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户主 汪瑞明. 住址 湘乡市潭市镇小车村.邮码:411400. 最初订阅<湖南农业>时间2006年. 2007年生产规模和效益 2006年,成立富农蚕桑发展有限公司,启动蚕桑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种桑养蚕、蚕茧加工和缫丝产品的生产.公司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在潭市镇小车村建立了办公、养蚕和烤茧车间1500多平方米,建成示范桑园67公顷,植桑100多万株,育苗150万株.  相似文献   

2.
潮起潮落,市场瞬息万变。四川省威远县龙会镇的蚕桑产业经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终于结束阵痛迎来蝶变!栽桑养蚕又成为热门词汇,蚕桑产业总体呈现升温提速的好势头。2007—2008年由于市场低迷,养蚕效益差,养蚕量略有下降,但没有出现毁桑现象。2009年全镇年养蚕9027张,产茧33万kg,产值900多万元,同期增收25%。  相似文献   

3.
潮起潮落,市场瞬息万变.四川省成远县龙会镇的蚕桑产业经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终于结束阵痛迎来蝶变!栽桑养蚕又成为热门词汇,蚕桑产业总体呈现升温提速的好势头.2007~2008年由于市场低迷,养蚕效益差,养蚕量略有下降,但没有出现毁桑现象.2009年全镇年养蚕9 027张,产茧33万kg,产值900多万元,同期增收25%.2010年春、夏两季养蚕500余张,产茧19万kg,产值达700余万元,同期增收56%.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分析淳安县蚕桑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淳安县蚕桑生产的发展对策,如规模化生产、工厂化养蚕、省力化养蚕、机械化培桑、多批次养蚕、强化养蚕保险等措施,确保淳安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分析淳安县蚕桑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淳安县蚕桑生产的发展对策,如规模化生产、工厂化养蚕、省力化养蚕、机械化培桑、多批次养蚕、强化养蚕保险等措施,确保淳安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区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栽桑养蚕一直是传统产业.20世纪90年代初,原六安县(市)上下形成共识,把蚕桑生产作为开发性农业的支柱产业,桑园面积一度发展到1万公顷,年养蚕20万盒,桑园和产茧量均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7.
鹤庆县蚕桑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蚕桑生产发展概况 鹤庆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清末民初就开始栽桑养蚕,20世纪70年代集体桑园的建立,嫁接桑和一代杂交蚕种的推广,标志着现代蚕业的开始.1989年鹤庆县被列为云南省蚕桑基地县,开始了第一轮发展,到2000年桑园面积发展到1 446.7 hm2,年养蚕量15 800张,产茧量553 t,产值859.2万元,这一阶段培养了大量的栽桑养蚕能手,普及了栽桑养蚕知识,为蚕桑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栽桑养蚕是淮阴区一项传统的副业,蚕桑生产效益是淮阴区农民主要收入之一。过去淮阴区的养蚕方法不科学,导致蚕儿体虚多病,产量不高;上蔟方法不科学,次茧多,导致产量虽高而质差价低,直接影响栽桑养蚕的效益。经过推广科学养蚕、科学上蔟和正确出售等关键措施,提高了淮阴区蚕桑生产效益,稳定了蚕桑生产,扩大了生产规模。1科学养蚕保蚕头  相似文献   

9.
<正>湖南富农蚕桑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6年,位于湘乡市经济开发区,是一家集蚕桑种养、蚕茧收购、蚕桑产品深加工及经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下辖蚕桑示范种养基地、蚕桑制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富农养蚕专业合作社等4个部门。公司成立8年以来,始终坚持"依农而兴、为农而行、富农为本"的宗旨,大力发展蚕桑产业。  相似文献   

10.
<正>祥云县是云南省的主要蚕桑生产基地之一,目前桑园面积约4866.67hm2,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106个村委会,养蚕户达26370户,近6万人从事蚕桑生产,受益人口达14万人。随着蚕桑产业发展壮大,养蚕农户不断增多,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有的蚕桑专业村几乎户户养蚕,户与户之间养蚕密度大,消毒防病不能做到统一时间、统一操作,蚕沙随处堆放,村间道路和周围环境成为无人消毒区,村与村之间车辆、人、畜等过往使  相似文献   

11.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是指利用蚕丝业产生的相关物质资源和生物资源,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开发,以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进一步发挥这项传统产业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宁南县至2006年实现养蚕127000张,产茧6530t,拥有桑树1.67亿株。本县可着力开发利用蚕桑资源量大,开发技术含量低、投资小、见效快的蚕桑资源。  相似文献   

12.
<正>家蚕多批次饲养,就是打破常规的家蚕饲养模式,在一年中的整个桑叶生产期间不间断地连续养蚕的蚕桑生产模式。就是每年的4~10月连续地进行养蚕,一年下来养蚕批次由原来的4批增加到现在的7批,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农村劳动力紧张,桑园利用率低,小蚕饲养质量差,单产效益低的现状,尤其适合养蚕大户和养蚕专业户。1桑园管理1.1选择优质的蚕桑品种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德昌县是种桑养蚕大县,有蚕桑5万多亩,可就从几年前越来越多的农民种起了果桑.因为果桑的收益比养蚕还高.果桑蚕桑是两个品种,一亩蚕桑年收入三五千元,一亩果桑年收入可达1~1.5万元.现在种果叶兼用桑,养蚕收果两不误,不仅规避了单种一个品种时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还让农民增加了收入,一亩收入可达1.2~1.8万元.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2001,(10)
淳安县浪川乡洪家村徐国良承包了21亩荒山坡地和荒芜桑园,创办了蚕桑场。2000年,他饲养蚕种49张,收入3.8万元。今年39岁的徐国良高中毕业后到江西一家蚕桑场打工,学到了种桑养蚕技术。1997年,他回到家乡,向村里承包了21亩荒山坡地和荒芜桑园办了个蚕桑场,承包期为30年。这片山坡地座落在“银坞”山弯里,离家较远。他投入4万多元,建起了简易房子,夫妻俩吃住在山里,开始了艰苦的创业生涯。当时山里没有电灯,乡党委和政府帮助把1.5公里长的电线拉进山里,同时对生产建房用地免收费用,对徐国良发展养蚕生产给予了支持。近年来,徐国良的蚕桑场越办  相似文献   

15.
<正>泾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发展蚕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栽桑养蚕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县委、政府十分重视。经过多年的发展,茧丝绸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之一,蚕桑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蚕桑产业的现状及发展优势1.我县蚕桑产业现状全县现有桑园3万亩,养蚕户约1.6万户,全年实养蚕种2.7万盒,产茧量1147.5吨,养蚕农户1.97万,占全县总户数的  相似文献   

16.
江苏响水县黄圩镇有许多桑园,多数农户从事蚕桑生产,但养蚕效益不稳定.特别是对秋蚕的饲养更是信心不足,有的人家起早贪黑.好不容易把蚕姑娘养大,第二忽然出现了大量的白僵病,损失惨重.我们居委会第4组养蚕户在2006年早秋蚕发生中毒现象,惊动了镇派出所.所长和蚕桑指导站技术员查看现场,也没查到原因.我们在2007年第9期<农村新技术上看到<秋季大蚕饲养要点、<提高蚕茧品质的技巧等文章,如获至宝.  相似文献   

17.
为缓解产业下滑速度,淳安县积极创新养蚕模式,开始推行多批次连续养蚕法、蚕桑家庭农场等。积极探索农场式工厂化规模养蚕,推行"十天养蚕法"、"六连片自动回转上蔟"等先进实用技术,在生产优质茧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促进蚕桑产业向集约化、专业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桑树一步成园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栽桑一步成园是一项成熟和成功的栽桑养蚕新技术,具有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见效的优势。已在剑阁县得到提倡和大力推广。从2006年开始,全县有已夏栽桑一步成园面积15万亩,造就了大批养蚕大户、业主。演圣镇天井村桑农李泽福,2007年夏栽一步成园5亩,当年养蚕3张,产茧100kg,产值1900元;2008年全部嫁接,养蚕18张,产茧700kg,产值1.2万元,除去成本0.2万元,获利润1万元。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丝绸在国际上的地位较高,而养蚕技术作为生产丝绸的基础,一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养蚕技术是我国历代一直传承的技术之一,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蚕桑生产经营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随着养蚕技术的持续发展和进行标准化技术的创新,将全面地提高蚕桑专业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蚕桑规模大户的几种类型 家庭主业型 即每户栽桑5~10亩,年养蚕10-30张,收入1-3万元,以栽桑养蚕为家庭主要经济收入,兼顾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