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而稳定的孵化率是种鸡场、孵化场乃至饲养者永远追求的目标。孵化效果受种鸡的饲养管理、种蛋管理和孵化场管理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胚胎发育、胚胎死亡以及影响孵化效果的诸多因素,提出了一些综合性的措施,以提高鸡种蛋的孵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贵妇鸡以其较高的药用、食用、观赏价值,迅速走俏特养市场,成为广大养殖户的热门养殖项目,而要养好贵妇鸡,孵化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养殖户就是因为孵化技术不过关,而严重影响了贵妇鸡的养殖效益,贵妇鸡孵化要想获得成功,以下几个环节至关重要。1 温度 温度是决定孵化是否成功的关键,只有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适宜的温度,才能获得较好的孵化效果。贵妇鸡种蛋孵化适宜的温度是37.8℃,出雏时的温度恒定在37℃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胚胎的发育,严重时会造成胚胎死亡。2 湿度 湿度对贵妇鸡胚胎发育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1.适宜的温度:温度是家禽孵化的首要条件,孵化温度要求保持在37.8℃。温度高,胚胎发育快,但软弱;如果温度超过42℃,经2~3小时可造成胚胎死亡;温度过低则胚胎生长迟缓,当低于24℃时经3小时将全部死亡。胚胎发育时间不同,对外界温度要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在动物体内主要功能是控制和调节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如果缺乏,则会影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在种鸡生产中,若种鸡发生维生素缺乏和不足,就会影响种蛋中维生素的含量,进而影响鸡胚在孵化过程中的发育,最终影响孵化效果。某鸡场曾因种蛋维生素缺乏,致使孵化过程中胚胎畸形,出雏率过低,健雏率下降。1孵化情况某孵化场在98年7月10日、17日、23日共入孵三批种蛋,每批入孵数分别为15000枚、1688枚、15000枚,入孵种蛋均为5天内收集的种蛋,贮存条件为带有空调的贮藏间,室温在15℃-18℃,温度…  相似文献   

5.
孵化时温度的控制与家禽的品种、蛋的大小、孵化机类型和孵化季节有关。在家禽孵化中,种蛋的质量是内因,孵化的温度是主要的外因,只有合格的种蛋才能孵化出健康的雏禽,而有了合格的种蛋,没有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也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禽孵化控温技术。家禽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之内,都会有一部分种蛋出雏,但是温度稍高于40.5℃或稍低于35℃时,且超过3h后胚胎就会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6.
家禽孵化控温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孵化时温度的控制与家禽的品种、蛋的大小、孵化机类型和孵化季节有关。在家禽孵化中,种蛋的质量是内因,孵化的温度是主要的外因,只有合格的种蛋才能孵化出健康的雏禽,而有了合格的种蛋,没有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也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禽孵化控温技术。家禽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之内,都会有一部分种蛋出雏,但是温度稍高于40.5℃或稍低于35℃时,且超过3h后胚胎就会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7.
影响种蛋孵化率的因素较多,如种蛋的保存时间、种蛋的消毒方法、种蛋的品质;孵化机内的温度、湿度与通风换气;种鸡营养缺乏和疫病等。此外,种鸡日龄的不同,各器官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状态也有不同,对种蛋孵化率也有一定影响。为了更好地指导当地孵化生产,选择当地占主导地位的海兰褐父母代种鸡的种蛋,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确定不同产蛋阶段与孵化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鸡种蛋的保存条件、时间等对种蛋品质有很大影响,而种蛋品质与孵化的成败密切相关。 一、温度适宜。 蛋产出母体外,胚胎发育暂时停止;当外界温度达到或超过鸡胚胎发育的临界温度(也称生理零度)即23.9℃,胚胎又重新开始发育;但胚胎的这种发育是不完全和不稳定的,易造成头照死胚的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孵化是种禽场的最后生产环节,其效果关系到种禽生产的兴衰成败。在实际生产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导致孵化率下降,从而影响到种苗生产成本和鸡苗质量。以下结合我们的生产经验,谈谈引起孵化率降低的常见原因。1种源性原因:高质量的种蛋是高孵化率的基础。一般来讲,种鸡产蛋高峰期的种蛋、受精率高的种蛋都会有好的孵化率。种蛋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种蛋内容物营养的平衡性、蛋壳的质量、受精率、污染的程度等方面。种鸡日粮有问题往往会造成产蛋下降,蛋内容物稀薄或某种营养素的缺乏,从而会导致孵化期间胚胎死亡增加;蛋壳质量发…  相似文献   

10.
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是由母体连续不断地提供营养,而家禽的胚胎发育则主要在母体之外,由禽蛋提供胚胎发育所需之营养。胚胎能否发育成健康的雏禽,取决于种蛋内是否含有足够的胚胎生长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适宜环境的健康母鸡,其受精种蛋经过适当的孵化过程,21天应能孵化出健康的雏鸡。在配制种鸡日粮时,必须考虑可能影响种蛋化学组成的程度,从而影响种蛋的孵化率及雏鸡出壳后的存活力。营养影响孵化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营养因素影响种蛋的孵化率及其商品代的成活率。一、入孵种蛋的大小入孵种蛋的大小对孵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据 Gib Taylor报道,要孵出高质量的雏鸡,在种蛋孵化时,必须考虑温度、湿度和通风。1温度高产肉鸡胚胎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且影响孵化率和雏鸡质量的温度间差异很小。正常情况下,种蛋孵化期为21~21.25 d,在孵化温度过高时,雏鸡提早破壳出雏。标准孵化温度为37.5℃~37.6℃,如此温度下,高产肉鸡胚胎发育过快,脐部会出现黑块、线状和内脏异位。为防止出现黑块,可将孵化温度调节到37.3℃~37.5℃。采用低温孵化,孵化期延长,但雏鸡质量可提高。2湿度为了保持蛋中水份相对含量,提高雏鸡质量, …  相似文献   

12.
孵化的过程,就是为受精的种蛋提供胚胎正常发育最合适的外界环境条件的过程.这些外界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和翻蛋等.任何一种环境条件不当,不管种蛋的品质如何,都可给胚胎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起大批或全部死亡.1 温度不当性胚胎疾病温度是孵化成功的首要条件.在孵化初期温度过高,超过40℃以上,但还未达到致死温度时,胚胎可变成无定形团块,胎膜发生皱缩和粘连,出现无头颅畸形、无眼睛畸形、胚胎移位,沉坠于卵黄内部.在高温的影响下,以第一周胚胎死亡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种蛋孵化率的高低,对种鸡生产的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孵化设备的改进,对提高孵化率,确保生产优质苗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禽孵化的条件必须遵循胚胎发育的规律,合理的湿度有利于胚胎发育,有利于提高孵化率,有利于提高苗鸡质量,已成为孵化工作者的共识。但是,对孵化期间不同条件下确定湿度高低往往做法不一。为了找到理想的孵化湿度,笔者于1995年进行了湿度对孵化效果影响的试验。一.试验材料1.种蛋来源试验用种蛋为天马种禽场饲养的AA父母代肉用种鸡所产的种蛋,分别取自A区2号棚30周龄鸡群产种蛋4…  相似文献   

14.
<正>种蛋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孵化率和鸡苗质量,因此种蛋管理对种鸡场和孵化场显得至关重要。笔者从事种鸡饲养和孵化实际工作多年,现结合生产实际,谈谈管好种蛋的5个关键环节。1种蛋的收集要想发挥种蛋的最佳孵化潜力,生产高质量的鸡苗,需要对种  相似文献   

15.
孵化是繁殖家禽的一种特殊方法。人工孵化则既是繁殖家禽的一种特殊技术,又是实现家禽生产集约化、商品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现代农村养殖小区如何搞好人工孵化,常常是困扰养殖业生产者的一个难题。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养鸡业生产技术攻关和技术指导实践,我们认为人工孵化雏鸡务必把握好以下四个关键。1温度温度是孵化过程中胚胎发育能否正常的首要因素。在孵化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过低,胚胎发育就会不正常,甚至造成胚胎中途死亡。所以必须掌握适当而平稳的温度才能保证胚胎正常发育。孵化温度一般应控制在37~39.5℃。孵化初期胚龄小,胚胎物质代…  相似文献   

16.
最佳的雏鸡质量和最高的孵化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孵化机和出雏器内创造的环境条件。当这些条件能够满足种蛋胚胎发育的需求时,种蛋内容物转化为胚胎以及胚胎的发育都会达到最佳状态。结果是我们将能够孵化出高质量的1日龄雏鸡。  相似文献   

17.
周历群 《中国家禽》2004,26(13):25-26
禽类的最佳孵化温度多数在37~38.5℃之间,稍稍偏离出最佳温度值对胚胎发育及成功出雏影响很大。现在家禽的大多数种蛋是在孵化机内人工孵化的,因此,孵化机必须能够精确地控制机内的温度,以确保发育中的胚胎温度不偏离最佳值。  相似文献   

18.
1 孵化场管理原则1.1 孵化场生产成绩孵化场所孵的种蛋来源于不同周龄的种鸡,早至25~26周龄的开产种鸡,晚至65周龄或更大周龄的种鸡,而孵化场种蛋来源的平均种鸡周龄为40~52周龄.孵化器有两种:单阶段孵化器和多阶段孵化器.多阶段孵化器主要是为产蛋早期、中期和后期多日龄种蛋混合孵化而设计的,孵化器内部同时孵化不同日龄的胚胎.多阶段孵化器冷却方式为水冷或者气冷两种,不同的冷却方式决定了人孵蛋的落盘时间.单阶段孵化器所孵化的种蛋均为同1日龄,可以根据种鸡日龄和种蛋日龄设定特定参数.目前孵化场的平均孵化率为85%左右,受精蛋的孵化率为92%(受精蛋孵化率=孵化率÷受精率×100).计算受精蛋孵化率可以排除无法控制的受精率因素,因此它是孵化场衡量孵化效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孵化场管理有几个关键点对于确保孵化率和雏鸡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关键点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孵化时间、种蛋处理与储存及卫生与品质控制、孵化器的维护.  相似文献   

19.
王万东 《中国家禽》2005,27(14):23-23,25
雏鸡表现比正常雏鸡身体小,而且体质较弱。主要原因:一是种蛋太小,种蛋小雏鸡就小;二是孵化过程中温度过高,如果孵化过程中温度长期过高,常给胚胎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其中主要是胚胎发育加速,使尿囊早期萎缩,出现过早啄壳现象;三是孵化过程中湿度过低,正常孵化的头十天中,鸡胚通过蒸发水分散热的量超过了其产热量。如果孵化器内的湿度过低,使蛋内的水分大量蒸发,胚胎则会受凉,而且妨碍了胚胎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根据胚胎发育的特点,蛋鸡雏孵化有两个关键时期:1~7胚龄和18~21胚龄。在孵化操作中要尽可能创造适合这两个时期胚胎发育的条件.前期注意保温,后期重视通风。 一 1~7胚龄 1~7胚龄为了提高孵化温度,尽快达到适宜孵化温度,可采取下列措施: 第一:种蛋入孵前预热,既有利于鸡胚的苏醒和恢复活力,又可减少孵化器中的温度下降,缩短升温时间。 第二:孵化的1~5天,孵化器的进出孔全部关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