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流行热(Bovine epizootic fever)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Bovine epizootic fever virus)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牛流行热病毒主要侵害牛,黄牛、奶牛、水牛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奶牛最为易感,不同性别、年龄及品种的奶牛都可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2.
牛流行热流行特征的调查姚龙涛,费三弟,吴建华,祝连兴(上海市奉贤县畜牧兽医站)牛流行热是一种在夏秋季节呈周期性流行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奶牛和黄牛,水牛极少发病。据记载[1],上海地区首次流行牛流行热为1938年8月,以后1949年7月、195...  相似文献   

3.
牛流行热是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不论是黄牛、水牛,还是乳牛都可发生该病。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40C以上),流泪,呼吸道和消化道器官严重卡他性炎症和全身麻痹,后肢无力,跛行,有些牛只膝关节肿胀明显等运动机能障碍。发病急、流行猛,但大多数发病牛只为良性经过,病程一般为2~3天,之后恢复正常至痊愈,  相似文献   

4.
<正>牛流行热的发病原因,是因为病牛受到了牛流行热病毒(BEFV)的感染,从而导致其出现高烧以及运动障碍等症状,该病发病较急、时间较短并且传染性很强,可以导致牛群大面积爆发该病[1]。探索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极为重要。1流行特点牛流行热主要感染牛,包括黄牛以及水牛等,疾病感染没有年龄和性别差异。3岁~5岁黄牛比较易感牛流行热[2]。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来自于带有病毒的病牛的血液,传播途径主要是蚊虫叮  相似文献   

5.
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病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急迫,流泪和消化器官的严重卡他性炎症和运动障碍。主要侵害奶牛和黄牛,多发于3~5岁牛,犊牛和9岁以上的老龄牛很少发病。虽然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由于该病传染力强,传播迅速,短期可使很多牛发病,往往呈流行或大流行发生;季节性强,多  相似文献   

6.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黄牛、乳牛、水牛。该病流行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高产乳牛症状严重,常因治疗不当造成死亡,但一般都能治愈。共收治65个乳牛流行热病例,均为黑白花乳牛,轻症41例,全部治愈;重症24例,治愈20例,死亡4例。现将65个乳牛流行热病例分析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黄牛、乳牛、水牛.该病流行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高产乳牛症状严重,常因治疗不当造成死亡,但一般都能治愈.  相似文献   

8.
牛流行热以前简称牛流行性感冒,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由流行热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突发高热、流泪、流涎、流鼻漏、呼吸促迫,四肢关节障碍及精神抑郁为特征。本病病程短,常为良性经过。1流行病学奶牛、黄牛、水牛均可感染发病,传播媒介为吸  相似文献   

9.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乳牛、黄牛发生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水牛较少发生[1]。因大部分患牛经2~3d就能恢复正常,呈良性经过,故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笔者近十年来采取中西兽医结合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1996年10月笔者所在的厦门市某新建国有乳牛场发生一次流行热大流行,全场358头乳牛有156头不同程度发病、死亡5头,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达43.58%和3.21%。近几年,笔者所在区的各镇(街)、场  相似文献   

10.
牛流行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蚊蝇叮咬病牛时将血液内的病毒吸入,这种带毒的蚊蝇再叮其他牛群时,即可将病毒注入牛体、黄牛、水牛、奶牛均可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1.
正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型热性传染病。大部分2天~3天恢复正常,又称"三日热"。主要表现高热、后躯不灵活、呼吸急迫,多良性经过。因为病毒是吸血昆虫库蚊和蠓传播,因此库蚊和蠓活动季节(8月~10月)正是本病的发病季节。在流行区域,发病流行有一定周期性,多则7年~8年,少则3年~4年流行1次。如间隔时间长则流行面积广;间隔时间短则流行范围小。黄牛、水牛、乳牛均可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2.
1983年7~9月,松桃县普觉区6个乡发生牛流行热,共发病436头(黄牛409头,水牛27头),发病率为9.69%。1986年8~11月,又有4个乡发病,共发病314头(黄牛  相似文献   

13.
牛流行热又称暂时热、三日热,是由弹状病毒属牛流行热病毒所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在夏秋季阴湿多雨季节或干旱燥热气候下最易流行,不同年龄、性别的黄牛、犏牛、牦牛易感染,其中黄牛最易感染,一般呈良性经过,死亡率在1%以下。  相似文献   

14.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型热性传染病。大部分2-3d恢复正常,又称“三日热”。主要表现病牛高热和呼吸促迫、流泪、流口水、流鼻汁以及四肢关节疼痛所致发的跛行,多良性经过。因为病毒是吸血昆虫库蚊和蠓传播,因此库蚊和蠓活动季节正是本病的发病季节。黄牛、水牛、乳牛均可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5.
黄牛流行热是牛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初秋。其特征为高热、流泪,有泡沫样流涎和呼吸困难以及因四肢关节疼痛、僵硬引起跛行等运步困难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可发病后大部分牛取良性经过,在2~3d内可基本恢复正常,因此又称其为三日热或暂时热。本人在长期的兽医临床工作中防控过多起大流行。1病原及传播途径病原体为弹状病毒科的牛流行热病毒,病毒颗粒呈子弹型,耐冷不耐热,能抵抗反复冻融。  相似文献   

16.
我县于1987年7月15日至10月28日发生了牛流行热,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调查表明,与历次流行特点有部分差异。一、流行病学特点1.本次流行热只危害黄牛,奶牛、水牛无一头发病。当时我县有牛159820头(其中奶牛41头、水牛60头),发病46827头(全部  相似文献   

17.
不可小觑牛流行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撮脚温.是一种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患牛突发高热,流泪,有泡沫样流涎,鼻漏,呼吸促迫,后躯僵硬,跛行。发病率高,黄牛一般为良性经过,奶牛较敏感,有一定的死亡率。2004年8月至9月,南阳市某奶牛养殖专业村陆续发生牛流行热。据初步调查,已发病奶牛525头,死亡55头。经采取隔离治疗、消毒灭源、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8.
牛流行热又称为暂时热或三日热,过去称为牛流行性感冒(牛流感),农村俗称为撮脚瘟或软脚瘟。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呼吸系统特别是肺部呈严重症状,四肢和关节发生障碍,淋巴结肿胀。一、流行病学黄牛、乳牛最易感,水牛很少发病。牛的品种、性别和年龄似与易感性关系不大,但妊娠期牛以及青年牛较易感染。在夏秋之交(8—10月),蚊蝇盛行,气候骤变,潮湿闷热,在此季节,劳役过度,营养不良,牛舍卫生不良等,均为致病因素。传染途径为直接或间接接触,家畜密度与传染速度有密切关系。疫病发生后传播很…  相似文献   

19.
牛流行热,群众俗称“撮脚瘟”,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传染病。本病是周期性暴发流行,传播快,流行面广,对养牛业发展有很大危害。本病2-5岁青壮年黄牛易感染,老、幼畜发病率较低。病程2-3天,多数良性经过,死亡率0.5%左右。1临床症状患牛发病突然,精神萎顿,被毛粗乱、肌肉颤粟、恶寒怕冷、食欲减废,反刍停止,眼角流泪,结膜潮红,口鼻流液,咳喘不止;高热稽留,有的病牛体温高达42℃以上;心跳加快,80次/分以上;呼吸急促,40次/分以上;肺部听诊:肺泡音高亢,支气管呼吸音粗厉,有的伴有捻…  相似文献   

20.
2001年7~9月,我镇6个村的牛发生类似牛流行热的疾病,共发病72头(黄牛68头,水牛4头),发病率为8·82%。2004年8~10月,又有4个村发病,共发病68头(黄牛52头,水牛16头),发病率为8·46%。笔者用火针治疗病牛16头,全部治愈,现报告供参考。1临床症状突然发病,主要表现是高热,体温升高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