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青树     
凡是有大青树的地方,就必定有村庄。那是一个冬天的傍晚,我领着几个外地的摄影家在荒野上赶路。夕阳已把东山脊染成一条金黄色的长龙,暮霭正从西山脚浸漫过来,原野渐渐地显得苍茫。前不挨村,后不接寨,奔波了一天的摄影家又饥又渴,白天被秀丽景色引起的兴奋已渐渐转为对夜晚不知投宿何处的焦虑了。我也有点着急,不时地站到高处眺望。终于,望见一团绿荫出现在我们的前方。我惊喜地大叫道:“前面有村庄了”晚上,摄影家问我怎么知道这里有村庄,我说:这很简单,我从远处看到这里有大青树,就知道树下一定有村庄。因为在这里大青树被…  相似文献   

2.
故乡的大青树大得出奇,需要六七个人才能把树干合围。树高30多米,繁茂的树枝和碧绿的叶子,构成一把庞大的绿伞,把方圆几十米的地面遮蔽得难见天日。夏天,它为行人纳凉避雨;冬天,它给路人挡风御寒。故乡的大青树到底有多大年纪?全村500多人无一知晓。我只知道从小我就在巨大的大青树脚下玩耍,一直到18岁离开故乡。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记忆里,故乡大理的白族人民把常年碧绿的高山榕称为大青树。在我的印象里,大青树大多生长在寺庙里,或者村头路口。寺庙,是神灵居住的地方,大青树无形中便有了些许神秘的色彩;就连村头路口的大青树,也被人们视为神树。据说,大青树能使大理坝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相似文献   

4.
古树之死     
这是家乡一个古老的小镇,在镇子中心的街场上,有一棵七八人围抱、蔽荫数亩的极其古老的大青树。据说从爷爷的爷爷时候起,这棵大青树就已经是现在的这样粗壮,这般高大了。谁也说不清,它究竟在这个小镇上经历了多少个朝代、生活了多少个春秋。年复一年,这个小镇上的人们,在树荫下乘凉,在树下避雨,也有不少人在树下做各种买卖,大青树下每天都自然形成了一个熙熙攘攘的市场。逢年过节,全镇子的人在树下耍龙、耍狮,开展各种盛大的庆典活动。唐、宋、元、明、清到民国,在漫漫的历史风烟中,大青树不知经历过多少次兵燹和雷击,但它仍…  相似文献   

5.
一切风景,因为有了人,才显得伟大。 这是茅盾说的。茅盾说这句话时,正在写《白杨礼赞》。 我不知道是否因为有了半个世纪前茅盾关于风景与人的论述,才有半个世纪后风景与人的矛盾。 莲花地村古 木林 去江华瑶族自治县,当地人会很热情地向你推荐去莲花地村看风景,那里有一块古老奇特的木林。 乘车出县城几公里就到了莲花地村。咋一看,这里并不是我想像的山区林区,开阔的田野上撒落的村庄似布局的棋盘,甚是迷人。 下车后,一条清澈的小溪把我们引入一片松林。走进这“四世同堂”的松树家族,仰视长者伟岸的躯体,敬慕之情由然而生。…  相似文献   

6.
居家绿色情     
人类,是绿色的化身,一切生命都是从绿色引申的。爱绿色,也就是爱我们的生命。这话不是什么格言,只是人们的一种心声,是我在我的书房里,注视放在我书桌上的那棵青树,看着青树枝叶绿丝丝的就自然从我心中流出这诗一般的话语来。我书房的这棵青树,是一棵细叶青树。他长得非常好看,是盆景造型的那种。他是常青的树,永远都是青枝绿叶,绿荫意味很浓。这棵青树,是爱人在粽子节前专为我买的,她说我的书房里需要氧气,我需要氧气。我的书房空间很小,一个人常时间的在小书房里,再加上我看书或写作时要抽烟,几个小时下来,小书房真的会…  相似文献   

7.
提起大青树,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绿树成荫的傣乡。在傣乡,路旁、街边、村寨周围、田边地头到处都有大青树。粗壮的树身虬曲摩霄,得好几人才能围起来;茂密的树冠遮天蔽日,先满生机活力,仿佛是一把巨大的伞;大片大片的绿色阔叶,在艳阳的照射下绿得发亮。大青树马那山、那水、那人组成7一幅优美的“何楼索自傣家风”景观。大青树在傣乡景观么的刍通,但正是胄通的大青树点缀出7纯朴‘独特的傣乡风韵。大事树又称自祥树,2象征着一种祥和平安的气息。傣家人认为,大喜挪裁谭越多的村寨,越景人留兴旺、四季平安,因此,2在傣寡人的J以自中…  相似文献   

8.
绿色心结     
大青树终于成交了,数不多,量了两天,用红漆号出了七百棵。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在经济的穷途末路之时,蓦然间,出现了解我心结的情景。  相似文献   

9.
故乡的秋天     
不曾记得何时起喜欢上秋天,也不曾想起何时起对秋天有一种无法诉说的情愫。只是知道,故乡秋天碧蓝的天空,以及在秋风中飘动的树叶,还有那被五彩的颜色浸染的树林、原野、村庄,足以让我的心胸跟着敞亮起来。当秋风渐渐吹起时,我总会想起故乡的园林田野,以及那令人陶醉的秋天韵致。  相似文献   

10.
大青树(外一章)陈泽一棵大青树有时就是一部历史。虽然村口,那棵古老的大青树下历史的氛围是那样凝重。而大青树有时就是映照星星的美丽童话。“从前,那个爱吃蟠桃的汕人,有一天夜里……”。大育树下,奶奶的故事纯净又迷离。相随那轮淡月滑向深远的苍穹。一把蒲扇。...  相似文献   

11.
在我的家乡金沙江畔,村庄上空往常浓密的炊烟,近年来渐渐变稀,变淡,在有的片区,可以说是很难看到炊烟袅袅作舞了。这不是因为人口渐少甚或举家举村外迁,而是由于越来越多地使用了清洁燃料(能源)———许多人家建起了沼气池,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灶,甚至用起了液化气。即使有的人家交通不便,也要人背马驮地从街上将液化气罐弄回自己家中。薪柴烧得少了,炊烟哪能不少。每当看到此,我心中都会欣快一阵的,但却难以踏踏实实地高兴起来,甚至还提醒并强化着一种忧虑之情。我们所知道的情况是,在我们不再那么名实相符的绿色王国…  相似文献   

12.
只要到大理旅游,就可见到白族村寨边高矗入云的一棵棵榕树。当地人俗称这种树为“大青树”或“酸把树”。当然,此种树因高大壮实,覆盖面广,每个村寨只能种植几棵。我查了字典:  相似文献   

13.
小弟的动物     
每次我去动物园面对那些动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的小弟。小弟比我小十四岁,他非常喜欢小动物。从小到大也不知道养过多少种动物。 记得那年,我是在夏天从北京回到东北老家的。那一年小弟只有7岁,他见了我就嘻嘻笑,他的样子也引得我发笑。他的头顶是光光的,只在后脑勺上留着一缕长长的发丝,据说小孩子留这种发式是好活的意思。想不到小弟见了我的第一句话却是:“黑虎,去!这是我哥。”“接着小弟身侧的一条大黑狗就冲过来,抬起两条前爪搂在我的胸前,伸嘴嗅我的脸。我毫无防备,吓得失声大叫。小弟却说:“它不咬人,知道吗?哥…  相似文献   

14.
一个树木的家庭(法)于·列那尔苏应元译我是在穿过了一片被阳光烤炙的平原之后遇见它们的。它们不喜欢声音,没有住在路边。它们居住在未开垦的田野上,靠着一泓只有鸟儿才知道的清泉。从远处望去,树林似乎是不能进入的,但当我靠近,树干和树干渐渐松开”它们谨慎地欢...  相似文献   

15.
柏斌 《云南林业》2012,(4):37-37
云南省大理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采取一系列人工复壮综合措施,成功拯救2株树龄达400多年的大青树古树。目前2株大青树古树已呈现出一片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景象。据了解,大理市林业局获悉位于喜洲镇大理第二中学大门正前方种植于明末清初的两株古大青树呈现出枯萎状态,树叶一片枯黄并大量脱落,  相似文献   

16.
白马雪山形如骏马,四季积雪,莹洁耀眼。省内外很多人都知道白马雪山,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小小组成部分茨卡桶自然保护点,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也很难怪,它不仅面积小,交通不便,又夹在白马雪山和千里雪山之间,就象这两座雪山故意把它遮住,不让它露面似的。它虽不被人们知晓,可是,这里却是远方飞来的水禽休息,过春的好地方呢。这里的海拔约有2700米左右,两岸青山秀美,一条清澈的溪流穿谷而过。溪中有无数的鱼儿自由游动。清清的水流、永不休止地淌过村庄,淌过田  相似文献   

17.
我的家在湘南山区的一个大村庄,百十户人家,村庄门前有一棵古水松。据林学专家考察测定,它已生活了800多年,树高22.5m,胸径203cm,树冠96m2。虽然消已枯了,顶山秃了,但仍用枝叶茂四,树冠田面,平手如华盖,荫而言土地,庇护四人民。从我记事起,树冠下出是我们小伙伴门或、玩耍n同的场所,也是乡树们纳凉谈天说他的所在。以的,在河E的后山还有水极的伙伴南方红豆柱、罗汉松、山毛议、租份、得格、马尾松、杉木等,大跃进、大炼钢铁、大办o并食堂的大“运动”,水科的伙伴一个个地给“运动”走了,后山成了带山,沃土随谷雨水一层…  相似文献   

18.
广告里的动物,有些很“幸福”,有些很可悲。幸福的就让它们幸福好了,这里只说那些可悲的———不,是为那些可悲的动物鸣不平。譬如最近有一家电视台在黄金时间里播出的一个广告,那里面的一条鱼就很让人看不过去:一个悠然自得的“成功人士”,很惬意地靠在老板桌后面,而他的老板桌上居然插着一根钓鱼杆,钓鱼杆上的一条红红的大鲤金鱼正被悬空钓在那里,痛苦地摆来摆去(是在那里垂死挣扎)。那个广告里的老板在那里很惬意,但在我的眼里他却是那么残忍。确切地说,是制作这个广告的制作人很残忍。我不知道某些广告制作人,为什么老是喜欢拿动物的痛苦与毁灭来做广告。早些年有个电视广告,为了宣传某种运动鞋有弹性,于是广告里的一个威猛男人穿着那种鞋轻轻往上一跳,他的手就伸到了一棵的树梢上,接着就是许许多多的鸟的羽毛纷纷扬扬地落下来。也许广告制作人宣传某种运动鞋的目的达到了,但我看了那个广告却忍不住要为那些落在那棵树上的鸟儿的命运而担忧。更让我愤怒的是某个宣传某种啤酒的广告。“想下手吗?拿惠泉来!”说这话的是一只螃蟹,“惠泉”呢,则是一种啤酒。螃蟹还是放在餐桌上的,自然也是熟透了的,但它却能面对从四面八方伸来的筷子说话……制作广告的人叫它说话它能不说话吗...  相似文献   

19.
我一直到十八九岁都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是什么样。我爸演戏的时候,我经常躲在一边看。那时,我觉得自己可能是一辈子的忠实观众吧。"文革"结束了,艺术院校招生,我忽然好像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了。考艺术院校时,主考官让我演一个动作:从后面捂女孩的眼睛,我太紧张了,捂住她的眼睛,手就下不来了。那女孩只好把情人见面的戏变成了抓流氓的戏。我最大的特点是两个字:一是蔫,一是缩。我不像我爸,他脾气火爆,敢当着一千多人的面上台指挥。我打死也不敢。只要有什么活动让我出席,我就本能地往后缩。  相似文献   

20.
绿色天使     
2003年底,我来到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安派出所,成为了一名森林公安民警。在来到这里之前我不知道松山会有这么美。“松柏葱翠,黛色横天”,是清朝嘉庆年间对松山的碑文记载。她现在的名气不算太大并不是因为她不美,而是因为她是自然保护区,保护性的开发限制了她对外的宣传和发展。但这里的美,实在难以用笨拙的笔触形容:塘子沟的明丽快怡,西沟的幽静深邃,八仙洞的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