号是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于1985年用品种间有性杂交方法,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特点,1996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晋黍4号是1985年以内黍2号为母本,伊黍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86~1989年在所内对F1 ~F4代进行系统选育。1990~1992年在所内进行产量抗逆性等性状鉴定,表现优质、高产、抗旱、抗倒伏。1993~1995年参加生产试验和田间鉴定,明确该品种的推广价值和适应范围。2 产量表现1990~1992连续3年品比试验,平均产量3801kg/hm……  相似文献   

12.
《种子》2019,(5)
黔恢35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采用当地强恢复系R 785和重穗型恢复系R 894杂交选育而成的重穗型水稻新恢复系,具有穗粒数多、千粒重高、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植株壮实、花粉量大、花粉活力强、制种产量高等特性;利用自育抗稻瘟病不育系黔79 A与重穗型黔恢35所配组合黔优35经过2年区试及生产试验,于2018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豫玉 31号是河南省漯河农科所以漯 12作母本、丹 340作父本育成的竖叶大穗型中早熟玉米新品种。2 0 0 0年 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遗传基础广泛 ,综合性状优良 ,适宜于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1 主要特点1.1 株形紧凑 ,大穗多粒。豫玉 31号前期生长势强 ,植株健壮 ,叶片宽大上冲 ,穗上部叶片夹角小。穗长 18~ 2 5cm,穗粗 4 .9~ 5.5cm,穗行数 14~ 18行 ,行粒数 4 0粒 ,穗粒数 50 0~ 70 0粒 ,单穗粒重可达 350~50 0 g。1.2 高产稳产。据 1997年至 1999年河南省夏玉米区试和生产示范 ,2 9点次汇总结果 ,豫玉 31号…  相似文献   

14.
徐青松 《中国种业》2019,(10):67-70
山西青卓玉米种子研究所通过收集、整理外来种质资源,结合当地种质资源,经过上千份材料的筛选,杂交改良培育新的组合,新组合培育的杂交种改变了外来品种中表现的不抗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且整体降低了株高和穗位高,增加了次生根的抓地能力,抗倒伏,且果穗成熟时高度整齐一致,苞叶自动蓬松,更适合机械化作业,在苗期单粒播种减少人工间苗,属密植型,改变了传统玉米种植模式,提高单产和效率。青卓918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是以自选系X4835为母本、自选系X350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种,于2018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180011,适合山西省春播中早熟区域种植,春播生育期128.8d。2015-2017年参加山西省春播早熟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3033.5kg,2年16点全部增产,比对照大丰30平均增产12.4%。  相似文献   

15.
太春3473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倍体硬粒小麦温光敏不育系DT94-1与六倍体普通小麦10686远缘杂交培育的高产中筋小麦新品种,2014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麦2014005号)。该品种主要特点为中矮秆、耐密抗倒、高产稳产、抗病抗逆性较好。一般穗数40万~45万/667 m~2,穗粒数36粒,千粒重38~40 g,适宜中高水肥地种植。该品种的选育成功,不仅填补了山西省硬粒小麦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的空白,在开展种间、亚种间两系法杂种优势研究的同时,其后代根据结实率及温光反应情况也可选育出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达到资源创新、杂优利用与新品种选育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常农粳 18 号是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常规粳稻新品种选育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于 2023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 20230064。该品种在试验示范期间表现出穗粒结构协调、谷粒饱满、抗倒性强、高产稳产性好、食味佳等特点,平均产量超过 700kg/667m2,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介绍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驰  秦钢  张月雄  马增凤  韦敏益  李振经  岑贞陆  颜群  黄大辉 《种子》2020,(2):131-133,F0003
桂野丰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感温型常规优质常规稻新品种。该品种粒型长,株型集散适中、剑叶直、分蘖力强、耐寒性较强、茎杆粗壮、抗倒力强、穗长适中、穗大粒多、着粒密、熟期转色好、有特殊的玉兰香味。米质达部颁2级,平均单产442.3~465.6 kg·hm^-2。2017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广西桂北、桂中和桂南作早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8.
嘉优中科2号是以粳型三系不育系嘉81A与籼型恢复系中科嘉恢1293组配的强优势、长粒优质三系BT型杂交组合,2016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全生育期127.7d,株高117.5cm,有效穗数219万穗/hm2,每穗总粒数210.9粒,实粒数173.0粒,结实率82.0%,千粒重28.4g。苗期早发性好,叶色淡绿,叶秆清秀,灌浆速度快,谷粒金黄色,茎秆韧性好、抗倒性强。  相似文献   

19.
洪汝科 《种子》2009,28(12)
滇杂36由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用育性稳定的滇Ⅰ型不育系合系42-7 A和恢复系南36组配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该组合杂种优势强、穗大粒多、高产稳产、稻瘟病抗性强、适应性广.于200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谭华 《中国种业》2020,(4):84-86
桂单666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的玉米单交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穗位整齐,果穗均匀,行多粒深结实性好,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2019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玉2019015号。介绍了桂单666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为生产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