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艳妮  郑枫  吴坤林  房林  李琳  陈砚  曾宋君 《园艺学报》2020,47(Z2):3067-3068
兜兰新品种‘文菲’是以文山兜兰(Paphiopedilum wenshanense)优良株系为母本,菲律宾兜兰(Paph. philippinense)优良株系为父本人工授粉杂交育成,为斑叶类兜兰盆花品种。叶面浅绿色,具深绿色斑纹,叶背绿褐色,平均长16.5 cm、宽3.3 cm。花葶紫褐色,平均长9.8 cm,平均花朵数3朵;花朵平均横径7.2 cm,纵径7.6 cm。中萼片椭圆形,先端渐尖,黄色具紫褐色网状纹;花瓣长椭圆形,黄色具紫褐色纵条纹;唇瓣盔状,黄绿色。主花期4-5月,单朵花寿命25 ~ 30 d。  相似文献   

2.
罗白雪  吴坤林  张建霞  段俊  曾宋君 《园艺学报》2015,42(Z2):2963-2964
兜兰(Paphiopedilum)新品种‘鸿运’是以德氏兜兰(Paph. delenatii)优良株系为母本,越南兜兰(Paph. vietnamense)优良株系为父本人工杂交选育而成。叶面绿色,有明显的浅绿色斑纹,叶背紫色,有细白斑点;花葶紫褐色,平均花数1.5朵,花朵横径7.5 cm,纵径6.5 cm;萼片和花瓣浅紫色,唇瓣紫色,退化雄蕊紫红色具黄绿斑;易开花,开花期5-6月,单朵花寿命约20 d。  相似文献   

3.
莫远琪  郑枫  吴坤林  房林  陈砚  曾宋君 《园艺学报》2017,44(Z2):2727-2728
 兜兰新品种‘紫旗’是以红旗兜兰(Paphiopedilum charlesworthii)优良株系为母本,‘黑光’兜兰(Paph.‘Blacklight’)优良株系为父本人工授粉杂交后经单种子播种、组培快繁选育而成。叶绿色,叶背浅绿色。花葶平均长21.5 cm,深紫色有细密绒毛。花单朵,紫红色,平均横径9.7 cm,纵径9.2 cm。中萼片近圆形,两侧向后翻卷;花瓣12月至翌年3月,单朵花寿命40 ~ 45 d。匙形,卷曲,褐色,具紫色条纹;唇瓣盔状,紫红色,有紫褐色条纹。开花期  相似文献   

4.
兜兰新品种‘绿翡翠’(Paphiopedilum ‘SCBG Lvfeicui’)是以报春兜兰(Paph.primulinum)优良株系为母本,菲律宾兜兰(Paph.philippinense)优良株系为父本,通过人工授粉杂交后选育出的新品种。生长势旺盛;叶面绿色,叶背浅绿色;花葶近直立,平均长16.5 cm,灰色,有白毛,平均花数2.5朵。花朵平均横径12.2 cm,纵径7.5 cm;中萼片绿色,具有灰褐色脉纹,花瓣丝带状,浅绿色,有紫褐色斑纹,唇瓣黄绿色;退化雄蕊心形,绿色。易开花,开花期4—6月,单朵花寿命30~35 d。  相似文献   

5.
兜兰新品种‘迎春’(Paphiopedilum‘SCBG Yingchun’)是以白旗兜兰(Paph.spicerianum)优良株系为母本,安南兜兰(Paph.villosum var.annamense)优良株系为父本,通过人工授粉杂交后选育出的。生长势旺盛;叶片狭矩圆形,近革质,绿色;花葶近直立,平均长22.7 cm,浅褐色;花朵平均横径9.4 cm,纵径8.8 cm;中萼片近圆形,略俯倾,向后反卷,白色,基部绿色有细紫褐斑;花瓣条形、丝带状扭曲,绿黄色,具细小褐紫色斑,中脉紫色;唇瓣盔状,浅黄绿色带紫晕;易开花,开花期11月到翌年1月,单朵花寿命40~45 d。  相似文献   

6.
木瓜(Chaenomeles sinesis)又称香瓜、木梨、榠楂、光皮木瓜,为蔷薇科木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株高5m~10m,树皮黄绿色,呈片状剥落。小枝无刺,圆柱形,初为紫红色,以后逐渐呈紫褐色或灰褐色;叶片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长5cm~8cm。先端急尖,边缘有锐锯齿。花单生于叶腋,具粗而短的花梗,花朵5瓣,直径2.5cm~3cm,白色或粉红色,4月开放。果实长椭圆形,初为青色,  相似文献   

7.
 兜兰新品种‘南之霞’(Paphiopedilum ‘SCBG Xia’)是以‘神秘宝石’兜兰(Paph. Mystic Jewel)为母本,‘瓦莱丽’兜兰(Paph. Valerie Tonkin)为父本,通过人工授粉杂交后选育出的。该品种 株形飘逸,叶片灰绿色,有深绿色斑点。花单朵,直径13 ~ 15 cm,萼片白色,有淡绿色条纹;花瓣淡绿 色,边缘褐色;植株抗性强,易开花,花期长达20 d 以上。  相似文献   

8.
松华 《花卉》2008,(6):28-28
这是一个由长瓣兜兰(Paphiopedilum dianthum)和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esquinolei)杂交而来的天然杂交种,原产地广西,它具有长瓣兜兰的宽阔叶片和开出介于两个亲本的花朵,最初被混人长瓣兜兰中栽培,直至开花时才发现不同于长瓣兜兰,而是介于长瓣兜兰与带叶兜兰之间,经研究和对照后确认是上述两者的天然杂交种。经确认后,笔者拟出论文,并发表于1998年49卷第4期的德国兰花杂志上,学名定为Paphlopedilum×grusslanum并得到兰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刘科伟  高福洪  顾永华 《北方园艺》2021,(3):177-180,封2
以蒲包花"山东种"为材料选育出性状优良的"大团圆"新品系,然后以"大团圆"黄色品系为亲本进行自然授粉杂交和多次自交获得蒲包花新品种"小丑"。该品种植株矮小紧凑,平均株高为26.1 cm,冠幅平均为32.0 cm,花朵为黄色,带有大斑点,花朵大,单朵花直径平均为4.3 cm,花朵数多,单株花朵数平均为112.3朵,观花期较长,平均为44.4 d,且一致性和稳定性良好,观赏性高,适应性和抗性较强,综合表现优良。适合江苏省等长三角地区在大棚、温室内栽培。  相似文献   

10.
研究基于硬叶兜兰(Paphiopedilum micranthum)表型变异,通过相关性、主成分以及聚类等分析,对9个硬叶兜兰野生居群的22个表型性状指标进行了调查研究,探究硬叶兜兰居群间及居群内表型多样性,为硬叶兜兰资源的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硬叶兜兰在居群间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居群内变异较少。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64%,居群间表型分化高于居群内表型分化。22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范围为9.52% ~ 31.48%,9个居群平均变异系数为14.55% ~ 18.51%,在表型间差异显著,在居群间差异不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花纵径等花部性状和株高等营养性状是硬叶兜兰变异的主要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中萼片长和花瓣长与大部分性状都呈现显著正相关;冠幅、叶片数等营养性状与海拔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而花横径、花纵径等生殖性状与海拔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居群可以聚类为3个类群,和硬叶兜兰地理分布距离一致。  相似文献   

11.
赵立新 《花卉》2011,(12):36-36
格力兜兰(Paphiopedilum gratrixianum)原产我国云南西南部的文山州山区,野生于海拔1800—1900米林下半荫的石壁和石缝中,国外见于越南和老挝。它的叶片外形同紫毛兜兰(Paphiopedilumvillosum),在无花时难以区别,直到开花后才见分晓。其花与紫毛兜兰不同之处为中萼片有紫褐色大班点,花梗被短毛。格力兜兰自发现之初就被大量采集而濒临绝灭,故有望通过人工培育,变野生为家养,使其从濒危中拯救出来。  相似文献   

12.
松华 《花卉》2009,(12):17-17
大斑点兜兰(Paphiopedilum conco-bellatulum)是一个原产我国云南、广西和贵州的野生兜兰属植物,  相似文献   

13.
杂交兰‘福韵丹霞’是从以大花蕙兰‘肯尼’为母本,墨兰‘太平洋’为父本的人工授粉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花梗直立,出架,长58.0 ~ 68.0 cm,着花15 ~ 22朵,花横径3.7 ~ 4.5 cm,清香;萼片、花瓣洋红色具暗红条纹,长3.8 ~ 4.3 cm,宽1.3 ~ 1.5 cm;唇瓣浅黄色具暗红色斑点,长2.9 ~ 3.3 cm、宽1.8 ~ 2.0 cm;花期2月上旬至3月下旬。易栽培,观赏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墨兰的栽培     
袁翠陵 《花木盆景》2004,(11):28-28
墨兰(Cymbidium sinense)又名报岁兰、拜岁兰。叶4~5枚,丛生于椭圆形的假鳞茎上,叶片剑形.长60cm~80cm,宽27cm~42cm,深绿色,具光泽。花茎直立,粗壮,通常高出叶面,在野生状态下可高达80cm~100cm,有花7~17朵,苞片小,基部有蜜腺,萼片披针形,淡褐色,有5条紫褐色的脉,花瓣短宽,唇瓣三裂不明显,先端下垂反卷,花期1~3月,品种甚多,少数在秋季开花.  相似文献   

15.
济优14 号是以优良自交系05042 作母本,以98011 作父本配制而成的早春温室黄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瓜条顺直,瓜长30~35 cm,单瓜质量200 g 左右,瓜皮深绿色,有光泽,刺瘤中等大小,密生白刺;主蔓结瓜为主,第1 雌花节位位于主蔓第2~3 节,雌花节率75% 左右;抗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日光温室早春栽培前期产量2 900 kg·(667 m2-1 左右,总产量7 500 kg·(667 m2-1 左右,适宜日光温室早春栽培。  相似文献   

16.
地生或石上附生兰,绿叶种,常密集成大丛生长;叶片长矩圆状舌形,萼片淡黄绿色,花瓣上淡黄色,下部有紫褐色斑点,上部有玫瑰色紫色晕;中萼片宽卵状椭圆形,边缘波状.花瓣匙形,先端圆形,下部边缘具强烈波状,花期4~5月,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相似文献   

17.
田丹青  葛亚英  潘晓韵  潘刚敏  朱强  周媛  万晓 《园艺学报》2020,47(12):2459-2460
红掌‘粉黛’是以‘森普瑞(Sempre)’为母本,以‘大玉女(Big Beauty)’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新品种。株形中等,平均株高32.5 cm;叶片卵形,中等绿色,平均长17.3 cm,宽10.5 cm;佛焰苞高于叶,阔卵形,深粉红色,表明凹陷度强,平均长9.9 cm,宽8.8 cm;肉穗花序直立,红色,平均长3.8 cm。长势快,冬季表现佳,花多且颜色亮丽。  相似文献   

18.
王燕君  谭志勇  刘运权  刘伟 《园艺学报》2012,39(8):1626-1628
 ‘红玛瑙’兜兰是以‘巨瓣兜兰’(Paphiopedilum bellatulum)为母本,‘白旗肉饼’[白旗兜兰(Paphiopedilum spicerianum)ב肉饼兜兰’(Paphiopedilum Pacific Shamrock)]为父本,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育成的F1 新品种。属斑叶类,叶片厚,花朵大,红色鲜艳。种子萌发率高,栽培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9.
石秋葵3号是以卡里巴后代14-5为母本,以新东京5号后代14-9为父本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黄秋葵新品种。成熟植株平均株高1.72 m,茎粗3.0 cm,节间长2.9 cm,生长势强且整齐一致。叶片掌状5裂,深绿色,叶面有硬毛。嫩果五棱,果长10~15 cm,果肩宽1.6~1.8 cm,果实深绿色且富有光泽,萼片不易脱落。花后5~7 d(天)采摘嫩果,采收期110 d(天)左右。田间对病毒病和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五福,每667 m2平均嫩果产量2 319 kg,适宜在冀中南地区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吉农2号黄瓜     
吉农2号是以宁阳大刺的株系为母本,小八杈的株系为父本配组杂交后,经多代选择育成的。第一雌花着生于3~6节。果实深绿色,长棒形,瓜长30~40cm,平均单果重250g。一般每667m2产量在4000kg左右。适于吉林省内各地春夏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