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 1981年,在岗王公社李中口大队第四生产队的0.6亩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田里,从棉花花铃期开始,半月左右一次,连续三次喷施磷酸二氢钾,亩产皮棉达235斤.1982年,在同一块棉田,实行地膜覆盖,宽窄行种植,品种是河南69选系(303和304各半),分别在6月29日,7月11日,7月20日,7月28日,8月25日,连续五次,用机动喷雾器喷施磷酸二氢钾,在7、8月份阴雨多(降水529毫米)、日照少(292.2小时)的情况下,获得亩产皮棉258.3斤,比对照增产13.4%,80%以上是优质棉.据8月15日  相似文献   

2.
编輯同志: 通过对六安县卅鋪公社卅鋪大队的調查,发現在水利条件基本解决的淠史杭灌区发展紅花草是解决肥源不足的极有效途径。这个大队1952年由舒城县引进紅花草,开始时在上藕塘生产队試种,目前已扩大到六个生产队;大面积鮮草产量由1961年每亩六、七百斤增加到1963年的三千多斤。他們認为种紅花草的好处很多,能节省劳力、增产粮食、改良土質。如上藕塘生产队种一亩紅花草可收鲜草三千五百至四千斤,相当于二百斤餅肥、二万斤沟塘泥。从用工来看,施一亩紅花草(二千斤)只需用二个工(包括种、管、收、压青),而施一亩餅肥(二百斤)約需五个工(購买、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在西安市跃进公社先锋大队设的农村基点人员,遵照毛主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同该大队植保小组协作,在医疗卫生系统同志帮助下,经过多次试验,用敌百虫与火碱土法合成敌敌畏,杀虫效果良好。方法是:先将二斤纯敌百虫溶解在十三斤水中,将半斤火碱(氢氧化钠)溶解在一斤三两水中,(两者应先加少量温水徐徐溶解后再行稀释),待两种溶液的温度均降到  相似文献   

4.
<正> 1979年7月17—20日,当花生生长旺盛期,在开封县范村公社、开封市郊汪屯公社试用飞机为花生喷施磷酸二氢钾,喷肥面积1.2万多亩。从七个试验点调查结果,喷施磷酸二氢钾的,花生平均亩产253.9斤,未喷施的亩产231.2斤,平均增产9.4%。其中增产最高的为19.8%,有一个点减产3.9%。据开封县传礼寨大队第八队调查,花生喷施磷酸二氢钾后,有效枝长较对照增加0.4厘米,结荚节数增加0.53个;单株结果数较对照增加1.3个,其中饱果增加1.19个。开  相似文献   

5.
我们清丰县大屯公社李纪庄大队,常年种花生700亩,由于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夺得了粮油双丰收。1977年全大队粮食平均亩产729斤,花生亩产235斤,向国家交售粮食15万斤,油品1.6万斤,花生果2万斤.提高思想认识摆正粮油关系我们大队地处黄河故辺,是花生产区,1968年以前,粮油产量低而不(禾文),粮食亩产300斤左右,花生亩产70斤上下,随着“农业学大(宀在)”运动的深入发展,干部群众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新平整的丘陵岗地施用钾肥的必要性,我们于1975年在石骨山大队第五生产队和贫下中农三结合,进行了钾肥试验。一、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在两熟两肥的基础上设置裂区进行。钾肥试验为两种肥底,即(1)土粪(每亩1060斤),豆饼(每亩40斤);(2)两肥(每亩2100斤)。两种肥底上各设四个处理: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肖县张庄寨人民公社洪河大队青年卫星队,一九五九年在十六亩土地上,采取了合理间种、套种、连作的方法,一年中共种了七种作物,收了六熟,共收马铃薯二万八千一百二十八斤、小豆二千四百三十二斤、玉米四千九百九十二斤、甘薯二万零八十斤、大头菜六万七千六百八十斤、萝卜  相似文献   

8.
我们刘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亲临视察过的七里营公社的一个大队。全大队共187户,1145口人,1904亩耕地(其中植棉1000亩,种粮800亩,其它104亩)。以大队为核算单位,下属三个生产队,三个组(机电组、科研组、林、牧、副、渔管理组)。这里地处豫北平原,黄河故道,植棉历史悠久。在黑暗的旧社会,粮棉产量很低,粮不过百斤,棉只有二十来斤。  相似文献   

9.
建湖县建阳公社建东大队是稻麦两熟地区.1977年开始试种杂交稻,1978年全大队共种杂交稻1016亩,平均亩产1202斤,比常规稻南京11号每亩增产200多斤,全大队水稻总产比1977年多收31.74万斤,增长17.1%.这个大队1978年杂交稻的栽培方法,主要是采用温室无土秧小苗直栽和小苗寄秧移栽,同时也搞了10%的露地秧.现根据一年来的实践和所做的有关试验,对大面积杂交中稻亩产1200斤的栽培技术,作如下分析.一、产量构成因素杂交水稻同常规水稻一样,产量都是由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所组成.我们调查的亩产1200斤以上田块的平均产量结构如下(表1):  相似文献   

10.
滁县瑯琊公社瑯琊大队,过去小麦产量一直不高,正常年景亩产六、七十斤,最好年份也不超过百斤。在地委的正确领导下,这个大队通过去冬今春的社会主义教育和树立样板田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社员的生产积极性,采取领导干部、科学技术人员和农民羣众三结合的方法,因地制宜地推广科学研究成果,取得了午季大丰收。全大队一千五百一十亩小麦,总产二十六万六千六百五十一斤,比1964年一千五百二十一点六亩总产十万九千八百五十六斤增加一点四倍,平均亩产一百八十三点一斤,比1964年亩产七十二点一斤增加一点五四倍。全大队二十一个生产队,其中七个队平均亩产二百斤以上,两个队平均亩产三百斤以上。现将主要丰产经验总结如下,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一年北京郊区在以往旱种水稻经验的基础上,25000亩旱种杂交水稻获得成功。大兴县芦城公社康庄子旱种黎优57杂交稻150亩,平均每亩实产750斤,旱种越富品种60亩,平均每亩240斤;佟场大队80亩杂交稻旱种,亩产750多斤。旱种丰锦亩产240斤;大洼大队30亩旱种杂交稻亩产450斤,旱种京引47亩产350斤。西芦四队旱种地在收割前30厘米土层无潮土,常规稻失收,杂交稻亩产  相似文献   

12.
去年,我省种植单季杂交水稻近80万亩,平均亩产接近800斤,比常规水稻品种普遍增产。同时涌现了亩产900斤以上的地、县,千斤以上的公社,1200斤左右的大队,生产队和亩产1300斤以上、稻麦相加亩产达吨粮的高产典型。铜山县张集公社孟庄大队、国营东辛农场,丹徒县大港公社东方红大队等单位的高产田,亩产均超过了1500斤。据初步统计,全省1500斤以上的田块有13.4亩,1400—1499斤的有9.1亩,1300—1399斤的有229.8亩,1200—1299斤的有76亩(统计到的  相似文献   

13.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一九七五年小麦又获丰收。三万六千亩小麦平均单产七百一十五斤,较去年增产一百六十二斤,全社三十一个大队有八个大队亩产达到六百斤,七个大队达七百斤,五个大队达八百斤,五个大队达九百斤以上。  相似文献   

14.
1976年,我们大队党支部学习了劳模李光庆同志的先进事绩,党支部成员亲自动手,试种了攻三千斤试验田4块,6.7亩;各生产队也都种了攻三千斤试验田,共计8块,15.6亩。其中大队党支部攻三千斤试验田(简称三千斤田),面积1.9亩,夏熟2—14大麦亩产814.9斤,前季稻广陆矮4号亩产1209.5斤,后季稻农虎6号亩产988.5斤,三熟相加达3013斤。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温州市永中公社普门大队第三生产队,1963年种植早中稻晚季栽培(又称倒种春)的矮脚南特34亩、陆财号9.5亩、钱丰3亩、田基度1.3亩,共计47.8亩。总收燥谷34,446斤,平均亩产720.6斤。其中最高的一坵1.15亩,收燥谷1,042斤,折合亩产906斤,比当季一般连作晚稻增产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兴县留民营大队有162户810人,1920亩耕地,其中粮田1640亩,主要种植作物以小麦和水稻为主。1980年粮食总产167万斤,亩产1018斤,人均分配320元;1981年粮食总产173万7千斤,亩产1053斤,人均分配370元;1982年粮食总产196万斤,亩产1196斤,人均分配405元。留民营大队自1980年春开始搞沼气池、太阳能浴池试点,1981年5月,全村社员户普及了沼气池、太阳能浴池,共建沼气池160个,太阳能浴池152个。现将其经济效益情况调查介绍如下。一、沼气池、太阳能浴池投资情况1、沼气池该大队建的沼气池,都是三结合式(沼气池、猪圈、厕所)的,投资包括三项。沼气池每户一个,体  相似文献   

17.
位于太行山麓的山西省壶关县晋庄大队,在1965年大旱年份,又获得了第三个谷子丰收年。全大队共种谷子503.3亩,平均亩产643.5斤(包括间作14.1斤),比丰收的1964年增产8.9%。比1963年增产26.9%,比常年1962年增产65.4%。并出现了700斤以上的地块178.5亩,其中有6.91亩谷田平均亩产920.3斤,特别是有0.85亩谷田,平均亩产达到954斤,创造了当地谷田最高丰产新记录,为谷田大面积丰产树立了样板地块。  相似文献   

18.
自从各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在如何确定土地、山林、水面、畜牧等承包期限问题上,各地不一,怎样科学而又合理确定,才更有利于促进集约经营,提高生产力,很值得研究探讨。现就我县一些情况,谈点看法,供讨论交流。关于土地承包期限我县是1981年下半年落实的分户承包。据727个大队统计88.6%是一定三年,6.05%是一定五年,95%是一定十年(36个大队)。承包后生产状况是喜人的。82年粮食亩产达1546斤,比承包前的81年增145斤;油菜亩产达161斤,比81年增42斤;人均收入  相似文献   

19.
马坝晚占1号是华南农学院和曲江县农科所合作育成的高产优质新品种。1979年定型并进行了试生产。在曲江县农科所(马坝)种植6.65亩,平均亩产812斤。初步确认了该种耐肥、高产的特性。1980年晚造在马坝公社马坝大队示范,种植460亩,平均亩产560斤。1981年曲江县扩大种植6000亩,其中列入中间试验重点示范的2000亩。1980年参加广东省晚造优质品种区域试验,马坝晚占1号亩产760.53斤比对照种双竹占548.67斤增产211.86斤,增产38.61%,名列第二位。米质经(81)粤粮农字209号文鉴  相似文献   

20.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市广大干部和群众,遵照毛主席关于“人民公社一定要把小麦种好,把油菜种好”的教导,1974年对油菜进行了大面积试种,获得成功。全市试种的三万六千九百一十七亩油菜,在大面积间套种的情况下,混算平均亩产油菜籽五十三斤,并出现许多高产典型。旅顺口区海鹰公社科研小组一亩三分地油菜,平均亩产三百四十斤。金县友谊公社光明六队五亩五分地,平均亩产三百二十七斤。复县示范场二亩四分地,平均亩产三百二十五斤。庄河县小孤山公社农场大队四十五亩三分地,亩产二百七十六斤。新金县泡子公社谷泡子大队后袁西队五亩五分地,亩产二百三十八斤。金县董家沟公社城南大队一百六十亩油菜,平均亩产一百四十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