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握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关系的动态演化过程,是制定农业可持续政策重要理论依据。基于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耦合模型,对我国历史中长期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动态耦合评价,结果发现:1985~2008年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加剧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经济增长,但是这种矛盾尚不剧烈,并且从趋势上看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胁迫性逐年弱化。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得出应该进一步加大循环农业、两型农业、低碳农业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力度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异与动态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把握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选取1997—2013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模型讨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动态演进情况,进一步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讨论了其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农业化肥投入、农业固体废弃物(秸秆)、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这四类污染源的产生量以及他们产生的氮、磷和化学需氧量三类污染物逐年增长,其中畜禽养殖的贡献最大。2)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区域集中在农业大省和经济发达地区,在空间上以中部地区、华北地区为核心区域,向外围辐射并呈现递减趋势。3)农业面源污染区域明显集聚,区域差异较大,极化现象比较严重。4)农业面源污染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形成高高型集聚区域,主要位于农业大省。据此,应该加强政策激励和引导农业农户的环保意识,推进农业生产由农业粗放式增长向数量、质量型增长转变。考虑相邻区域政策等要素空间溢出的负效应,在高高型集聚区域内,应该采用区域联防政策,杜绝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此消彼长,通过齐抓共管,实现多赢。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分析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可以为各地政府制定适应当地环境的引资政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2002-2016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显著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此外,农业GDP增长和农业资本劳动比的上升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而农业技术投入则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据此提出优化引资政策、完善城乡环境保护配套设施、增加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和加强农村环保教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选取1991~2013年青岛市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面源污染数据,探讨青岛市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及阶段性特征。结果表明:青岛市三类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N"型关系,即"先上升-后下降-再次上升"的趋势。青岛市应结合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引导农业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提高农户参与农业环境治理积极性,促进农业面源污染的预防与治理。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管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对辽宁省农业面源污染的3种典型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其污染现状。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种种特点,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阐述。为了能安全有效地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从政策法规、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方式、经济鼓励、技术研发以及环保理念宣传5个方面,探索并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管理与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重庆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演替规律,为重庆市制定农业环境政策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根据1995-2008年重庆市农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和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资料,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分析重庆市农民人均年收入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重庆市农民人均年收入与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的库兹涅茨曲线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995-2010年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指标及经济增长数据,采用EKC模型,验证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倒U型”关系,并深入考察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演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说,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已经进入转折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物排放量将会呈下降趋势.然而,由于EKC只是对环境质量将来可能走势的一种描述,并不是预测,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诸如计量模型过于简单、数据指标不全面等问题,因而不可盲目相信EKC假说;环境质量的改善不会随经济的增长而自动发生,浙江省的农业环境保护仍然面临着经济快速增长,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风险防范三重压力,仍需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治理力度,可从经济环境政策、农民素质、技术进步等方面入手来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三峡库区南沱镇632份有效调查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探讨了农户对有机肥的认知程度、农户对过量施肥危害的认知程度、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认知与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肥的认知和过量施肥危害的认知与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04,-0.02,农业面源污染认知与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06;可见,农户对在了解有机肥、过量施用化肥和农业面源污染状况的情况下,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措施的意愿较为强烈.反映出当地农户经济收入较低,所以在生产中常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该区农村环境非常恶劣,农户的环保意识也就不是很强.  相似文献   

9.
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河南省1995—2010年的种植业、畜禽养殖业面源污染指标与农村经济增长的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探讨农村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人均GDP与种植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面源污染之间倒"U"形关系成立,畜禽污染排放量的拐点已经出现,化肥、农药、农膜投入的拐点均未出现,意味着随着经济的增长,未来农村环境质量改善还需要一个过程,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加大政府对于农村面源污染的干预力度、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可持续农业、降低畜禽污染排放量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是从2个方面对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经济增长进行分析,通过结合一定的分析框架,对农业环境污染与农业经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刻的探讨;在实证策略的基础上,从环境污染的内生视角出发,运用空间联立的方式,对农业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空间互动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实际需要,建立一种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以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影响因素分析为基础,建立面向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的GIS空间分析模型,在GIS支持下,实现模型所需数据的提取及分析运算,获得多尺度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程度分布图,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工作目标区。以杭埠河流域为样区进行模型应用,获得了较精确的计算结果;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对监测地区基础数据要求不高,是一种可行的污染监测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面源污染的现状及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提出从面源污染防治立法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等方面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3.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调控关键在农户,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政策的意愿与行为,是政府制定农业环境政策时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利用三峡生态屏障区688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户农业面源污染调控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参与意愿的影响,以及参与意愿对农户的实际参与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能够较好的解释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的意愿和行为,其中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意愿对农户实际行为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前,农户对周围的农村环境已经有了较高的感知,他们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意愿受到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而处在重要的转型期.因此,农业面源污染调控的相关职能部门仍需继续关心三峡生态屏障区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进而增强其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与行为,巩固和扩大三峡生态屏障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项目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力转移、化肥过度使用与面源污染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为研究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当前最主要的农业污染源——化肥为例,基于2004—2013年中国31省的面板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考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化肥面源污染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劳动力非农转移促使农户在农业生产中投入更多的化肥,加重了中国化肥施用的面源污染;并且由于化肥面源污染排放增加速度高于劳动力转移速度,未来劳动力转移会继续放大化肥面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对化肥面源污染进行有效控制,除应用污染防治技术外,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政府的农业治污减排政策应适应农业劳动力日益稀缺的现实,以确保政策"落地"。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海南省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为海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选取2000—2017年海南省化肥施用密度、农药施用密度、地膜施用密度及畜禽粪尿排泄密度作为面源污染指标,人均农业产值为农业经济发展指标,采用回归分析法,对人均农业产值与农业面源污染各指标进行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KC)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的农业面源污染源指标与人均农业产值存在显著的"N"型、倒"U"型及"U"型曲线关系。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探索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强化源头治理;建立农业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监督力度;推广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加大品牌创建;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创新金融支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理论假说,选取洞庭湖区1995~2015年的农业生产数据,测算了农业面源污染来源之一的农膜的污染量,建立起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农膜排污量的计量经济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结果表明,农膜施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倒U型"关系,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完善环境监管体系、加大农膜财政补贴力度和增强农民环保意识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三峡库区南沱镇632份有效调查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 )探讨了农户对有机肥的认知程度、农户对过量施肥危害的认知程度、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认知与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肥的认知和过量施肥危害的认知与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04,-0.02,农业面源污染认知与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 -0.06;可见,农户对在了解有机肥、过量施用化肥和农业面源污染状况的情况下,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措施的意愿较为强烈.反映出当地农户经济收入较低,所以在生产中常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该区农村环境非常恶劣,农户的环保意识也就不是很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圩区是该区域广泛分布的人工集水单元,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的关键且独特地理单元,具有农业面源污染拦截的优势,但其作用长期以来被低估或忽略。在此背景下,本文梳理了平原河网区农业面源氮磷污染的关键问题,包括农田耕作与池塘养殖存在的面源污染问题,以及污染溯源面临的挑战;总结圩区系统水文与氮磷循环过程的独特性及其模型模拟的进展与难点,探讨利用圩区这一特色单元提升平原河网区面源氮磷拦截能力的可能性;从管控空间单元、精准治理技术、典型示范等角度,提出圩区农业面源污染管控与研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乡村生态振兴战略背景下,深入考察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差异以及影响因素,对推进乡村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3—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单元调查法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的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较轻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即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呈现出由东中部地区向西北和东北地区递减的趋势。空间计量分析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呈现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高污染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低污染集聚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清洁能源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环境治理投资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强化环境治理投资,加强农业绿色科技投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完善区域间联防联控,以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发凸显,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农业面源污染发生机理及影响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对其控制与管理不能再沿袭中国对城市工业的点源污染控制所采取的政策治理模式,必须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政策现状,并对现存相关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最后提出构建“以立法为本,以财政补贴为主,以税收手段为辅”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政策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