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江苏省洪泽县是全国农业(水稻)科技入户工程首批实施县。2005年以来,该县精心组织,深入探索,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水稻科技入户成效卓著。在农业部水稻科技入户项目工作组对技术指导员服务质量、科技入户效果、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是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当前重庆市梁平县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的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抓好宣传动员、示范户遴选、力量整合、机制创新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常兴  刘刚  刘亚 《水土保持通报》2022,42(2):129-135
[目的]设计淤地坝巡查管理系统,借助现代便利的智能手机和信息化手段,进一步落实“3个责任人”管护制度,提升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水平。[方法]以智能手机为移动终端,开发“淤地坝安全运用巡查管理系统”微信小程序,辅助各级淤地坝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巡查工作管理。[结果]构建了淤地坝工程信息数据库和管理人员数据库,实现了安全巡查打卡、淤地坝工程安全隐患识别、问题描述、拍照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可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消除隐患,降低风险。同时为智慧水务应用平台构建了一个应用模块。[结论]该系统可以提升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缩短巡查责任人安全问题上报和主管部门处置的反应时间,帮助各级管理部门随时掌握辖区内工程风险点。  相似文献   

4.
《农业信息探索》2008,(5):F0004-F0004
番兴明博士.研究员,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1984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1995年获泰国清迈大学农业系统硕士学位.2007年获中国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博士学位。自1988年以来一直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40多项。现担任云南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云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主持人,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课题负责人,玉米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一昆明亚热带玉米综合试验站站长和农业部玉米科技入户工程首席科学家。在应用基础研究、新品种培育及开发应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与农业》2010,(6):126-126
《农业展望》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类刊物。2005年8月创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设有“产品预测”、“农业生产展望”、“农业消费展望”、“农业贸易展望”、“农业经济展望”、“农业科技展望”和“数据信息”七大主要栏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中国国情与实施、管理角度,提出农业工程系统由五大部分、七个子系统和八项主要实体工程组成。文章认为:各地农业工程发展水平可以从该系统农业工程实施水平、装备水平、结构水平、科技教育水平、体系建设、投入水平和效益水平等七个主要方面评价,同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用十二个一级指标或五个重要指标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工程的本质特征入手,根据农业工程客体的特点,论述了农业工程的性质和特征。农业工程与土木、机械、化工、电力等传统工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创造和改良的工程客体是含有有生命物体与无生命物体的复杂系统,这个物质系统与周围环境有密切联系。因此,农业工程应该特别注意研究农业生物与环境、农业生物和环境与各种工程措施之间的关系。作者还对“农业工程是工程手段在农业上的应用”,“农业工程学科是介于传统工程学科与农业生物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等说法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WebGIS的农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农场+生产队"管理模式的大中型农场农业生产管理的需求,该文设计开发了基于WebGIS的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开发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Java作为开发语言,属性数据库使用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作为WebGIS前端开发技术,实现农场农业生产各关键环节数据的填报、统计以及可视化。功能模块包括:农场机构管理、生产资料管理、生产数据上报、专题分析、信息服务发布、系统管理。目前系统已在安徽龙亢农场,呼伦贝尔谢尔塔拉农场、特泥河农场、院士工作站等农场或农业基地开展示范应用。结果表明:系统具有简单易用、普适性强、扩展性好等特点,可协助农场生产管理者科学、便捷、高效地进行生产管理,提升农场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增强决策层的宏观掌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应用ASP.NET和SQL Server 2000,采用B/S模式,设计了农业科技创新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农业科研项目、到位经费、科研成果、科技奖励、审定品种、专利、论文、著作、科技合作、学术活动、科技人才、科技条件平台、仪器设备、出访情况、来访情况、科技培训、科技推广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包括数据的增加、修改、删除、查询、导出、批量导入、统计、自定义报表等,是农业科研单位进行农业科技信息管理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10.
建设农业工程系统“信息高速公路”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我国目前农业工程信息基础设施现状和农业工程学科专业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提出建设农业工程系统“信息高速公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建设农业工程系统“信息高速公路”的指导思想和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全国农业工程系统信息网络的设计原则及网络总体构成图。  相似文献   

11.
数字农业系统是一个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与自动化等多种现代高新技术为一体的,融合现代农业技术的智能化农业生产、管理和应用系统。在充分分析数字农业系统的研究意义、内涵和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给出了网络环境下数字农业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方法和架构,并详细探讨了数字农业系统核心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及设计结构,以及未来物联网环境下数字农业系统,乃至智能农业系统地研究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2.
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一站通"是农业部自2002年以来在全国推广的农村信息化建设重大技术项目。简述了"一站通"的功能、特点与创新点,详述了"一站通"在宝鸡的应用推广情况,并提出网上交易和信息服务组织化将是今后供求信息服务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简述全国及福建的生猪养殖发展现状与粪污产生量,并根据循环经济的“3R”理论,构建了以规模化生猪养殖为源头,通过技术集成,拓宽粪污循环利用产业链,发展粪污治理、沼气能源、食用菌、种植业、有机肥料、养鱼等产业,解决了规模化养猪场区域内部各产业产生的“废弃物”再利用问题。福建省福清星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应用该模式建成的粪污循环利用产业链运行结果表明,各产业充分利用上游产业排放的“废弃物”,年节省各种原料投入达105万元,并解决了规模化养猪场粪污治理,污水经过各层次利用后作为冲栏回用,最终在系统内部实现了粪污全价再利用,达到污染物“零”排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能本管理"理念内涵和原则的介绍,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引入能本管理理念的意义,以及能本管理理念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工作因内容不断外延,涉及的事务性信息涵盖范围越来越广、信息量越来越大,现有的管理系统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求。引入Wiki技术、建立了"校园百科"Wiki系统可以实现学生工作中事务性信息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我国农技推广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农业部和各地农技推广中心也建立了一系列f-j户网站,并开始推进农技推广管理和服务手段的信息化,农业部和科技部系统也针对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信息化项目。但全国性的农技推广信息化的实施也存在组织难度大、目标难确定、投入资金难保障、信息和服务资源难集成等困难。本研究提出了农业部科教部门牵头组织、以基层农技推广的管理和服务作为基本目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应给予必要支持,以项目带动信息和服务资源的集成和共享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遥感监测业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农作物遥感业务的不断延伸和农业生产管理对遥感监测需求的不断提高,业务运行管理效率问题日益凸显。该文通过对农作物遥感监测业务管理流程进行了系统化梳理与调整,设计开发了"农作物遥感业务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科学设计了数据库系统,提升了业务系统承载能力;实现农作物遥感业务工作影像数据入库管理、查询、任务分发、上报、审核、归档的完整业务流程;建立业务跟踪管理机制,实现作物监测业务的流程化和可视化,有效提高了运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郭琳  王飞  张寅  裴志远  常钧  唐海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3):132-138
随着农作物遥感业务的不断延伸和农业生产管理对遥感监测需求的不断提高,业务运行管理效率问题日益凸显。该文通过对农作物遥感监测业务管理流程进行了系统化梳理与调整,设计开发了"农作物遥感业务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科学设计了数据库系统,提升了业务系统承载能力;实现农作物遥感业务工作影像数据入库管理、查询、任务分发、上报、审核、归档的完整业务流程;建立业务跟踪管理机制,实现作物监测业务的流程化和可视化,有效提高了运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9.
Studies comparing hunting between secondary and mature forests are critical to understanding secondary forests’ potential as sustainable hunting grounds. I examined hunting across a successional continuum by surveying 67 households in three communities near the Cordillera Azul National Park, Peru, and analyzing the potential for sustainable hunting. Ninety-nine percent of households surveyed went hunting during the six-month study. Ninety-one species were recorded from seven vertebrate and invertebrate classes, with mammals the most hunted. Five percent of extraction events were species of concern on IUCN’s Red List. Households extracted significantly more, in terms of number of species, number of collection events, and biomass, from older forests (>20 y) than from young secondary (1-5 y) or old secondary forests (5-20 y). However, when extraction is measured per unit area (kg/km2 or collection events/km2), households extracted more wildlife from old secondary forest. Households consumed meat at rates below Amazon regional averages. However, because human population densities are well above carrying capacity, current low harvest rates are likely a relic of past overharvests and do not reflect sustainability. Even if management focuses on source-sink dynamics with buffer zone hunting resupplied by protected area populations,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seems doubtful. As more agricultural clearing converts older forests to fields and fallows, the role of secondary forests in resource management plans will increase. The impact of high human population densities in the region means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grams should focus more on supplying alternative sources of protein and income and limiting immigration into the area.  相似文献   

20.
混合架构智能温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物联网型智能温室的信息管理要求,基于客户端/服务器(C/S)和服务器/客户端(B/S)混合架构设计了智能温室信息管理系统。系统由现场管理、数据库和远程管理等3个子系统组成。采用分布图法检测了温室传感器网络离异数据。结合铁皮石斛的耐湿特性,通过Mamdani推理实现了温室空气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的模糊决策。基于异步JavaScript和XML(AJAX)技术构建了Web数据异步交互框架。运用服务器推技术实现了温室机构动作状态的实时同步。系统在江苏农博园现代农业馆智能温室部署运行,成功实现了温室信息局域网的采集、处理、存储、显示和决策,以及广域网的高效远程访问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