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从20世纪中叶研究起始,饲料酶制剂先后经历20世纪60~70年代缓慢发展阶段、70年代美国第一个商品性饲用酶制剂的出现、20世纪80~90年代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阶段、以及21世纪创新发展阶段。短短60年间,饲用酶制剂先后经历了从以助消化为目的第一代饲用酶制剂、以降解简单抗营养因子为目的第二代饲用酶制剂,向以降解复杂抗营养因子或毒物为目的第三代饲用酶制剂的跨越。到如今,饲料酶制剂的研发与应用进一步表现出由从酶制剂促进"原料中释放"动物不易消化的养分,向酶制剂促使"底物中生产"具有生物活  相似文献   

2.
饲料添加剂预混料是指为了某种特殊需要向饲料中人工添加的,具有不同生物活性功能、能够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增进动物健康、促进动物生产性能等功效的微量物质总称(孟庆翔,2004)[1].纳米科技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前沿、交叉性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3.
刘培锋  王顺喜 《饲料工业》2005,26(20):16-18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尤其是微生物基因改造和发酵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酶制剂的生产成本越来越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多种酶制剂能够廉价地应用在饲料工业生产中.作为饲用生物酶,除了要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外,还要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耐高温和高湿.但目前配合饲料中使用的生物酶制剂的热稳定性差,饲用酶制剂在压力加工过程中的高温、高湿、强剪切等复杂内力和外力体系作用下很容易失活.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许多生物、  相似文献   

4.
我国饲料的安全质量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饲料工业是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行业 ,随着动物饲养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给饲料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快速发展的基础。一、我国饲料生产现状1 饲料生产发展情况我国的饲料工业从 70年代开始。 80年代得到发展 ,饲料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90年代是我国饲料工业迅速发展的 10年。截止到 2 0 0 0年 ,全国饲料生产企业达到 1.2万多家 ,生产总量达到 7.5亿t。与 90年代初相比 ,配合饲料年均增长 6 .7% ;浓缩饲料年均增长 4 0 .1%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年均增长30 %。饲料产值达到 2 0 0 0亿元 ,在全国 36个工业行…  相似文献   

5.
一.国外生产、消费概况及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饲料磷酸氢钙总生产能力为 500万吨左右。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为前苏联地区、美国、西欧、日本。世界饲料磷酸氢钙的消费量为 370万吨左右。消费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为前苏联地区、美国、西欧、加拿大、日本,近年来亚洲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刺激了生产的发展。   国外饲料工业 70年代是大发展时期,到 80年代发达国家已进入成熟阶段, 80年代发展中国家饲料工业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亚太地区。 90年代初世界配合饲料产量达到 6.8— 7.0亿吨,其中欧共体配合饲料产量约占总量的 30%,前苏联和非欧…  相似文献   

6.
抗体分子是生物及医学领域中用途最为广泛的蛋白质分子.本世纪30~60年代对抗体的理化性质以及对免疫球蛋白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76年德国学者Kohler和英国学者Milstein创建杂交瘤技术,首次成功地制备了小鼠单克隆抗体(McAb)即第二代抗体.80年代早期开始了基因工程抗体即第三代抗体的研究.基因工程抗体指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改造和制备抗体,它兴起于对鼠单抗的人源化改造,至90年代初产生的抗体库技术将基因工程抗体的发展推向了高潮,使抗体制备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李玉福 《饲料广角》2000,(23):9-10,8
一、全区饲料工业的发展现状 巴中地区饲料工业的发展几起几落,80年代起步,90年代停滞,建区以来又得以恢复性发展,并保持了良好的势头。 1.饲料企业发展情况 全区现有各类饲料生产企业15个,其中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厂2个,比建区前增加1家;浓缩饲料厂从无到有,已达到7家;配合饲料厂6个(其中4家已停止生产)。在  相似文献   

8.
仔猪待宰活猪去骨带皮猪肉鸡蛋商品代蛋雏鸡商品代肉雏鸡活鸡西装鸡去骨牛肉牛奶带骨羊肉玉米豆粕小麦麸进口鱼粉育肥猪配合饲料肉鸡配合饲料蛋鸡配合饲料项目绥中县9.006.2012.004.801.802.856.206.0016.002.0016.001.022.700.901.302.201.40凌源市10.008.0012.005.001.802.60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预混合饲料的现状中国的饲料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 ,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但回顾这一发展历史就会发现 ,人们对全价饲料的作用及其普及率比较重视 ,而对预混料与浓缩料在我国饲料工业中的作用却是估计不足。国家经委《1984—2000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规划》 (试行草案 ) ,以及后来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的《1996—2020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战略研究》对2000年配合饲料、浓缩料、预混料的规划分别为1亿~1.2亿吨、300万吨和90万~100万吨 ,2010年三者的量分别为1.3亿~1.5亿吨、500万吨和200万吨 ,2020年三…  相似文献   

10.
生态酶是活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具有特殊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是促进生化反应的高效物质,参与机体的各种生化反应.生态酶广泛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尤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是各种酶制剂的主要来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产饲料酶制剂的研制、生产发展迅速,从而推动了我国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仔猪待宰活猪去骨带皮猪肉鸡蛋商品代蛋雏鸡商品代肉雏鸡活鸡西装鸡去骨牛肉牛奶带骨羊肉玉米豆粕小麦麸进口鱼粉育肥猪配合饲料肉鸡配合饲料蛋鸡配合饲料项目全省平均10.457.3112.004.691.962.1311.168.5116.452.1917.090.982.620.995.571.401.661.41绥中县9.006.2013.004.902  相似文献   

12.
鱼用饲料开发之浅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涌 《江西饲料》2002,(5):20-22
渔业产业化是提高效益 , 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保证 , 而饲料又是渔业现代化里一个重要的 部分 . 鱼类等水产动物属变温动物 , 生活在水体环境 , 这和畜禽相比 , 是较大的特点 . 在 20世纪 50年代 , 美国开始对鱼类营养进行研究 , 并对配合饲料进行试验 ; 日本也在 1955年对 虹鳟配合饲料进行研究 . 我国对鱼用饲料的研究较晚 , 在 20世纪 80年代才开始起步 .  相似文献   

13.
<正> 1.引言我国过去多沿用苏联高奶量法育犊牛,即用800~1000公斤奶,哺乳期6个月。80年代初,各地逐渐采用低奶量育犊法,一般哺乳期3~4个月,补奶量300~500公斤。科研单位进行人工代乳料和80~90公斤低奶量育犊试验。但是,一些试验表明,在犊牛哺乳期,仅喂全乳或代乳等液体饲料会使瘤胃发育迟缓,甚至完全停滞。本试验表明,犊牛早期多喂精料和干草等固体饲料,有助于瘤胃提早发育。 2.材料与方法 2.1 试牛选择选用品种、胎次尽量相同的初生重在30斤以上的黑白花奶犊牛,按出生顺序公母配对,分别编入ⅠⅡ组,每组7头。 2.2试验期犊牛出生后即进入试验期,全期90天,饲养方案见表1。  相似文献   

14.
THB酵母代替鱼粉饲喂肉鸡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B活性蛋白饲料酵母含有较高的蛋白质、比较平衡的氨基酸、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还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富含活细胞、消化酶及一些未知的促生长因子,能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生长.在配合饲料中使用酵母  相似文献   

15.
饲用TR饲料是蛋白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后与土壤混合而成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配合饲料,富含动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消化酶、生物活性制剂及活性微生物细胞。经我室饲养试验证明:用10~15%饲用TR饲料等量取代蛋鸡全价配合饲料,其效果等于或高于蛋鸡全价配合饲料,并显著降低饲料成本。但饲用TR饲料饲喂肉仔鸡是否可行,目前尚不清楚,故我们进行了本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饲用TR饲料:由本室生产的蛋白发酵原料及沧州厚德生物技术开发研究所提供的生物活性物质和鱼粉、骨粉、磷酸氢钙混合而成的浓缩TR饲料,再加入90%土壤混合而成饲用TR饲料。 2、试验动物与日粮处理:300羽1日龄AA肉仔鸡饲养2周后,选择健康的肉仔鸡250羽,随机分成五组,每组50羽,各组平均体重均无显著差异。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燕龙牌颗粒饲料);第2、3组为试验  相似文献   

16.
1 我国饲料工业的总体形势 90年代以来,我国饲料工业在80年代大发展的基础上继续稳步发展,巩固提高,已形成一门独立产业。其发展特点:1)速度快,总量不断增加。1990~1998年9年间,我国工业饲料产量年递增率高达9.5%,高于肉类(8.8%)的发展速度。1998年我国配合饲料总产量达5573.3万吨,是1990年的1.8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见表1)。2)饲料产品品  相似文献   

17.
自 70年代末期以来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社会需求促动下 ,我国的饲料工业发展迅速 ,经过 2 0余年的时间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 ;1 999年配合饲料总产量达到近 60 0 0万 t,目前饲料工业产值位居全国 39个工业行业的第 1 5位。饲料工业的高速发展和产业化延长了产业链 ,从而大大提高了投入产出比 ,提高了经济效益。但近几年来 ,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减慢 ,按农业部饲料工业办公室的预测 ,我国饲料总产量在 2 0 0 0年应达到 1 .0亿 t,其中配合饲料占 90 % ,2 0 1 0年总产达到 1 .5亿 t,配合饲料占 90 %。而按目前的生产水平这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产配合饲料工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业是我国农业中工业化程度较高的产业,是联系种植业、养殖业、畜产品水产品加工业等产业的纽带.我国饲料行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而水产配合饲料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发展.70年代,我国引进日本养鳗技术和养鳗饲料,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此后,随着80年代中期鳗、虾养殖业的发展,养鳗、虾的饲料也在我国兴起.  相似文献   

19.
梁山 《养殖技术顾问》2012,(11):228-230
槐叶饲料和苜蓿草是世界上栽植最早、分布面积最大的豆科牧草,被称为最优质的饲料,在我国除黑龙江外各省均有大面积栽植.但传统的普通刺槐叶片小、质薄,饲料产量低,根茎萌蘖力差,托叶刺大而坚硬,收割利用不便等制约因素,使剌槐渐渐地退出了饲料的舞台.20世纪80~90年代日本、韩国开发高档牛、羊肉,大量购买中国野生刺槐叶,激发了国内种植刺槐的热潮.20世纪90年代末,吉林省集安市北方园艺研究所将民间从韩国引进的大叶刺槐与无刺槐嫁接杂交繁育,培育出刺槐新品种——大叶速生槐.其叶片阔大,饲料产量高,抗逆性强,萌蘖力强,托叶刺小便于利用,管理费用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加快了饲料基地建设速度.  相似文献   

20.
抗体分子是生物及医学领域中用途最为广泛的蛋白质分子。上世纪30~60年代对抗体的理化性质以及对免疫球蛋白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76年德国学者Kohler和英国学者Milstein创建杂交瘤技术,首次成功地制备了小鼠单克隆抗体(McAb)即第二代抗体。80年代早期开始了基因工程抗体即第三代抗体的研究。基因工程抗体指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改造和制备抗体,它兴起于对鼠单抗的人源化改造,至90年代初产生的抗体库技术将基因工程抗体的发展推向了高潮,使抗体制备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