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按茶叶由过去的统购统销下放为市场调节以来,茶厂曾一度遍地开花,市场呈活跃繁荣.但由于大家的注意力都在"经营"上做文章,生产上缺肥,缺药,失管的现象十分普遍,加工领域粗制滥造,产品质量严重下降.再加多头竞争,互相残杀,茶叶的优势发挥不出来,时至今日,茶叶已面临全面危机,生产滑坡,产品滞销,已是当前十分突出的矛盾.茶叶界的仁人志士,此时此刻为拯救我国茶叶发展自己的见解是十分必要的,欢迎有更多的作者为之而呼吁!  相似文献   

2.
今年来,《茶叶通讯》在内容上,紧密结合茶叶生产的实际,宣传党对茶叶生产的方针、政策,介绍茶叶先进经验和国内外新的科技成果,把重点放到了茶叶科学技术的普及上,因而更加适合广大从事茶叶生产、收购技术人员和茶区人民群众学、用茶叶科学的需要。涟源地区茶叶学会为了更好地利用《茶叶通讯》促  相似文献   

3.
连续两年的滑坡,使刚恢复发展的茶叶生产又进入了低谷,茶农物化投入减少、短期行为突出、茶园失管严重、退包现象普遍,上述现象如继续发展下去,将会使茶叶  相似文献   

4.
今年我省春茶产量近二万吨,比去年增产一千吨;秋茶遇到干旱,部分茶区有减产趋势,预计全年可产茶四万二千五百吨,将完成今年茶叶生产任务。然而,茶叶生产不容乐观,近几年茶叶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是前些年发展的六七十万亩的新茶园陆续投产的结果,它掩盖了全省十二万亩茶园抛荒失管和大部分茶园管理水平下降的事实。实际上我省茶叶生产潜伏着危机。出现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5.
茶叶是我县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是拳头产品。我县曾享有"茶叶状元县"的称誉。然而,十多年来,我县茶叶生产却徘徊不前,甚至走下坡路,特别是近二年,茶园大面积失管抛荒,茶农积极性严重受挫,财政税收锐减。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如何发展松溪茶叶生产?这是我县各级于部与茶农非常关心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有关资料和我县的实际情况,谈几点看法:一、松震亲叶生产现状及茶叶生产徘滔不前的主要原因今年全县茶叶产量预计可达1400吨以上,比1994年增20%;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比去年的766万元增234万元,增30%…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茶叶是我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之一,在农民增收、出口创汇、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茶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如何加强茶叶生产物流建设,降低茶叶流通成本成为众多茶叶生产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鉴于此,本文对我国茶叶生产物流建设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所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茶叶生产在国内外的市场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我国茶叶商品化进程的深入发展,茶叶生产、制作、销售过程中的弊端也逐渐显露。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茶叶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的剖析,探求我国茶叶企业未来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台湾茶业发展概况台湾的茶叶生产100多年来已发展威一独特的产业。台湾光复后以制造红茶、绿茶供给外销为主,内销为辅。1970年代,工商业发展快速、台币升值、工资上涨、台茶外销渐失竞争力,改为辅导拓展包种茶与乌龙茶内销市场。1975年后,有关单位持续加强袋茶产制、茶叶分级包装、办理茶叶产制讲习、竞赛、观摩及成果展示会等,使得茶叶内销量和消费量  相似文献   

9.
宁德地区是我省茶叶主产区。是个老茶区。旧茶园面积大,占全区茶园总面积60%以上,还有一些种植粗放,失管的未老先哀的低产茶园,茶叶单产很低,平均亩产只40斤左右,根据全国茶叶会议提出“茶叶生产要有个大发展,速度要加快"的精神,近年来各地都掀起了大改低产茶园和开辟新茶园的群众运动,今年五月,宁德地区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召开了"双改"会议,现场交流总  相似文献   

10.
茶文化传播对世界很多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茶叶生产加工是茶叶市场化运营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这引起了诸多从业人员的重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加工生产大国之一,在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提倡高效、安全、节能的茶叶生产加工模式。茶叶生产加工流程复杂繁琐,本文从数学拓扑思想的角度入手,对茶叶生产加工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更加科学的茶叶生产加工方案,促进茶叶生产加工的产业流程升级。  相似文献   

11.
普洱茶从生产、认证和消费上在近两年回归理性,生产规模和消费价格下降,标准化程度得到提高,是有着良好市场前景的饮料,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云南茶叶除了需要发展普洱茶外,还需要大力打造云南的茶叶文化、提高茶叶生产和加工技术,大力发展滇红茶、滇绿茶和花茶等茶叶品种,创造出国内乃至世界著名的茶叶品牌,使云南成为名符其实的优质茶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2.
李月珍 《福建茶叶》2010,32(6):32-33
<正>农药是农业生产上十分重要的生产资料,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化学防治是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而茶叶的农药残留量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尤其在茶叶出口贸易中,各进口国对茶叶的农药残留标准要求不一样,生产的茶叶要符合进口国的要求,才能达成交易。在日常茶叶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了使我国茶叶尽快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除了培育茶叶市场、健全市场管理机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以外,还应转变思想观念、工作方法,把茶叶生产的重点转移到总量平衡、结构合理、效益提高上来.各级茶叶技术推广部门为了配合工作重点的转移,应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发展“优质、高、高效”茶叶生产.“优质、高产、高效”三者是辨证的统一,高效是目的,是“三高”茶叶生产的核心,而优质、高产是手段.只有增加茶叶单产、提高品质、优化茶叶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才能提高茶叶生产的整体效益.经过建国以来40多年的努力,在茶叶科研上已取得了一大批成果,有些成果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我国茶叶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据统计,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茶叶作为一种保健饮品,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中国的茶叶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很高,因此市场上对茶叶的需求量也逐渐加大,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我国重视对茶叶的生产和管理,传统的茶叶生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现在是信息化社会,茶叶的生产管理应向着规模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更好的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茶叶的生产管理中,最大限度的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实现茶叶的经济效益。构建茶叶生产管理监控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对茶叶的生产以及管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应发 《茶叶》2013,39(3):167-169
近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茶叶富含多种有益的成分,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伴随经济发展,茶叶消费日趋旺盛:在市场上,茶叶是一种快速消费品;在农业上,茶叶则是一种极宜作为产业发展的经济作物。宁强县是江北地区的一个产茶大县,其茶叶具有独特的品质特征。为明析该县茶叶生产现状,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对该县生态环境状况、茶叶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对茶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该县茶叶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七月一日在诸暨召开的全省茶叶生产跃进会议的中心问题,是研究解决在茶叶生产上如何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根据今年春夏茶生产情况和各县到会同志的体会,一致认为关键问题在于敢想、敢说、敢做、彻底解放思想,破除迷信,茶叶生产就能高速度地发展。茶叶生产能不能高速度发展?这已是争论很久的问题。今年茶叶生产原订计划是确比1957年增产30%。诸暨会议上代表们认为应该修改为“争取今年茶叶产量翻一翻。”也有很多同志提出应争取百万担,现在看来也是可能的。今年春茶尾期,省委曾及时提出继续组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茶叶新区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茶园的失管,改种、荒芜现象。据茶叶区划资源调查资料:三明市原有统计面积25万亩,实际面积只有20.7万亩,抛荒4.3万亩。如何巩固已开垦种植的茶园面积,提高单产,提高质量,这是茶叶新区近期内的主攻方向。笔者实地调查了尤溪县池田乡茶叶生产情况,现就这一问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茶叶精制设备的技术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茶叶生产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我国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茶叶生产国,在茶叶精制机械设备方面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受限于多方面原因,目前茶叶精制设备仍然存在生产经济效益较低、现代化程度不高以及自动化程度不足等突出问题。本文对茶叶精制机械设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根据我国机械工业发展实际探讨了该类设备在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旨在为推动我国茶叶生产行业实现现代化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茶叶在我国外贸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十九世纪初至八十年代,世界消费的茶叶几乎全靠我国供给,也是我国茶叶生产与外贸最兴盛时期。到了二十世纪开始,我国茶叶对外贸易日趋凋落,其原因一是:受到印、斯茶业在国际贸易上的冲击,同时,近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动荡不安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二是茶农遭受到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封建商人的盘剥,亦阻碍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因而削弱了我国茶叶外销的竞争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福州市茶叶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截至1995年全市茶园面积达12.7万亩,投采面积8.92万亩,年产4942吨,亩产55公斤。比1983年总产增长180%,亩产增长141%。名优茶已形成规模生产,年产达346吨,产值1727万元。存在问题是:名优茶定型产品少,创名牌意识差;茶叶生产成本高,部分茶园失管;茶叶产品单一,茶叶税赋重达37%,影响生产积极性;市场疲软,生产、加工、出口企业多亏损。措施与对策是:推广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因地制宜发展名优茶;加强茶叶质量与卫生管理,发展绿色食品;创立名牌产品;实行集约经营,获取规模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