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17年10月份,四川省某规模化猪场育肥猪发生死亡,经临床诊断及实验室确诊为猪蓝耳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混合感染导致。发病猪群采用七清败毒散拌料、黄芪多糖饮水,肌注头孢噻呋钠,仔猪肌注倍健+倍康肽组合治疗,发病猪群很快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5,(9)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肠道传染病,给许多规模化猪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德宏州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高发区,每年的秋末、冬、春初季节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据调查,近年来在抓好猪瘟、猪肺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病后,该病的防治已成为广大基层兽医的主要工作。笔者在基层工作多年,总结一些防治经验,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税晓莲  罗侃  肖薇 《畜禽业》2013,(9):19-20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特征的内源性继发感染性疾病。近年来,我国副嗜血杆菌引起猪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报道屡见不鲜,特别是规模化猪场,在受到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等感染之后,免疫功能下降时,副猪嗜血杆菌病常以继发或并发感染形式出现,使猪群的死淘率大幅增加,给猪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应引起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4.
彭昔 《畜禽业》2013,(5):16-17
<正>目前,猪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我国许多规模化猪场和农村养猪大户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导致猪呼吸系统疾病的因素,并针对致病因素采取对应的防治对策。1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因素1.1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不同的猪群中可通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向不同猪群中传播。引起蓝耳病的病毒可通过精液传播。有些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原体和猪呼吸系统冠状病毒等经空气传播。许多气候因素,如风向、风速,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发生比较频繁,使猪群的死亡率骤然增加,给养猪业主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介绍了某规模化猪场发病的过程,提出了猪伪狂犬病的免疫监测重要性,及时淘汰带毒猪,为猪场控制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猪的频繁流动,特别是产地检疫、检验制度还未完善及免疫失败等因素,种猪的带毒现象较为普遍[1]。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常只注意发现和淘汰有临床症状又无免疫抗体的猪,但却忽视带毒的持续感染猪,致使猪病毒通过带毒猪群缓慢传播,一些猪场的种猪带毒率较高,成为猪群的主要传染源[1]。目前,红河州猪病的流行还是以猪高热病、猪蓝耳病、猪瘟、猪圆环病毒病和主要细菌性疾病,尤其是保育猪,死亡都是因为细菌继发感染以后,毒素增多而导致高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7,(8):35-36
概述了猪蓝耳病(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流行病学和为了预防PRRSV引入猪场和控制PRRSV在猪场内流行,需要采取的生物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5,(9)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主要引起猪水样腹泻、呕吐和伴随脱水为主要特征,对不同品种和不同年龄段的猪群均易感,但对哺乳仔猪,尤其是新生仔猪危害更严重。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在我国规模化猪场呈现爆发趋势,且流行性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规模化猪场重要的传染性病原之一,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在规模化猪场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点,结合临床防控实践,重点论述了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业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俗称猪喘气病。患病猪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和气喘,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低,体温一般正常。近几年该病在规模化猪场中普遍发生,发病率高,同一猪群中发病率最高可达100%.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8,(11)
猪蓝耳病可以引起幼龄仔猪发生大量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猪出血性肠炎以死亡率高、腹泻、传染速度快为特征,为大肠杆菌感染引起。对驻马店驿城区顺河乡一猪场猪蓝耳病伴发出血性肠炎引起猪急性死亡的病例进行诊治,并提出了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9,(12)
在规模化养猪中,保育猪养殖工作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既和猪的生长状态息息相关,同时对养殖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前我国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方面仍有诸多问题存在,如疾病预防不完善、猪饲料质量不达标等,使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主要对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养猪规模逐步扩大,猪场疾病的发生概率也大大增加,给养猪业带来了极大损失。对规模化猪场猪胸膜肺炎、猪伪狂犬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易铿远 《畜禽业》2012,(5):72-73
<正>猪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繁殖及呼吸障碍综合征病,现已经成为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疫病之一。同时由于猪瘟疫苗免疫效果不是很理想,该病很容易和猪瘟发生混合型感染,如不能及时控制常导致生猪大批死亡,给养猪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011年6月初,该镇某养猪场爆发了一起以母猪流产,仔猪体表发红、有出血点,耳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9,(12):21-23
为了掌握重庆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野毒、猪戊肝病毒感染状况和流行情况,应用ELISA监测方法对2018年重庆部分地区17个猪场620份血清进行血清学调查。猪伪狂犬野毒感染检测情况结果显示,17个被调查的猪场中,阳性猪场有5个,猪场阳性率为0.29%,共检测了620血清样品,其中阳性血清数为72,样品阳性率为11.61%;猪戊肝病毒感染检测情况结果显示,17个被调查的猪场中,阳性猪场有3个,猪场阳性率为0.18%,共检测了620血清样品,其中阳性血清数为15,样品阳性率为2.42%。不同地区猪伪狂犬野毒、猪戊肝感染情况不同。提示近年来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野毒感染压力依然存在,该病的控制和净化还需持续;同时还应加强猪戊肝病毒相关信息的研究以及流行情况的调查。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07,(5):44
近日,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提早做好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主的猪病防控工作,确保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通知要求,各级兽医部门要组织技术力量,按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和《猪病免疫推荐方案(试行)》要求,开展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主要猪病防控技术培训,做好防控猪病各项应对准备工作,确保发生疫情时,能够及时诊断,及时处置,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要求各地在5月中旬猪病高发季节前,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主要猪病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建立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等主要猪病的有效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6.
郭凌 《畜禽业》2012,(3):11-12
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不断发展,猪场的疾病发展也日趋复杂多变。长期以来我们都把猪场疾病复杂化的主要病原,归结为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等,而把猪副嗜血杆菌病,仅仅当作是猪场一种常见的普通疾病,以致猪副嗜血杆菌病在猪场潜在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1,(11):11
<正>2011年10月22日,四川省民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江苏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联合举办了《猪圆环与蓝耳病最新研究进展和防控策略研讨会》,川渝地区规模化养猪场的老板、技术人员、场长共计8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南京农业大学姜平教授为本次会议的主讲专家。姜平教授首先讲解了"引起猪腹泻的传染病",如: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18.
邢清华 《畜禽业》2011,(3):19-20
<正>猪高热病是近年来严重影响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通过对我国猪高热病发生的历史回顾,探索发病原因,提出猪瘟、蓝耳病控制的核心是免疫,细菌病、气喘病与圆环病毒感染在高热病控制中不可忽视,而高热病防制的根本策略是加强猪场管理与执行。这些重要的防控原则,可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20,(9)
目的为了解四川某猪场猪瘟、猪蓝耳病和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水平,及猪伪狂犬病感染情况。方法采集猪场不同类型和生长阶段猪群血清进行猪瘟、猪蓝耳和猪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猪瘟免疫抗体阳性率为90.21%,猪蓝耳病免疫抗体阳性率为94.41%,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阳性率为82.52%;猪伪狂犬病毒感染抗体阳性率为22.38%。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我国南方各省陆续发生,严重威胁着生猪生产的安全,制约着生猪产业的发展。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