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谷子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低、制种产量低等现状,我国谷子育种专家选育出高异交结实率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创建了完整的符子高不育“二系”杂交种选育技术体系.育成了第一个适宜我国谷子中晚熟生态区种植的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长杂2号。  相似文献   

2.
谷子是华池县栽培历史悠久的主要杂粮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稳定在0.2万hm^2。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品种退化、投入不足、栽培管理粗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谷子产量低而不稳,平均产量只有1432.5kg/hm^2,严重影响华池县谷子生产的发展。为了充分挖掘其增产潜力,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谷子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九谷14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品质优良,稳产、丰产性好,活秆成熟,抗逆性较好,人工接种鉴定抗谷子白发病(6.3R),抗谷瘟病(3R),中抗谷子黑穗病(21.6MR)。于2008年1月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适合吉林省东部、辽宁省西部和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种植,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懒谷1号及简化栽培技术的应用.可称为谷子生产的一次技术革命。因为它解决了长期困扰谷子生产发展的两大技术难题,改变了多年的传统栽培技术,为谷子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应用腐植酸超强保水剂,可提高土壤含水量20%左右.与对照相比,土壤失水慢,墒情好;提高谷子种子的发芽率21.4~55.4%,促进出苗,出苗整齐;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增加根冠比,加强谷子植株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同时能提高谷子叶绿索扣可溶性糖含量,幼苗体内脯氨酸含量比较低,植株保水力明显增强。增产效果明显,增产幅度达15.3~29.3%。  相似文献   

6.
专利文摘     
谷子纹枯病生防菌株筛选及其生防机制研究 单位名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该研究由谷子纹枯病根际土壤筛选到一株广谱链霉菌SS56,盆栽试验及大田试验显示,防治效果明显高于井冈霉素.与烯唑醇相当,可以对谷子纹枯病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通过对拮抗链霉菌SS56孢子丝及孢子形态显微和电镜观察。根据其在不同培养基上气生菌丝、基丝颜色.可溶性色素产生情况以及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谷子是环县的主要杂粮作物,年播种面积稳定在0.7万hm^2,其产量的高低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县农村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品种退化、投入不足、栽培管理粗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县谷子产量低而不稳,其平均产量只有1432.5kg/hm^2严重影响了我县谷子生产的发展。因此,认真分析环县谷子低产的制约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充分挖掘其增产潜力,对进行全县谷子产业化开发、商品化生产和繁荣经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赤峰市年降雨量小(350~400毫米),无霜期短,谷子产量很低。为提高谷子产量,我们进行了地膜谷子栽培示范,结果667平方米(亩)产量平均达250~450公斤,最高543.2公斤,较露地栽培增产  相似文献   

9.
赤峰地区谷子品种演变过程及昭谷一号衍生品种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势较复杂。耕地面积为120万hm^2。70%耕地为旱坡丘陵,土质瘠薄。自然气候干旱多风沙,由于谷子具有抗旱、耐瘠、抗逆性强的特点,因而种植面积广.历年均在23.3万hm^2左右,干旱年份达33.3万hm^2,栽培历史较久.种质资源丰富,有1032份编人国家种质资源目录。20世纪50年代至2006年谷子品种经过了3次大更换,目前已实现了谷子品种优质、高产、多抗系列配套,增强了抗灾能力,保证了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0.
谷子新品种大同14是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所用“宣农3号”作母本,“晋谷9号”作父本杂交育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经省内外多年多点试验,示范,均表现抗旱、耐瘠、抗病、抗例伏、适应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在1988 ̄1990年山西省谷子区域试验中的折合平均产量4482.0kg/hm^2,比对照品种晋谷4号增产5%,在1990 ̄1992年的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为3360.0 ̄5490.0kg/hm^2,比当  相似文献   

11.
针对谷子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低、制种产量低等现状,我国谷子育种专家选育出高异交结实率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创建了完整的符子高不育“二系”杂交种选育技术体系.育成了第一个适宜我国谷子中晚熟生态区种植的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长杂2号。  相似文献   

12.
大同29号谷子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由轮回选择群体中选育出的早熟谷子新品种。在大同地区生育期125d左右。2003~2004年全国春播早熟区谷子试验和跨省(区)生产试验都表现增产,增产点占71.4%。同时该品种还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结实性好、出谷率高。适宜山西省谷子春播早熟区及西北地区谷子春播早熟区种植。2005年3月8日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3.
旱地谷子不同栽培方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旱地谷子覆膜穴和膜侧种植改善了土壤的水,热状况,有利于谷子的生长发育,表现出现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覆膜穴播和膜侧种植产量分别达到4894.1kg/hm^2和4387.4kg/hm^2,比对照露地条播分别增产70.6%和53.0%。  相似文献   

14.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耗水量及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田和盆栽条件下,经过两年试验。对玉米田间耗水量和生理耗水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玉米田间耗水量在0~490mm之间.生理耗水量在390~400mm之间,而且均以拔节~乳熟期耗水量最多;与高粱、谷子相比,玉米幼苗离体失水率低于高粱、谷子,因此,有理由认为玉米在苗期比高粱、谷子更抗旱。  相似文献   

15.
《河北农业科学》2005,9(1):F002-F002
国家谷子改良中心.依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始建于1985年.是农业部建设的全国12个农作物改良中心之一;也是河北省杂粮品种改良重点实验室.河北师范大学和河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下设品种资源与生物技术、遗传育种、杂粮改良、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研究室和综合办公室。现有职工44人,其中科技人员39人。  相似文献   

16.
以赤谷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的施氮量(0、150、300、450、600kg/hm2)对谷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为450kg/hm2时,谷子产量达到最高为5210.95kg,hm2,比不施氮肥增产713.15ke:/hm2,增加经济效益729.19元/hm2。  相似文献   

17.
《北京农业》2011,(2):52-53
近5年来,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杂交谷子新品种,在忻州定襄,大同广灵,晋中和顺等十几个县经过多点试验、示范,产量表现良好。杂交谷子表现出惊人的抗旱、抗瘠、高产的特点,全省示范的约0.67万公顷杂交谷子平均667米。产达到400千克,比我省当地品种平均667米2增产200千克以上,增产率超过100%。  相似文献   

18.
全膜双垄沟杂交谷子精量穴播密度试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会宁县干旱半干旱区旱川地进行了全膜双垄沟杂交谷子精量穴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谷子全膜双垄沟精量穴播最适宜种植密度为30.0万~37.5万株mm2,此条件下产量可达6825-7220kg/mm2。  相似文献   

19.
通过本试验研究认为:在西北早熟春谷子区.密度对谷子产量的贡献是最重要的因素.适当密植是提高谷子单位面积产量的首选:磷肥对谷子的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氮肥和钾肥使用量要因地制宜.灵活把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通辽市谷子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谷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谷子产业发展建议,主要包括明确谷子产业发展方向、推行谷子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模式、建设谷子产业高标准示范推广基地、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立谷子产业供需关系信息调节机制、发挥谷子产业品牌拉动效应、发挥谷子产业旱作优势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全面推动通辽市谷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