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以奶牛为试验动物,在低质粗饲料日粮条件下利用一次性灌注法测定奶牛瘤胃和直肠食糜的固相流通速率,并对利用直肠固相流通速率预测瘤胃固相流通速率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为奶牛饲料营养成分在瘤胃内有效降解率的测定和小肠可利用营养物质的确定以及日粮的合理配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奶牛为试验动物,在低质粗饲料日粮条件下利用一次性灌注法测定奶牛瘤胃和直肠食糜的固相流通速率,并对利用直肠固相流通速率预测瘤胃固相流通速率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为奶牛饲料营养成分在瘤胃内有效降解率的测定和小肠可利用营养物质的确定以及日粮的合理配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奶牛为试验动物,在低质粗饲料日粮条件下利用一次性灌注法测定奶牛瘤胃和直肠食糜的固相流通速率,并对利用直肠固相流通速率预测瘤胃固相流通速率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为奶牛饲料营养成分在瘤胃内有效降解率的测定和小肠可利用营养物质的确定以及日粮的合理配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奶牛饲粮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对于维持奶牛最佳瘤胃功能、减少代谢失调发生、预防生产性能下降等具有重要作用。奶牛瘤胃可降解淀粉含量与谷物类型、谷物加工处理方法、奶牛瘤网胃中食糜流通速率有很大关系。本文主要就奶牛饲粮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和瘤胃可降解淀粉的平衡关系及其对奶牛瘤胃液pH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做一综述,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选用16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其中4头带有瘤胃瘘管)研究苜蓿青贮料和燕麦青贮料刈割长度(短为6mm,长为19 mm)的不同效果。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处理采用2×2排列。试验期为21 d,其中包括14 d适应期和7 d采样期。奶牛全混合日粮组成为(DM基础):42%大麦为基础的能量补充料,10%蛋白质补充料,24%长或短的苜蓿青贮料和24%长或短的燕麦青贮料。瘤胃pH持续测定,瘤胃液相流通速率用带有瘤胃瘘管的牛进行测定。采食行为用录像方式进行测定,采食日粮类型通过连续称量8头牛食糟中日粮来确定。降低苜蓿青贮料和燕麦青贮料的长度降低了日粮几何长度,分别从14.2~10.9 mm和13.4~10.4 mm。降低苜蓿长度不影响奶牛采食量,但减少燕麦青贮长度增加了奶牛干物质采食量(19.4~21.2 kg/d)。降低苜蓿青贮和燕麦青贮对奶牛产奶性能、瘤胃发酵、采食行为、日粮类型和血液代谢产物均不产生影响。所有日粮的平均产奶量、乳脂肪和乳蛋白含量分别为36.1 kg/d、3.00%和3.16%。较低的乳脂率表明日粮易引起奶牛的亚急性瘤胃酸中毒。这一点同时被瘤胃pH证实,所有日粮瘤胃pH每天低于5.6超过122 min。尽管日粮中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足够多,但物料颗料大小及较长时间的咀嚼都会影响长物料的作用,因此也会发生瘤胃亚急性酸毒症。  相似文献   

6.
选择银川地区3个具有代表性的奶牛场,以高产奶牛日粮配方和日粮营养成分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试验农场饲料仓库对泌乳奶牛饲料主要原料进行采样分析,利用NRC(2001)模型分析高产奶牛日粮中代谢蛋白(MP)的供给量及典型日粮中RDP(瘤胃降解蛋白)、RUP(瘤胃非降解蛋白),同时记录与奶牛生产性能及繁殖有关的资料。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对奶牛场日粮状况作出整体评价,为在生产实践中更合理地配置奶牛日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利用18头安装瘤胃瘘管的奶牛饲喂一系列能导致低乳脂综合症(MFD)的日粮(每批日粮饲喂时间为28d)来检测因MFD引起的瘤胃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奶牛首先饲喂含25%淀粉(DM基础)的TMR日粮,日粮中通过添加玉米青贮和慢速发酵的玉米(SFS处理,第1期)使日粮中淀粉含量达25%。第1期饲喂完后日粮更换为含27%淀粉的TMR日粮,日粮中添加一种快速发酵的高水分脱粒玉米使日粮中淀粉含量达27%(RFS处理,第2期)。第3期,RFS处理日粮中添加13.6mg莫能菌素/kg日粮(RFS/Mon处理组),第4期,奶牛饲喂日粮转换为无莫能菌素的RFS日粮(RFS/Post处理组)。两种来源的淀粉日粮和莫能菌素对奶牛乳脂含量的影响不同,聚簇分析证实4组奶牛的乳脂结构差异较大。采集4组奶牛的瘤胃固相和液相食糜,提取DNA进行全自动核糖体基因间隔区序列分析,并与已知细菌组分(BCC)对比。饲喂RFS日粮的1组奶牛(S-responsive)出现MFD,但饲喂莫能菌素未加重MFD症状,回撤莫能菌素后乳脂出现反弹。第2组奶牛(M-responsive)日粮由SFS更换为RFS日粮后,未出现MFD症状,但添加莫能菌素后出现MFD...  相似文献   

8.
采用连续饲喂和瘤胃连续灌注法,研究了大豆寡糖(SBOS)对绵羊消化道内营养物质流通与消化的影响。将9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瘘管和回肠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分为3组。试验1组每天通过瘤胃连续灌注占基础日粮风干物质0.6%的SBOS;试验2组灌注占基础日粮风干物质1.2%的SBOS;对照组不灌注SBOS。结果表明:(1)灌注SBOS提高了瘤胃液相食糜流通速率、瘤胃食糜氮流通量、瘤胃微生物氮和十二指肠MN流通量;(2)瘤胃灌注1.2%的SBOS降低了DM、OM、ADF、NDF在十二指肠、回肠、直肠的流通量(P〈0.05或P〈0.01),提高了它们在胃区、大肠中以及整个消化道的消化率(P〈0.05或P〈0.01),提高了CP在小肠中的消化率(P〈0.05),而瘤胃灌注0.6%的SBOS组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测定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日粮精饲料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可消化性和氮损失的影响。试验选用6头泌乳奶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适应期16 d。在每个适应期开始时交换奶牛瘤胃内容物,本试验测定的两种日粮组成(以干物质计)如下:对照日粮(低水平精饲料)含有52%精饲料,试验日粮(高水平精饲料)含有72%精饲料。以上两种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6.5%和16.4%。与对照组相比,泌乳奶牛饲喂高水平精饲料可降低瘤胃pH和氨浓度,但可提高丙酸浓度。对照组奶牛瘤胃中乙酸?丙酸比值偏高。瘤胃甲烷产量和微生物蛋白合成未受日粮影响。两组奶牛日粮干物质采食量相似,饲喂高水平精饲料可提高奶牛产奶量(36.0和33.2 kg/d),而使乳脂肪含量和产量及肠道NDF表观消化率下降。泌乳奶牛采食高水平精饲料有利于瘤胃氨氮向乳蛋白转化,而尿素氮排泄、血浆尿素氮和乳中尿素氮浓度未受日粮影响。两种奶牛粪中排出的氨相似。奶牛采食高水平精饲料可降低瘤胃氨浓度,并可提高利用氨合成乳蛋白的效率。然而,以上结果虽表明饲喂高水平精饲料可降低尿氮损失,但对于提高乳中氮转化率甚微。因此,本试验结果表明,饲喂高水平精饲料并非是减少肠道甲烷产量和粪中氨排泄的有效...  相似文献   

10.
选用3只体重为35-43 kg安装永久性瘤胃痿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在饲喂尿素-麻饼型日粮条件下,通过非同位素Co标记烟酸的启动-连续灌注方法,测定绵羊瘤胃烟酸的基本产生、消失、外流速率及十二指肠的流通速率。试验结果表明:饲喂尿素-麻饼型日粮的绵羊瘤胃烟酸的基本产生速率为2.92 mg/h。通过灌注的方法提高烟酸产量后,烟酸在瘤胃内的产生速率为5.62 mg/h;消失速率为2.65 mg/h;瘤胃内烟酸的外流速率为2.97 mg/h;同时得出烟酸在十二指肠的流通速率为1.74 mg/h。  相似文献   

11.
选用3只体重为35~43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在饲喂麻饼型日粮条件下,通过非同位素标记烟酸的启动——连续灌注方法,测定绵羊瘤胃烟酸的基本产生速率。并通过连续灌注的方法,提高烟酸在瘤胃内的产生速率后,再测定烟酸在瘤胃内的消失速率、瘤胃内烟酸的外流速率及十二指肠的流通速率。结果表明,饲喂麻饼型日粮的绵羊瘤胃烟酸的基本产生速率为2.69mg/h。通过灌注的方法提高烟酸产量后,烟酸在瘤胃内的产生速率为5.09mg/h;消失速率为1.77mg/h;瘤胃内烟酸的流通速率为3.32mg/h;同时测得烟酸在十二指肠的流通速率为1.80mg/h。  相似文献   

12.
选用3只体重为35-43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在饲喂豆粕型日粮条件下,通过非同位素标记烟酸的启动-连续灌注方法,测定绵羊瘤胃烟酸的基本产生、消失、外流速率及十二指肠的流通速率。试验结果表明,饲喂豆粕型日粮的绵羊瘤胃烟酸的基本产生速率为2.50mg/h。通过灌注的方法提高烟酸产量后,烟酸在瘤胃内的产生速率为5.06mg/h;消失速率则为1.90mg/h;瘤胃内烟酸的外流速率为3.16mg/h;同时得出烟酸在十二指肠的流通速率为1.73mg/h。  相似文献   

13.
奶牛瘤胃就像一个大发酵罐,在日粮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一个由细菌、原虫和真菌组成的独特的微生物生态系统。而瘤胃微生物的种类及其数量关系影响奶牛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情况,但是瘤胃微生物种类变化也受日粮精粗比的影响。因此,研究高精料和低精料日粮对奶牛瘤胃微生态发酵活动及产物的影响,为高效利用饲料及维持奶牛健康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反刍动物日粮中纤维成分具有促进咀嚼、调节瘤胃pH值、维持瘤胃内环境稳定等作用,是维持反刍动物瘤胃健康、改善生产性能的重要日粮组成之一。奶牛日粮纤维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其生产性能,甚至可导致奶牛发生一系列代谢疾病,严重影响牧场经济效益。笔者就日粮纤维在奶牛不同饲养阶段的作用以及日粮纤维对奶牛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养殖过程中奶牛日粮中纤维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1日粮纤维在奶牛不同阶段饲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日粮氮源结构对阉牛氮代谢及瘤胃发酵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安装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改良架子牛阉牛3头 ,通过4×3不完全拉丁方设计 ,系统研究了4种不同氮源结构的日粮对阉牛消化代谢、微生物蛋白合成、N利用和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 ,3组以玉米酒精糟 (CDDG)和尿素为主要N源的试验日粮随着RDP水平的增加其微生物蛋白产量、尿N排出量和乙酸/丙酸比有所增加 ,N沉积率亦随UDP的增加而增加。对照组豆粕型日粮的DM和OM的消化率高于试验组 ,微生物蛋白产量显著高于试验组 (P<0.01) ,但尿N高于试验组且N沉积率低于试验日粮A和B。对照组豆粕型日粮的瘤胃固相食糜流通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 (P<0.05) ,各处理对TVFA和 pH值无显著影响。对照组豆粕型日粮的NH3-N浓度最高且显著高于试验日粮A组 (P<0.05)。  相似文献   

16.
选用9只体重为35~43 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分别饲喂三种不同氮源日粮(即豆粕、麻饼、尿素-麻饼型日粮),本试验通过非同位素标记烟酸的启动、连续灌注方法,测定绵羊瘤胃烟酸的产生、消失及流通速率。试验结果表明,饲喂豆粕、麻饼、尿素-麻饼型日粮的绵羊瘤胃烟酸的基本产生速率分别为2.50、2.69、2.92 mg/h。通过灌注的方法提高烟酸产量后,烟酸在瘤胃内的产生速率分别为5.06、5.09、5.62 mg/h;消失速率分别为1.90、1.77、2.65 mg/h;瘤胃内烟酸的外流速率分别为3.16、3.32、2.97 mg/h。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全混合日粮粗饲料水平对奶牛挑食行为、瘤胃内环境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选用12头泌乳中期[泌乳天数(119±26)d]经产荷斯坦奶牛[体重(629±46)kg],随机分为4组,每组中1头安装瘤胃瘘管,按4×4拉丁方设计,饲喂粗饲料水平分别为40%、50%、60%和70%(干物质基础)的4种全混合日粮。共进行4期动物试验,每期试验21 d。结果表明:饲粮粗饲料水平对奶牛挑食行为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饲粮粗饲料水平为40%时,奶牛喜食粒度≥4 mm饲粮,厌食粒度4 mm饲粮,但饲粮粗饲料水平40%时,奶牛喜食粒度4 mm饲粮,厌食粒度≥4 mm饲粮。饲粮粗饲料水平对瘤胃内容物各层粒度分布无显著影响(P0.05)。随饲粮粗饲料水平的增加,瘤胃液外流速度和瘤胃固相外流速度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瘤胃内容物重量和瘤胃液体积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呈显著线性增加(P0.01),瘦素(LEP)和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有线性增加趋势(0.05≤P0.10),血清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INS)含量有线性降低的趋势(0.05≤P0.10)。综上所述,饲粮粗饲料水平是影响奶牛挑食行为、瘤胃内容物及血清指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拉丁方试验设计,利用瘤胃尼龙袋技术,测定适时收获的小叶章牧草占粗饲料不同比例时,其NDF、ADF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率。结果表明:饲喂不同处理日粮时小叶章牧草的NDF在奶牛瘤胃降解率依次为27.78%、33.14%、30.58%,ADF在奶牛瘤胃降解率依次为27.03%、30.78%、29.59%。说明当小叶章牧草占日粮粗饲料的25%、全株玉米青贮占75%时,其对奶牛的饲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了瘤胃微生物对反刍动物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奶牛的日粮配制时应注意的事项。瘤胃微生物利用奶牛不能吸收利用的物质来分解合成奶牛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同时还为奶牛提供菌体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成分与牛奶中氨基酸的组成最接近。在奶牛的日粮配制时,应注意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差距,并通过观察日粮对奶牛的影响以及奶牛的信号来了解日粮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外源纤维酶对奶牛瘤胃纤维降解细菌的影响,试验选用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年龄、体重相近的3头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前后期自身对照试验方法,进行2期动物试验,第1期基础日粮中不加外源纤维酶(对照组),第2期(试验组)基础日粮中,将外源纤维酶组合按日粮的0.1%进行添加饲喂。结果显示,外源纤维酶显著提高了奶牛瘤胃中的白色瘤胃球菌、黄化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反刍兽真细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P<0.05~P<0.01)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