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科学合理的初始水权分配对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中的关键调节作用、推进水权交易制度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区域初始水权分配中存在的多指标体系定量赋权的客观平衡和多元变量的随机性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水权分配主成分因子,建立相互独立的水权分配关键指标体系;基于Copula函数建立PCA-Copula耦合的区域初始水权分配方法,定量确定水权分配综合权值。以新主成分因子作为随机变量,优选边缘分布线型,计算累计理论频率值,然后输入Copula函数,确定水权分配综合权值,归一化后得各计算区初始水权分配比例。计算过程简便清晰,能够实现客观指标赋权,克服多元变量随机性问题,具有较好适用性。将此方法应用于山东省邹平市初始水权分配研究中,结果表明:基于PCA-Copula耦合的2020年邹平市城镇片区、引黄灌区初始水权分配比例分别为0.432和0.568,而城镇片区、引黄灌区用水需求比例分别为0.402、0.598。各计算区的初始水权分配结果与邹平市该年实际用水需求情况基本一致,符合区域初始水权分配中公平性原则和可持续原则,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研究为促进区域水资源科学...  相似文献   

2.
水权往往划分为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即区域取得水权阶段,用水户取得水权阶段和水权流转阶段。区域取得水权阶段的水权分配实际上就是水权初始分配,水权初始分配是水权分配的最关键的一步,而区域水权初始分配方案与水权的优先次序、分配原则及其分析方法等密切相关。对水权进行有效的定量化分配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为推进我国水权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国内对水权理论的研究还不成熟,有效的定量化分配还处于探索性研究阶段。本文研究内容是在国内学者有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模糊决策、层次分析(AHP)法对河流区域间水权初始分配进行探索性应用研究,并分析水量分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户水权分配研究较少,且分配方案不易被农户接受的问题,构建了基于用户满意度的综合加权模型。首先确定确权水量,然后根据综合定额、人口、土地、产出量等单一原则确定水权分配方案,并计算对应的用户满意度,构造基于公平感的权重函数,最终得到多原则综合加权后的分配方案。以沈乌干渠上的直口渠牧业(4)队为例进行水权分配,得出以下结论:基于用户满意度的分配方案能满足个体公平感的要求,平衡后的分配结果能够与确权水量相衔接。该方法兼顾个体公平与整体公平,提高了农户对分配方案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探索综合政策性、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农业水权核算及分配方案,可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顺利实施提供支撑。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状,并结合实际对改革中的各项重点工作进行了梳理,探索基于现有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县域农业水权核算方法,并将县级水权按照灌区-受益村组-乡镇(及用水户)次序进行核算并分配。最后以潢川县为例,将全县各灌区的农业初始水权分配至灌区受益村组及所属乡镇。优先完成以县域为单元的农业初始水权分配,不仅便于掌握县域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底数和改革进程,也便于节水激励机制等后续改革工作开展。研究成果可为相似县区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提供借鉴,也可为农业水权制度的应用性研究提供经验样本。  相似文献   

5.
农业灌溉用水受降雨、蒸发等气象因素影响较大,为了使农业水权分配科学合理,在分配时应采用动态水权,然而农业动态水权还没有统一的计算方法.以湖北省引丹灌区李楼镇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历史供水、气象、种植结构等资料分析,采用现状分配模式计算得到项目区农业基本水权为1519万m3,提出了基于降雨或干旱指数的农业动态水权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6.
明确初始水权数量与质量的分配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水资源管理和水市场建设中涉及的水权问题,本文以内陆黑河干流为背景建立了干旱区水权分配系统。按照不同地区使用的水资源除了具有相对公平的数量,还应该具有相对公平的质量的原则,系统将以往模糊的流域水权界定对象清晰化,明确其为河流在某种社会经济条件下,为满足生态和水环境的要求,流域所能调配的水资源。为此,系统考虑与地区取水相关的经济和环境因素,运用基于水资源模型和区域水质模型的多目标规划方法计算流域各地区理论取水量,并将理论取水量结果用于改进目前的水权分配计算方法,不仅给出了流域各地区的水权分配比例,同时将各地区按水权分配到的水资源数量和质量也一并给出。实际应用证明了系统的有效性,给出的水权分配结果较以往类似成果加深了各地区对自身拥有的水资源状况、以及将面临的流域整体水资源形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李丹迪  于翠松 《节水灌溉》2020,(3):62-66,70
农业水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针对农业水权分配下农业水价计算模型进行研究,建立了长期水权下农业水价计算模型和短期水权下农业水价模型,结合农民经济承载力,提出了基于水权分配的不同水文年动态协调水价模型,并在山东桓台项目区进行应用。结果表明,随着农户实际取水量的变化,丰水年农业水价变化范围为0.268元/m~3到0.54元/m~3,平水年农业水价变化范围为0.163元/m~3到0.606元/m~3,枯水年农业水价变化范围为0.113元/m~3到0.938元/m~3,考虑不同水文年的动态协调水价模型更能够反映农民不同水文年用水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提高农民节约用水的积极性和农业水价的落实,对推动区域农业水价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关于灌区农业水权在农户间分配研究较少且现状分配模式不合理问题,从公平性角度出发,基于灌区农户农业人口和灌溉面积,研究农业节水驱动下农户间农业初始水权分配问题,构建了基于基尼系数法的灌区农户间农业初始水权分配模型。以河套灌区乌兰布和灌域-沈乌干渠上的直口渠牧业队(4)进行实例分析,分配结果表明模型进行的水权分配较现状分配更具公平性,能够为开展灌区水权分配及交易提供一定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竞争加剧,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合理分配水资源是目前国际社会所采取的战略举措。基于不同产业的用水效率和效益的差异分析,说明在产业间开展水权交易可优化水资源配置。现以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上海为例,对上海的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揭示水权交易的内在去驱动力,并提出了推动水权交易实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缺少绿洲生态水权流域分配及其研究制约了塔里木河流域绿洲生态水权分配纳入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影响了绿洲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恢复重建;为此,首先明确界定了塔里木河流域绿洲生态水权的流域分配内涵,然后确定了绿洲生态水权的流域分配方法和模型,计算了塔里木河流域绿洲生态水权流域分配,主要结果表明:绿洲生态水权纳入流域水权初始分配是落实三源流和干流上中下游生态水权主体权责与客体分配的重要制度保障。塔河流域绿洲生态水权流域分配主要在叶尔羌河流域与干流中下游;年内分配主要在3-5月和6-9月。而且,适宜绿洲生态水权流域分配与绿洲维持恢复生态水权流域分配较高。这不仅是塔河流域绿洲生态水权流域分配方案确定的参考依据,也成为绿洲生态水权行政区域分配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