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隰县寨子乡中桑蛾村张红兵,种植作物为地膜覆盖马铃薯套种玉米,面积6亩,马铃薯平均亩产3600千克,总产量21600千克,亩产值2736元,总产值16416元。套种玉米亩产量680千克,总产量4080千克,总产值4488元。两项合计总产值20904元,纯收入18720元,亩纯收入3120元,成为当地立体种植亩创  相似文献   

2.
隰县寨子乡中桑蛾村张红兵。种植作物为地膜覆盖马铃薯套种玉米,面积6亩,马铃薯平均亩产3600千克,总产量21600千克.亩产值2736元,总产值16416元。套种玉米亩产量680千克,总产量4080千克,总产值4488元。两项合计总产值20904元,纯收入18720元.亩纯收入3120元,成为当地立体种植亩创三千元的好典型。  相似文献   

3.
于维江 《现代农业》2012,(11):14-15
为了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水浇地产出效益,增加复种指数,今年,在朝阳县根德营子乡南洼村10户连片土地安排13亩马铃薯、豆角两茬高效栽培示范田。上茬马铃薯平均亩产3517千克,亩产值5627元,下茬豆角亩产2355千克,亩产值7065元,两茬亩产值12692元,扣除生产成本1050元,两茬亩纯收入11642元,是种植玉米的8.7倍。主要  相似文献   

4.
玉米地间作辣椒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永胜县三川坝海拔1600米,年均温16.2℃,光、热、水资源丰富,但人多地少.2000年,永胜县玉米地间作辣椒地膜覆盖示范栽培500亩,分类型田测产验收,亩产鲜椒973千克,以每千克1.2元计算,亩产值为1167.6元,收获玉米干籽粒416.7千克,按每千克0.9元计算,亩产值为375.8元,总计亩产值达1543.4元,较单纯种植玉米单产530千克、产值477元每亩净增产值1066.4元,扣除新增成本58.6元,每亩增纯利1007.8元.  相似文献   

5.
刘剑珍 《现代农业》2010,(11):57-57
北票市在大三家乡及三宝乡等种植"早大白""龙薯1号"234亩,在持续高温干旱的情况下,平均亩产1500千克,平均销售价1.5-2.0元/千克,亩产值2700元。比当地普通对照品种增产15.5%,亩增产131千克。马铃薯下茬种植秋菜、萝卜和豆角等亩产值1000元,扣除亩成本,亩纯效益实现3300元。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1999,(10)
三门县花桥镇上旺村邬昔荣户,1996年在3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承包地里将原来的“麦—棉”两熟改为“麦/西瓜/棉花/甘蓝花椰菜”多熟制,平均亩产大麦175千克、西瓜4012千克、皮棉50.5千克、甘蓝菜905千克,合计亩产值3440,8元,扣除每亩承包费和生产成本费1301.5元,亩净收入2139.3元。现介绍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河北省滦南县安各庄镇和尚坨村,近年来推广西瓜—白萝卜栽培模式,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其中西瓜平均亩产4000千克,白萝卜平均亩产5500千克,两茬亩产值4500元,亩投入950元,亩纯效益3550元。  相似文献   

8.
梁作美 《新农村》2000,(10):12-12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两旱一水”型高产、高效种植制度正在山区扩展,鲜食春大豆-中稻-秋马铃薯三熟即是其中一种。据对妙高镇黄笠宗、钟先法等农户13.2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该种植制度的调查,春大豆亩产值1223元,中稻亩产500千克,产值600元,秋马铃薯亩产1500千克,产值2900元,全年合计亩产值4723元,扣除成本和农业  相似文献   

9.
鸣鹤镇是慈溪市主要产粮区,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形成了二季茭白一季稻的栽培模式,茭白面积已达280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大棚茭白栽培技术的推广,不仅解决了茭白生产中的无公害问题,还拉长、提早了本地茭白的应市时间,增加了茭农收入。近几年,大棚茭白平均亩产为2811千克,平均亩产值为6746元,露地茭白平均亩产为1850千克,平均亩产值为2870元,虽大棚栽培亩成本比露地多  相似文献   

10.
一、夏大豆栽培的意义 1.种植效益高龙口市“小麦—玉米”一年两季的种植方式,亩产一般分别为450千克和550千克,亩产值1500元左右。改小麦收后直播夏大豆,大豆亩产300千克,亩产值近1000元,比夏玉米提高209元,肥料等节省100余元,下茬小麦增产10%以上,增值100元,合计亩增收400元左右。种植增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赵凤茹 《河北农业》2006,(10):14-15
日光温室深冬茬西葫芦、下茬春提前西红柿栽培模式,产量高效益好,卢龙县农业局1995年开始对刘营乡薛庄村示范推广,现已发展到了1000多亩。该栽培模式深冬茬西葫芦亩产7000千克,平均售价1.5元/千克,亩产值10500元;春提前西红柿亩产6000千克,平均售价1元/千克,亩产值6000元。两茬合计总产值16500元,去除成本4500元/亩,每亩年纯收入12000元。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0.33亩塑料大棚年收三茬,亩产值达40000元。第1茬春节后栽种伊丽莎白甜瓜,4月下旬上市,产500千克,收入6000元:第2茬4月下旬移栽伊丽莎白甜瓜,6月中旬上市,产750千克,收入3000元;第3茬7月下旬直播番茄,11月下旬上市,产2000千克,收入4500元。全年总收入13500元,折合亩收入40000元。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日光温室深冬茬西葫芦一西红柿栽培模式,产量高效益好,卢龙县农业局1995年开始在刘营乡薛庄村示范推广,现已在卢龙县发展面积1000亩。该栽培模式深冬茬西葫芦亩产8000千克,平均售价2.8元/千克,亩产值22400元;下茬春提前西红柿亩产6500千克,平均售价1.5元/千克,亩产值9750元。两茬合计总产值32150元,去除成本4900元/亩,每亩年纯收入27250元。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4.
秋冬生菜于9月初开始育苗,10月定植,11月上市,亩产2200千克,平均售价3.2元/千克,亩产值7000元,成本400元,亩纯收入6600元.在日光温室内,秋冬生菜可随时播种,随时上市.苦瓜于1月上中旬播种,2月定植,3月中旬开始收获,亩产3500千克,平均售价3元/千克.总产值30000元/亩,亩纯收入25000元...  相似文献   

15.
吕美贞 《新农村》2003,(10):9-9
永康市江南蔬菜基地,2002年种植早春番茄5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平均亩产4500千克,产值达9000元,扣除成本,每亩纯收入4518元。2003年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从目前生产销售情况看,亩产可达5500千克,亩产值可达l万元,扣除成本,每亩纯收入可达5500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罗氏沼虾稻田养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等优点。笔者在2块共8亩的稻田中进行稻虾立体种养试验.获得平均亩产成虾138.4千克、成鱼57千克、稻谷392.4千克,亩产值6332元、利润2588元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17.
张和平 《新农村》2007,(1):19-19
笔者于2004年2月开始,在浙江省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石牛示范园区进行早熟毛芋间作早熟毛豆高产栽培示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毛芋从种植到收获约200天,亩(1亩=667平方米,不同)产达3000千克以上,其中母芋1100千克,亩产值达6000多元,毛豆亩产达325千克,亩产值1200多元,合计亩产值  相似文献   

18.
一、经济效益 该模式一般亩产值4000元左右.其中小麦产量350千克/亩,价格1.00元/千克,产值350元;菠菜产量400千克/亩,春节前后上市,价格1元/千克,产值400元;脱毒红芋产量4 000~5000千克/亩,价格0.7元/千克,产值2 800~3 500元;大豆产量130千克/亩,价格2.00~2.40元/千克,产值260~320元. 二、种植模式 秋种时,1.7米宽为一种植带,种6行小麦,行距20厘米,占地宽1米,留空地0.7米种植菠菜,次年春在菠菜收后整地扶垄插植1行地膜红芋,麦收后播种5行大豆.  相似文献   

19.
<正> 邢台市在桥东区的拐角村和王庄村示范推广了沟棚西红柿早熟高产栽培技术,采收期比地膜覆盖提前7~10天,亩产5500~7600千克,增产36%以上,亩产值7600~10500元,亩投资仅比地膜覆盖栽培增加80余元,比露地栽培亩投资仅增加200元左右,亩产值可增加  相似文献   

20.
张华东 《新农村》2014,(2):25-27
近几年,江苏省滨海县睦邻开发区摸索出两种高效配套种植模式,获得了较稳较高的经济收益。现介绍如下。1.秋辣椒与糯玉米、生菜种植模式该模式亩产(1亩为667平方米,下同)秋延后辣椒2000千克,鲜食春糯玉米棒1200千克,夏生菜1500千克,亩产值13000元,纯收Jk9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