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土地有效的开发利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土地利用要求在不断地增强。但是,我国的土地利用却表现为:①耕地迅速减少而建设用地快速增加;②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粗放。伴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粮食安全问题以及土地利用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开始重视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尤其是土地管理政策的调整,这就要求必须加快土地利用制度的改革。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现行土地利用制度体系进行理性思考从而为制度改革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们在解决以环境为中心的一系列问题过程中,对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果。本文论述了只有推行可持续发展,搞好广西各城市、县镇的自然环境,综合环境和社会环境,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困扰与难题,方能提高居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近代经济发展,机器逐渐代替了原来人力为主的工作和生产形式。机器的能源使用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煤炭转变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力和石油,标志着人类开始百年的能源消耗历史。然而,能源消耗带来的除了人类社会的繁荣,还有环境的污染和全球气候的变暖,时代发展到今天,全球变暖改变的不仅是气候,还导致保护环境的形势日益严峻。森林防火是保护环境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如何进行防火宣传工作的展开,需要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风险分析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研究实践,首次将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及应对上升到网络舆情风险分析的层面进行思考,明确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风险分析的内涵、重要意义、基本架构及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对后续有关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20届世界土壤学大会主题发言看土壤学某些重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通报》2015,(1):1-3
介绍了第20届世界土壤学大会主题发言有关土壤与和平、土壤安全两个专题,以此呼应土壤学关于土壤与环境、土壤与人类活动等重要问题。在土壤与和平专题中,介绍了美国两位教授关于土壤与和平关系的论述,韩国一位教授介绍了南北朝鲜通过土壤学研究合作逐渐走向朝鲜半岛统一的积极努力。在土壤安全专题中,介绍了澳大利亚、荷兰、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学者就土壤安全的概念、5个层次的含义所做的报告内容。通过介绍,可望拓展读者对涉及到土壤学某些重要问题的创新性思考,为有关研究领域提供新的角度,进一步提高对土壤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农村书屋及其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现状分析,阐述了以农村书屋为基础建立发展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提升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能力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内在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充分发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积极作用,从理论上探究其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从历史角度对其进行定位,并进行理论升华。在对农村土地整治内涵剖析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政治3个方面分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内在驱动力,揭示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进而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进行了理性思考,最后从规划管理、决策机制、产权制度、收益分配、主导主体和配套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该文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宁夏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水资源极度短缺,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依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从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水务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了宁夏的水资源现状,对其现状进行理性思考并提出了对策,即实体水和虚拟水策略的联合运用、节水型社会构建及水务科学管理模式构建,其中实体水和虚拟水的联合调度包括“四水”的联合调度和虚拟水战略在宁夏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水库移民安置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移民工作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实际操作难度大,必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权衡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本文结合全国重点水利工程项目——湖南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实际,对移民安置涉及的问题从移民视角出发,重新进行理性思考,探索移民安置方式,分析移民安置存在的风险因素,为实现安全、科学、有效移民,作出几点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关注也日益加强。为保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逐渐推行森林认证机制。伐区调查设计作为森林采伐业的基础环节,在森林认证的要求下,如何做好伐区调查设计成为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因特网上有着丰富的水稻信息资源,从因特网上获取资料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本文分类介绍了因特网上一系列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的水稻信息资源及其检索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按时完成山西省水土保持规划任务,全省采用单公里网布点到位实测的数理统计法,同步查清了土地利用和治理现状,并将获得的80多万个数据输入IBM—PC/XT计算机,研制山西省土地资源数据库软件。本软件采用汉字显示,可以打印出所需的行政区和流域的数据项和图,为山西省水土保持工作使用计算机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3.
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发展给整个社会的科学与技术、经济与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和冲击,同时也给网络的安全运行带来更多的挑战。要想更好的保护网络不受黑客的攻击,就必须对黑客的攻击方法、攻击原理、攻击过程有深入的、详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更具有针对性的进行主动防护。本文分析了黑客攻击的特征,提出了相关防范技术来对黑客攻击行为进行检测与防御。  相似文献   

14.
Design and analysis of land‐use management scenarios requires detailed soil data. When such data are needed on a large scale, pedotransfer functions (PTFs) could be used to estimate different soil properties. Because existing regression‐based PTFs for estimating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 do not, in general, apply well to arid area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 to evaluate the existing models and (ii) to develop neural network‐based PTFs for predicting CEC in Aridisols of Isfahan in central Iran. As most researches have foun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CEC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OM) and clay content, we also used these two variables for modelling of CEC. We tested several published PTFs and developed two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s using multilayer perceptron and 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s based on a set of 170 soil samples. The data set was divided into two subsets for calibration and testing of the models. In general, the neural network‐based models provided more reliable predictions than the regression‐based PTFs.  相似文献   

15.
基于粒子群优化聚类的温室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俊  刘刚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7):172-177
温室传感器网络中,不同区域节点间高相似度数据的传输会浪费通信带宽和增加能量消耗,因此研究相应的节点数据压缩方法对减少数据冗余和提高节点续航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温室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感知数据的特点,同时考虑节点续航能力有限的因素,提出一种温室无线传感器网络方案,系统按轮运行,每轮中利用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的K-均值聚类算法将节点按监测数据相似性划分到相同的区域,每个数据相同区只允许聚类有效性指标值最高的节点向汇聚节点传输数据,其余节点暂时休眠。试验结果表明,16个节点在10轮试验中归入休眠集合的总次数达到131次,DCAPI平均值为0.1814,每轮降低能耗72.93%以上,该系统能够极大地减少每轮中的工作节点,压缩发送的数据量,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6.
The distribution of tree species in a large forested area of south-easter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is predicted from a sample of the forest using statistical models. The resulting maps of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existing reserve network represents all species, identify areas likely to have species not represented, and compare the existing reserve network with simulated single large reserves of equivalent total area.

A single long narrow rectangle following the steep gradient in rainfall and temperature from the tableland across the ranges to the coast would contain more species than the existing reserve network but no other configuration would contain more. A suite of species not represented in the existing reserve network was identified and the area where those species are likely to occur was mapped. This area is part of the tableland-coast gradient not covered by any existing reserves. If part of this area was to be added to the reserve network, all species would be represented and the reserve network would encompass more species than any single large configuration.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汽车网络安全性、可靠性等通信要求,参照AUTOSAR网络管理规范,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检测的FlexRay网络通信管理方法,建立了节点内部网络通信管理状态转换模型,设计了Errorcheck状态下的分布式故障检测机制,给出了该机制下FlexRay网络参数及网络管理参数的计算方法,实现了网络节点状态实时监控和协同休眠功能。VectorCANoe中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实时在线管理FlexRay网络通信,实现高效的节点故障检测,而且可以有效降低网络通信管理带宽消耗约为5%。该方法为建立高可靠的车载网络通信管理系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颜色传感器和遗传算法的牛肉系水力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快速检测牛肉系水力,解决肉制品系水力检测不便的问题,该文研究了基于颜色传感器和遗传算法的牛肉系水力快速检测方法。优化了变色试纸与牛肉样品的最佳贴附时间,使用Arduino控制器操控颜色传感器采集试纸颜色参数;将80组牛肉样品分成60个训练组和20个验证组,应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系水力试纸的尺寸为5 cm×2 cm、氯化钴浸泡液浓度为3 g/mL的条件下,得到试纸最佳贴附时间为20 s;经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后,最佳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为0.96,相关系数R~2为0.987,优化后的神经网络模型对系水力等级的预测准确率从90%提高到95%;将检测时间降低到1 min之内,实现了对牛肉系水力等级的快速检测。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智能化的肉制品系水力快速检测设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网络图书馆有效拓展了传统图书馆联盟的各项服务功能,为现代图书馆提供了更为广泛的信息服务条件,是数字时代图书馆联盟合作的新形式。大力加强网络图书馆建设,使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的理念更好地融入图书馆业务之中,不断推进图书馆联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土壤养分循环是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基础,土壤微生物是驱动养分循环的关键因子。挖掘微生物调控土壤–植物系统养分循环功能的潜力,已成为提高农田养分资源利用效率的发展趋势。通过梳理我国土壤养分循环和土壤微生物学交互研究的发展历史和脉络,审视与国际前沿研究比较的不足之处,指出未来的研究热点,促进我国在相关领域研究水平的提高。【方法】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及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定量分析了60年来土壤养分循环和土壤微生物学交互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的科学文献,研究了相关领域不同时期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对比了国内外土壤养分循环和土壤微生物学交互研究发展的异同点。主要进展分析表明国内研究主要分为起步期 (1981~1990年),发展期 (1991~2005年) 和定型期 (2006~2016年)。起步期的研究热点分散,主要研究了红壤、水稻土和紫色土中特定微生物和酶活性的肥力功能。发展期研究热点关联度加强,主要研究了红壤、黑土、水稻土中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肥力和环境功能。定型期研究热点间的连接度不断增强,主要研究了土壤养分循环与微生物群落结构耦合的微生物学机制。通过与国际相关研究比较,国内学者追赶国际研究可以分为起步追赶期 (1990~2005年) 和快速追赶期 (2006~2016年)。在起步追赶期,国内学者追随国际上对碳氮转化与微生物交互研究的热点,但研究热点的关键词交互网络成熟程度低,侧重对红壤的研究,缺少对根际的研究。加速追赶期,国内学者从水稻土和根际方面强化了对养分转化微生物机制研究,开展了土壤微生物网络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但需要加强土壤生物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实证研究。总体上,与国外相比,国内研究相对滞后,但发展迅猛,从简单关注酶活性,发展到微生物网络结构与土壤功能的交互。同时国内研究热点的关键词交互网络日益成熟,且与国际相比表现出趋同趋势,但仍需深入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结论与展望在未来研究中,应在建立养分利用率提升的区域微生物调控技术体系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土壤微生物结构和功能协同演变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