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柑橘夏梢管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梢生长在柑橘生产过程中很大程度带来负面影响,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管控是柑橘生产管理的必要措施。综述了柑橘夏梢的管控意义、抽发特性、影响因素、对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和管控方法,以期为正确认识和管控柑橘夏梢奠定理论基础,从而为促进柑橘产业的省力栽培、节约资源、高效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柑橘抽生夏梢易导致落果,严重影响柑橘产量,需要控制柑橘夏梢的抽发量,并加强病虫害防治。文章分析夏梢诱导落果的机理和影响夏梢抽生的因素,阐述科学施肥、以梢控梢、以果控梢、人工抹梢、化学药剂调控5种夏梢生长调控技术,提出:科学施肥、以梢控梢、以果控梢以及人工抹梢是控制夏梢大量抽生的基础措施;化学药剂控梢方便高效,是主要控梢手段。建议:采用化学药剂控梢,在生产实践中需要科学选择化学药剂,控制喷药浓度,合理制定喷药时间和次数,注意喷药方法和柑橘品种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3.
正柑橘一年可多次抽梢,其枝梢按发生时期分为春梢、夏梢、秋梢和冬梢。柑橘进入成年结果期,控制夏梢生长就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抽生夏梢易致落果,会严重影响柑橘产量,因此需控制成年柑橘树夏梢抽发量。很多种植户在控梢工作上头疼不已,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量的第二次生理落果,全年产量得不到保障。因此,做好控梢工作是柑橘生产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以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Newhall’)树为材料,在柑橘夏梢生长期进行控水控肥处理(T1),同时以滴灌施加氮磷钾水溶肥为对照(CK);在秋梢生长期内对CK和T1处理的树体统一采取控水控肥处理(T2),并于夏梢、秋梢老熟后,分别对抽梢率、抽梢密度、梢长、梢粗、枝梢叶片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限制水分和肥料的施用显著降低了纽荷尔脐橙夏梢抽梢率、夏梢长度、夏梢粗度、叶片数;夏秋两季控水控肥处理(T1+T2)与夏季滴灌施肥后秋季控水控肥的处理(CK+T2)相比,秋梢的长度显著下降,短梢比例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夏、秋梢生长。结果为实际生产过程中研发合适的控水措施或灌溉施肥频率、实现柑橘枝梢生长的省力高效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迅速,但很多从业者缺乏修剪知识和技术而盲听盲从。笔者把对广西柑橘修剪几十年的研究结果和经验,包括:从幼龄树整形培育矮化多干树冠;结果树的分层上、下二层放梢,培育晚夏梢和秋梢作优良结果母枝;结果树在丰产期通过回缩与开天窗修剪,改善树冠的透光度、增加结果层的厚度等,助力广西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烯效唑对柑橘秋梢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苏州地区柑橘品种"大分"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悬浮剂对其进行喷施处理,研究烯效唑对柑橘抽梢数、梢长、茎粗、叶片数和叶间距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悬浮液处理均能抑制柑橘幼树的秋梢数、梢长、茎粗、叶片数和叶间距的生长,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以750倍液10%烯效唑悬浮剂处理的效果最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果树的枝梢药物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合防治柑橘溃疡病的药剂,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柑橘溃疡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乙蒜素乳油2 000倍液对柑橘溃疡病春梢防效为74.01%、秋梢防效为81.06%,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松脂酸铜乳油800倍液对柑橘溃疡病春梢防效为75.04%、秋梢防效为64.02%,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80%乙蒜素乳油2 000倍液+十八烯酸植物油助剂1 300倍液对柑橘溃疡病春梢防效为74.31%、秋梢防效为75.11%;这3种药剂组合的防效与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柑橘溃疡病春梢防效(75.62%)、秋梢防效(83.36%)相当,在生产上可以用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于2018年调查了湖南省江永县柑橘园的柑橘木虱种群发生动态,并在防虫网室内观察了柑橘木虱的生活史和习性。结果表明:椪柑园和夏橙园的柑橘木虱种群数量较高,香柚园的则相对较低;果园抽梢期柑橘木虱发生严重程度,椪柑园表现为夏梢秋梢春梢,夏橙园表现为秋梢春梢夏梢,香柚园则主要在春梢和秋梢期发生;失管或管理不当果园的柑橘木虱种群数量远大于正常管理的果园;若持续有寄主新梢,柑橘木虱在湖南地区一年可完成10个世代,卵—若虫的历期通常为15~26d,在甜橙和九里香上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综合柑橘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和柑橘的栽培特点,一年中有2个防治柑橘木虱的重要时间点,分别在冬季和夏季。  相似文献   

9.
柑橘是我国南方地区栽培面积大、经济价值高的果树,在我国南方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解决我国大部分柑橘种植区果农种植技术水平较低、日常管护不及时和不到位导致的低产、果实品质较差及经济效益普遍较低的问题,本文从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修枝整形、花果管理、促梢控梢、低温防冻、清园等农事管理措施出发,制定了柑橘全年绿色生产技术。该技术简单易懂,对提高我国柑橘农户种植水平、指导日常农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柑橘木虱是柑橘嫩梢期的一种重要害虫,成虫在老叶和嫩叶上吸食,若虫群集柑橘嫩梢、幼叶和新芽上吸食危害,被害嫩梢幼芽干枯萎缩,新叶畸形扭曲易脱落,若虫排泄物撒布枝叶上,会影响光合作用及引致煤烟病。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田间传播的唯一途径,黄龙病病原体能在木虱体内生活,木虱的成虫与4~5龄若虫均能传病,带菌木虱在健树上取食时,病原体通过口针进入植株筛管细胞内定居、  相似文献   

11.
攀枝花市,凉山州柑桔黄化枯梢死树,严重制约了柑桔生产的发展。调查表明,柑桔黄龙病是导致柑桔黄化枯梢死树的主要原因,防治木虱是控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1984~1986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为害我省柑桔的蚜虫有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Goot、棉蚜A.gossypli Glorer、豆蚜A.craccivora Koch、枯蚜Toxoptera citricidtt s(Kirkaldy)、枯二叉蚜T.aurantii(Boyer de Fonscolomhe)、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和樟修尾蚜Sinomegoura citricola(van der Goot)7个种。其中豆蚜为我国柑桔害虫新记录,绣线菊蚜是本省柑桔蚜虫的优势种,共次为棉蚜和枯蚜。柑桔新梢有蚜率可达80%以上。几种蚜虫常混合发生。夏秋梢受害比春梢重,幼年树,肥水条件好和靠近村庄的果园受害较重。文中还讨论了柑桔蚜虫优势种的演替问题。  相似文献   

13.
沙糖桔控夏梢保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糖桔集中了易剥皮、无核、风味浓等优点,是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广东柑桔品种。但夏梢生长会诱导沙糖桔大量落果,这制约了沙糖桔产量的提高。因此,控制夏梢生长是沙糖桔栽培的一项关键保果技术措施。总结了相关沙糖桔控夏梢保果技术,并结合生产实际,进一步完善该项技术措施,以期为提高沙糖桔栽培技术水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柑桔健康栽培示范园的初步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80年代,福建省在5个地区建立柑桔示范园(曾称为无病母本园)。按照健康栽培的观点严格实施,在隔离的地区建园,种植无病毒的苗木,对黄龙病、病毒病及其虫媒定期检测,及时铲除病株的防治虫媒,加强土壤、肥、水的管理措施。这样的柑桔健康栽培示范园,与对照柑桔园相比,前者的植株生长强壮而抽梢整齐,结果优质而高产,经济效益延长5a以上。在1982-1999年间,对示范园的观察与调研中发现,黄龙病和病毒病的发生,完全取决于能否阻止其虫媒的侵入。  相似文献   

15.
为减轻温州蜜柑树势早衰对树体产量、品质尤其对果农收入的负面影响,以大分温州蜜柑为试材,开展不同有机肥对其衰弱树势恢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CK,未施有机肥)相比,大分春梢和秋梢生长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与不同有机肥和施肥量有关,其中以株施5 kg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HF)处理的综合表现最佳,2017年春梢和秋梢平均长度分别比对照高10.0%和19.3%,秋梢数量增加了1.87倍。2018年处理的春梢数量显著比上一年少,但有机肥处理的仍明显高于对照。有机肥施用后,果实个数和产量均增加,2018年达到显著性差异。2017年和2018年对产量影响最显著的分别是HF和10 kg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NF)处理,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0.1%和127.0%。有机肥对大分果实内部品质影响显著,10 kg尚呈生物有机肥(SC)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和固酸比(TSS/TA)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有机肥施用后显著提高了春梢叶片钾(K)含量,除此之外,对春、秋梢枝条和秋梢叶片中氮(N)、磷(P)和钾(K)含量的影响规律不明显;相对而言,NF和奥地美有机肥料(AF)处理组的春、秋梢中大多养分指标高于对照,但增效不显著;果皮中各有机肥处理组的N和K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NF和AF组的P含量最高,为0.57 g·kg-1。各处理间的果肉N和K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对照组的P含量极显著高于AF、SC和HF。CK处理的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显著低于各有机肥处理。年株产8.04 kg(高接第三年)的大分温州蜜柑果实N、P 和K养分吸收量分别为20.43、1.79和14.18 g,而当年生枝梢果的N、P和K的吸收量则分别为42.00、3.02和20.70 g。  相似文献   

16.
柑桔叶片与种子蛋白质电泳带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柑桔叶片和种子中可溶性蛋白质谱带。结果表明,叶龄为5~10个月的成熟叶片蛋白质谱带相对稳定;立地条件对叶片蛋白质谱带有一定的影响,但谱带的种类数不会改变;不同枝梢上成熟叶片蛋白质谱带基本一致。亲本及其杂交子代谱带相似性联合系数分析表明,在叶片蛋白质遗传中,母性遗传具有一定的优势。作者认为,柑桔叶片蛋白质电泳,可用来有效地区分合子苗与珠心苗,但不能广泛用于品种、品系鉴定;种子蛋白质电泳带型可用于种以下分类单位的鉴别。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回顾阐述2002—2017 年台州对柑橘黄龙病亚洲种和亚洲柑橘木虱防控研究结果。指出黄龙病在果园空间分布入侵初期呈均匀分布,后呈聚集分布,亚洲柑橘木虱在果园内也呈聚集分布状态;认为黄龙病对柑橘产量与品质影响是随着病级的上升增加。得出黄龙病疫情自然入侵扩散流行呈周期性变化规律,建立积年发病率(PI)与入侵年数(N)模型I=84.6740/[1+EXP(3.540-0.5838X)](n=14,r=0.9946**);检测发现黄龙病树体内和亚洲柑橘木虱带菌量在11 月和12 月最高,亚洲柑橘木虱带菌率同样以12 月最高。提出防治亚洲柑橘木虱除抓好春夏秋三梢期外,冬季和初春清园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台州探索实践的“九坚持”和“三防五关”防控模式对黄龙病防控和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可在相似柑橘生态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用2种方法测定了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成虫对13个柑橘品种离体嫩梢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对不同品种进行两两组合的选择性试验,柑橘木虱停靠在处理组合早金和四季斑叶橘的虫量占总虫量的23%和1%,停靠在处理组合台湾玫瑰橙和纽荷尔脐橙上的虫量分别占总虫量的33%和20%,停靠在处理组合日辉和佩奇甜橙...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通过测试美果铜、噻菌铜、加瑞农和可杀得叁仟四种铜制剂对沃柑溃疡病的防治田间效果,确定合理的使用浓度和技术,评价其对沃柑的安全性,为沃柑病虫害防控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四种铜制剂均能有效防治沃柑溃疡病,其中美果铜对沃柑溃疡病的防治效果最显著,其平均药效高达95%,噻菌酮和加瑞农次之,可杀得叁仟效果相对最差。四个处理组对果实的防效分别为97.68%、94.32%、93.70%、93.03%,其中美果铜的防效与其他三组显著差异。同时,在新梢叶片转绿期、幼果直径1.5㎝开始喷药,下雨前后适时喷药,能有效防治溃疡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