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春油菜是青海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油菜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机械化油菜播种技术,具有播深一致,抗旱性能强,好除草、肥效高、增产多、节约种子、化肥、农药等优点。近年来,我县油菜机械化种植面积已达到3.2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36%以上。在多年的机械化种植油菜生产实践中,根据我县海拔、气候、土质和农艺技术要求,不断探索出了一套适应脑山、浅山、川水地区的播种方  相似文献   

2.
地温偏低和干旱是制约甘肃省甘南州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的两大主要因素。为了克服恶劣气候带来的困难,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甘南州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推广站引进了机械化膜侧沟播栽培技术,应用在双低油菜的栽培上,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通过测产对比,膜侧沟播的油菜单产可达227.8kg/亩,较常规油菜增产152.8kg/亩,并且提前65天播种,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10多年来,阳城县次营镇苏村坚持走机械化旱作农业之路,蓄住了天上水,保住了土中水,连年粮丰林茂,实现了村富民裕。  该村交通便利,耕地连片集中,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到2000年,全村拥有大中型农业机械29台(件),村里还先后投资10多万元配套了耕、耙、播、收、秸秆还田、地膜覆盖等机具48台(件),村民们全都能自觉采用机械化旱作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科学种田,使粮食生产由1989年单产1800kg/hm2上升到1999年的6000kg/hm2,皮棉生产由1989年的单产375kg/hm2上升到1999年的1125kg/hm2。  机械化旱作农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杨正乐 《农业机械》2011,(33):37-38
甘肃省临夏州,在推广应用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成绩。2009年,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被甘肃省政府确定为旱作农业主推技术并大力推广应用,临夏州为主要实施区。2010年,临夏州全膜双垄沟播种植面积近6.7万hm2,州农机部门投入全膜双垄沟播机具1252台(套),采用1MLQS-40/70型起垄全铺膜施肥联合作业机铺膜,完成机械化铺膜0.95万hm2。临夏州全膜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  相似文献   

5.
三晋花絮     
农机在农业生产中唱主角晋城市农机局积极引进并推广农机新技术,实实在在地抓农机精品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①机械化旱作农业精品工程面积达到8400hm2,小麦和玉米的单产分别比对照田高出1080kg/hm2和1605kg/hm2。②农业部下达的小麦覆膜增产丰收计划项目进展顺利,效果明显,与对照田相比,每0.067hm2省工6.1个,省膜0.3kg,省种子5.2kg,增产粮食67.4kg。③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全市辐射开来,示范面积已由13.3hm2扩大到0.3万hm2。④在霍秀、北板桥等一批机械化规模经营的示…  相似文献   

6.
覆膜方式对不同生态区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膜微垄沟播种植技术是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基础上创新研发的一种集覆盖抑蒸、垄面集雨、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新型地膜覆盖技术。【目的】明确西北半干旱雨养区地膜覆盖条件下旱地大豆在不同生态区产量的差异。【方法】于2014—2016年进行大田定位试验,以露地无覆盖(CK)为对照,设置了3种覆膜方式,分别为全膜微垄沟播(T1)、全膜双垄沟播(T2)、全膜覆土穴播(T3),研究半湿润偏旱区、半干旱区、半干旱偏旱区3种不同生态区地膜覆盖对大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在3个生态区均以T1处理产量最高,T2处理次之,T3处理最低;其中全膜微垄沟播不同生态区比较:半湿润偏旱区>半干旱区>半干旱偏旱区,分别较露地无覆盖CK增产58.5%、78.1%和95.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CK提高65.9%、57.6%和56.1%。尤其在年降雨量500~600 mm生态区全膜微垄沟播增产效应最明显,平均产量达到4 318.2 kg/hm2,最高达到4 353.3 kg/hm2,较CK增产58.5%。【结论】大豆全膜微垄沟播种植技术在西北半干旱雨养区,增产效果明显,其推广应用可有效提高该区降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旱作雨养区大豆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临近加入 WTO、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下,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加快农机结构调整,是摆在我们西部农机人面前的首要任务。油菜作为青海省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全省作物总播种面积的 1/4,而互助县, 2000年全县油菜播种面积达到了 2 27万公顷,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 32 2%。引进试验的机械垄覆膜沟播技术 133 7公顷,仅占全县油菜播种面积的 5 9%。因此,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已迫在眉睫。   机械垄覆膜沟播技术是利用农业机械,按照农艺要求,将作物播种时的开沟、起垄、覆膜、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共…  相似文献   

8.
旱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五台县经历了连续3年的推广示范,已初具规模,特别是经受住了近2年严重干旱的考验,充分显示了威力。  1998年,旱作技术示范田的粮食平均单产为7152kg/hm2,比传统耕作田增产10.6%,土壤含水量提高1.1%;1999年在降雨量仅为275mm(比1998年减少40%)的情况下,示范田粮食单产为2250kg/hm2,比传统耕作田增产15%,土壤含水量也提高2.05%。2000年,五台县旱情更为严重,4月下旬播期已至,一般耕地的10cm和20cm土层平均含水量分别为9%和13%,而实施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田,平均含水量分别提高了2…  相似文献   

9.
旱作沟播机械化技术是近年来在我省推广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传统的种植经验与现代农机措施有机结合.改干旱浅山平播为水平沟播.其增产效果显著。为了验证此项技术的适应性,我们在青海省互助县西山、威远、台子,民和县的新民、马营、巴州等乡镇进行了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沟播与平播相比,亩增产25-30公斤以上.增产幅度20%左右,增产效果较为稳定。干旱年份更加明显。如西山乡王家村1994年沟播小麦亩产达到363.7公斤.平播亩产265.3公斤,沟播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我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自治区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诈出了重要贡献。11998年农机技术推广的新贡献1)棉花高产节本增效综合机械化配套技术推广迅速。1998年推广计划3.3万hm2,在项目区喀什、阿克苏、巴州等地州的精心组织下,完成11.9万hm2,完成计划356%。平均单产1545kg/hm2,单产较常规方法种植平均增产247.5kg/hm2,共计新增皮棉2937万kg,新增产值3亿元.节约成本开支2250万元。项目区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机耕100%,机整地90%,机播100%(全部为半精播),机铺地膜100%(全部为宽…  相似文献   

11.
以庄薯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宁南旱地土壤水分、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垄覆沟播栽培方式生育期较CK提前4d,淀粉累积延长5d,提高了马铃薯生育期内干物质累积量。垄覆集雨有效提高了马铃薯现蕾期—盛花期40cm以下土壤含水率,并增加了1m土体贮水量(P0.05)。垄覆沟播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为34 908.0kg/hm2,较CK增产39.1%,差异显著,同时增加马铃薯单株个数,提高单株产量和单薯重。垄覆沟播处理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为69.0kg/(hm2·mm),较CK增加43.5%,但与覆膜垄作无显著差异,其趋势为垄覆沟作覆膜垄作裸地垄作裸地平作。垄覆沟播可作为宁南旱地解决马铃薯高产高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籽瓜作物是塔额盆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总种植面积基本维持在4万hm2左右。采用常规技术栽培模式下,平均单产在60~70kg/667m2,近年来采用膜下常压滴灌平均单产90~120kg/667m2,采用膜下加压滴灌平均单产120~160kg/667m2;采用沟植平铺膜下灌溉平均单产100kg/667m2以上,2007年膜下沟灌的籽瓜最高单产达到158kg/667m2。  相似文献   

13.
兵团农四师75团有耕地8933hm2,因受气候等诸多不利条件影响,只能种植小麦、油菜和亚麻。近年来,我团对耕地进行了机械化秸秆还田,使土壤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有效保护,促进了农业增产。2004年2493hm2春小麦平均单产达445.7kg/667m2,3960hm2春油菜平均单产159.4kg/667m2;440hm2亚麻平均单产为457.3kg/667m2,比上年增产7.6%以上。1秸秆粉碎还田的意义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含量高能使粘土、板土变松,沙土增粘,土壤耕性改善,能够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蓄水保水性能,提高地温,提高土壤吸附保蓄养分的能力,改善土壤保肥供肥性能。(1)…  相似文献   

14.
"十五"以来,为了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步伐,扬中市进一步加大了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推广力度,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06年,扬中市直播稻种植面积达0.576万hm2,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75%,全市直播稻平均理论单产588kg/667m2,一些高产圩区直播稻单产达到了650kg以上。但由  相似文献   

15.
机械化地膜垄盖沟植技术是农业部提出的“四节”工程(节水、节种、节肥、节药)之一。青海省湟中县农机推广部门引进该技术,对小麦、油菜作物进行了适应性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应用地膜垄盖沟植技术种植小麦、油菜,可充分发挥该技术所具有的增温、保墒、提高肥效、抗旱等特点,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其可解决海拔2700~2800m的脑山地区冷凉气候下小麦、油菜青秕不熟,千粒质重低,品质差等问题,对粮油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旱田谷物机械沟播技术张秀荣内蒙古农机研究所机械化沟播技术是通过机械来实现旱作地区沟播农艺的要求。其技术要点是改传统平播为沟播,变种肥混播为种肥分层侧深位施肥。经过几年在旱作区的实施证明,机械化沟播能够达到抗旱、抗寒、抗倒伏、抗早衰,提高肥效,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沟垄集雨模式下不同垄宽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19-2020年采用垄沟集雨种植方式,以传统平作(垄宽60 cm)为对照,研究3种沟垄比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养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垄沟集雨种植方式下,采用60 cm:60 cm沟垄比,两年平均叶面积指数最大,为2.9,较对照增加42.16%;产量最高,为13.13 t/hm2,较对照增加26.37%;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27.15 kg/(hm2·mm),较对照增加42.37%;养分利用效率最高,为N:7.55 kg/kg;P:48.49 kg/kg;K:4.66 kg/kg,分别较对照增加177.57%,142.69%,59.58%.在华北地区,垄沟集雨种植方式下,垄沟比60 cm:60 cm,能够促进玉米增产和水肥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8.
“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是甘肃省榆中县针对当地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特点和玉米常规覆膜栽培技术存在的地膜覆盖面积小,土地裸露面多,保墒效果差等缺点,结合膜侧种植技术,经过改进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旱作农业技术,技术核心是采用地膜全地面覆盖,达到充分纳墒与保墒的目的;技术的关键是起垄,形成的大小垄面符合农艺要求,成为蓄水的集雨面;技术的创新点是改变了地膜覆盖作物垄上种植为垄沟种植。该技术2003年试验成功,2005年通过兰州市科技成果鉴定,被甘肃省农牧厅确定为今后旱作农业技术发展中的主推技术。1.玉米全膜覆盖双垄…  相似文献   

19.
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是针对干旱半干旱区存在的传统地膜覆盖模式纳墒与保墒不充分而提出的,是在传统地膜覆盖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集雨、保墒、抗旱新技术.该技术2004年在甘肃省榆中县试验示范372.7hm^2,试验结果表明.全膜覆盖玉米平均产量为8406kg/hm^2,比条膜覆盖垄作增产1677kg/hm^2,增产率24.9%.2005年仝县组织推广2000hm^2。目前,该技术已被甘肃省农牧厅确定为今后甘肃省旱作农业技术发展中的主推技术。  相似文献   

20.
2000年昌吉市农机推广站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丰收计划”项目——精确播种深施化肥组合机械化技术,通过3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1项目完成情况及取得的经济效益2000~2003年累积完成推广面积14270hm2,其中,小麦2670hm2,平均下种量127.5kg/hm2,单产6060kg/hm2,比全市平均单产增产264kg/hm2,增产幅度5%;玉米1470hm2,平均下种量37.5kg/hm2,单产12292.5kg/hm2,比全市平均单产增产1320kg/hm2,增产幅度12%;棉花6800hm2,平均下种量56.25kg/hm2,单产1398kg/hm2,比全市平均单产增产134.4kg/hm2,增产幅度11%;番茄2330hm2,平均下种量1.2kg/hm2,单产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