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果肉为橙红色,果汁丰富和果形较大的巴西黄果西番莲为母本,甜度高、能自花授粉的本地黄果、本地紫果为父本,分别进行有性杂交,从杂种一代中筛选出汁用型大果型黄果和紫果新株系。该株系早结、早熟、单果重120g以上,果实长圆形、外观光滑,出汁率45%以上,果肉橙红色,香气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风味浓郁,耐贮藏(8~10d),较丰产,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2.
雪柑(Citrus sinensis‘Xuegan’)是福州传统名果,为了筛选出优良株系,多年在福州地区对雪柑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及选种研究。结果表明,福州雪柑资源可分为长圆果、圆形果、扁圆果、小叶早熟及晚熟等5个品系,其中,圆形果品系的产量高、品质好。在调查初步选出的4个株系中,闽选2号单果质量大,种子少,总糖含量高,酸含量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固酸比最高,可食率较高,综合表现最优,可作为优良株系进行培育;闽选5号株系的晚熟性状突出,可作为储备的晚熟优系进一步观察。雪柑丰产性与有叶花序花比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对6个蛋黄果株系进行了多年大田品比试验,比较其树体、农艺、果实、抗逆性及抗虫性等性状。结果表明,蛋黄果"桂热1号"株系具有生长势强,抗逆抗病虫性强,早结丰产;果型大且外观好,可食率高,口感风味佳,营养成分含量中上;果实耐贮藏,鲜销供应期长等优良性状,可在适栽区域进行生产试种示范。  相似文献   

4.
以7个黄果枸杞品种(系)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种质黄果枸杞14个数量性状及其颜色的差异性,对其色度及与颜色有关的营养成分进行相关分析,以期为黄果枸杞优质育种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宁农杞4号”和‘W-13-26’聚为一类,表现为花冠直径大、果型大、叶片大;其它5个黄果枸杞品种(系)聚为一类,表现为花冠直径小、果型小、叶片小。2)14个数量性状中叶片的变异程度高于果实和花性状。3)7个黄果枸杞品种(系)的果实颜色互相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W-11-14’的亮度L、色度角h最大,红度a最小;“宁夏黄果”的红度a、黄度b、饱和度c最大;‘HZ-13-01’除红度a以外其它色度指标均为最小。4)黄果枸杞果实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与果实红度a、黄度b、饱和度c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黄酮含量与果实红度a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饱和度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柑橘品种(系)的品质特性,并建立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离子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柑橘果实糖、酸组分及含量,并采用常规方法测定果实理化品质、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等,通过相关性分析、PCA分析及热图聚类分析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甜橙类、7个杂柑及火焰葡萄柚以己糖(葡萄糖和果糖)和蔗糖共同积累、宽皮柑橘类积累蔗糖为主,而莱檬积累己糖为主。春香以积累苹果酸为主,其余品种为柠檬酸。甜橙类果实维生素C含量高于杂柑,而宽皮柑橘类果实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普遍高于甜橙类和莱檬,其中青瓯柑和茶枝柑果皮的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较高。应用抗氧化能力综合评价法得到排名前3的依次为清峰、青瓯柑和媛小春。PCA分析得到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120%,并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结论】PCA分析结合热图聚类分析将33个品系(株系)聚为6类,其中第4类的兴津60、媛小春、明日见杂柑果实品质最佳。两者结合分析可系统、科学地综合评价柑橘品质的优劣,同时直观地呈现数据结果,为柑橘品种结构调整、新品种选育及功能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5个南丰蜜桔优良品系果实贮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育出品质好、耐贮藏的南丰蜜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优良品系,首次对"杨小2-6"、"小果97-1"、"小果97-2"、"大果97-1"和"大果97-2"等5个南丰蜜桔优良品系的贮藏特性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小果型品系果实的腐烂率和失重率都显著低于大果型品系;从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可溶性蛋白质等多项生理指标来看,小果型品系的果实贮藏特性都优于大果型。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发现,以"小果97-1"最耐贮藏。  相似文献   

7.
黄果柑又名泡皮黄果、黄果。其树性、花和果实性状介于桔与橙之间:果皮橙黄色,易剥离,汁胞披针形,胚绿色,似桔;树体高大,圆头形,树姿半开张,枝条粗壮,花中大,有花序花,种子大而饱满,似橙。故认为黄果柑可能是桔与橙自然杂交的产物。 一、分布地及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1985年在‘赞皇大枣’原产地和主产区赞皇县进行品种资源调查和收集时,发现1株大果型自然变异株系。该株系植物学特征与‘赞皇大枣’极为相似,叶片巨大浓绿,枝条强壮且节间特长。经查阅文献资料和咨询专家,确定其为新的变异类型。1985-2000年,经系统调查初步认为,该品系具有果个特大、大小整齐、丰产、果实品质较好、极晚熟等特性,确定为新优系。2000年进行  相似文献   

9.
以"黄金"黄果西番莲为材料,研究黄果西番莲冬果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黄果西番莲冬果果实生长发育时间共计84d,质量增长曲线呈单"S"型,果实质量快速增长时期为谢花后14~21d;果实纵径和横径增长曲线基本相同,均呈单峰曲线,果实迅速膨大时期为谢花后21d,果实横径生长量稍大于纵径生长量,果实由椭圆形逐渐变为近圆形;谢花后35d,果腔内产生果汁,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曲线呈单"S"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迅速增加时期为谢花后56~63d。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制定一年生西番莲生长季叶片的矿质元素适宜值标准与构建主要矿质元素BDRIS诊断体系。【方法】2021年于福建西番莲产区选择紫果(Passiflora edulis)、黄果(P. edulis f. flavicapa Deg.)的代表性果园81个,调查每平方米着果数与产量等级记录810条,统计分析丰产园界定标准;并据此选择丰产果园63个,分别采集夏、秋两季的叶片与果实样品126份,测试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和果实品质,据此开展西番莲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研究。【结果】(1)推荐黄果≥16果·m-2、紫果≥20果·m-2为丰产园界定阈值,基本与2个品种在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产量基本相符;(2)夏果品质极显著优于秋果,夏果表现果大、高糖、低酸和高固酸比;果实品质的品种间方差大于季节性方差,即品种间的品质差异较季节性差异更显著;(3)品种间N、K、Fe、Cl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黄果>紫果);季节间N、Mg、Fe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除Fe为非移动性元素外,N、Mg等可移动性元素含量均夏季高于秋季,这或与秋果产量高于夏果产量有关(夏果∶秋...  相似文献   

11.
采用扫描电镜、琼脂培养和柱头整体压片荧光法,对桂晚柑花粉形态、亲缘关系和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桂晚柑花粉体积小,表面具网状纹饰、网眼小、网脊宽,其亲缘关系与桔、橙较近,与柚次之。桂晚柑花粉可育,但48小时后丧夫生活力。  相似文献   

12.
土壤镉含量对苹果叶片和果实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年生盆栽红富士苹果为试材, 通过土施氯化镉研究了土壤镉含量对苹果叶片和果实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苹果生长发育各时期,叶片中的镉含量随土壤中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在苹果叶片发育过程中其镉含量随土壤镉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果实缓慢生长期(9月23日)出现峰值,之后下降。果实成熟期的土壤镉含量对果实镉含量影响最为显著,根据该时期不同镉处理的土壤和果实镉含量拟合方程,推算出生产无公害苹果的壤质褐土(pH 7.133)镉含量阈值为2.59 mg·kg-1。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估测番茄种质资源外观果实性状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构成的相对重要性,在对番茄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对50份国内外番茄种质资源的10个果实外观性状与2个内在品质性状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果梗洼大小、果柄长度、果实硬度对于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直接效应较大,且受其它性状的间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遮光对沪油018油桃果皮花色苷含量及果实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沪油018为试材,在果实硬核期进行套袋遮光处理,以不套袋果为对照,探讨遮光对果皮花色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等色素含量及果实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遮光处理后20d,果皮中花色苷含量迅速下降并接近于0,此后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直到果实成熟时略有回升其含量仅为对照的2%;同时,套袋处理也降低了果皮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果实成熟时果皮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类黄酮含量分别降低到对照的63.59%、46%和66%。套袋通过改变果实的底色与着色来改变果实的颜色,使果实成熟时的颜色为橘黄色而不同于对照果呈现的浓红色。  相似文献   

15.
对广西桂北地区的‘红阳’猕猴桃自然生长果和CPPU处理果的生长发育进行研究,并对比两种果实的生长发育特点。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果实单果重、纵径生长变化呈"快速生长-较快生长-缓慢生长-较快生长"4个阶段,果实横径生长变化呈"快速生长-较快生长-缓慢生长"3个阶段;6月3日(落花45天)靠近果心的果肉开始转为红色,7月1日(落花75天)有少量种子变为黑色;果实的果心大小、干物质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的生长变化呈单曲线缓慢增大或增高趋势;果实果汁率的生长变化呈"高-低-高"趋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全糖含量的生长变化呈"慢-快-慢-快"的"S"型增长趋势;在落花25天用10mg/L CPPU溶液处理幼果后,可促进果实生长膨大,提高内质,加快成熟,降低果实干物质含量,增大果心,但没有改变果肉和种子颜色的变化时间以及各指标生长峰值的出现时间,果实大小、内质的生长变化趋势基本和自然生长果的一致。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化验相结合的方法,设置不同磷肥水平,研究了设施条件下不同磷肥水平对茄子果实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茄子果实中全氮、全磷、全钾、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表现为初果期盛果期收获期;通过各处理间茄子果实中养分含量的比较发现,除全钾含量各处理表现不显著外,其它指标均表现出减施磷肥20%的处理优于其它处理,其中全磷、全钾处理高于其它处理,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低于其它处理,说明减施磷肥20%的处理可以提高茄子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嘉平大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维生素C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嘉平大枣果实发育过程中,每100g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无论是头棚果或是二棚果,每年均呈低→高→低相同的趋势变化,在果核完全硬化时(头棚果花后60d,二棚果花后50d)达最高,进入完全成熟期呈缓慢下降趋势。每100g果实维生素C含量与生长期,平均单果重,纵、横径均呈极显著的三次多项式相关性;硬核前、硬核后每100g果实维生素C含量与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单果内维生素C总量的累积头棚果、二棚果均随果重的增加而增加,到果实完全成熟,果皮皱缩,果重减轻时总含量缓慢下降。单果内维生素C总量的增加与生长期的拟合曲线为三次多项式,r=0.998 9**(n=7);与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梨果萼脱落宿存过程中果萼幼果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梨果萼脱落宿存与内源激素的关系,以库尔勒香梨、鸭梨、锦丰梨为试材,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对梨果萼、花朵、幼果的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梨果萼和幼果中内源激素质量分数与果萼脱落宿存有密切关系。利于果萼宿存的因素有:幼果中IAA、ZR质量分数高,果萼中IAA、GA3、ZR质量分数高,果萼中ABA质量分数低,果萼中IAA、GA3、ZR质量分数与幼果中的质量分数比值大,果萼中ABA质量分数与幼果中质量分数比值小。利于果萼脱落的因素则相反。  相似文献   

19.
以晚熟的艳丰一号桃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和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果实生长发育早期,果实和叶片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是还原糖,中后期,还原糖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非还原糖大量积累;在整个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果实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显著地高于叶片,而叶片中山梨醇和淀粉含量则显著地高于果实;叶片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和果实中山梨醇含量较稳定,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差异较小;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蔗糖在果实中持续积累,尤其是在成熟前急剧增加,果实内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在生长发育前期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后期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叶片中山梨醇含量在生长前期下降,之后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在整个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果实中果糖含量与NI、SS和SDH活性及葡萄糖含量与SS和SDH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叶片中葡萄糖含量与SDH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且果糖含量与SS和ADPGPPase活性呈显著负相关,此外叶片中蔗糖含量与SP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但果实中蔗糖含量与SPS不存在任何相关性。因此认为各主要糖的合成与转化在叶片和果实中可能存在着不同的酶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果实发育中后期植株生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日光温室两个厚皮甜瓜品种果实发育中后期植株生理特性及果实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发育中后期,两个厚皮甜瓜品种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随节位升高而不断升高;鲁厚甜1号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呈“V”型;两个厚皮甜瓜品种根系活力均随着果实发育成熟而降低;金玉果实膨大期为授粉后第10~15天,鲁厚甜1号为授粉后第12~19天;两个厚皮甜瓜品种果实可溶性蛋白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VC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