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阳市近70年气候突变检测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贵阳市1951-2019年的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和有效降水日数进行了突变检测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贵阳市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在近70年显著上升,分别在1996和1993年发生突变,突变后气温上升尤其显著,每年分别上升0.044℃和0.056℃.年平均最高气温在研究期内显著下降,速率为每年0.008℃,没有显著突变.因此,贵阳市平均气温的上升主要受平均最低气温显著升高的影响.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呈显著减小趋势,突变点在1979年.(2)年日照时数在近70年显著减少,突变点在1982年.(3)年降水量没有显著变化,但年有效降水日数显著减少.(4)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与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而年平均最低气温与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日照时数的显著下降应是贵阳市气温变化的主因,可能是空气中气溶胶含量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廉江国家气象观测站提供的1990—2019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对廉江市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廉江市近30年年平均温度整体呈现略微减少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09℃/10 a,春、夏、秋三季平均气温均呈略微上升趋势,而冬季气温呈下降趋势;降水量整体呈现略微减少的变化趋势,降水气候倾向率为-14.994 mm/10 a,降水年际间波动起伏比较大;春季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秋、冬季降水量增加趋势不显著,夏季降水量呈现显著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整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85.445 h/10 a。廉江市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年际间波动起伏较大,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还会引发灾害性天气,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气候变暖背景下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生育期气候资源动态变化规律,选取1990—2020年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生育期数据和同期地面气象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Mann-Kendall非参数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和显著性分析方法,对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生育期气候资源动态变化及其突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90—2020年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全生育期降水量呈极显著增加趋势,相对湿度呈显著减小趋势,分别变化6.377 mm/10 a和1.583%/10 a,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积温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气温日较差和日照时数均呈不显著减小趋势,主要表现在同期棉花播种-出苗期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和积温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最低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出苗-现蕾期气温日较差呈极显著增加趋势,积温和降水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现蕾-开花期最高气温和降水量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积温、气温日较差和日照时数均呈极显著减少趋势,平均气温呈显著降低趋势;开花-吐絮期降水量呈极显著增加趋势,气温日较差呈极显著减小趋势,相对湿度呈显著减小趋势;吐絮-停止生长期最高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其他时段各气候要素变化均不明显。1990—2020年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播种-出苗期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积温和日照时数分别在2014、1998、2012、1997和1998、2005年出现突变,出苗-现蕾期日照时数在2008年出现突变,现蕾-开花期最高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积温分别在2001、2001、2007和2003、2010年出现突变,开花-吐絮期、吐絮-停止生长期和全生育期各气候要素均未发生显著突变。棉农应结合垦区棉花生育期气候资源量值及其动态变化规律适时调整田间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廉江国家气象观测站提供的1990~2019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对廉江市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廉江市近三十年来年平均温度整体上呈现出略微减少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09℃/10a,春季、夏季、秋季三季平均气温均呈略微上升趋势,而冬季气温呈下降趋势。降水量整体上呈现略微减少的变化趋势,降水气候倾向率是-14.994mm/10a,降水年际间波动起伏较大。春季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秋季、冬季降水量增加趋势不显著;夏季降水量呈显著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整体上呈现增加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85.445h/10a。廉江市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年际间波动起伏较大,会导致水、光、热资源分布不均衡,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并且还会引发高温、低温冷害、干旱、洪涝、阴雨寡照等灾害性天气,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利用浑善达克沙地及其周边地区18个气象站点19582015年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资料,详细地分析了该区域年、季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气温日较差的变化趋势、突变性以及周期性。结果表明:近58年来,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年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变化最显著。年气温日较差呈下降趋势且在1972年发生了突变。季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尤其是在春季和冬季;季气温日较差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以春季和冬季的下降趋势最明显。浑善达克沙地的气温日较差与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该地区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周期性不明显,而年平均最低气温存在9年和25年左右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利用浑善达克沙地及其周边地区18个气象站点1958~2015年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资料,详细地分析了该区域年、季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气温日较差的变化趋势、突变性以及周期性。结果表明:近58年来,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年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变化最显著。年气温日较差呈下降趋势且在1972年发生了突变。季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尤其是在春季和冬季;季气温日较差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以春季和冬季的下降趋势最明显。浑善达克沙地的气温日较差与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该地区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周期性不明显,而年平均最低气温存在9年和25年左右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选取1987—2016年北流市气温、降水及日照观测资料,经统计、线性趋势分析得出北流市气候变化特征:近30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5℃/10年,春季、夏季、秋季平均气温也表现为上升趋势,但冬季趋于略下降;年平均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均呈增多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67.891 mm/10年、26.356 h/10年,但降水存在显著季节性变化,而日照时数以夏季、秋季较多。  相似文献   

8.
应用梧州地区5个站点1954~2011年逐月降水和平均气温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小波分析法,分析了近58年梧州地区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变化周期性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58年梧州地区年降水量、冬季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存在25年左右、10年左右的震荡周期,季降水量存在一个10年左右的振荡周期最为明显;年平均气温存在一个9~11年的振荡周期;近58年梧州全年、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气温总的趋势均表现为升高趋势,但升高的幅度不同,梧州全年平均气温上升幅度为0.152℃/10a,气候变暖表现明显;梧州58年来出现夏季严重多雨事件8次,严重少雨事件7次;出现秋季严重多雨事件3次,严重少雨事件2次。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南宫市51年来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俊华  耿世明 《现代农业科技》2010,(12):251-251,256
利用河北省南宫市51年逐月和逐年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数等资料,运用气候趋势倾向分析、t检验等方法,对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宫市平均气温呈线性上升的趋势显著,冬季气温变化趋势与年气温变化趋势非常一致,夏季气温变化与年气温变化明显不同,目前年平均气温和春、秋、冬3个季节平均气温都处于升高时期,以冬季变暖最明显。年降水量变化呈减少趋势,但线性趋势不显著,夏季降水变化趋势与年变化趋势非常一致,且夏季减少的线性趋势明显;春季降水呈增多趋势,与年降水变化趋势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鄢陵县1965-2014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a来鄢陵县年平均气温呈逐步升高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00年代中期,气温升高明显;年极端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年极端最低气温无明显变化;春季、冬季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比较明显;年积温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年总降水量整体呈小幅上升趋势,四季降水量均有上升趋势,夏季最为明显,且对全年降水影响显著。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的趋势,夏季、秋季、冬季日照时数减少趋势均较大,以夏季减少趋势最为明显。该文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莒县近4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莒县国家基准气候站1969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气温、降水、日照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日照时数进行线性模拟,结合3年相关滑动平均资料分析了莒县近40年来的气温、降水、日照的变化特征,以及年极端温度、日最大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得出莒县近40年来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温度、极端最高温度均呈上升趋势,而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日最大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71—2009年泰安市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资料,对泰安市的气候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9年来泰安市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呈缓慢下降趋势,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趋势不明显;年平均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但不明显;年平均日照时数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岳江  杨爱琴  郝智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395-12399
利用大同市气象站近49年和阳高县气象站近38年逐月气温、风速风向、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降水量等气象资料,结合大同市1990—2009年城镇人口数和建城区面积的数据资料,对大同市城市化因子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同市降水量呈缓慢减少趋势;1972—2000年间,汛期降水量以准3年周期为主,同时存在7年的周期;2000年以后以准7年的周期为主,3年的高频周期基本消失;大同市年平均气温、极端高温、极端低温均呈上升趋势;平均气温略接近热岛状况,20世纪90年代热岛中心强度达到极值;年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通过计算贡献率可知,城市化因子对气候改变的贡献率相对较大,占影响当地气候变化的37.99%,温度、降水量等气候要素因子占29.73%,其他因子占0.29%~9.26%不等。各气象要素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基本保持当前的趋势,但趋势显著性不一。  相似文献   

14.
近60年丽水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1953—2008年丽水市国家一级站的气象资料,分析近60年丽水市气温、降水、日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丽水市年平均气温、冬季气温、夏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冬季增温最为明显;年降水总体呈略下降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年降水量偏少较明显;年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丽水市气候正在趋向变暖,特别是近10年来气温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泰安市6个台站1951年1月至2015年2月月平均温度和月降水量资料,研究了近60 a泰安市气温和降水的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各月平均气温都有增暖的趋势,只是增暖的幅度不尽相同。泰安市冬季气温增暖明显大于夏季。泰安市各季气温存在显著的准8 a周期特征;泰安市主要降水期为夏季7、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比重最多的夏季降水的减少导致泰安市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夏半年各月降水量的年际变率明显的大于冬半年各月。春季降水主要呈现准6 a的周期特征。秋季降水主要呈现准3 a和8 a的周期特征,2000 a以来表现更为显著。冬季降水则表现为准2 a的周期震荡,这表明冬季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根据武汉市1966-2015年的气候数据资料及统计年鉴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法、滑动平均法、MK和MTT突变检验法对武汉市50 a气候进行分析,选取5个城市化指标,建立城市化指数模型并与气象要素做相关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50 a的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不显著;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突变年份分别为1983、1980、1994、1988年。城市化指数与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极端最高气温和降水量无明显相关性。城市化指数与年平均气温拟合曲线的拟合程度较高,说明城市化发展对年平均气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绍兴市各气象站的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绍兴市年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变暖趋势是春、冬季比夏、秋季明显,北部平原地区增温趋势大于南部山区。年和春、夏、秋季日较差呈增大趋势,只有冬季最低气温增幅大于最高气温,日较差呈减小趋势。年降水量对历年平均降水量的偏差增大,洪涝干旱机率增大。2003年以来绍兴进入降水偏少期。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和降水相反。  相似文献   

18.
采用1981-2018年江苏省盐城市气温、降水以及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分析了盐城市近38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8年来盐城市年平均温度、四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变化趋势,年平均气温的气候倾向率为0.426℃/10年;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气温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574、0.392、0.382、0.355℃/10年。盐城市降水量整体上呈波动增加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11 mm/10年,增加趋势并不明显。盐城市降水年际间波动起伏变化特别大,易引发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盐城市日照时数主要呈下降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117.52 h/10年。气候显著变暖,降水量年际间大幅波动以及日照时数显著下降均会影响到盐城市水热光资源的平衡性,进而对各类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作物病虫害造成一定影响。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及时应对异常气候变化,才可以推动盐城市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利用富裕县1961—2016年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了近56年来富裕县气温日较差的年、季、月变化特征,揭示富裕县气温日较差的气候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56年来富裕县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1.9℃,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总体呈下降趋势,降低幅度为0.542℃/10 a。春季气温日较差最大,夏季最小,季节变化呈高—低—高—低特点;四季平均气温日较差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5月(13.6℃),最小值出现在7月(10.1℃);各月气温日较差均呈显著下降趋势,1月份下降幅度最大,8月下降幅度最小。月平均最低气温增温幅度远大于最高气温,是导致年、季、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1961-2008年塔城地区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疆塔城地区7个气象台站1961-2008年的气候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t检验和Mor-let小波等方法,对塔城地区1961-2008年年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平均风速、年潜在蒸散量以及湿润指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2008年塔城地区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呈升高(增多)趋势,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和潜在蒸散量呈减少(减小)趋势,湿润指数呈增大趋势;突变检测表明,塔城地区1961-2008年年平均气温在1988年开始发生了突变性升高;降水量在1986年开始发生了突变性增多;日照时数、平均风速也分别在1981年、1985年发生了突变性减小,受气温、降水、日照和风速的综合影响,潜在蒸散量也于1985年发生了极显著的突变性减小,湿润指数在1986年发生了突变性增大。综合气温、降水和湿润指数的变化可以认定,塔城地区的气候在1986-1988年出现了"暖湿化"趋势;自然正交分解表明,塔城地区年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平均风速、潜在蒸散量以及湿润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均是同向性,其中年平均气温、平均风速、湿润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同向性强于日照时数、降水量和潜在蒸散量。各气候要素分别存在3~23a的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