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立武 《植物医生》2003,16(5):23-24
桃树穿孔病是大棚温室油桃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在夏县桃树穿孔病分为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和真菌性褐斑穿孔病等 3种 ,而以细菌性穿孔病危害最甚。在多雨年份 ,排水不良 ,湿度大或红蜘蛛多时发生严重 ,常引起早期落叶、新梢枯死 ,削弱树势 ,降低果品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在油桃产区 ,年年都有发生 ,2 0 0 2年发生面积达 333hm2 ,发病率达 30 %~ 4 0 % ,严重制约了桃树的经济效益。1 细菌性穿孔病1.1 发病症状桃细菌性穿孔病 ,主要危害叶片 ,其次是新梢和果实。1.1.1 叶片症状 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渍状浅褐色小斑点 ,其周围有…  相似文献   

2.
洪海林 《植物医生》2004,17(2):13-14
1樱桃细菌性穿孔病 1.1症状识别樱桃细菌性穿孔病菌为甘蓝黑腐黄单胞杆菌桃穿孔致病型(Xanthomonas can pestris PV.pruni).侵染叶片后,初呈半透明水渍状淡褐色小点.后扩大成圆形或多角形,不规则病斑,紫褐色或黑褐色,周围有一淡黄色晕圈.继而病斑干枯,易脱落穿孔.  相似文献   

3.
<正>沙子空心李是沿河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主要病害有李子红点病、细菌性穿孔病、李树流胶病、李树膏药病、李疮痂病、李褐腐病等。在管理条件差的情况下,李树易感染病害。轻者影响树体发育,果实品质差,产量低;重者造成树体衰弱,果实不能食用。笔者介绍沙子空心李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以供参考。1李子红点病1.1症状红点病初期为害李树叶片,后期为害果实。为害叶片时,在叶面上产生红色圆形微隆起的病斑,其边缘与健部界限清  相似文献   

4.
1 症状识别 褐纹病只为害茄子,可为害茄子茎、叶、果实.叶片上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或无轮纹,病部有许多小黑点.病部易破裂,下雨呈穿孔状.果实初生黄褐色或淡褐色不规则圆形斑,稍凹陷,扩大后变黑褐色,有明显轮纹,上生许多黑色小粒点.茎部多在基部,初呈淡褐色水渍状,继而糜烂,病部中间灰白色,边缘深褐色,上生许多小黑点.  相似文献   

5.
李果实细菌性穿孔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辽宁省多数李树品种的果实上发生细菌性穿孔病,病斑近圆形、暗紫色、边缘具水渍状晕环,使果实去失商品价值。研究结果发现果实自落花后15d至采收前都可被侵染;雨日多、雨量大、品种感病、树势旺盛为病害流行的因素;防治该病有效措施是栽植抗病品种,消灭初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生长期用药控制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6.
香蕉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叶斑病在香蕉产区普遍发生,常见的叶斑病有褐缘灰斑病、煤纹病、灰纹病,其中褐缘灰斑病尤甚。病害发生严重时,病株产量减少,果实质量下降。一、症状1.褐缘灰斑病:叶片感病初期叶面或叶背上出现淡褐色条纹,沿叶脉纵向扩展为圆形或长条斑,暗褐色至黑色。后期病斑周缘黑褐色,中央灰白色,长有稀疏灰色霉状物。病斑发生多时,全叶枯死。2.煤纹病:病斑多发生于叶片边缘,多呈短椭圆形、褐色,斑上轮纹较明显,病部在叶背面长出的霉状物,色泽较深。3.灰纹病:叶片感病初期为随圆形小斑,后扩展为两端略尖的长椭圆形大斑,中央…  相似文献   

7.
莱阳梨肉嫩质细,清脆可口,香浓味美,驰名中外。梨黑星病Venturia Pirina(Cooke) Aderh是莱阳梨的重要病害之一,每年受害面积达1667hm2,占全市栽培梨园面积的90%以上。梨黑星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受害后,在叶片背面产生圆形或不规则淡黄色病斑,潮湿环境下,产生黑色霉层。果实在直径1cm大小就可受害,病斑圆形,随着果实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桑褐斑病俗名烂叶病、焦斑病,是桑树叶部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芝麻大小水渍状斑,后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斑,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茶褐色或灰色。其上环生白色或微红色粉质块,这种粉质块在同一病斑的正反两面都有,后期变成黑褐色残留在病斑上。阴雨连绵时...  相似文献   

9.
“垄稻沟鱼”控制病虫草害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习正 《植物保护》1990,16(6):52-52
人参黑斑病是人参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常年发病30—40%,严重时高达90%以上。主要危害计片,也可侵害茎,花梗及果实,在叶尖、叶缘和叶片中间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水浸状褐色病斑,中央稍淡有同心轮纹,干燥后易破裂。严重时病斑扩大汇合使叶片枯死引起早期落叶,茎上病斑长条状,上有黑色霉层,严重时植株折垂倒伏。花梗发病后造成花序枯死,果实与籽实干瘪,形成“吊干籽”。  相似文献   

10.
番茄疮痂病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平 《植物医生》1999,12(5):15-15
番茄细菌性疮痂病又称斑点病,分布于全世界60多个国家,90年代初在我国不断蔓延,现已成为番茄上一个重要病害。近二年,该病在偃师市危害严重,影响生产很大。一、症状该病主要危害番茄叶片及果实,近地面老叶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形成水渍状暗绿色小斑,逐渐扩展成圆形或连接成不规则黄色病斑,病斑表面粗糙不平,周围有黄色晕圈,后期叶片干枯质脆。茎部感病先在茎沟处出现褪绿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展后形成长椭圆形黑褐色病斑,裂开后呈疮痂状。果实上主要危害着色前的幼果和青果,果面先出现褪绿色斑点,后…  相似文献   

11.
月季黑斑病在中国很多地方均有发生。该病为害月季,使叶片枯黄、早落,引起月季当年第二次发叶,削弱植株的生长势,降低了切花产量。防治此病已成为月季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1症状月季黑斑病主要侵害月季叶片,也侵害叶柄、叶脉、嫩梢等部位。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为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直径为2~12mm,黑紫色,边缘呈放射状。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变为灰白色,其上散布许多黑色小点。有的品种病斑组织变黄,病斑之间相互连接,使叶片变黄、脱落。2病原该病病原是放线孢属的蔷薇放线孢菌犤Actinon…  相似文献   

12.
苦瓜炭疽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瓜炭疽病是苦瓜生产的重要病害 ,发生普遍 ,为害重。1 为害症状幼苗、成株期叶片、茎、瓜条均可发病。幼苗期发病时 ,子叶边缘呈现褐色半圆形或圆形病斑 ,稍凹陷。成株期叶片发病 ,叶部病斑近圆形 ,大小不等 ,初为水渍状 ,很快干枯呈红褐色 ,边缘有黄色晕圈 ,常常几个小病斑连在一起 ,呈不规则大病斑。病斑上轮生黑色小点 ,潮湿时 ,病斑上生有粉红色粘稠物质 ,在干燥条件下 ,病斑常开裂 ,穿孔。茎上病斑灰白色至深褐色 ,稍凹陷 ,表面有粉红色小点。幼瓜、成瓜均可发病 ,病斑近圆形 ,初为淡黄褐色 ,后变红褐色至褐色 ,稍凹陷。湿度大时 ,…  相似文献   

13.
苦瓜白斑病是由一种叫苦瓜尾孢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早期出现褪绿变黄的圆形小斑点,逐步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4mm的灰褐色至褐色病斑,边缘较明显。病斑中间灰白色,多角形或不规则状,上生稀疏浅黑色霉状物,在潮湿时易看见,易造成病斑穿孔。 该病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为翌年侵染源。通过气流或雨水传播到苦瓜叶片上侵染,引起发病。由病斑上产生的分生抱子继续传播再侵染。一般在5~9月份高温期发生。虽然不会使叶片枯死,但造成叶片  相似文献   

14.
在桃单作、桃行间间作2行樱桃的不同栽培模式下,对桃细菌性穿孔病(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 pruni)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桃/樱桃间作栽培条件下桃细菌性穿孔病发生明显低于桃单作栽培。其中,桃单作栽培细菌性穿孔病叶片、枝条和果实发病率分别为44.50%、68.00%、88.89%,桃/樱桃间作栽培分别为1.50%、4.00%、6.67%;桃单作叶片、枝条和果实病情指数为10.94、13.78和17.78,间作栽培分别为0.17、0.44和0.74。与单作相比,桃/樱桃间作可有效减轻桃细菌性穿孔病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5.
玉米细菌性叶斑病-上升中的玉米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8年,从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集玉米细菌性叶斑病材料,先后分离并保存了187株病原物,根据病原物在NA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可将病菌分为黄色圆形菌落、白色圆形菌落和乳白色不规则形菌落3类。根据调查数据和初步研究结果,将目前我国发生的玉米细菌性叶斑病归纳为4种主要症状类型:枯死斑型、褪绿斑型、条斑型和褐斑型。鉴于我国玉米细菌性叶斑病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对我国玉米生产具有潜在威胁,本文对玉米细菌性叶斑病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oryzicola)简称细条病,为国内植物检疫对象,近年来在我国部分稻区严重发生,一般减产10%左右,重病田高达50%~60%。一、为害特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侵害叶片,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斑点,后逐...  相似文献   

17.
8%宁南霉素AS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是由黄单胞杆菌属甘蓝黑腐黄单胞菌(Xanthomonas pruni Dowson)侵染造成的病害,是桃树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也侵害果实和新梢,常引起早期大量落叶和果实裂纹,流行年份减产可达30%以上。为寻找对该病较为有效的无公害抗生素类杀菌剂.于2006年选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制,黑龙江强尔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8%宁南霉素(Ningnanmycin)水剂(AS)进行了田间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罗华 《植物医生》2002,15(1):29-29
番茄早疫病又名轮纹斑病 ,近几年在塘头镇菜区发生越来越严重。据2001年5月至6月调查 ,在全镇菜区发病地块病株率达20 % ,严重地块达100 % ,造成绝收。1发病症状此病侵染叶片、茎部及果实 ,侵染叶片时 ,病斑初期呈暗褐色 ,圆形或近圆形斑点 ,天气潮湿时 ,病斑上长出黑色霉状物 ,病害从下向上发展。危害茎部时 ,一般是侵染分枝处或叶柄茎部 ,呈椭圆形 ,略凹陷 ,发病严重可造成断枝。危害果实时 ,在蒂部及裂缝处发生 ,呈黑色疤状 ,病果常常提早脱落 ,病部常散发臭味。2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厚壁孢子、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多年…  相似文献   

19.
菠萝黑腐病又称凤梨基腐病,在我国主要菠萝产区广东、海南、广西和福建等省(区)都有发生,是果实成熟及贮藏过程中的重要病害。也可侵害幼苗,引起苗腐。1症状  本病主要发生于成熟的果实上。被害果面出现水渍状软斑,病斑逐渐扩大到整个果实,形成黑色大斑块。果肉变黑腐烂,并发出酸臭味。病菌可侵害幼苗,引起苗腐。开始,外叶枯黄,逐渐至内部叶片,用手拔时全部叶片与地下部分脱离,病菌还可从摘除顶芽伤口侵入,侵害嫩叶基部引起心腐。2病原  病害是由奇异长喙壳(Ceratocystisparadoxa)真菌侵染而引起的。子囊壳长颈外露,即肉…  相似文献   

20.
梅花自1993年被推选为梅州市市花以来,得到较大发展,不仅大量种植了观赏的花梅,而且栽种了大面积的果梅。近几年来本市植梅受到褐斑穿孔病的严重为害,特别是2000年,十多个梅园及丰顺、梅县、平远等地的果梅园都受害较重,发病率达80%~100%,大量叶片早落及部分新梢枯死。此间,我们对该病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基本上弄清了病害的发生特点,现详述如下:1症状  叶片上的病斑初为紫红色小点,后扩大为中央灰白色或褐色、边缘紫褐色的圆斑,直径0.5~5mm。潮湿时病斑上易出现灰褐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最后病斑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