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毛竹春笋为试材,在低温(4℃)和常温(15℃左右)条件下贮藏,在贮藏的第0、2、4、6、8天测定笋的水分、呼吸强度、灰分含量以及与笋氧化和木质化密切相关的酶活力水平,研究低温贮藏对毛竹春笋采后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贮藏条件下的毛竹笋水分散失量、呼吸强度和灰分含量都低于常温条件下的毛竹笋,且在贮藏第8天3个指标在2种温度条件下的差异达显著性水平;低温条件下毛竹笋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贮藏的第8天显著低于常温条件下的,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贮藏的第4天显著低于常温条件下的。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有利于维持毛竹笋的食用品质和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2.
竹笋贮藏温度和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竹笋氨基酸含量高 ,不耐贮藏保鲜的这一问题 ,经过 2年的试验研究 ,采用抑制竹笋的呼吸强度 ,减少乙稀的释放量 ,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有效地延长鲜笋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3.
离体毛竹笋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及POD和PAL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离体后毛竹笋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笋体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从笋尖到笋基部逐渐增加;PAL、POD活性笋尖明显高于笋基部.离体后贮藏的竹笋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前5 d纤维素的增加速度极快,在后5 d增加速度明显趋缓,但木质素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基本呈匀速态势增加;POD、PAL活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活性均显著增加.对离体竹笋进行低温处理(4 ℃)可显著降低竹笋的PAL、POD活性,减少木质素和纤维素合成,低温对纤维素的影响高于木质素.  相似文献   

4.
以甜龙竹笋为材料,研究复合生物保鲜剂对甜龙竹笋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在前期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复合生物保鲜剂(2.5%茶多酚+0.05%溶菌酶+1.5%壳聚糖)分别浸泡未剥壳、剥壳、去笋衣处理(3种试验处理)后的竹笋5 min,各试验处理均以超纯水浸泡5 min作为对照,自然阴干后用聚乙烯保鲜袋包装,在4℃下贮藏,分析贮藏0、2、4、6、8、10、12、14 d时笋外观和水分、总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等指标变化。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各处理笋外观色差均有增大的变化趋势;各处理笋的水分和总糖含量均呈现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则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贮藏期间各时期,复合生物保鲜剂处理的笋水分和总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3种试验处理中,“复合生物保鲜剂+剥壳”处理的保鲜效果优于其他处理。可见,复合生物保鲜剂能有效地减缓采后甜龙竹笋的木质化进程,以“复合生保鲜剂+剥壳”处理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笋是中国传统的山珍之一,是一种天然绿色食品。但其采后易消耗大量水分和营养而快速老化,在一般条件下难以贮藏。文中首次通过“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揭示了低温贮藏条件下雷竹笋木质化的调控机制,研究表明:与常温贮藏相比,低温可显著抑制采后竹笋中PAL、POD酶活性,降低失水率和总木质素含量,从而将竹笋保鲜时间至少延长20 d。通过“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表明,低温下竹笋木质素前体物质、茉莉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并在后期显著富集,说明低温可诱导茉莉酸积累、抑制木质素合成。对低温响应、茉莉酸合成和木质素合成通路关键基因进行筛选,并通过共表达分析发现,低温信号可能通过“低温—木质化”和“低温—茉莉酸—木质化”2种通路共同抑制采后竹笋中木质素合成,延缓其保鲜时间。上述结果可为揭示采后竹笋木质化分子调控通路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圆铃大枣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多年实验 ,选择适宜采收成熟度大枣 ,采用低温、塑料袋打孔包装、TBZ熏蒸等综合保鲜技术 ,可贮藏鲜枣 80~ 90天 ,好果率85 %以上 ,基本保持了大枣的原有品质。现将贮藏保鲜技术总结以下。1 适时采收一般情况下枣表面 1/3颜色变红为贮藏成熟度即可采成熟度。过早采收 ,果实风味不佳 ,采收过晚 ,果实易发酵腐烂 ,不耐贮藏。采用时 ,最好选在晴天 ,待露水干后用手采摘 ,要求无病、无虫、无变形果和干疤 ,将青果、转红果、半红果、全红果分开存放。采时要轻拿轻放 ,防止果实受到机械损伤。2 包装、运输贮藏用的大枣要用透气性比较好的塑…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 Ca2 对奈李低温贮藏的保鲜效应 ,对奈李采用不同浓度的 Ca Cl2 溶液处理、聚乙烯薄膜袋包装、在低温 ( 5℃ )下贮藏 ,研究其生理生化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采用质量分数为 0 .5 %~ 1.0 %的 Ca Cl2 溶液处理 ,对奈李的呼吸作用、Vc含量的降低、可溶性固性物的消耗、电导率和 POD(过氧化物酶 )活性的升高以及贮藏期的失水等均具有抑制作用 ,而用较高浓度的 Ca Cl2 ( 2 .0 %~ 6.0 % )溶液处理 ,则具有相反的作用 .  相似文献   

8.
【目的】水蜜桃采收后易后熟和衰老,贮藏期和货架期短。本研究为寻求安全有效的水蜜桃贮藏保鲜方式,并探究其保鲜机理。【方法】以“湖景蜜露”水蜜桃为试材,研究氮气预处理结合自发气调( MAP)复合保鲜处理对果实低温贮藏及货架期间营养品质、活性氧代谢及能量水平的影响。果实经100% N2处理6 h 后,用厚度0.02 mm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所有果实均置于(1±1)℃相对湿度85%~90%保鲜库中,贮藏30天后,从薄膜袋取出,置于(25±1)℃下模拟货架期。测定低温贮藏及货架期间水蜜桃果实腐烂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 TSS)、维生素 C( Vc)和过氧化氢( H2 O2)含量、超氧阴离子( O2.-)产生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和脂氧合酶( LOX)活性、膜透性、丙二醛( MDA)含量、腺苷三磷酸( ATP)、腺苷二磷酸( ADP)和腺苷磷酸( AMP)含量及能荷( EC)值。【结果】结果表明:随着冷藏及常温货架存放时间的延长,对照组水蜜桃果实组织中的ATP,ADP含量和能荷低温贮藏10天后即开始出现明显降低,SOD和CAT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H2 O2和O2.-的含量明显增加,而MDA含量与膜透性则呈大幅度的上升,导致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增加和膜完整性的破坏。N2预处理结合 MAP复合保鲜处理可有效降低水蜜桃果实低温贮藏过程中的腐烂指数,当果实转到25℃放置4天,处理组水蜜桃的果实腐烂指数仅为对照组果实的55.56%。同时,N2预处理结合 MAP复合保鲜处理能有效地维持果实 TSS及 Vc含量,较好保持了营养品质。进一步研究发现,N2预处理结合MAP复合保鲜处理能维持果实中较高的 ATP,ADP含量及能荷值,提高 SOD 及 CAT 活性,进而抑制 H2 O2积累及O2.-的产生,降低 MDA 含量及膜透性的升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在贮藏过程中,能荷值与 O2.-产生速度( R2=0.9712)、H2O2含量(R2=0.9746)及膜透性(R2=0.9678)具有显著负相关性。【结论】N2预处理结合MAP复合保鲜处理延缓水蜜桃后熟衰老可能与提高果实组织能量水平及抗氧化水平,维持活性氧代谢的平衡,保持膜的完整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竹笋活体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笋挖掘后,采取冷链技术,包括保鲜剂浸渍、真空预冷、包装、冷藏,使带壳竹笋活体保鲜贮藏时间在20d以上,好笋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生物保鲜剂对马蹄笋的保鲜效果,选择9种不同比例的魔芋胶、壳聚糖和柠檬酸的生物保鲜剂对马蹄笋进行浸泡、包装和低温储藏,测定3d和7d时的商品指标和关键酶活性。结果发现,S9(1.5%魔芋胶+2.0%壳聚糖+0.1%柠檬酸)和S1(0.5%魔芋胶+1.0%壳聚糖)保鲜效果最好。前者不仅能够维持绿竹笋在贮藏过程中的感官品质,减少水分散失和提高可食率,在贮藏前期(3d)能明显抑制绿竹笋笋体蛋白质的代谢和POD、PAL的活性,蛋白质含量比对照高55.95%,POD活性降低7.50%,PAL活性降低67.15%;后者在储藏后期(7d)更显著地抑制PPO、POD和PAL的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22.19%、34.56%和47.89%。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5.
木霉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聚糖酶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酶。试验采用DNS法对一种木(Trichoderma)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的最适催化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5.5,Cu^2+、Fe^2+、Fe^3+、Mn^2+对酶活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该酶对木聚糖和桑树叶粉分解能力很强,对其他底物分解能力微弱。  相似文献   

16.
The ethanolic extract of Symphyopappus casarettoi syn. Eupatorium casarettoi was partionated in hexanic, chloroformic and methanolic fractions. Extract and fractions were tested for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vitro and ex vivo assays. The methanolic fraction showed a higher antioxidant potential compared to the others fractions, which was correlated with its total phenol content. In addition, the ethanolic extract and the methanolic fraction attenuated ex vivo iron-induced cell death, quantified by lactate dehydrogenase leakage, and effectively protected against lipid damage induced by ir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ethanolic extract of S. casarettoi inflorescence and its methanolic fraction have in vitro and ex vivo antioxidant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  相似文献   

18.
溃疡病是猕猴桃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通过连续几年的防治试验和实地调查研究,根据溃疡病的形成原因,结合试验点实际,研究了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方法,总结出了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19.
赵锁泽 《绿色科技》2013,(8):311-314
指出了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培育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采用要素分析的方法全面解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而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培育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采用湘林—90无性系杨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扦插造林,研究萌条的根桩年龄对杨树扦插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时的胸径、苗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的萌条苗间均有显著差异,造林后的第1年、第4年,胸径、树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萌条苗的造林地间虽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都适宜扦插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