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本试验以农村养蚕生产普通育型式进行,设置5龄二回育、三回育、四回育、五回育四个大区,以五回育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二回育区外,其他各试验区与对照区在各项生理、经济指标上无明显差异,其中三回育区在健康性、茧质方面还优于对照区.而且,三回育比五回育提高给桑工效1.2倍,劳动效率高.  相似文献   

2.
1976年早秋蚕我们先在前进生产队进行小蚕二回育的试养,取得初步经验,中秋蚕在金塔大队全面推广,成绩良好,劳动力节省。二回育和普通育在饲养技术上基本相同,但也有其特殊性,掌握的要点如下: 1.温湿度与普通育基本上一样,但因复盖尼龙薄膜或防干纸,可比同龄期目的温度提高1度,  相似文献   

3.
小蚕一日二回育技术是当前大力普及推广的一项新型养蚕技术,它具有省工、节本、保持桑叶新鲜的特点,能使蚕儿发育齐一、壮健,提高经济效益.我们根据小蚕一日二回育技术标准,通过在生产实践中试验、摸索,整理成小蚕一日二回育实用操作,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作者就大蚕省力化养蚕技术进行了试点分析,分析了大蚕每日二回育,三回育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提出了技术处理要点。  相似文献   

5.
稚蚕一回育壮蚕二回育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的转移,蚕桑生产正朝着现代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当前,影响蚕桑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养蚕花工多,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因此采用省力化养蚕技术是目前发展蚕桑生产的一项势在必行的措施.全龄少回育试验实行稚蚕一日一回育、壮蚕一日二回育,试验结果表明:减少给桑回数是提高养蚕工效的一项可取措施.少回育与四回育相比,能节省养蚕用工43.1%,节省桑叶31.8%,取得与四回育相当的蚕茧产量与质量,从而达到低消耗、高工效、高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进一步探索用漂白粉添食或蚕体蚕座喷雾消毒,防治家蚕病毒病的生产实用价值,我们配合生产在夏蚕期进行了漂白粉添食、蚕体蚕座喷雾消毒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的生产性试验。现将使用效果汇报于后, 一、供试地点、材料试验是在渭南县花园公社农科站进行的。夏蚕期饲育蚕品种为浙农一号×苏12。饲育温湿度及标准:一、二龄80—82°F,干湿差2—3°F,三龄78~80°F,干湿差4—6°F。采用塑料簿膜全防干育,全令四回育。  相似文献   

7.
原蚕全龄三回育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场地处经济较发达的杭州市郊七堡 ,是生产一代杂交蚕种为主的专业蚕种场。每年养蚕制种季节 ,70 %左右的劳力是向农村招聘的季节性临时工。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市郊乡镇工业和家庭工商业的蓬勃兴起 ,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出现雇用季节性临时工“招聘难、用工贵 ,技术低”的矛盾 ,成为制约蚕种产量的症结所在。因此迫切需要省工、省力、省成本 ,又能保证蚕种产质量的原蚕饲育新技术。为此 ,进行原蚕3回育的试养。1原蚕3回育的试养结果我场于2000年 ,用秋丰、白玉品种试养了一日3回育 ,与一日4回育原蚕比 ,见表1。从表1可知 ,实…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少回育对贵蚕9号经济性状的影响,开展了不同饲育回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二回育区病弱蚕数要显著高于三回育区和四回育区,四龄蚕结茧率显著低于四回育区;二回育区饲养管理用工时间最少,分别比三回育和四回育节约用工15.8%和29.4%;二回育区用叶量较少,分别比三回育和四回育节约用叶10.0%和14.01%。二回育区公斤茧用叶量最少,产茧量、克蚁收茧量和蚕茧产值最低,但公斤桑叶经济产值最高。  相似文献   

9.
胡松涛 《四川蚕业》2000,28(2):16-18
<正> 近年武胜县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养蚕与农作的矛盾日趋突出。能否找到适宜的小蚕饲养模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为此在塑料薄膜覆盖育的基础上,借鉴外地一日二回育的成功经验,大胆改进常规一日三回育、四回育,探索出了小蚕塑料薄膜一日二回育饲养技术。于1997年夏秋季和1998年春季进行了室内养蚕试验和小蚕共育中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董有春 《蚕学通讯》2008,28(3):10-11
通过壮蚕一日二回育与四回育的对比试验表明:在加强技术管理的前提下,壮蚕采用一日二回育,对家蚕幼虫体质及茧质影响不大,可节省劳动力、节省桑叶.在我县推广壮蚕一日二回育省力化饲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国内外都进行了家蚕少回育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经济养蚕法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我场应用稚蚕炕房四回育,壮蚕五回育,已有两年的成绩。在安徽合肥蚕种场母、原、普三级蚕种种茧育三回育一班制,经过三年七次实践成绩的启发下,思想大为解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种茧育是否可以少回育,向省力化发展,必须亲自试一下,为我们自身推广应用提出确切的依据。七九年春期我场以苏五、苏六100克进行全区三回育,稚蚕炕房育,壮蚕条桑育试点,初步总结汇报如下:一、试验方法:1.以普部一蚕室全部改建炕房,并辟一小间为稚蚕炕房室,与普蚕二室组作对照。2.1—5龄全龄采取三回育,1—3龄在炕房内饲养,四五龄蚕箔。  相似文献   

12.
全龄每日二回育农村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养蚕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全龄每日二回育在实验室试验基础上,1988~1989年分别在如东、吴县、吴江三地分别进行了农村试验,结果表明,在给桑量均少于时照区的情况下,张种产茧量虽略低,但公斤茧用桑量减少,龄期经过略缩短,茧丝质无甚差异。只要做好防病消毒工作,执行操作规程,全龄每日二回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一日二回育在许多省地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在应用该技术时,二回育的给桑均以一早一晚各给桑一次进行饲育.但早晚什么时候给桑好,两次给桑间隔多长时间为佳,这方面尚无专门研究报道.笔者在关于提高二回育茧质成绩的技术研究中对给桑时间间隔曾作了初步试验,结果以夜间间隔14h,白昼间隔10h成绩较平均间隔成绩好.  相似文献   

14.
小蚕一日二回育技术是值得当前大力推广的一项新型养蚕技术,它具有省工、节本、保持桑叶新鲜的特点,能使蚕儿发育齐一、壮健,提高经济效益。为此,我们根据小蚕饲育技术标准,并在生产实践中通过试验、摸索、整理成小蚕一日二回育技术操作要点,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省力化养蚕技术,我们在中国蚕研所杨仁政同志的帮助下,于1988年至1989年在双林区对小蚕平面每日一回育先搞点试养,后技术培训,在多点试养的基础上,进行小面积推广。一、一回育与普通育对比双林区推广小蚕打孔尼龙薄膜覆盖育已有5年历史,普及率已达25%。搞小蚕平面一回育,虽然有基础,但干部、蚕农思想顾虑仍很多,怕蚕饿死、闷死、潮死;怕蚕大小不匀,增加伏(?)蚕等等。为解除思想顾虑,我们选择一户养蚕经验丰富,能接受先  相似文献   

16.
<正>结合生产实际,本人从1996年开始在戴庄乡沥潮村姚长明家采用5龄蚕薄膜覆盖斜面立体条桑二回育初获成功,同时进行了地面条桑二回育试验,之后又在乡蚕桑重点村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材料与方法:供试蚕品种苏5苏6,以普通育为对照进行斜面立体条桑二回育和地面条桑二回育试验,各称取4眠蚕2.5公斤,重复三区,条桑育早晚给2次桑,用薄膜覆盖;普通育每天给桑4次,不覆薄膜条桑育、普通育在相同环境条件下饲养、结茧,采茧后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过老叶、适熟叶、过嫩叶三种叶质进行二回育与普通育比较,结果5龄经过过老叶区较适熟叶长,过嫩叶区较适熟叶区短。四回育5龄经过时间长于二回育,产茧量过老叶四回育较适熟叶低,二回育较适熟叶稍优。过嫩叶则明优于适熟叶,过老叶明显低于适熟叶。二回育与四回育比较,过嫩叶、适熟叶四回育较二回育优,过老叶二回育较四回育优。茧质方面,过老叶显著低于适熟叶,过嫩叶显著优于适熟叶,过老叶与过嫩叶二回育均比四回育优,适熟叶二回育较四回育稍差。  相似文献   

18.
<正> 条桑育的养蚕成绩一般与普通育的相仿(无论是丝茧育还是种茧育),而比普通育节省桑叶15%左右,节省养蚕劳力30%以上。但为何原蚕条桑育不易推广?其一,蚕室利用率不高。如镇江蚕种场1979年春期饲养100克蚁的条桑育,用蚕室六间,仅搭三层蚕台,操作已很不便,若用普通育可饲养240克蚁;其二,给桑回数每日减到二回,桑叶易萎凋,造成浪费。针对这一情况,我在78年春设计了木框型式,在镇江蚕种场进行原蚕条桑育试养,79年春又重复一次,成绩与普通育的相仿。在饲养中设有遇到任何技术上的困难。现把试验小结于下。一、饲养型式用木条钉成长方形框,木框长1米,宽0.8米,高0.25~0.3米,前后左右围以聚丙1978年镇江蚕种场刘燕萍、陈丙田同志参加了试验工作;1979年滕国良同志参加了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19.
试验证明:小蚕期小切叶育与切叶育相比,节省14.77%用工时间,全龄经过缩短1~4个小时.虫蛹生命率相仿,茧层率增加1.23%;一回育、二回育与常规三回育之间整片叶育与切叶育的用工时间相比,节省用工时间19.59%~38.51%,饲养成绩也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只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小蚕期采用整片叶育足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正> 日本自1960年蚕的全令人工饲料育成功(福田、伊藤等)后,人工饲料育所取得的成绩,随着饲料配方的改良和饲育技术的进步而逐年提高,现已接近桑叶育的成绩。稚蚕人工饲料育已处于普及阶段。著者等,在蚕丝试验场育种部,桑叶育育成的蚕品种中,用全茧量、茧层量特殊重的多丝量蚕品种的交杂种,进行全令人工饲料饲育,在蚕体重、茧重、茧层重等方面,取得过去人工饲料育所罕见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