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地面薄膜复盖是棉花栽培上一项新的技术措施,增产效果显著.1980年棉花地膜复盖试验田3.2亩,平均单产皮棉289.8斤,其中沈家大队杨庄五队0.45亩,收皮棉139.8斤,折合亩产310.6斤,1981年地膜复盖棉花12亩,单产都在250斤以上,其中郑庄、杨庄4亩多盖膜棉花,单产皮棉都突破300斤.地膜复盖棉田增产的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祁连山北麓,农作物适宜种植区域海拔1 550~2 700 m,油菜集中产区海拔2 000~2 600 m,采用地膜栽培开展油菜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对进一步扩大油菜产区、提高单产、增加种植效益,促进油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油菜是同仁县重要的油料栽培作物.多年来油菜品种单一,虫害严重等诸因素的影响,使油菜单产低,种植面积下降.针对同仁县油菜种植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我县1998年引进油菜杂交种青油331示范种植,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
<正> 七十年代末以来,淮北冬闲地油菜发展很快.但由于季节晚、地力薄以及冻害等原因,单产一直很低,1980年平均亩产仅85斤.但是也有的地方产量比较高,如同年阜南县的15万亩油菜平均每亩达131斤,并有不少田块单产超过300斤,这就说明了在淮北冬闲地种油菜,增产潜力是很大的.为了探索冬闲地油菜高产生育规律和增产途径,从1980年起,我们进行了淮北冬闲地油菜亩产300斤以上动态指标和栽培措施的研究.在统一试验设计和措施方案的指导下,前后共有十四个地、县农科所和农业局参加,并坚持边研究边推广,通过多方协作,促进了油菜生产的发展,四年累计单产超过300斤以上的面积已达50万亩左右,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证明试验结果在大面积生产上具有重演性,动态指标基本吻合,栽培措施切实可行.经过四年试验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山丹县春油菜地膜穴播栽培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春油菜华协1号地膜穴播栽培密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华协1号地膜穴播栽培密度为每幅膜上种植7行,行距20 cm,穴距15 cm,保苗密度337 500穴/hm2(56 250株)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26.5%,较其他处理都有不同幅度的增产。  相似文献   

6.
盐城市地膜棉栽培是从1981年小面积试种开始.1982年在全市各县大面积试验示范种植.1983年推广种植26.8万亩,占棉田铺地面积的7%.其中两熟地膜棉22.4万亩,亩产皮棉112.9斤,比露地棉89斤增产23.9斤,增26.85%.三年来实践证明,地膜覆盖棉花栽培在全市不同的土壤、气候、栽培水平的地区都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延安南部旱塬地膜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2000年对旱塬地膜油菜种植模式、播期、密度、品种四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菜覆膜栽培增温保墒,增产效果明显;种植模式宜选膜际条播,简便省工;最佳播期应比露地油菜适播期推迟5~10d;高产留苗密度为每公顷15~22.5万株;背风向阳或高肥力地块大力推广种植甘兰型油菜86—181或甘杂1号,坡峁地或中低肥力田块种植白菜型油菜延油2号较为稳产。  相似文献   

8.
水田油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山区水田起旱种植油菜,采取地膜全程覆盖技术,配合垄作稀植栽培,可有效克服土壤冷、湿、板、渍等问题,具有改土、保肥、抑草、防病、早熟、增产造次我重功效,一般可增产菜子30-50%。该技术尤其适于常年积温较低的高山同山水田,以及低山冷浸、渍水严重田块推广 。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地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膜覆盖栽培对油菜具有增温和保墒作用,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增产幅度与地膜覆盖面积成正相关.地膜油菜的高产播期较露地油菜可适当推迟5~15d,玉米茬对地膜油菜的生长没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地膜油菜生产效益、增产机理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膜覆盖栽培油菜能增加地温,使油菜根系发达,吸收养分能力增强,促进秋冬发棵;避免养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油菜分枝数、角果数、角粒数和粒重,从而取得比不覆膜增产30%以上的显著效果。介绍了地膜油菜栽培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宕昌南部地区地膜油菜栽培模式与露地油菜栽培模式进行了比较试验,并进行了效益分析,指出地膜栽培模式是解决宕昌南部地区春旱对油菜生长影响问题、提早成熟期和显著增加产量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2.
2004年,62团种子公司种植的6.6公顷地膜甜菜喜获丰收,单产达6.8吨。往年该团甜菜单产一直在3吨左右,严重影响了职工的种植积极性。为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种子公司以科技示范田的形式,由专人进行技术指导,通过一年的试验和生产示范,总结出了地膜甜菜丰产栽培田管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地膜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应用及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8~2001年渭北旱塬地膜油菜栽培技术应用统计资料,对其进行了效益评价。结果表明,地膜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在我省渭北累计推广2.57万hm~2,平均单产2164.8kg·hm~(-2),比对照增产667.8kg·hm~(-2),增产幅度为44.61%,累计增产油菜籽17.2万t,新增产值5963.38万元。地膜油菜的大面积推广,成功地解决了渭北旱塬油菜生产存在的旱、病、冻等问题,为甘蓝型油菜北移实现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旱地耕作改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和政县春油菜种植采用不同的覆盖模式,对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及效应,探索春油菜种植中覆盖地膜的增产机理。  相似文献   

15.
赵卫芳 《农村科技》2013,(12):17-18
昭苏县常年种植春油菜5万~6万公顷。为解决本县杂交油菜用种问题,昭苏县利用其独特地理优势与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联合开展杂交春油菜制种工作。尤其是从2012年开始,借鉴种植地膜油菜的经验,探索杂交油菜青杂3号地膜覆盖制种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油菜地膜制种具有增温、保墒、防除杂草和自生油菜、减少用种量、增产增效等优势,在技术上要重点把好以下“十关”:  相似文献   

16.
烤烟套种油菜免耕栽培是在烤烟尚未收获结束前,在烟墒两侧打塘种植油菜的方法.通过笔者近4年的试验示范观察,该种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夏秋丰富的降水和光热资源,避过冬春干旱、霜冻、低温和风害的影响,并且不影响烤烟的产量和品质,油菜成熟期比常规种植提早10~20 d,产量比常规增产150~1 500 kg/hm2,可实现增收750~7 500元/hm2,并减少用工60~90个/hm2,节本增效明显.对于常年受秋冬干旱和冬春干旱影响的地区,推广该种植模式可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并大幅提高山地油菜的单产水平,促进山区农民增产增收.现将烤烟套种油菜免耕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底肥种类与栽培方式对玄参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植玄参,相同的栽培方式,底肥种类以腐熟的农家肥比化肥的效果要好,在露地栽培中增产2.35%,在地膜栽培中增产9.92%;相同的底肥种类和用量,以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的效果要好,施农家肥的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17.82%。施化肥的地膜比露地增产9.71%。施农家肥 化肥的地膜比露地增产10.03%。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县合德镇利用双膜栽培香瓜,即采用小拱棚营养钵薄膜育苗,再定植到地膜上,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85年全镇双膜栽培香瓜面积为205亩,占香瓜总面积的58.5%,平均亩产4800斤,较露地直播增产60%以上。合东村村民王春才去年在麦田套栽2.1亩双膜香瓜,平均单产5800斤,亩产值高达1200多元。实践证明,双膜栽培具有早苗早发、早熟高产、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油菜旱作节水试验,对比湟中县油菜作物在不同颜色地膜种植时的效果,确定油菜地膜种植的最优模式,为今后推选出最佳地膜油菜生产模式奠定理论基础。试验结果,不覆膜(CK)、黑地膜、白地膜处理产量分别为4280.1kg/hm~2、4496.865kg/hm~2、4943.565kg/hm~2,黑地膜、白地膜处理较不覆膜处理产量分别增加14.45kg、44.23kg,增幅为5.1%和15.5%。产量结果表明,不同的颜色地膜对油菜的产量具有明显的影响,白地膜对油菜增产效果较黑地膜大。  相似文献   

20.
甜叶菊黑膜覆盖增产机理与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叶菊是一种短日照半木质化的糖料作物,栽培中受低温、干旱、杂草等影响较大,干叶单产低,效益不高,严重制约了种植面积的发展。通过地膜平铺覆盖,改善土壤物理状况,促进植株分枝数和叶片数的增加,使干叶产量比露地栽培增产28%以上,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