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霞  田时铭 《蚕学通讯》2013,(1):46-47,49
蚕桑产业是铜梁县农村一大传统特色产业,自古至今,仍是“桑-蚕-茧”为主模式。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多元化发展等影响,蚕桑业比较效益降低,严重影响到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要使铜梁县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单一模式为多元化发展,拓展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途径,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蚕桑强国,当前蚕桑生产经营主体以小农户为主,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对于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1年中国新型蚕桑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全量数据,系统梳理各类蚕桑经营主体的注册和在营数量演进,分析新型蚕桑经营主体的发展规律和地理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2013年至今,各类型蚕桑经营主体发展均呈现出增长的态势,近年来其增长速度甚至快于其他农业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第二,与“东桑西移”发展规律相符,东部地区蚕桑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速度减缓、甚至下降,中西部地区蚕桑生产经营主体发展较快,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第三,蚕桑产业规模化水平和组织化水平持续提升且近年来增速加快,但仍明显低于农业产业平均发展水平,尤其是蚕桑生产大省(区)的规模化组织化经营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基于此,提出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不同类型经营主体、通过跨区域产业链整合实现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九云 《蚕学通讯》2001,21(4):55-55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改造传统农业的现实选择 ,是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农村稳定的重要途径 ,是适应市场和增加财政收入的迫切需要。县委、县政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3+ 2”战略中把蚕桑作为我县的特色主导产业。何为特色产业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 特色产业要具备“三个结合”即一是农民、财政、职工增收结合 ;二是农业、工业、商贸结合 ;三是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相结合。我县有较好的蚕桑生产及丝绸工业基础 ,蚕桑产业又具备以上条件 ,因此它是我县特色主导产业。2 我国入世以后 ,各项产业均要参予国际竞争狼来了…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近些年蓬勃发展,蚕桑作为传统农业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旅游业结合,既有利于蚕桑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增长,还能弘扬传统蚕桑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是顺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惠农之举。  相似文献   

5.
淳安实施百公里蚕桑长廊工程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是淳安农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近几年来,该县以落实省“蚕桑西进”战略为契机,超常规大田连片发展新品种桑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蚕桑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极大地提升蚕桑产业在全县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有力地促进淳安农民增收。为认真贯彻落实“弘扬杭州‘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战略”,切实做大做强淳安蚕桑生产基地,努力实施以淳安县茧丝绸“10110”为总目标的“十一五”规划,以“百公里蚕桑长廊工程”建设来开好局、起好步,全面将淳安蚕桑产业建设推上一个新高潮,强力推进全县农民增收。1指导思想以“…  相似文献   

6.
姚丽娟 《江苏蚕业》2006,28(3):36-38
蚕桑产业是桐乡市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年饲养蚕种在40万张左右,年均产茧近2万吨,产值近3亿元,占农业产值的25%以上,是桐乡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整理工程和“工业立市”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从事蚕桑生产的劳动力和劳动者素质等矛盾日益突出,给蚕桑产业带来很大冲击,特别对小蚕的饲养矛盾更为突出。为  相似文献   

7.
蚕桑作为传统农业产业,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有所发展,但受历史形成的生产方式和产销体制、机制等因素的束缚,与其他产业的合作组织相比,不仅规模小、功能不全、带动能力弱,而且中介和服务等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甚至流于形式.笔者通过对2个畜禽和1个葡萄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与本市蚕桑专业合作组织的比较,分析了蚕桑专业合作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原因,提出了发展壮大蚕桑专业合作组织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费洪标 《中国蚕业》2004,25(3):66-67
蚕桑生产是石门镇一项传统的优势产业,是农业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效益农业的骨干项目,是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经济的支柱和主要经济来源.优化改造传统优势产业,稳固地发展蚕桑生产,不仅是当前蚕桑产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还是持续发挥对"三农"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姚丽娟 《蚕桑通报》2006,37(3):53-55
蚕桑产业是桐乡市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年饲养蚕种在40万张左右,年均产茧近2万t,产值近3亿元,占农业产值的25%以上,是我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整理工程和“工业立市”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从事蚕桑生产的劳动  相似文献   

10.
绵阳市涪城区是四川省“10+3”农业产业体系蚕桑产业规划发展的30个重点县之一,优质蚕茧和生丝在国际茧丝绸产品市场享有较高声誉。为了发挥优势,做大做强蚕桑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区委区政府出台了项目、资金、土地等系列扶持政策,以龙头企业引领,整合蚕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打造涪城区“千鹤桑田”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园区自2019年创建以来,由于经营主体有活力,机制新、运营效率高,推动了涪城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