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种植物生长激素类物质对耧斗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IBA,IAA,GA33种生长激素类物质对来自黑龙江省东南部山区野生成熟饱满的耧斗菜种子进行处理以进行发芽试验;通过计算、分析各个试验组合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探索耧斗菜种子最佳处理方式。试验结果表明:3种生长激素类物质浸泡对耧斗菜种子发芽有显著促进作用,GA3对耧斗菜种子的发芽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耧斗菜种子的最佳处理是200 mg/kg的GA3浸泡24 h。  相似文献   

2.
对黄花远志种子采用砂擦、赤霉素浸种、温水浸种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沙藏催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的种子比未经处理种子平均发芽时间早14.4 d;平均发芽率提高27.4%;温水浸种对种子发芽影响显著,赤霉素浸种、砂擦对种子发芽有一定影响;以中度砂擦+赤霉素1200倍液浸种8 h+50℃温水浸种8 h组合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93%。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比较了几种处理方式对班克松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始温45℃的水中浸泡24 h,种子发芽率和长势明显优于其他。  相似文献   

4.
不同预处理对酸枣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枣种子硬实率高达93.4%,自然条件下较难发芽出苗,进行一定处理可提高种子发芽率,有利于生产实践。本次试验对酸枣种子进行20 d和30 d层积催芽,60℃和35℃的温水浸种,浓硫酸浸种,4%NaOH浸种,29%H2O2浸种等预处理,测定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酸枣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芽试验中,不同的预处理显著地提高了酸枣种子的发芽率,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同,低温层积30 d+98%硫酸带壳浸泡30 min+清水浸泡24 h+60℃温水浸泡48 h可以使酸枣种子的发芽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克服秤锤树种子的发芽障碍,提高种子发芽率,试验小组采用酸蚀和药剂处理种子。结果表明:经过浓硫酸处理2 d,在裂口处理后,采用GA_3 500倍液浸泡24 h,低温层积至次年春季播种,种子发芽率为32%,苗木保存率为83%。  相似文献   

6.
用对比实验法研究了不同储藏方式、播种时间、种子处理方式、播种基质对凤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对种子发芽影响差异显著。春节播种的凤丹发芽率为0,用200 mg·l-1GA3处理和用40℃温水浸泡处理的凤丹发芽率差异不明显,采收后沙藏至10月播种,沙壤混合基质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花楸种子通过3种层积方法(持续低温、低温-中温、低温-高温)、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研究其对花楸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0mg/L GA处理后采用35天0~5℃层积后转入5~15℃层积的方法,其平均发芽时间最短,62.3天即可发芽,并且绝对发芽率最高,达到69.13%。  相似文献   

8.
在大叶椴种子贮藏时期进行打破休眠对发芽率和出苗率影响的试验表明:即先从大叶椴坚硬果实内取出休眠种子在浓硫酸中脱皮10 min后,再在无基质(3℃)条件下层积催芽140~168 d(直到第1粒种子开始发芽为止).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的种子当发芽试验中昼夜温度为3~15℃(16 h+8 h)时,几周后种子的发芽率达90%;...  相似文献   

9.
檫树种子储藏和播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檫树果实成熟后,种子需要经过260d左右的后熟期,因而需要长期适当保存。檫树种子的标准含水量很高,干藏时种子含水量逐渐下降,降到标准含水量以下,种子发芽率随之下降,继续下降就会全部丧失发芽能力。如果湿藏不当,会引起腐烂而丧失发芽能力。作为原始采种地的衡东县,过去常采用干藏法储存檫树种子,造成大量损失。笔者经过对檫树天然繁育过程观察研究后发现,檫树天然繁殖过程很特别,果实经鸟吃后,排出的种子深埋于湿土中7~8个月后,才能正常发芽。通过模拟自然,将檫树果实去皮后,立即播种试验,结果发现覆土厚度为10~15cm的种子,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在宁夏南部山区,研究沙藏对欧洲花楸种子出苗率,赤霉素GA_3不同浓度处理对种子发芽、嫩枝扦插的影响及苗木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欧洲花楸种子在沙藏后第60天播种,播后第13天开始陆续出苗,播种后第38天基本停止出苗,出苗率为67.6%;以GA)3200 mg·kg~(-1)浸种6 h+沙藏30 d处理对种子萌发促进效果最好,欧洲花楸种子发芽率为90.3%,发芽势为86.9%;欧洲花楸嫩枝扦插以ABT 500 mg·kg~(-1)速蘸5~10 s扦插生根率最高(23.33%);1年生欧洲花楸和陕甘花楸苗高、地径和叶片数的年生长规律均呈"S"型生长曲线,生长时段主要集中在6—8月,欧洲花楸年高生长量为154.2 cm,是陕甘花楸的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1.
采用去除种壳、敲裂种壳和对照(不处理)3种方式对红厚壳种子进行了发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对种子发芽产生显著影响,处理效果为:去除种壳>敲裂种壳>对照;去除种壳处理的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89.39%,发芽势88.38%,发芽指数1.78和平均发芽时间34.5 d,分别较对照处理提高了41.29%、70.76%、1.3和37.1 d;去除种壳可明显提高发芽率和整齐度,显著缩短种子发芽时间。  相似文献   

12.
玫瑰种子发芽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玫瑰品种‘紫龙卧池’和珲春野生玫瑰种子为试材,研究了其发芽特性,结果表明:珲春野生玫瑰种子温水浸泡24h、4℃湿沙贮藏60d的处理效果较好,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为72.5%、65.5%、23.39;‘紫龙卧池,种子温水浸泡24h、4℃湿沙贮藏70d的处理效果较好,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为61.25%、52.25%、20.99。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不同浸种时间下湿地松种子发芽的差异,对湿地松种子用21℃清水分别浸种12、24、48、72、96、120、144 h处理后培养,结果表明:浸泡12、24、48、72 h等4个处理发芽率较高,其中浸种48 h发芽率最高,此4个处理间发芽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浸泡120 h和144 h的湿地松种子发芽率较低,此2个处理分别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综合7个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试验结果来看,浸泡48 h的湿地松种子发芽效果最好。采用10种曲线拟合,3个发芽指标均为三次曲线拟合度最高。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对2012年采收的成熟早期、中期、晚期的‘鲁硕红’蔷薇种子进行了温水浸种、机械挫伤种皮、稀酸浸种、碱浸种、赤霉素浸种、超声波、低温层积、冷冻、直接播种、脉冲水浸泡处理,研究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对同一成熟度的蔷薇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不同。脉冲水处理、机械挫伤种皮与低温层积可以提高蔷薇种子的萌发,尤其是脉冲水能够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脉冲水处理不同成熟度的蔷薇种子试验结果表明,成熟早期种子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发芽率相对较高;成熟中期种子发芽率次之;成熟晚期种子发芽率最低。  相似文献   

15.
对银杏种子进行破壳和温水处理后调查其发芽率,结果表明:种子破壳后发芽率明显提高,与不破壳相比差异极显著,破壳的初始发芽时间平均为6d,而不经破壳的则为7-9d。种子经破壳后,水温对发芽率有明显的影响。综合试验结果表明,银杏种子以破壳和经40℃温水处理的发芽率为最高,达40.3%。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野生欧洲李种子萌发特性,探讨野生欧洲李实生繁殖规律,以新疆野生欧洲李为研究对象,观察种子形态,测定种子千粒质量、种皮透水性、种子含水量、种子活力,测定种子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和胚根生长抑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野生欧洲李种子的种皮透水性比较差;种子含水量为30.57%;TTC法检测种子活力为81.67%;4℃低温沙藏层积的野生欧洲李种子,在处理后90 d种子出现萌发,持续层积200 d后总萌发率为47%;种子各部分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作用不明显,但对胚根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增长,对白菜种子发芽抑制活性越强,其胚根长度越短;随着野生欧洲李层积天数的增加,浸提液处理的白菜种子胚根长度增加;野生欧洲李种子各部分浸提物对白菜种子发芽抑制活性顺序为:种胚最强,种皮次之,种壳最弱。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多花黄精种子的萌发特性,探索其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以年珠林场收集的多花黄精种子为研究材料,开展其种子形态测定以及温度和光照对其种子萌发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多花黄精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在10℃~3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平均发芽时间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当温度为25℃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93.4%、70.1%和48.5,平均发芽时间最低为11.4 d。光照对多花黄精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不显著。试验结果为多花黄精栽培育苗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取雪藏、冰柜沙藏和室外沙藏等不同层积措施进行水榆花楸休眠解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雪藏层积方法明显优于其他技术措施,层积90d,发芽率达到98.3%;水榆花楸休眠解除最好办法是进行拌雪和拌沙处理,不但处理的种子数量多,而且解除休眠效果好,发芽率高。  相似文献   

19.
两个产地君迁子种子萌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及河北邢台地区君迁子种子萌发生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无休眠期。播种前用45℃水浸泡48h,以1%琼脂为基质,在变温30℃昼/20℃夜,黑暗条件下发芽,4d初萌,10d发芽率达96%;若用湿砂在17℃条件下,层积20d后,6d的发芽率即达96%,初萌日也缩短一倍。  相似文献   

20.
肉桂种子水洗催芽的技术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肉桂种子传统沙藏催芽法发芽率低、发芽不整齐的问题,进行了水洗催芽法和沙藏催芽法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速度均达到显著差异,水洗催芽处理的发芽率95.28%、发芽势57.63%、发芽速度12.70d,比沙藏处理分别提高25.18,5.40个百分点和提前16.47d,水洗催芽法能有效促进肉桂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快,发芽整齐,并利于育苗的田间管理,降低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