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免疫诱抗剂对促进棉花生长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5年在新疆阿拉尔开展了0.136%赤·吲乙·芸苔、0.01%芸苔素内酯、5%氨基寡糖素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免疫诱抗剂对棉花促根、壮苗和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较对照在促根、壮苗和增产方面均有明显效果,相比对照都有一定增产,增产幅度依次为:5.9%、7.3%、9.7%。其中0.136%赤·吲乙·芸苔在拌种处理中较其他两种药剂药效更为突出;在棉花生长期喷施5%氨基寡糖素更能促进棉花株高、茎粗、真叶数等生长量的增加,对棉花产量的增幅也最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吡唑醚菌酯和芸苔素内酯共同作用防治花生根腐病和白绢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和芸苔素内酯及其混剂对花生根腐病菌和白绢病菌的抑制作用,并开展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对根腐病菌和白绢病菌菌丝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C_(50)分别为7.79mg/L、0.10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处理显著降低了病情指数,增产效果显著。其中吡唑醚菌酯和芸苔素内酯搭配使用效果最突出,对根腐病和白绢病防效分别为73.10%、78.25%,分别增产21.54%、25.10%。表明吡唑醚菌酯和芸苔素内酯协同能有效防治花生根腐病和白绢病。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以农业生产上常用的叶面肥磷钾动力作对照,选择其他3种叶面肥(芸苔素内酯、"粒粒金""施倍多"),在最佳用药时期按照推荐用量进行喷施,设置清水处理,探究3种叶面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相比,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后水稻的高峰苗高于对照,而单独喷施叶面肥的效果都不如对照.在水稻灌浆—成熟期时,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在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处理下处于较高水平,其次是单施芸苔素内酯的处理,喷施磷钾动力和清水处理下水稻的叶绿素含量都处于较低水平.除清水处理外,供试叶面肥处理后水稻的叶面积都大于常规对照,且在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处理下达到最大.从产量方面来看,清水处理下水稻产量最低;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处理下水稻的有效穗数偏低,但千粒质量和结实率都得到提高,且实粒数处于中等水平,从而使产量得到较大提高,产量达到最高;其次是单施芸苔素内酯的处理.综上,将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后,增强了水稻的分蘖能力,进而增加了水稻的高峰苗,水稻无效分蘖的增多进而使水稻有效穗数降低,而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及叶面积的增大能够有效增强水稻的光合作用,进而较多地积累光合产物,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4.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对水稻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0.01%芸苔素内酯SL(芸天力)+常规杀菌(处理3)、0.01%芸苔素内酯SL+9%吡唑醚菌酯AS(芸乐收)+常规杀菌(处理4)、常规杀菌(处理2)及喷清水(处理1)4个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对水稻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和处理4不仅能有效增强水稻对纹枯病和稻曲病的抗性,还能提升产量,与常规杀菌处理(处理2)相比,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效分别提升5.66%~21.7%和9.13%~20.55%,增产22.33%~24.59%。因此,在使用常规药剂的基础上可以增用0.01%芸苔素内酯SL或9%吡唑醚菌酯AS,能获得更好的防效和更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长绒棉是新疆重要的经济作物。芸苔素和棉花保铃剂是两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2 0 0 3年在长绒棉产量形成的关键期进行了初步试验,取得一定效果。1材料和方法1 .1供试药剂为芸苔素、棉花保铃剂,棉花品种为新海1 6号。1 .2试验设计。试验地设在库尔勒,4个处理。处理1 :芸苔素1 0 0 0 0倍液;处理2 :棉花保铃剂5 0 0倍液;处理3:芸苔素1 0 0 0 0倍液 棉花保铃剂5 0 0倍液;处理4:对照为清水。叶面喷施,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喷施3次,分别在6月2 0日蕾期、7月5日盛花期、7月2 0日打顶后进行。2试验结果2 .1对农艺性状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6.
选用芸乐收3 000倍及天丰素3 000倍(对照药剂)在蕾期、初花期、盛花期进行茎叶喷雾3次,比较二者对棉花生长发育、抗逆性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芸乐收(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性液剂+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对棉花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抗逆增产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籽棉增产14.38%。  相似文献   

7.
大麦使用883丰产灵、芸苔素内酯、碧护、超敏蛋白处理,发现大麦叶色变化没有明显影响;但可增加每穗总粒数2.05~0.1粒、实粒数2.7~0.2粒。使用超敏蛋白、883丰产灵、芸苔素内酯处理,可以增加千粒重0.4~0.3 g,碧护处理,则降低千粒重1.3 g。使用芸苔素内酯处理,可以增加蛋白质含量0.2%,超敏蛋白、碧护、883丰产灵处理,则降低蛋白质含量0.62%~3.41%。  相似文献   

8.
芸苔素内酯481有促进水稻早熟和增产作用,通过2003年和2004年连续2 a做水稻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481溶液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有效分蘖期、孕穗期和扬花期3次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481溶液,可使水稻早熟3d,增产12.07%。  相似文献   

9.
花生条纹病毒病(Peanut Stripe virus, PStV)在我国北方花生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本文研究了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和宁南霉素(Ningnanmycin)对PStV的控制作用和对花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施用芸苔素内酯或宁南霉素对PStV均有一定防治效果,防效在35%左右,两者复配对PStV的控制效果(45.0%)均高于单剂芸苔素内酯(36.1%)和宁南霉素(34.5%)处理,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促进作用较明显,两者复配对花生产量提高(35.6%)优于单剂芸苔素内酯(13.8%)和宁南霉素(21.2%)处理。  相似文献   

10.
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481对水稻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芸苔素内酯481有促进水稻早熟和增产作用,通过2003年和2004年连续2a做水稻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481溶液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有效分蘖期、孕穗期和扬花期3次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481溶液。可使水稻早熟3d,增产12.07%。  相似文献   

11.
张薇 《杂粮作物》2001,21(6):52-52
芸苔素内酯是一种甾醇内酯类化合物 ,被学术界公认为是第六类植物激素 ,也被称为植物内源激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使植物根系明显增长 ;提高光合作用 ,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转化 ;能增加花序数或穗粒数 ,促进花粉发芽 ,有利于受精结实 ,提高坐果率 ,特别是它还能调节植物的弱势部位 ,减少空秕率和秃尖 ;在低温干旱等逆境下 ,能够增强植株根系吸水性能 ,调节细胞的生理环境 ,促进正常的生理生化代谢 ,从而增强作物的抗逆性。目前芸苔素内酯已广泛应用到各种农作物上 ,前景十分看好。近年来 ,为了提高玉米增产的新途径 ,我们研究了喷施芸苔素…  相似文献   

12.
棉花蕾铃脱落与中后期管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棉花蕾铃脱落与中后期管理闵友信陈学智朱继鸿刘淑毓秦淑琴伍维模彭祠勇塔里木农垦大学农学系843300棉花蕾铃脱落是生产中一个普遍而严重的现象,南疆地膜棉脱落率也在70%以上,严重的影响了棉花产量。因此,研究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和探讨减少蕾铃脱落途径,对提...  相似文献   

13.
花针期喷施芸苔素对花生的一些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花针期喷施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BR),能显著提高花生植株内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叶片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使主根的根活力增强。喷施4周后,单位叶面积鲜重、干重和植株鲜重、干重均有所提高。成熟收获时,单株结荚数,饱果率和产量均比对照高,最终使花生荚果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弄清芸苔素内酯对烟草普通花叶病(TMV)的防控效果,在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烟区研究了芸苔素内酯防控烤烟普通花叶病(TMV)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带病烟株喷施芸苔素内酯对烟草普通花叶病(TMV)具有较明显的防治作用,且能够促进带病烟株的生长发育,提高烟叶产量,改善烟叶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5.
苗期喷施芸苔素对花生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苗期施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BR),提高了叶绿素和脯氨酸的含量,增强了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根活力,从而促进了花生的生长与发育,使主茎高、第一对侧枝的长度、分枝数、果针数及植株干重均较对照高。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外源调控物质对冬小麦早春低温抵御能力的调控效应,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拔节期倒春寒来临前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设喷施氨基酸水溶肥(200倍液,T1)、蔗糖(500倍液,T2)、0.004%芸苔素内酯(800倍液,T3)及其等倍混合液(200倍液氨基酸水溶肥+500倍液蔗糖+800倍液芸苔素内酯,T4)4个调控处理,分析了拔节期发生倒春寒条件下不同调控处理间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和籽粒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T4处理下冬小麦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较CK显著增加,且成熟期籽粒、穗轴及颖壳、茎鞘及叶的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其他处理;T2、T3、T4处理使小麦结实率均显著提高;T4处理在不降低穗粒数和穗数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千粒重和籽粒产量;T1处理有利于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由此得出,在冬小麦拔节期倒春寒来临前,喷施氨基酸水溶肥+蔗糖+0.004%芸苔素内酯混合液有助于提高小麦抵御低温逆境的能力,实现抗逆稳产。  相似文献   

17.
棉花蕾铃脱落是影响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一个重大问题,蕾铃脱落率一般为70%左右,严重的达80%以上,因此,认识蕾铃脱落的规律,弄清蕾铃脱落的原因,掌握减少蕾铃脱落的措施,对提高棉花单产非常重要。 1982年6月在望城公社卫东大队五队作了关于蕾铃脱落情况的田间调查。按五点取样,每点固定10株,共调查50株。脱落率的计算是以脱落数除以果节数。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水荣 《江西棉花》2009,31(2):65-65
棉花是江西省的主要经济作物,在江西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历年来棉花产量提高不快,其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棉花蕾铃脱落问题。据统计,正常情况下,一般蕾铃脱落率为70%左右。因此,了解蕾铃脱落规律,寻求减少脱落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棉花蕾铃脱落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在棉花生产上蕾铃脱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其脱落率一般可达60~70%,严重的可达80%以上。棉花蕾铃脱落,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生理性脱落,一般占总脱落率的50~75%。这是由于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协调或子房未受精所引起的常见脱落类型。二是外部伤害性脱落,一般占总脱落率的25~50%。这是由于病虫危害、田间管理机械损伤及风害造成的。引起棉花蕾铃脱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然而在生理脱落中,却有共同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20.
在地、县科委的重视和支持下,《应用酶制剂防治蕾铃脱落试验》的课题,经过五年三个点试验,已经告一段落,现将该项试验总结如下: 棉花的蕾铃脱落是生产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脱落率一般在60~70%,严重的高达80%,影响棉花产量。因此,认识蕾铃脱落的原因和研究减少蕾铃脱落的途径,对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棉花蕾铃脱落的机理,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做过研究,曾提出一些假设和学说。例如英国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