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香菇为木腐菌类,栽培基质的主要成分为阔叶林木。为降低香菇生产对林木资源的依赖度,作者设置5个不同基质配方开展玉米芯、玉米粉、玉米秸秆粉部分替代阔叶杂木屑栽培香菇的研究试验,在促进菇农增收的同时保护当地的林业资源。试验结果表明,配方1和配方2处理的玉米芯、玉米粉、玉米秸秆粉的质量分别占培养料总质量的14.8%和28.8%,木屑分别占培养料总质量的70%和56%,两处理庆科212和香菇808的出菇菌棒数、平均单袋产量、总产量及生物转化率均大于或高于配方5(ck)处理,且香菇的经济性状较优;配方3和配方4处理香菇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均低于配方5(ck)处理。可见,使用适量的玉米芯、玉米秸秆、玉米粉等替代木屑栽培香菇可在减少林木资源消耗量的同时提高香菇的产量。生产上建议玉米芯、玉米秸秆、玉米粉替代木屑量不高于34.2%。  相似文献   

2.
以黑木耳为试材,以玉米芯和大豆秸秆作为原料,按照阔叶木屑与秸秆不同比例,部分替代现有阔叶木屑代料栽培黑木耳,并通过测定不同比例配方培养的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质量、产量,筛选出以秸秆与阔叶木屑为原料代料栽培黑木耳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秸秆添加量达到60%的条件下,产量并未显著降低,说明秸秆作为部分替代木屑栽培基质的代用物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红豆杉剥皮枝条、提取后的残渣等为基本原料,与阔叶林木屑制成不同组合,进行相关栽培配方试验.结果表明:用红豆杉栽培香菇是可行的,香菇在各配方上均能生长,但差异较大.以配方②(红豆杉渣39%,阔叶林木屑39%,麸皮20%,红糖1%,石膏1%)香菇产量最高,高于对照,子实体中紫杉醇类化合物10-去乙酰基-7木糖紫杉醇含量最高,达到40 mg/kg.配方①(红豆杉剥皮枝条39%,阔叶林木屑39%,麸皮20%,红糖1%,石膏1%)香菇平均段产量虽然只有对照的71%,但是其子实体中含有10-DAB-Ⅲ、10-去乙酰基-7木糖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和紫杉醇,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2015,(4)
以小辣椒秸秆为主料袋栽香菇。配方试验结果,供试配方4(辣椒秸秆屑75%,栎木屑15%,麸皮6%,其生物转化率120%)与配方5(辣椒秸秆屑70%,栎木屑20%,麸皮6%,其生物转化率119%)栽培香菇,在香菇菌丝体生长发育、子实体产量、品质等性状与纯栎木屑栽培香菇无差异,且抗杂菌污染性状优于纯栎木屑料栽培香菇。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配比的压缩玉米秸秆颗粒替代部分木屑栽培香菇试验,通过菌丝长速,长势,满袋时间,鲜菇产量,菇形菇质及单菇重等指标观察,选择最佳秸秆替代量。综合试验各项数据加入30%压缩玉米秸秆替代常规配方中木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葛根渣栽培香菇培养料配方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园园 《食用菌》2020,(1):25-27
为了实现葛根渣的资源化利用,降低香菇生产成本,试验用葛根渣按不同比例代替常规培养料中木屑栽培香菇。结果表明,供试配方香菇均能生长,但香菇长势和产量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以配方3(葛根渣40%,木屑40%,麸皮17%,蔗糖1%,石膏1%,碳酸钙1%)培养料栽培的香菇子实体产量及品质均优于其他配方。  相似文献   

7.
开展茶枝条屑、木屑不同复混配方的试验,研究茶枝屑的添加对香菇产量与子实体形态的影响,进一步对茶树木屑栽培香菇的安全性、营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木屑培养料相比,茶枝屑取代50%的木屑生产香菇,香菇产量较对照高26.73%,香菇子实体平均厚度减少4.04%,香菇子实体菌柄平均长度增加8.59%.香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稻麦秸秆屑袋栽香菇与木屑袋栽香菇的技术大同小异,现将其不同点分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菌株和种型的选择 香菇属木腐菌,若用稻麦秸秆栽培,就应选育出能在稻麦秸秆上生长发育良好、产量接近木屑栽培水平的菌株。笔者从10个香菇菌株中筛选出82-2、Cr02、苏香、农2、中兴8号等比较理想。所用的种型,通过比较试验,以本粒种(谷粒大小)最佳,接种后吃料快,生长势旺,污染率低,其配方为本粒78%,米糠20%,糖、石膏各1%。  相似文献   

9.
利用玉米芯代替青冈木屑栽培香菇,通过对不同配方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商品性和生物学效率等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分析,筛选出玉米芯栽培香菇的最佳配方为玉米芯47.4%、青冈木屑31.6%、麸皮20%,石膏粉1%.此配方下,菌丝生长浓密、洁白、粗壮、整齐,平均生长速度3.53 mm·d-1,平均单菇重29.04 g,生物学效...  相似文献   

10.
以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秸秆(稻草、玉米秸秆、豆秸)和阔叶木屑为主要原料,以麸皮、豆粉、石灰为辅料,进行7个配方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榆干离褶伞在7个配方上菌丝均能生长、出菇,其中,配方3(豆秸80%、麸皮17%、豆粉2%、石灰1%)、配方6(豆秸40%、木屑40%、麸皮17%、豆粉2%、石灰1%)和对照组(木屑80%、麸皮17%、豆粉2%、石灰1%)的菌丝长势健壮,产量高。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稻草、谷壳、亚麻屑三种栽培料及其栽培的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子实体中三种重金属(铅Pb、镉Cd、砷As)的含量,并比较了栽培前和第一潮菇出菇后栽培料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谷壳栽培的大球盖菇子实体中的有害重金属Pb、Cd、As含量均低于《食用菌卫生标准》和《绿色食品标准——食用菌》中规定的限值,因此,谷壳是适宜大球盖菇栽培的栽培料。  相似文献   

12.
草菇菌丝体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卫根 《北方园艺》2011,(7):154-156
以米糠为主要原料配制草菇菌丝体液体培养基,研究了不同米糠培养基、pH、接种量、温度和无机盐对草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草菇菌丝体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米糠2.0%、米糠水解液1.0%、KH2PO40.25%、CaCl20.25%;适宜工艺为:发酵时间4 d,装液量50 mL于250 mL三角瓶,发酵温度33℃,接种量为10%,起始pH为7.00。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栽培基质对大球盖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稻草和谷壳等不同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结果显示,利用培养料(稻草50%+谷壳50%)栽培的大球盖菇,生物学效率极显著高于纯稻草或者纯谷壳的栽培料,同时菌丝生长快、出菇早。说明在稻草中加了谷壳的培养料比纯稻草疏松,这样既有利于提供大球盖菇生长所需的氧气,又保持了稻草的营养供给。这样使废弃物(稻草和谷壳)得以资源化利用,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食用菌生产开辟了新的原料来源,缓解食用菌生产发展存在的"菌林"矛盾。  相似文献   

14.
草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对草菇双核菌丝进行诱变处理及碱性驯化获得高产优良菌株。采用在麦秸上面放棉籽皮栽培草菇的方法,对高产菌株用麦秸作温床和不放麦秸(CK)培养菌丝及栽培草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麦秸作温床处理草菇菌丝生长优于对照,但存在差异,用麦秸作温床0.5 min诱变菌株效果最佳,表现为菌丝生长快、菌丝健壮、出菇早、子实体性状优良、抵抗杂菌能力强、产量高。  相似文献   

15.
根据广州地区草菇产业发展现状,找出广州地区草菇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发展广州地区草菇产业,需要扩大宣传、提高产品质量、实施标准化品牌战略、加强产业相关部门的合作等。  相似文献   

16.
利用腐熟玉米秸秆、棉籽壳菇渣与草炭和蛭石按照不同的比例组配成复合基质,进行番茄和甜椒穴盘育苗的结果表明:番茄穴盘苗培育以等体积的棉籽壳菇渣、草炭、蛭石混配基质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等体积玉米秸秆、草炭、蛭石混配的基质;玉米秸秆2 V、蛭石1 V 混配的基质适于甜椒穴盘育苗,其次是等体积的棉籽壳菇渣、草炭、蛭石混配的基质。合理使用腐熟玉米秸秆和棉籽壳菇渣可以减少草炭用量,改善基质理化性状,促进番茄和甜椒幼苗生长,培育优质壮苗。  相似文献   

17.
棉花秸秆为蔬菜栽培基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棉秸秆作为无土栽培基质原料的可行性,开展了棉花秸秆的前处理,包括粉碎、发酵、棉秆基质的配方筛选,配方组合物理性状测定。并以棉秆为主要有机基质,配合菌糠、稻壳、玉米秸、河沙、炉渣等,采用多个配方组合进行栽培试验,以西葫芦、番茄作为试验作物,确定了最佳配方组合。结果表明:棉花秸秆可以作为基质栽培的有机原料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8.
草菇品种间酶活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测定草菇对培养基质中脱脂牛奶、聚半乳糖醛酸、羧甲基纤维素和可溶性淀粉的降解能力 ,发现商品化生产中常用的两个草菇品种间胞外蛋白酶、聚半乳糖醛酸酶 (PGLase)和淀粉酶 (AMLase)活性间存在显著差异 ,为草菇品种间杂交选育新品种提供新的筛选途径  相似文献   

19.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asparagus (Asparagus officinalis L.) straw as a raw material for cultivating Agaricus blazei Murrill (ABM). On non-supplemented asparagus straw substrate, the yield and biological efficiency (BE) of ABM were respectively 6.7 kg/m2 and 30.2%. Addition of appropriate amounts of cottonseed hull or cow manure to the substrate increased the mushroom yield significantly. The mushroom yield on asparagus straw + cottonseed hull subst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n asparagus straw + cow manure substrate. Maximum mushroom yield (9.8 kg/m2) and BE (44.1%) were obtained on the substrate consisting of asparagus straw (600 kg) and cottonseed hull (300 kg).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either the dry matter contents or the polysaccharides contents of fruit bodies among the treatments.  相似文献   

20.
辣椒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炉渣、玉米秸秆、发酵牛粪、食用菌栽培废料、沼渣、糠醛渣为材料,研究了辣椒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炉渣∶玉米秸秆∶牛粪∶菌棒∶糖醛=0.6∶0.6∶1∶1∶0.6(V/V)配方较为适宜辣椒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