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棉花高新技术综合集成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 ,农一师十五团种植的是高密度一膜 8行等行距和一膜 8行带状两种模式 ,并与之配套的是精密滴灌的配置。通过两年的栽培 ,单产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2 0 0 2年种植中棉所 35一膜 8行精密滴灌 2 0 0 0 hm2 ,公顷产子棉 5 70 0 kg;2 0 0 3年种植中棉所 35一膜 8行精密滴灌 30 0 0 hm2 ,公顷产 61 0 0kg。1棉花高新技术综合集成推广基本情况1 .1株行距配置。采用一膜 8行等行距和一膜 8行带状两种配置。全部用 2 .3m的超宽膜 ,一机两膜 1 6行 ,幅宽 5 .0 4 m。一膜 8行 ,平均行距 0 .31 5 m,株距9.5 cm和 1 0 .5 cm,理论株数为 :公顷 2 8.…  相似文献   

2.
商丘市麦棉套种田占80 %以上,根据近年来的实践探讨,比较适宜本市麦棉套种的方式有两种。4- 2式,一个播带为1 70 cm,4行小麦占地60 cm,预留棉行1 1 0 cm。棉花宽行1 2 0 cm,窄行5 0 cm,株距2 5~30 cm,密度为每公顷3.9万~4.7万株。3- 1式,一个播带为1 0 0 cm,3行小麦占地40 cm。预留棉行60 cm。棉花等行距1 0 0 cm,株距2 2~2 5cm,密度为公顷4.0万~4.5万株。1培育壮苗苗床要选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无病虫地块。每个标准苗床长1 7m,深1 2 cm。钵土土肥比为6∶4,每苗床用土再施入1 .5 kg二铵或2 kg三元复合肥掺匀后打钵。采用大钵育苗,钵…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1.4 m宽膜,一膜四行种植,设置5个不同行距配置的边行内移种植模式(即窄行行距分别为10、20、25、28和30 cm,宽行行距分别为60 cm和50 cm,株距均为10 cm),研究不同配置的边行与内行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边行内移后,边行距膜边距离在10 cm以上的三个处理,边行与内行的单株结铃数无明显差异,边行距膜边距离小于10cm的两个处理,边行的单株结铃数较内行少1.1~1.4个;各处理相互间内行的单株结铃数无明显差异,铃重和衣分亦无显著差异。试验表明边行内移技术可显著提高边行与内行的棉苗均匀度,增强边行棉株的抗逆生产能力,增加棉花产量。边行距膜边距离在10 cm以上的三个处理较边行距膜边距离小于10 cm的两个处理增产籽棉750 kg/hm~2左右。建议生产实际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棉花边行内移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年度全球棉花种植面积增加 41 .6万公顷 ,增加最多的国家是印度 ( 2 0万公顷 )、美国 ( 1 2 .1万公顷 )和中国 ( 1 0万公顷 )。美国农业部估计 ,到2 0 0 4年 7月 ,全球各主要产棉国气候有利 ,棉花长势普遍较好。预计产量达 2 2 80万吨 ,比 2 0 0 3/0 4年度的 2 0 4 4万吨增加 1 1 .5 %。其中中国增产 30 %以上 ,巴基斯坦和巴西分别增产 1 2 .9%和 1 2 .1 %。美国、印度则分别减产 1 .4%和 5 .3%。 2 0 0 4 /0 5年度消费略增 1 .8% ,期末库存将达 82 2 .8万吨 ,比2 0 0 3/0 4年度增加 1 4.7%。主产棉国棉花长势良好,全球总产预计达2280万吨…  相似文献   

5.
两系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 38的选育成功 ,克服了杂交制种用工多、成本高、保纯难等问题 ,为加快推广应用抗虫杂交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棉所 38增产幅度大 ,制种技术简单 ,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通过 1 999- 2 0 0 3年的试验 ,集成了“中棉所 38地膜覆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应用该规程的示范田连年单产皮棉 2 2 5 0 kg·hm-2 以上。现将该技术规程报道如下 ,供各地示范推广参考。1适用范围该规程适用于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春播棉田。2群体与产量结构2 .1群体结构。大小行种植 ,大行宽 1 1 0 cm,小行宽60 cm,平均行距 85 c…  相似文献   

6.
本溪地处 4 1°N的辽宁东部山区 ,属半湿润大陆性气候。马铃薯在我市年播种面积为 0 3万hm2 ,占蔬菜总面积的 1/ 4 ,年产量达 0 7亿kg ,实现产值近l亿元。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 ,我市积极探讨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结构 ,示范并推广马铃薯同其它作物的间、套、复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不仅保证了粮食生产 ,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真正实现我市农业高产高效 ,农民增产增收。1 薯粮间、混、复种1 1 薯—米间作、复种马铃薯适时催大芽或育苗 ,在 4月 5~ 10日播种 ,畦底 10 0~l10cm ,畦面宽 80cm ,株距 2 0~2 2cm ,大行距 6 0~ 70c…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昌乐县南部农民赵光玉 ,从 1 999年开始在 0 .1 1公顷土地上搞瓜棉油间作套种 ,近 3年平均每公顷产西瓜 3 .1 5万 kg,产棉花 1 773 kg,产花生 1 6 5 0 kg,平均每公顷收入 4.6 7万元。这种间套方式为 :1 70~ 1 80 cm一带 ,早春在小拱棚内栽一行西瓜 ,4月下旬在西瓜行的两边各套种一行棉花 ,5月底至 6月上旬在棉花大行中间套种两行花生。1选地施肥选择地势平坦 ,排灌方便 ,肥力中上等的地块 ,在冬耕的基础上 ,来年化冻后的 3月中下旬 ,按西瓜种植行 1 70~ 1 80 cm的行距挖深 40 cm,宽 5 0 cm的沟 ,把基肥施入沟内。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  相似文献   

8.
41%农达棉田除草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设在广水市郝店镇沙子岗村 ,棉田草相为单子叶杂草占 70 %左右 ,双子叶杂草占 30 %左右 ,恶性杂草很少。棉花品种为湘杂棉 2号 F1,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 ,宽窄行种植 ,宽行距 80 cm,窄行距50 cm,株距 55cm。试验设 4个处理 ,(A) 41 %农达(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 ) 667m2 1 0 0 ml,(B) 41 %农达667m2 1 50 ml,(C)对照处理常规除草即人工除草 ,(D)喷清水 (CK) ,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 ,小区面积 1 0 .4m2 ,喷药器具采用手动喷雾器配合专用保护罩和定向喷头。试验选择在棉株茎部木质化 1 5cm以上、株高 35cm左右进行 ,施药时晴天微风 ,大多数…  相似文献   

9.
美国 :转基因棉总面积 32 0万公顷 ,占美国棉花该年度总面积的 60 %,比 1 998/ 99年度的 2 4 3万公顷呈增加之势。其中 ,转 BXN基因 (抗草苷磷 )的面积 7.9%,转 RR(抗溴草 )基因的面积 2 0 .5%,转 BG(抗棉铃虫 )基因的面积 1 5.5%,双价转基因BG RR的面积 1 6.4%,常规棉的面积 39.7%。估计 2 0 0 0 / 0 1年度的面积分配仍维持这个数量。澳大利亚 :转 Bt基因棉的面积为 1 2万公顷 ,占当年植棉总面积的 2 699/2000年度美国、澳大利亚转基因棉花品种面积@王淑民…  相似文献   

10.
在豫东地区进行麦棉套种和麦后移栽条件下棉花统一密度、不同行距的试验,以探讨简化栽培并适用于机械收获的植棉模式.结果表明:麦套棉行距76 cm、株距19.5 cm,种植密度6.75万株·hm-2;麦后移栽棉行距76 cm、株距17.5 cm,种植密度7.50万株·hm-2;这两种种植模式下产量高,是较为理想的机采棉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1.
53团地处新疆喀什地区 ,植棉面积大。棉花生产从窄膜、宽膜发展到超宽膜植棉 ,产量逐步提高。随着科技迅猛发展 ,精准农业推行 ,种子包衣、精准播种、节水灌溉等高新技术应用于棉花生产 ,产量显著增加。经过近两年的示范推广各项农业配套技术 ,棉花大面积高产稳产。 2 0 0 3年该团种植棉花5 133hm2 ,平均单产皮棉 1770 kg,其中 18.8hm2单产达 30 0 0 kg,5连 2号地第一条 2 .13hm2单产皮棉 3111kg。1株行距配置。 2膜 16行铺膜机行株距配置为 (30 10 5 0 10 5 0 5 5 10 65 10 5 5 10 5 0 10 5 0 10 30 ) cm× 11.5 cm。播幅 5 …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北疆机采棉品种新陆早74号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株行距配置,达到优化机采棉种植模式、提高产量及改善品质的目的。在3种行距配置下,设置不同株距,分别为1膜3行缩株距模式(行距76 cm,株距5.7 cm)和2种1膜6行模式[行距68 cm+8 cm,株距10.0 cm;行距66 cm+10 cm,株距10.0 cm(常规对照)],比较棉花生长发育进程、“三桃”(伏前桃、伏桃和秋桃)比例、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新陆早74号在1膜3行缩株距模式下较2种1膜6行模式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包括生长发育进程快,伏前桃比例高,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增加,单株果枝数、单株结铃数、单位面积铃数增多,籽棉产量显著增加。可见,在1膜3行缩株距模式下,新陆早74号主要农艺性状符合机械化采收要求,单株结铃数多且铃重较高,因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泰安市属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 ,抗虫棉种植广为普遍 ,但抗虫棉综合利用与评价在我市尚未系统研究与试验。为此 ,2 0 0 2年通过不同抗虫棉品种在泰安市的生长发育规律、适应性、抗逆性和产量表现等方面的比较鉴定 ,为本地区推广应用抗虫棉品种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设在泰安市宁阳县共 3个试验点 ,土壤为砂姜黑土 ,采用的品种为中棉所 41号、s GK32 1、冀棉 668、鲁棉研 1 6与美棉 99B,美棉 99B为对照。试验为随机排列 ,重复 3次 ,棉花行距 80 cm,株距2 7cm,小区长 6m,宽 4m,共设 3个小区 ,每小区 5行区。根据长势喷助壮素化…  相似文献   

14.
一般间作套种棉田效益较单作棉田提高3~4倍,如洋葱、大蒜、西瓜、马铃薯等与棉花间作套种,可较单作棉田每公顷增加经济效益4万~6万元.近年来在安阳市发展菜棉间作套种模式,年种植面积4000 hm2左右. 1菜棉间作套种的主要模式和种植规格 1.1洋葱、棉花套种.4-1式,80 cm一带.11月中旬移栽4行洋葱,行距17 cm,株距20 cm,每公顷25万株左右,预留空档30 cm.翌年4月中旬在预留空档上栽1行棉花,棉花株距18~25 cm,棉花与洋葱间距15 cm,6月上旬洋葱收获后,棉花为80cm等行距,每公顷5万~7万株.该模式每公顷皮棉产量1200~1500 kg,洋葱30~37.5 t,合计收入在10万元以上(按每千克皮棉17元、洋葱2.7元计算).  相似文献   

15.
在新疆生态条件下,研究机采配置模式对海岛棉产量形成的影响,设置(宽行距+窄行距)行距为(66+10)cm、(69+7)cm、(72+4)cm三种机采棉配置模式,以M1、M2、M3表示,研究不同机采配置模式下土壤含水量、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采棉不同配置模式对生育进程的影响不明显,LAI在整个生育期内呈单峰曲线变化,盛铃期达到峰以M1值最高为4.5,较M2、M3提高27.5%、73.1%,且M1后期LAI值下降缓慢。干物质积累量生育前期差异不明显,盛花期后差异显著,以M2最高,至吐絮期较M1、M3高21.6%、28.6%。棉花产量以M1最高,较M2、M3提高25.3%、22%,主要是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增加。综合分析,M1机采配置模式有利于海岛棉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6.
标杂 A2 是利用叶型和腺体含量明显不同的两个自交系杂交而成 ,是一个有超常优势的亚鸡脚叶棉花杂交种。在 2 0 0 2年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中 ,公顷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 4437kg、1 770 kg和 1 62 7.5 kg,在试验中均居第一位 ,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38增产 1 8.9%、2 6.5 %和 32 .3%。在 2 0 0 3年河南省杂交棉生产试验中 ,比对照豫杂35分别增产 4.9%、0 .8%和 4.2 %。标杂 A2 利用个体增产潜力 ,充分发挥营养枝的生长优势 ,实行宽行稀植 ,密度由常规棉的公顷 5 .2 5万株降为 1 .80万~ 2 .2 5万株 ,行距由原来的 90~ 1 0 0 cm改为1…  相似文献   

17.
早熟西瓜与棉花间作套种是近年来本区新示范推广的一种套种模式。 1 996年试验示范 ,1 997年开始推广 ,1 999年推广面积 2 0 0 0 hm2 ,2 0 0 0年达到2 680 hm2 。这种套种模式一般公顷产西瓜 4.5万~5.2 5万 kg,产皮棉 1 350~ 1 80 0 kg,公顷纯收入 3.75万~ 5.2 5万元。1早熟西瓜与棉花间作套种的好处有利于西瓜早种、早熟 ,上市早 ,价格好 ,效益高 ;西瓜从时间上错开了病毒病等病害发生 ,发病较轻 ,产量高 ;有利于棉花早播、早发 ,产量高 ,品质好。2田间配置方式采用 2 - 2式 ,种两行西瓜 ,套种两行棉花 ,西瓜宽行距 1 80 cm,窄行距 50 c…  相似文献   

18.
据美国农业部 5月初估计 ,由于 2 0 0 1 /0 2年度主要产棉国产量增加 ,2 0 0 2 /0 3年度全球棉花期初库存达 1 0 1 0万吨。本年度由于种植面积下降 ,产量减少 1 0 % ,而消费量增加 3.2 % ,期末库存降为 799万吨 ,同比下降 2 1 %。预计 2 0 0 3/0 4年度产量将增加 1 0 %左右 ,消费量仍有 1 %的增长 ,期末库存比2 0 0 2 /0 3年度减少 6%。2003/04年度世界棉花供求形势@刘全义  相似文献   

19.
新疆两种机采模式下的缩节胺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奎屯垦区以国审早熟陆地棉品种Z1112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两种机采模式:(66+10) cm宽窄行种植模式和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分别在棉花子叶期、苗期、蕾期、打顶前3~5 d和打顶后5~7 d 五个时期施用不同剂量的缩节胺,研究不同施药时期和施药剂量对Z1112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Z1112品种机采模式的缩节胺调控方法。结果表明,(66+10) cm宽窄行种植模式下,缩节胺用量在子叶期、苗期、蕾期、打顶前3~5 d和打顶后5~7 d分别为45 g·hm-2、0 g·hm-2、75 g·hm-2、120 g·hm-2、225 g·hm-2时产量和品质最理想;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下,缩节胺用量在子叶期、苗期、蕾期、打顶前3~5 d和打顶后5~7 d分别为45 g·hm-2、45 g·hm-2、75 g·hm-2、120 g·hm-2、225 g·hm-2时增加产量、提升品质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0.
不同镇压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玉米播种采用0.4kg/cm^2 沟种 0.4kg/cm^2强度的镇压可以得出以下结构:(1)出苗率可以提高18.5个百分点;(2)播后24h0-10cm耕层土壤不量可提高0.86个百分点,10-20cm耕层土壤含水量可提高0.52个百分点。播后48h0-10cm耕层土壤含水量可提高2.88个百分点,10-20cm可提高1.66个百分点;(3)0-10cm土壤容重可增加0.12g/cm^3;(4)4个生育阶段的鲜、干重均有较大提高;(5)利于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