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绿化与生活》2014,(3):46-47
正3月2日上午,北京动物园象馆广场,中国纪念首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公益宣传活动在此举行,引来众多游客踊跃参与。人们或驻足观看野生动植物保护图片展览,或在以"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为主题的倡议签字横幅上签字,以实际行动表示对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羊年看羊     
羊在我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八,向来是吉祥、如意的象征,"羊,祥也。"汉字中的"美"字,即由"羊"和"大"两字组合而成,大羊就是美。古语有"三羊开泰"之说。考"三羊开泰"本应作"三阳开泰",《周易》中说正月为泰卦,三阳生在下,三阴生在上,有阴消阳生、冬去春来、万象更新的含义,泰是吉亨之象,所以用三阳开泰来称颂  相似文献   

3.
3月 27日 ,由青 海 省 人民 政 府 和中 国 野生 动 物 保护 协 会 举办 的 申 请 藏羚 羊 为 北京 2008年“奥运 会吉 祥 物”的 新 闻发 布 会在 北京 动物 园 科普 馆 举行 。 青 海 省 副 省长 马 培 华 向各 大 新 闻 媒 体 记者 陈 述 了 推 举藏 羚 羊 为 奥 运吉 祥 物 的 理 由。他 说 ,藏羚 羊蕴 涵 着“更 高 、更 快、更 强 ”的 奥运 精神 ,符 合“绿色 奥 运、人文 奥运 、科 技奥 运 ”的 北京 奥运会的 理 念。“更 高”,体 现 在藏 羚 羊能 自 由自 在 地生 活 在世 界 屋脊 雪 域高 原 ,海 拔4000~5500米的人 类 和 …  相似文献   

4.
《云南林业》2020,(1):26-3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提出过程.野生物种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的云南省是中国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同时也是野生物种受威胁最为严重的地区。为了拯救保护濒临高度灭绝风险的野生生物,2005年云南省林业厅(现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下同)组织专家编制了《云南省特有野生动植物极小种群保护工程项目建议书》(云南省林业厅和云南省林业科学院,2005)。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林业》2012,(12):47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物种、珍贵药用植物——肉苁蓉的主要自然分布区。近日,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授予阿拉善盟"中国肉苁蓉之乡"称号。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在《关于授予内蒙古自治区阿拉  相似文献   

6.
汤华 《森林公安》2010,(1):10-10
<正>近日,云南省森林公安民警董建川、李国有荣获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边境野生生物卫士"奖。"中国边境野生生物卫士"奖由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发起,是国内  相似文献   

7.
浅论山东省野生经济树种的保护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经济树种是宝贵的植物资源 ,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 ,由于人们的短期行为 ,野生经济树种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本文根据山东省野生经济树种保护和发展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和开发的思路 ,为这些宝贵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启动野生东北虎种群恢复过程,黑龙江省林业厅和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办了“2000年哈尔滨东北虎野生种群恢复计划国际研讨会”。本次国际研讨会对进一步推动中国野生东北虎保护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实质性意义,不仅为野生东北虎种群在中国的恢复构筑了行动框架,也为促进中俄两国合作保护虎和其它野生动物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黄庆  王苒 《森林与人类》2014,(3):103-103
<正>"聊聊野生动植物"微访谈活动走进IFAW北京猛禽救助中心聊了和野生动物相关的话题,想不想和野生动物见个面?2月25日,作为"聊聊野生动植物"系列微访谈活动的一部分,国家林业局新浪官方微博与《森林与人类》杂志微博组织关注猛禽保护的网友到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看望伤病猛禽,了解猛禽的常见病痛和救治方式,探讨如何更好地善待猛禽。此次活动是国家林业局新浪官方微博与《森林与人类》杂志微博联合开展的"聊聊野生动植物"系列微访谈活动首期话题——"从电影《无人区》看猛禽的保护和救助"的后续活动。参加活动的网友有的是首期微访谈活  相似文献   

10.
国家公园的管理目标是保护生态系统和提供游憩机会。文中概述不同国家和地区国家公园的野生生物保护管理措施, 通过分析国家公园管理原则、政策法律、原住民参与、游客教育和野生生物监测等对野生生物保护的作用和意义, 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中野生生物的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造就了北京大胡同三千多条,小胡同多如牛毛。这也荟萃了中国封建社会古建筑中的"祥兽"大成。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祥瑞文化",祥瑞,又称"福瑞"。儒学认为"祥瑞"是表达天意对人有益的自然现象。像彩云、风调雨顺、地出甘泉、奇禽异兽、龙、凤、麒麟、甪端、獬豸、谛听等一系列上古神兽。这些"神兽"大多半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人们综合各种动物世界中的形象,加以臆想创作,成为一种贯穿华夏文明吉祥的符号。  相似文献   

12.
正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造就了北京大胡同三千多条,小胡同多如牛毛。这也荟萃了中国封建社会古建筑中的"祥兽"大成。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祥瑞文化",祥瑞,又称"福瑞"。儒学认为"祥瑞"是表达天意对人有益的自然现象。像彩云、风调雨顺、地出甘泉、奇禽异兽、龙、凤、麒麟、甪端、獬豸、谛听等一系列上古神兽。这些"神兽"大多半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人们综合各种动物世界中的形象,加以臆想创作,成为一种贯穿华夏文明吉祥的符号。  相似文献   

13.
正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造就了北京大胡同三千多条,小胡同多如牛毛。这也荟萃了中国封建社会古建筑中的"祥兽"大成。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祥瑞文化",祥瑞,又称"福瑞"。儒学认为"祥瑞"是表达天意对人有益的自然现象。像彩云、风调雨顺、地出甘泉、奇禽异兽、龙、凤、麒麟、甪端、獬豸、谛听等一系列上古神兽。这些"神兽"大多半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人们综合各种动物世界中的形象,加以臆想创作,成为一种贯穿华夏文明吉祥的符号。  相似文献   

14.
扬子鳄是世界上23种鳄中7种最濒危的物种之一,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只有300~500条。八十年代初,安徽省政府在皖东南有扬子鳄分布的地方建立了保护区来加以保护,1986年,扬子鳄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保护区。保护区的建立,对缓解野生扬子鳄的生存压力和遏制其数量快速下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野生扬子鳄在这片最后的栖息地上存活下来。但由于多种原因,野生扬子鳄的数量仍呈逐渐下降趋势,1999年和2005年的调查显示,野生数量分别为不足150条和不足120条,  相似文献   

15.
抚顺林区生长的野生大型真菌中,蘑菇科真菌种类多、分布广泛。其绿色、营养、保健、药用等功能,是一般植物食品不能比拟的。有的种类是林木外生菌根菌,对林木健康生长有重要作用。其他潜能也逐渐被认识。为了解本林区野生蘑菇资源状况,对其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进行了此次专项调查。调查采用标准地调查与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对采集的标本整理鉴定,抚顺林区中生长的野生蘑菇为42种。  相似文献   

16.
国外野生动植物保护培育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当前世界各国有关野生动植物保护培育及利用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概述, 介绍了欧美、澳大利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培育及利用的基本情况, 总结了当前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培育及利用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17.
黄群 《森林公安》2007,(4):34-35
建立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相依共存,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保护野生动植物尤其是濒危野生动植物是森林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野生动植物刑事物证鉴定中心(以下简称鉴定中心)是全国森林公安系统唯一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野生植被的生态特点以及如何保护和利用野生植被。野生植被适应性强,生长稳定,生态功能强,能够增强森林的自肥能力和森林对病虫害的自控能力,为野生动物提供食源和栖息地,蕴藏着丰富的经济植物。保护措施:封山育林,加速野生植被的恢复;造林时利用造林地的原有植被;调整人工林密度,发展林下植被;天然林保护也是对野生植被最好的保护;野生植被在城乡绿化和美化中也应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小五台山野生花卉资源的调查,介绍了主要蓝色系野生花卉种类,对蓝色系野生花卉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为野生花卉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力度的进一步加强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在森林刑事案件中,人们对证据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国内外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执法中,DNA证据逐渐发挥重要作用.1989年,第一例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DNA证据在北美法庭上被采信.随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在北美洲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执法中DNA证据逐渐被广泛使用.近年来,我国森林公安在执法活动中也开始重视DNA证据.但是,对用于DNA测试分析的检材,如野生动植物的整体或部分及其衍生物应该如何收集和保存才能使DNA证据更加准确可靠,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