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早实核桃坚果品质各指标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种早实核桃的坚果品质中15个指标(纵径、横径、侧径、单果重、壳厚、核仁重、出仁率、全氮、全磷、全钾、钙、镁、锌以及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以各指标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5%以上确定了3个反应早实核桃坚果主要品质的主成分及其主成分的函数式,并应用其对4个品种的核桃坚果品质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2.
以四川省石棉县所选的42株优树核桃坚果为试材,对体现果实品质的腹径、缝径、果高、风干果重、壳厚、仁重、出仁率、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腹径、缝径、果高、风干果重、仁重之间,两两都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壳厚与风干果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腹径、缝径、果高、仁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出仁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腹径和粗蛋白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一元回归分析得出各指标间的线性函数关系.对风干果重和仁重的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更全面的函数关系,进一步讨论,得出风干果重和仁重具有相互的最佳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以河北省9个主栽核桃品种为试材,通过对坚果表型特性及营养品质测定,进行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明确了坚果品质的综合评价指标,并筛选出适栽品种。研究结果表明,“早硕”的单果重与侧径、“赞美”的核壳厚度、“辽宁1号”的出仁率及“西岭”的缝合线紧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清香”的蛋白质和黄酮含量、“辽宁8号”的油脂和多酚含量及“上宋6号”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经相关性分析发现,单果重与缝合线紧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多酚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坚果纵径与黄酮、多酚及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坚果出仁率与多酚呈显著负相关。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坚果的纵径、横径、单果重、缝合线紧密度、多酚、蛋白质和油脂含量作为品种评价的关键指标。采用筛选出的评价指标对9个核桃品种进行排序,“早硕”“辽宁1号”“清香”皆具有较好的坚果表现。  相似文献   

4.
 ‘川早2号’是以‘云新7926’为母本,四川乡土核桃‘沙河’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实核桃新品种。果实较大,壳薄,光滑。种仁饱满,仁色较浅。平均单果质量12.1 g,坚果壳厚0.80 mm。出仁率61.0%,粗脂肪含量52.19%,粗蛋白含量21.93%。5年生树冠投影面积坚果产量达600 g · m-2。  相似文献   

5.
 ‘双早’是以‘云新7926’为母本,四川乡土核桃‘夏早’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实核桃新品种。坚果壳薄(0.69 mm),光滑。平均单果质量11.3 g,出仁率55.4%,粗脂肪含量68.84%,粗蛋白含量20.74%。4年生树冠投影面积坚果产量达465 g · m-2。  相似文献   

6.
鲁果7号是以香玲作母本、华北晚实核桃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核桃新品种。青果长圆形,坚果圆形;单果重13.2 g;浅黄色,果基圆,果顶圆,壳面较光滑,缝合线平;壳厚1.00 mm,内褶壁膜质,纵隔不发达,易取整仁,仁重7.51 g,内种皮浅黄色,核仁饱满,香味浓,无涩味,坚果综合品质上等;出仁率56.90%,脂肪含量65.70%,蛋白质含量20.80%,在山东省泰安市,果实9月上旬成熟。2009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川早3号’是以‘云新7926’为母本,‘硕星’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实核桃新品种。果实较大,壳薄,光滑。种仁饱满,仁色较浅。平均风干单果质量15.0 g,坚果壳厚0.84 mm。出仁率61.0%,粗脂肪含量56.73%,粗蛋白含量26.4%。4年生树冠投影面积坚果产量达380 g · m-2。早实,优质,丰产,抗春寒能力突出。  相似文献   

8.
‘攀核1号’是在攀枝花市米易县攀莲镇柳溪村选出的核桃新品种。青果近圆形,坚果圆形,平均单果重13.80 g;种壳麻点浅,光滑,缝合线中上部突起;壳厚1.21 mm,仁重7.38 g,内褶壁纸质,横隔膜膜质,极易取整仁,果仁浅黄色,核仁充实、极饱满、风味香;出仁率55.48%,粗脂肪含量63.74%,粗蛋白质含量18.52%;在四川省攀枝花市,果实8月上旬成熟;适宜在四川省攀枝花市推广。2015年4月通过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良种认定。  相似文献   

9.
早实核桃新品种‘川早1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蒲光兰  肖千文  周兰英 《园艺学报》2011,38(10):2025-2026
 ‘川早1号’是以‘云新7926’为母本,‘夏早’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实核桃新品种。果实较大,壳薄,光滑。种仁饱满,色泽较浅。平均单果质量12.1 g,坚果壳厚0.9 mm。出仁率51.6%,粗脂肪含量72.14%,粗蛋白16.80%。5年生树冠投影面积坚果产量达595 g · m-2。早实,优质,丰产,抗风、抗沙尘及抗病虫害能力强。  相似文献   

10.
核桃新品种鲁果2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鲁果2号是我们从香玲、丰辉、上宋6号、阿克苏9号等早实核桃品种的自然实生后代选育的核桃新品种。青果果实长圆形,坚果柱形,单果重14.5g,淡黄色;壳厚1.0mm,易取整仁;单仁重7.96g,核仁饱满,浅黄色,味香;出仁率59.60%,脂肪含量71.36%,蛋白质含量22.30%;在山东泰安,果实8月下旬成熟。2007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适宜‘鲁光’核桃优质高产的树形。【方法】以‘鲁光’核桃树为研究对象,分析主干分层形、开心形和自然圆头形3种树形的结构参数、坚果产量和品质,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主干分层形的树高、基径、骨干枝数、单株平均坚果产量、树冠投影面积平均产量、单果质量、仁质量、种仁粗脂肪和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开心形的坚果壳厚最小,出仁率和种仁蛋白质含量最高;自然圆头形的总糖和氨基酸含量最高。坚果外观形状无显著的树形间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主干分层形有利于产量的形成,开心形有利于品质的形成,3种树形的综合排名顺序为主干分层形>开心形>自然圆头形。【结论】济南市章丘区‘鲁光’核桃的适宜树形为主干分层形。  相似文献   

12.
 以一个牛角椒组合(‘97403’ב97410’ 杂交而成)作为供体,通过花药培养技术构建了103个加倍单倍体(DH)系组成的DH群体,再以此DH群体为试验材料,对该群体果实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果实横径、果肉厚、果形指数、单果质量、果实纵径等5个性状的遗传力分别是 82.3%、80.8%、80.5%、75.7%、70.9%,最少基因对数分别为20.6、8.4、6.1、33.9、10.0。估算各性状的偏度和峰度系数,分析影响各性状的基因作用方式,结果表明:影响单果质量和果实横径的多基因间存在互补作用,控制果肉厚的多基因间可能存在互补,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各自的基因间无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杏品种的多个数量性状的分析和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8个不同杏品种的干径、二次分枝数、南北冠幅、叶面积、单果重、叶柄长、核重、仁重、壳厚、果实体积等10个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而得出5个主成分。结果表明:果实生长指标、营养生长指标、二次分枝指标、冠幅指标等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可达到87%以上,可以反映10个相关性状的主要信息,并根据综合主成分值为48个杏品种排名,排名结果与实际的表现相一致。根据计算出的主成分值,48个杏品种可聚为四大类:营养生长水平中等、果大小中等类型;营养生长水平高、无果或小果类型;果大、营养生长水平良好类型;营养生长水平良好、果大小中等类型。  相似文献   

14.
红籽瓜数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红籽瓜第7代自交系为材料,测定10个数量性状的相应指标。通过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瓜种子重与单瓜重、单瓜种子数、种仁重、千粒重、产籽率、种子体积(长×宽×厚)6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数与单瓜重呈显著效应;种子数、千粒重和种子体积3个性状对红籽瓜单瓜种子重的决定系数已达到99.3%,其他6个性状以及在本试验中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对单瓜种子重的决定系数仅为0.7%。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影响柚单株产量的十个因子的简单相关分析、通过分析,并应用逐步回归法剔出与单株产量相关不显著的因子得到最优多元回归方程,认为影响梁平柚单株产量的主要因子有花杂数、果数、座果率、每果叶面积和单果重。树高/冠径、干周、树冠体积、叶面积系数、总枝数与单株产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京科甜191是以超甜玉米自交系T68为母本,自交系T6302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果蔬型甜玉米品种。果穗筒型,穗长19.0 cm,穗粗5.3 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6~38粒,粒行整齐。籽粒亮黄色,外观漂亮。平均每667 m2鲜果穗产量900 kg左右,出籽率约67.4%。鲜籽粒含粗蛋白2.98%,粗脂肪1.37%,总糖6.7%,口感甜脆清爽,皮薄无渣。播种至采收平均85.4 d(天),适宜京津冀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辣椒新品种长辣7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辣7号是以903A为母本,恢复系712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三系辣椒新品种。中熟,生长势中等,果实细长羊角形,顺直少皱,青果深绿色,红果色泽鲜艳,果长20 cm左右,果肩宽1.2~1.4 cm,肉厚0.22 cm,单果质量15 g左右,商品性好|田间对炭疽病的抗性优于对照湘辣4号,对病毒病和疫病的抗性与对照相当,耐旱|一般每667 m2产鲜椒2 400 kg。适宜湖南、贵州、河南及其相似生态区域栽培。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30份大蒜资源的7个鳞茎性状(鳞茎横径、鳞茎纵径、鳞茎质量、鳞芽高、鳞芽背宽、鳞芽数、鳞芽质量),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大蒜资源7个鳞茎性状间均存在较大变异,鳞茎质量变异系数最大,为46.68%,其次是鳞芽质量、鳞芽数,鳞芽高和鳞茎纵径变异系数最小。鳞茎性状差异分析结果表明,22号资源具有最大鳞茎质量、鳞茎横径和鳞芽质量,适合作为鳞茎高产的大蒜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鳞茎质量与其余6个鳞茎性状均为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鳞茎横径、鳞茎纵径的相关系数最高,分别为0.905、0.509,表明鳞茎质量与鳞茎横径和鳞茎纵径关系最为密切,在田间可用鳞茎横径、鳞茎纵径作为筛选鳞茎高产大蒜品种的基本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