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奶牛养殖过程中,犊牛培育十分重要,由于犊牛自身抵抗力较低,对众多病原易感性较高,加之部分养殖场饲养管理条件相对落后,特别是在生产中饲养管理不当,往往会造成犊牛患多种疾病。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犊牛腹泻、肺炎和犊牛脐带炎的防治经验总结如下:1犊牛腹泻犊牛腹泻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或管理不当等引起的一类疾病,包括饮食性腹泻、感染性腹泻等,是犊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夏末秋初多发。三周龄以内的犊牛多发,其中两周  相似文献   

2.
正腹泻是犊牛最常见、最易发的消化道疾病症状,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引起犊牛死亡,特别是冬季和早春气候恶劣,若初生犊牛发生腹泻时不能尽早发现并处理,经常导致大批死亡。引起犊牛腹泻的因素错综复杂,各种病毒、致病菌和多种寄生虫及饲喂不当均可引起犊牛腹泻。病毒、致病菌、原生寄生虫常常同时感染,协同致病,临床表现更为复杂。因此明确引起初生犊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与过程,对准确诊断及  相似文献   

3.
犊牛腹泻是严重危害犊牛成长的常见病之一,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犊牛死亡和发育不良,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床上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主要有非感染性因素和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主要包括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和寄生虫感染。主要针对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犊牛腹泻的发病机理和防控措施进行了介绍,以期对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冬季气温低,犊牛的多种疾病均易出现腹泻症状,为了做好冬季犊牛疾病的预防及保健工作,减少犊牛因腹泻及继发的其他各种疾病给奶牛养殖场带来的经济损失,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产业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奶牛疾病防控技术研发与示范(HBCT2013080204)岗位对河北省部分奶牛场犊牛冬季常见细菌、原虫及病毒性疾病引起的腹泻,进行了系统的病因学、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形成冬季犊牛腹泻类疾病防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引起犊奶牛腹泻的病因大致可分为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两大类。感染性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非感染性因素主要包括营养条件和环境因素等。常见的引起牛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有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o 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沙门氏菌(Salmonella)等。近期研究表明,牛诺如病毒(BNo V)和牛纽布病毒(BNe V)是新发腹泻病毒,已广泛流行。实验室检测对犊牛腹泻的准确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牛业的发展,腹泻已成为因犊牛死亡而降低成活率的一个主要因素。发生原因直接造成腹泻的原因主要是犊牛感染了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同时也和犊牛的免疫力、气候及饲养环境等因素有关。据调查,致牛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梭状芽胞杆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以及球虫等。而感染梭状芽胞杆菌的致死率为100%。防治措施出生时喂给初乳。初生犊牛可通过初乳从母体获得抗体。喂给初乳的方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巴州地区犊牛腹泻的流行情况,分别抽检114头腹泻犊牛(本地杂交黄牛、黑白花奶牛、新疆牦牛)的脏器、血清和粪便样品共342份,对脏器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采用ELISA方法对血清进行副结核抗体检测,对粪便进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的病原检测和寄生虫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沙门氏杆菌阳性率为42.1%,大肠杆菌阳性率为38.6%,病毒性腹泻病毒阳性率为24.6%,轮状病毒阳性率为21.9%,冠状病毒阳性率为14.0%,球虫阳性率为13.2%,隐孢子虫阳性率为14.0%。肉牛、牦牛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病毒和寄生虫(P0.05),奶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轮状病毒阳性率显著高于细菌和寄生虫阳性率(P0.05)。说明巴州地区犊牛腹泻主要由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引起,不同犊牛品种感染的病原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正> 在奶牛养殖中,犊牛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如不及时治疗常会造成犊牛的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损失。笔者结合学习体会和临床诊疗经验而成此文,希望有助于畜牧兽医工作者在临床上参考。1 病因犊牛的腹泻是一种临床综合症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原因较为复杂,在临床上大致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消化不良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多是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而引起的,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引发较多,也有由于冠状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等而群发的,以及球虫造成的血痢等。消化不良性腹泻大部分是由于饲养管理失宜,犊牛营养不良而引起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犊牛感染性腹泻是一类严重影响犊牛生长发育和畜牧养殖业经济效益的常见疾病。犊牛常因饲养条件不佳与环境卫生管理不当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引起腹泻。近些年,犊牛感染性腹泻的比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致病因素主要是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犊牛腹泻常见病原包括牛轮状病毒、牛冠状病毒、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和隐孢子虫等,其中部分病原还会发生混合感染,导致犊牛继发呼吸道疾病、乳房炎、蹄病等,极大地增加治疗的难度。各个地区流行情况的监测有助于加强地区的治理,保护动物和人类健康,以免感染性腹泻的暴发。本文对犊牛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现状、病原特征、检测和防治手段结合临床治疗经验进行综述,以期为犊牛感染性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犊牛传染性腹泻是由于感染某些细菌、病毒或者寄生虫而导致,主要症状是腹泻。常见致病细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致病病毒包括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寄生虫包括隐孢子虫、线虫以及球虫。诱发该病的原因主要是犊牛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不良,没有及时进行清扫和消毒,导致机体体况较弱,同时饲养环境较差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使犊牛更容易患病。现概述犊牛传染性腹泻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犊牛腹泻是牛养殖业中常见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对牛养殖业危害较大。多种因素可导致犊牛腹泻,其中由细菌、病毒、寄生虫导致的腹泻具有较强传染性。犊牛传染性腹泻发病迅速,极易引起死亡,因此快速诊断对于及早确认病因,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为全面了解及准确鉴定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原,概述了引发犊牛腹泻的病原种类、病原特征、致病机理、引发症状及其检测方法,以期为临床防治犊牛传染性腹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常见寄生虫病种类较多,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有的甚至危及奶牛的生命。隐孢子虫是寄生于奶牛体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1])。1985年首次发现了犊牛感染隐孢子虫。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科隐孢子虫属的多种隐孢子虫寄生于肠黏膜上皮细胞和胃黏膜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其病原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可广泛寄生于人类、禽类、哺乳类和两栖类等240多种动物~([2])。本病多发生于犊牛,以严重腹泻为特征。  相似文献   

13.
动物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原繁多,主要有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前二者可呈暴发流行。在雏禽和幼畜中病毒性腹泻和细菌性腹泻均相当常见,而成年动物则以细菌性腹泻为主。在饲养管理卫生状况较差的养殖场中,寄生虫性腹泻的流行亦呈散发性。笔者现就动物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发病机制和治疗等方面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4.
<正>引发犊牛腹泻症状的因素非常多,依照是否因为病原体引发可以分为传染性腹泻与非传染性腹泻这两种。非传染性腹泻症状主要是因为天气、饲养管理以及营养等非病原因素所引发的症状。传染性腹泻主要是因为病原体所引发的症状,较为常见的病原体主要包含寄生虫、病毒以及细菌等。针对犊牛传染性腹泻症状来说,病原  相似文献   

15.
犊牛腹泻病是指哺乳期犊牛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特征的一种疾病.1 病因1.1 传染性因素新生犊牛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发育不够完善,加上中枢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较差,往往犊牛在某些饲养管理上不利因素的诱发下,一方面降低了犊牛的体质及抗病力;另一方面又促使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毒力的增强,并为其传播提供了有力条件.从而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对胃肠道的作用,都可引起犊牛腹泻.此时肠道菌群出现变化,特别是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与致病型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轮状病毒、B型魏氏梭菌等条件致病菌比例发生变化,导致腹泻.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养牛业的发展,牛的养殖数量越来越多,牛的相关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多。犊牛的腹泻成为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引起犊牛腹泻病因很多,其中包括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营养不良性腹泻等多种因素均可以引起犊牛的腹泻,犊牛病毒性腹泻,导致犊牛全身脱水、衰竭,消瘦,生长缓慢,重者死亡。其中,黏膜病病毒引起犊牛的腹泻较为严重,本文以犊  相似文献   

17.
正犊牛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发生与犊牛体质的强弱、饲养不合理、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都有关系,犊牛腹泻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传染性腹泻,主要由致病微生物感染所致,一类是非传染性腹泻,主要与饲养管理,气候变化等因素有关。非传染性腹泻影响不大,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腹泻,后果严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导致犊牛的死亡,所以,要足够重视犊牛腹泻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犊牛腹泻是指肠蠕动亢进.肠内吸收不全或吸收困难.致使肠内容物与大量水分被排出体外的一种犊牛疾病。其临床特征是拉稀便、软便或水样便,呕吐、脱水、体重减轻和酸中毒。死亡较快。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初春及夏末秋初多发.3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多发.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腹泻分为营养性(如牛奶饲喂过量、饲喂低质代乳品、奶温过低等引起)和传染性(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引起)腹泻两种。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是引起新生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菌。笔者采用常规疗法与输血疗法相结合治疗犊牛腹泻.其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犊牛腹泻是犊牛常见的疾病之一,影响犊牛生长发育和成活率。2021年1月,西昌市某奶牛场发生犊牛腹泻,为确定病因,笔者运用PCR和RT-PCR方法对该场22份犊牛腹泻粪便样本进行10种腹泻病原检测,结果得出:22份样本均检测到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16份样本显示牛诺如病毒(BNoV)阳性;12份样本显示纽布病毒(NeV)阳性;8份样本显示牛轮状病毒(BRV)阳性;4份样本为牛细小病毒(BPV)阳性;牛冠状病毒(BCoV)和环曲病毒(BToV)各1份样本显示阳性;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细菌性病原均未检出。本调查结果表明引起该场犊牛腹泻的原因主要是多种病毒的混合感染,其中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的感染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我国主要奶业产区导致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于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采集华北、西北、东北主要奶业产区内的176份犊牛腹泻粪样,并对样品中的牛冠状病毒(BCOV)、牛轮状病毒(B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大肠杆菌K99、隐孢子球虫、肠兰伯氏鞭毛虫和其他致病菌进行检测,同时结合临床收集的资料,分析病原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奶业产区内导致犊牛腹泻的病原存在一定差异,西北地区导致犊牛腹泻的病原主要是痢疾杆菌,而华北地区则是隐孢子球虫和肠兰伯氏鞭毛虫,东北地区主要是牛轮状病毒和肠兰伯氏鞭毛虫,且病原感染与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