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含氟、杂环、手性是现代农药领域中新药合成的三大特征。含氟杂环化合物的种类非常多,由于受合成技术的限制,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吡啶类含氟化合物。吡啶类含氟化合物具有含氟、含氮杂环两种特征,它们与一些手性中间体结合所形成的具有含氟、含氮杂环、手性等三大特征的化合物是最近几年农药领域中研究和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化合物。卤代吡啶类化合物中除了氟化物外,一些含氯、含溴和少量含碘的化合物作为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是世界农药精细化工中间体的主要生产国和供应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中1,2,4-三氯苯、邻甲酚、邻苯二酚、壬基酚是最重要的农药中间体。1,2,4-三氯苯主要应用于农药麦草畏、杀螨砜、五氯酚钠、五氯酚等的合成;邻甲酚主要用于高效除草剂的合成;邻苯二酚是重要的低毒高效新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呋喃丹、残杀威、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据记者了解,青岛瀚生生物公司侧重于农药原药产品和自有原药制剂产品的开发—产品系列化;侧重于生物农药和仿生农药产品的开发;侧重于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制剂产品的开发;兼顾农药中间体及相关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运行后,将主要围绕生物农药研发、农药及化工中间体合成、环  相似文献   

4.
<正>氯代吡啶类化合物主要包括氯代元素氟、氯、溴、碘的化合物,其中氯代吡啶作为农药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应用于农药中间体。但是世界吡啶氯代化合物生产的一些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区和国家,我国生产技术落后,产品大量依靠进口。随着吡啶化合物市场不断发展,研究和生产吡啶氯代化合物已成为非常迫切的需求。通常吡啶的合成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从日前在杭州召开的"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2013年度年终工作会议"上获悉,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去年在茶产品水溶性农药的安全性评估和控制、适宜不同区域茶类的茶树品种筛选与示范、茶园假眼小绿叶蝉预警和绿色防控等技术研究与示范等方面成效明显。一是指导永川、巴南、南川、荣昌等该市主要茶产区县示范推广凯恩、帕力特等高效低毒替代农药面积3.76万亩次,示范推广数字化色  相似文献   

6.
<正>提起双酰胺类农药,很多人可能要打上一个问号,但提到康宽和垄歌,很多农民都耳熟能详。近年来随着农药新成分的开发,双酰胺类杀虫剂以其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独特优势获得了广大种植户的认可,使用量逐年增加,国内外各大农化企业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产品,主要品种有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和溴氰虫酰胺等,在南方水稻区和蔬菜区应用甚广。看似差不多成分的产品,你知道他们的特点和区别吗?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这类化合物,为大家今后选择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自从1949年丙烯菊酯由美国Schechter被合成出来后,国内外掀起了开发拟除虫菊酯(简称菊酯)类农药的高潮,到目前为止国内登记的菊酯类农药产品近80个,菊酯类农药已经发展成为第二大杀虫剂品种。菊酯农药不仅广泛应用于农作物防控害虫,而且还大量用作卫生杀虫剂。近十年来在国内高毒有机磷杀虫剂农药退出市场之后,由于它对防控害虫十分有效,成为杀虫剂中优选的替代产品……自从1949年丙烯菊酯由美国Schechter被合成出来后,国内外掀起了开发拟除虫菊酯(简称菊酯)类农药的高潮,到目前为止国内登记的菊酯类农药产品近80个,菊酯类农药已经发展成为第二大杀虫剂品种。菊酯农药不仅广泛应用于农作物防控害虫,而且还大量用作(灭蚊子和杀蟑螂等害虫的)卫生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种最广谱、高效、低残留、中等毒性和能生物降解的农药杀虫剂。近十年来在国内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以来,国内农药用含氟化工中间体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精细化工领域内发展的热点产品,到2010年我国含氟农药中间体的生产能力已达到10~12万吨左右。1.3,5-二氟苯胺3,5-二氟苯胺主要应用于合成Oxazolidinone和氨基腙类除草剂如氟吡草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部分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如1,3,5-三氟苯、3,5-二氟苯酚等。该产品目前生产单位是浙江省三门解氏化学工业公  相似文献   

9.
<正>丙酮酸又称为2-氧代丙酸,因分子中同时具有羟基官能团,而具有许多特殊的化学性质,称为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农药领域,并有较好的出口前景。利用丙酮酸极富活性的特点,可用于农药合成生产过程,以简化工艺过程,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农药产品生产方面,丙酮酸可用于合成杂环化合物,如丙酮酸乙酯合成酮类用作杀菌剂、溴代丙酮酸乙酯用于生产高效杀菌剂噻菌灵、噻菊灵等。另外,丙酮酸也可用  相似文献   

10.
正农药创新,并不是一个新话题,目前开发一个新农药要筛选14万个化合物,耗费2.5亿美金,历经10年的时间。就目前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和合成积累,偶尔创出几个有独特药效的新化合物并不难,难的是化合物之外的事情……农药创新,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三十年前的沈阳化工院就开始这方面的工作了。那时候在图书馆读国外期刊,有一篇讲的是新农药创制的流程。记得当时的数据是一个新产品需要筛选1万个化合物,需要上亿美金的投入。上万个化合物对于当时的沈阳院  相似文献   

11.
<正>双乙烯酮是重要的农药合成有机原料,主要用于合成多种杂环化合物,如吡硌衍生物、异噁唑衍生物、吡唑酮衍生物、嘧啶衍生物、呋喃衍生物、香豆素类化合物等。可以与一系列化合物反应,生成吡唑酮、嘧啶酮、二氧六环、噁嗪及黄酮类化合物。在农药中的用途相当广泛,可用于农药地亚农、  相似文献   

12.
<正>会议主题:从清洁生产,看新工艺、新技术;从小领域看农药新市场会议时间:2015年3月11日会议地点:上海卓美亚喜玛拉雅酒店[蝶]厅农药合成与生产不仅是农药产品商业化的基础,还关系到生产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所以农药合成与生产既要求高效、经济,又需要安全、环保。本次会议将从农药活性物质的绿色合成工艺;减少和降低"三废"排放量的新生产工艺;环保、低碳生产的创新技术;溶剂、助剂及制剂加工的清洁化生产;农药交叉污染的预防等方面,从技术层面上来探讨农药的清洁化、低碳、环保生产。生物农药的开发和应用是农药发展的大趋势,其中  相似文献   

13.
<正>吡啶是目前杂环化合物中开发应用范围最广的品种之一,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主要应用于农药、医药、饲料添加剂等领域,含吡啶环结构的化合物已成为新型农药的创制方向。近年来随着我国吡啶工业化合成技术的突破,截至2014年底我国吡啶生产能力已达到4.7万t/a左右,逐渐摆脱了依靠进口的局面,市场价格开始大幅度下滑,国内市场价格由2007年的6万元/t下降到目前的3万元/t,原料的本地化供应和价格走低为生产企业积极开发下游产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杂环合成研究组万伯顺、王春翔等人成功实现了非对称2,3-二芳基吲哚的选择性合成,相关结果以通讯的形式在线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吲哚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和农药化学品中,高效高选择性地合成吲哚及其衍生物受到有机合成化学家们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其中,在吲哚化合物2,3-位上高选择性地引入  相似文献   

15.
《农药市场信息》2003,(4):11-12
<正> 一、总论含氟中间体主要是含氟芳香族化合物,含氟脂肪族化合物的应用量很少。由于C-F键键能高,稳定性强,当氟尤其是三氟甲基引入化合物中,可影响化合物内部结构,增强其活性,提高脂溶性。许多含氟化合物作为医药、农药比不含氟的化合物用量少、毒性低、药效高、代谢能力强。含氟中间体包括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和其它中间体如含氟液晶的原料等,其中大约60%的含氟中间体用于合成医药,35%的含氟中间体用于合成农药。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近日,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江苏省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和如东洋口化学工业园区外企业"进园进区"的要求,拟对400吨/年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项目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生产路线。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是一种重要的农药中间体,用于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如苄嘧磺隆、烟嘧磺隆、氯吡嘧磺隆等产品。  相似文献   

17.
食品中农药多残留是一项关系到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QuEChERS—色质联用技术作为一种高效检测食品中农药多残留的方法,成为国内外广泛研究的热点。QuEChERS方法由于具有快速、简单、廉价、有效、可靠、安全的特点,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而色质联用技术由于其高效的分离能力和定性鉴定能力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几十种甚至几百种复杂化合物的分离、定性及定量。就QuEChERS—色质联用技术在植物源、动物源食品中农药多残留检测的应用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对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农药新成分的开发,双酰胺类杀虫剂以其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优势获得了广大种植户的认可,使用量逐年增加。国内外各大农化企业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产品,主要品种有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和溴氰虫酰胺等,在南方水稻区和蔬菜区应用甚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发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类似成分被合成出来。去年新上市的中化9080,成分是四氯虫酰胺,这是我国自主创制的首个双酰胺类杀虫剂,其活性与氯虫苯甲酰胺相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80年代初,英国ICI公司推出广谱植物生长延缓剂——三唑类化合物,稍后,日本也推出同类化合物。 多效唑(MET)是江苏省在我国率先开发的三唑类生长延缓剂,1984年由江苏农药所和建湖农药厂合成。多效唑早期主要用于果树、花卉的矮化栽培。  相似文献   

20.
<正>纵观农药发展的100多年历史,经历了第1代"低效"天然植物及无机农药为主的农药,第2代"高效"有机合成农药和第3代的"超高效"农药发展阶段,可以看出人类对农药活性物的筛选要求即为高活性。众所周知,目前世界新农药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对新农药的筛选率越来越低。在20世纪60年代从3000个化合物中有可能筛得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